《醫碥》~ 卷之三·雜症 (18)
卷之三·雜症 (18)
1. 心痛
(心包絡痛,胃脘痛。)
心為君主,義不受邪。若邪傷其臟而痛者,謂之真心痛。其證卒然大痛,咬牙噤口,舌青氣冷,汗出不休,面黑,手足青過節,冷如冰,旦發夕死,夕發旦死,不治。不忍坐視,用豬心煎取湯,入麻黃、肉桂、乾薑、附子服之,以散其寒,或可死中求生。如但見爬床搔席,面無青色,四肢不厥,聲尚能出,即非真心痛,乃心包絡受邪作痛也。
而包絡之邪,皆由各臟腑經脈傳來。如從胸痛至心,是肺心痛;從胃脘痛至心,是胃心痛;從脅痛至心,是肝心痛;從腰痛至心,是腎心痛,可類推之。蓋五臟六腑任督各支脈,皆絡於心,其邪氣自支脈而乘心者,不易人於心,而但犯其包絡也。於是氣血為邪所滯,邪正相擊,故痛矣。
白話文:
心包絡痛,胃脘痛
心臟是人體的主宰,本不應該受到邪氣侵害。如果邪氣侵犯心臟而導致疼痛,稱為真心痛。這種疼痛來得突然,患者會緊咬牙關,嘴巴緊閉,舌頭發青,身體冰冷,汗出不止,臉色發黑,手腳發青,冰冷如冰,往往早晨發病晚上死亡,或者晚上發病早晨死亡,難以治療。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坐視不管,應當用豬心煎湯,加入麻黃、肉桂、乾薑、附子服用,以散寒解毒,或許能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然而,如果患者只是在床上翻滾,抓撓床單,臉色沒有發青,四肢沒有厥冷,仍然能說話,這就不是真心痛,而是心包絡受到邪氣侵犯而引起的疼痛。
心包絡的邪氣,都是由各個臟腑經脈傳來的。例如,從胸痛蔓延至心臟,稱為肺心痛;從胃脘痛蔓延至心臟,稱為胃心痛;從脅痛蔓延至心臟,稱為肝心痛;從腰痛蔓延至心臟,稱為腎心痛,以此類推。因為五臟六腑以及任督二脈的支脈都與心臟相連,邪氣從支脈蔓延至心臟時,不容易直接侵犯心臟,而是先侵犯心包絡。
當邪氣阻滯氣血,邪正相搏時,就會產生疼痛。
心包絡痛,在胸下𩩲骬骨處,稍下即為胃脘痛。胃上脘名賁門,在臍上五寸,去𩩲骬骨三寸,而痛每相連,故世俗總以心痛呼之。且有九種心痛之說,曰:蟲、飲、食,風、冷、熱、悸、疰、去來痛。丹溪云:心膈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食寒物,於新得之時,當與溫散,或溫利之。(仲景九痛丸,潔古煮黃丸之類。
)病久則鬱蒸成熱,若用溫散溫利,恐助火,須加山梔仁。氣鬱即痛,不必待成熱也。而概以火鬱言之者,以氣屬陽,即屬火耳,此義宜知。寒痛,寒氣客於腸胃,卒然而痛,二陳(見痰飲)、草果、乾薑、吳茱萸、扶陽助胃湯、草豆蔻丸之類。熱痛,清中湯,黃連、龍膽草之屬。
白話文:
心包絡痛、胃脘痛與心痛之說
心包絡疼痛,位於胸下靠近橫骨的地方,稍往下就是胃脘痛。胃的上脘部位叫做賁門,在肚臍上五寸、橫骨下三寸,而這兩個部位的疼痛經常連在一起,所以民間都統稱之為心痛。
而且,心痛還有九種說法,分別是:蟲痛、飲痛、食痛、風痛、冷痛、熱痛、悸痛、疰痛、去來痛。
丹溪先生說:心膈疼痛要分新舊,如果明確知道是受寒氣入侵,或者吃了寒性食物,在剛發病的時候,就應該用溫散的方法,或者溫利的方法來治療。(例如仲景的九痛丸,潔古的煮黃丸等等)。
