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2)
卷之七·諸方(下) (2)
1. 八正散
瞿麥,萹蓄,車前子,滑石,甘草(炙),山梔子仁,木通,大黃(麵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煎七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白話文:
【八正散】
這方劑包含了瞿麥、萹蓄、車前子、滑石、甘草(經過火烤)、山梔子仁、木通、以及大黃(先用麵粉包裹後烘烤,去掉麵粉再切成片,烘乾,各一斤)。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兩錢,加入一杯水中,再加入燈心草一起煮到只剩七分量,然後濾掉渣滓。此藥應在飯後或是睡前溫熱服用。
2. 加味八正散
(即上方加石韋、木香、冬葵子、沉香。)
白話文:
這段古代中醫文字以現代白話文來說就是:「(就是在原有的藥方上加入石韋、木香、冬葵子、沉香這些藥材。)」
3. 鹿角霜丸
鹿角霜,白茯,秋石(各等分),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白話文:
【鹿角霜丸】
成分包括:鹿角霜、白茯苓、秋石,這三種材料用量相等。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後,製成黏稠狀再塑形為像桐子般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時,取五十顆這種藥丸,用米湯送服。
4. 海金沙散
海金沙,滑石(各一兩,為末),甘草(二錢半,為末),上研勻,每服二錢,食前,煎麥門冬湯調服,燈心湯亦可。
白話文:
【海金沙散】
內容:取海金沙和滑石各一兩,研磨成細末;另取甘草二錢半,同樣研磨成細末。將這些藥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時取兩錢,於飯前用煎好的麥門冬湯調和服用,若無麥門冬湯,使用燈心湯也是可以的。
5. 菟絲子丸
菟絲子(去塵土,水淘淨,酒浸,控干蒸,搗,焙),桑螵蛸(炙,各半兩),澤瀉(二錢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清米飲送下。
白話文:
【菟絲子丸】
取用菟絲子,先去除附著的塵土,用水清洗乾淨後,再用酒浸泡,接著控幹水分進行蒸煮,之後搗碎並烘烤乾燥。另取等量的桑螵蛸,經過火烤處理。再取澤瀉二錢半。將這三種藥材一同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大小如桐子的丸狀。每次服用時,取二十粒該藥丸,在空腹時以清澈的米湯送服。
6. 神效琥珀散
琥珀,桂心,滑石,川大黃(微炒),葵子,膩粉,木通,木香,磁石(火煆,酒淬七次,細研,水飛,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燈心、蔥白湯調下。
白話文:
【神效琥珀散】
成分包括:琥珀、肉桂中心部分、滑石、四川產的大黃(需輕微炒過)、向日葵籽、膩粉、木通、木香、磁石(需經過火燒並以酒淬煉七次,然後細磨,再用水飛法處理,各取半兩)。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取二錢,用燈心草和蔥白煮成的湯來送服。
7. 如聖散
馬蘭花,麥門冬(去心),白茅根,車前子,甜葶藶(炒),苦葶藶(炒),檀香,連翹(各等分),為末,每服四錢,水煎。(渴加黃芩,入燒鹽少許。)
白話文:
【如聖散】
所需藥材如下:馬蘭花、麥門冬(需去除內心部分)、白茅根、車前子、炒過的甜葶藶、炒過的苦葶藶、檀香、連翹(以上藥材份量相同)。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四錢,用水煎煮服用。
如果感到口渴,可額外加入黃芩,並添加少量燒過的鹽。
8. 石燕丸
石燕(火燒令通赤,水中淬三次,研極細,水飛,焙乾),石韋(去毛),瞿麥穗,滑石(各一兩),上為細末,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用瞿麥、燈心煎湯送下,日三服。
白話文:
【石燕丸】
內容如下:將石燕先以火燒至通紅,然後在水中淬煉三次,再研磨至極細,用水漂洗後,焙乾備用。另外,石韋要去除其上的絨毛,與瞿麥穗、滑石各一兩一起,全數研磨成細粉。接著,將這些粉末與麵糊混合,製成大小如梧桐子的藥丸。每次服用時取十粒藥丸,用瞿麥和燈芯草煎煮的湯來送服,每日需服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