如果病症久拖不治,就會鬱積成熱,如果用溫散溫利的方法,反而會助長火氣,所以要加入山梔仁。氣機鬱滯就會疼痛,不必等到變成火熱才治療。而一般都以火鬱來說明疼痛的原因,是因為氣屬陽,陽就屬火,這個道理應該明白。
寒痛,是寒氣侵入腸胃,突然發作的疼痛,可以使用二陳湯(見痰飲)、草果、乾薑、吳茱萸、扶陽助胃湯、草豆蔻丸等等。
熱痛,可以使用清中湯、黃連、龍膽草等等。
痰積痛,星半安中湯,海蛤丸,或吐之。痰痛,濕痰嘈雜不寧,如飢如飽,欲吐,吐即寬,二陳加草蔻、蒼朮。清痰流飲,漉漉有聲,攻走腰肋,胃苓湯(見泄瀉)。寒痰,一月一發,或兩發,或二三月一發,發時痛極,悶死,偶怒或勞,乘勢湧起,平胃(見傷飲食)加乾薑、草蔻、枳殼。咳逆上氣,痰飲心痛,海蛤粉(煅。
)、栝蔞實(帶穰)。等分為末,米糊丸。氣攻刺作痛,加味七氣湯,沉香降氣散,(此及下方並見氣)。正氣天香散。(但忍氣即發者是也。)死血作痛,脈必澀,發作時,飲米湯下。或作呃,有時氣逆騰,如蟲攪,唧唧有聲,勿誤作蟲。壯人用桃仁承氣湯(見血),弱人用歸尾、川芎、丹皮、紅花、蘇木、玄胡索、桂心、桃仁泥、赤曲、番降香、通草、穿山甲之屬,煎成入童便、韭汁,大劑飲之,或失笑散。
白話文:
痰積在身體裡造成疼痛,可以用星半安中湯或海蛤丸治療,也可以試著把痰吐出來。如果痰引起的疼痛伴隨濕痰,感覺像飢餓又像飽腹,想吐,吐了就舒服,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草蔻、蒼朮。如果是清痰和水飲,在身體裡流動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還會攻擊腰部和肋骨,可以用胃苓湯治療(參考泄瀉部分)。如果寒痰一個月發作一次,或兩次,或兩三個月發作一次,發作時疼痛難忍,感覺快要窒息,稍微生氣或勞累就會加重,可以用平胃散(參考傷飲食部分)加上乾薑、草蔻、枳殼治療。如果咳嗽逆上,氣喘上涌,痰飲導致心痛,可以用海蛤粉(煅燒後研磨)和栝蔞實(帶着里面的籽)等量混合,用米糊做成丸子服用。如果氣體攻擊身體造成刺痛,可以用加味七氣湯、沉香降氣散治療(這兩個方劑也適用於氣虛引起的疼痛)。如果忍住氣就會發作,可以用正氣天香散治療。如果因為瘀血造成疼痛,脈象一定是沉澀,發作時可以用米湯送服藥物。如果出現呃逆,或者氣逆上涌,感覺像蟲子在攪動,發出唧唧的聲音,不要誤認為是蟲子。體質強壯的人可以用桃仁承氣湯治療(參考血虛部分),體質虛弱的人可以用歸尾、川芎、丹皮、紅花、蘇木、玄胡索、桂心、桃仁泥、赤曲、番降香、通草、穿山甲等藥物煎成湯,加入童尿和韭菜汁,大量服用,也可以用失笑散治療。
蟲痛如咬,面有白癍,又面色乍青乍白乍赤,唇紅,吐清水,或清黃水,時痛時止,能食,或食即痛,以蟲得食而動,故痛也,飽後痛即止。化蟲丸(見蟲)、川楝子、苦練根、使君子、檳榔、黃連、雷丸、烏梅,不可用花椒,太辣,恐大驚跳,治詳蟲門。食痛,如有物礙,累累不下,時噯腐氣,略傷食,悶悶作痛,平胃散(見傷飲食)加枳實、半夏、檳榔。
白話文:
肚子痛像蟲子咬一樣,臉上出現白斑,而且臉色時青時白時紅,嘴唇紅潤,吐出清水或清黃色的水,疼痛時有時無,能吃,或者一吃就痛,這是因為蟲子得到食物而活動,所以才會疼痛,吃飽後疼痛就會停止。可以用化蟲丸,裡面有川楝子、苦練根、使君子、檳榔、黃連、雷丸、烏梅等藥材,但不能使用花椒,因為太辣,可能會導致驚跳,詳細治療方法請參考蟲門。如果肚子痛,感覺有東西堵住,排泄不順暢,時常打嗝,稍微吃一點東西就會覺得悶悶作痛,可以服用平胃散,再加枳實、半夏、檳榔。
舊有酒食痰積,一遇觸犯便痛,挾風寒者,參蘇飲(見發熱)加蔥姜;挾怒氣者,二陳,(見痰)加青皮、山梔、曲糵、山楂、草果;挾火熱者,二陳加枳實、黃連、(薑汁炒。)山梔。脈堅實,不大便,心下滿痛,不可按者,實也,大柴胡(見瘧)、三承氣(見大便不通)下之。痛不可按為實,可按為虛,虛者補而行之,或純補。
丹溪治許文懿公食積痰飲,往來如潮,湧上則為心脾痛,降下則為胯痛,以制甘遂末入豬腰內煨食之,(即張子和煨腎散,方峻,勿輕用。)連泄七次,足便能步。然多年鬱結,一旦泄之,徒引動其猖獗之勢,仍以吐劑達其上焦,連用瓜蒂、黎蘆、苦參等。俱吐不透,仍用附子尖三枚,和漿水以蜜飲之,方大吐膠痰一桶。
白話文:
過去積累的酒食痰濕,只要遇到觸發點就會疼痛。如果是因為風寒引起的,就用參蘇飲加蔥姜;如果是因為怒氣引起的,就用二陳湯加青皮、山梔、曲糵、山楂、草果;如果是因為火熱引起的,就用二陳湯加枳實、黃連、山梔(用薑汁炒過)。如果脈象堅實,大便不暢,心口悶痛,按壓不能忍受,這是實證,要用大柴胡湯(治瘧疾)、三承氣湯(治大便不通)瀉下。疼痛不能按壓是實證,可以按壓是虛證,虛證要補氣血並通絡,或者直接補氣血。
丹溪先生治療許文懿公的食積痰飲,症狀像潮水一樣反覆出現,往上涌就是心脾疼痛,往下沉就是胯骨疼痛。他用制甘遂末塞入豬腰中煨熟食用(這就是張子和的煨腎散,藥性猛烈,不要輕易使用)。患者連續瀉了七次後,就能走路了。但多年的積郁,突然瀉掉,容易引發病情加重,所以又用瓜蒂、黎蘆、苦參等藥物催吐,但一直吐不乾淨。最後用附子尖三枚,加漿水用蜂蜜調服,才吐出滿滿一桶膠痰。
然後治及中下二焦,以朴硝、滑石、黃芩、石膏、連翹等一斤,濃煎冷飲之,四日服四斤,腹微痛,二便秘,脈歇至,於卯酉時,乃陽明之應,胃與大腸積滯未盡也。乃作紫雪(見遺精論末)三日,服至五兩,腹稍安。後又小便閉痛,飲以蘿蔔汁,得吐立通。又小腹滿痛,以大黃、牽牛等分,水丸服至三百丸,下如爛魚腸者二升許,脈不歇。
又大便迸痛,與前丸,下穢物如柏油條尺許。自病至安,脈皆平常弦大,次年行倒倉法(見積聚)全愈。(此得於張子和,無膽識者敢乎?)
白話文:
然後治療中焦和下焦,用朴硝、滑石、黃芩、石膏、連翹等藥材各一斤,濃煎後放涼飲用,四天服藥四斤。患者腹微痛,大便二三日不通,脈搏微弱幾乎消失,於卯時和酉時出現,這是陽明經的反應,說明胃和大腸積滯未盡。於是配製紫雪丹(詳見遺精論末)服藥三日,共服五兩,腹部稍感舒適。之後又出現小便閉塞疼痛,用蘿蔔汁飲用,吐出後小便通暢。又出現小腹脹滿疼痛,用大黃、牽牛各等分,製成水丸,服用三百丸,排出如爛魚腸的糞便約兩升,脈搏不再微弱。
接著大便排出時疼痛劇烈,服用前述丸藥,排出穢物如柏油條般長達一尺。從發病到痊癒,脈搏一直是平常的弦大脈,次年使用倒倉法(見積聚)完全康復。(此方法得自張子和,沒有膽識的人敢嘗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