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2)
卷之七·諸方(下) (2)
1. 益智木律散
草豆蔻(二錢二分),益智仁,當歸身,熟地黃,羊脛骨灰(各五分),木律(二分),升麻(一錢半),黃連(四分),上為細末,擦之。如寒牙痛,去木律。
白話文:
【益智木律散】
所需材料如下:草豆蔻約二錢二分,益智仁適量,當歸身五分,熟地黃五分,羊脛骨灰五分,木律二分,升麻一錢半,黃連四分。將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後使用,直接塗抹於患處。如果牙痛是由寒冷引起的,則不需加入木律。
2. 草豆蔻散
草豆蔻(一錢二分),黃連,升麻(各二錢半),細辛葉,防風(各二分),熟地黃,羊脛骨灰(各五分),當歸身(六分),為細末,痛處擦之。
白話文:
【草豆蔻散】
成分包括:草豆蔻一錢二分、黃連二錢半、升麻二錢半、細辛葉二分、防風二分、熟地黃五分、羊脛骨灰五分、當歸身六分。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然後塗抹在疼痛的地方。
3. 麝香散
麝香(少許),升麻(一錢),黃連,草豆蔻(各二錢半),熟地黃,麻黃(各一分),益智仁(二分半),羊脛骨灰(二錢),人參,生地黃,當歸,漢防己(酒製,各三分),為細末,每用少許擦牙疼處,噙良久,有涎吐去。
白話文:
【麝香散】
內容如下:取少量的麝香,約一錢的升麻,黃連和草豆蔻各自兩錢半,以及一分的熟地黃和麻黃,益智仁則需二分半,羊脛骨灰需二錢,再配以三分的人參、生地黃、當歸及漢防己(經過酒製)。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每次使用時只需取少量,塗抹在牙痛的位置,含在口中一段時間,如果有口水產生就吐掉。
以上就是麝香散的製作和使用方法。
4. 升麻散
細辛(焙),黃柏,知母,防己,黃連,升麻,白芷,蔓荊子,牛蒡子,薄荷,上薄荷湯調服及擦牙根,或煎服亦可。
白話文:
這則古方指的是:需準備的藥材有細辛(需先烘焙過)、黃柏、知母、防己、黃連、升麻、白芷、蔓荊子、牛蒡子以及薄荷。這些藥材可以使用薄荷湯來調和服用,也可以用來擦拭牙根部位。另外,如果方便的話,將這些藥材煎煮後服用也是可以的。
5. 牢牙散
升麻,生地黃,石膏(各一錢),白茯苓,玄參(各二分),羊脛骨灰,梧桐律(各三分),黃連(一錢三分),麝香(少許,另研),上為細末,研勻,每用少許,臨臥擦牙,復以溫水漱去。
又方
槐枝,柳枝(各長四寸,四十九枝),皂角(不蛀者,七莖),鹽(四十文重),上同入瓷瓶內,黃泥固濟,糠火燒一夜,候冷取出,研細,用如常法。
白話文:
【牢牙散】
配方包含:升麻、生地黃、石膏(各約3.75克)、白茯苓、玄參(各約0.75克)、羊脛骨灰、梧桐樹皮(各約1.125克)、黃連(約5.625克)、麝香(微量,需單獨研磨)。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每次使用時取少量,在睡前擦拭牙齒,然後用溫水漱口洗淨。
另一配方
取槐樹枝、柳樹枝(各49根,每根大約10公分長)、無蟲蛀的皁角(7根)、鹽(重量約40文)。將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瓷瓶中,用黃泥密封,再以米糠火燒一整夜。待冷卻後取出,研磨成細粉,按照一般的使用方法使用。
以上就是兩種護齒藥散的製作與使用方式。
6. 白牙散
升麻(一錢),羊脛骨灰(二錢),白芷(七分),石膏(一錢半),麝香(少許),上為細末,先用溫水漱口,擦之妙。
白話文:
【白牙散】
成分:升麻(約3.75克),羊脛骨灰(約7.5克),白芷(約2.62克),石膏(約6.25克),麝香(微量)。
製作方法: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
使用方法:先用溫水漱口,然後使用此粉擦拭牙齒,效果極佳。
7. 羊脛散
地骨(五錢),羊脛(燒灰,五錢),石膏,(五錢),升麻(五錢),為末,擦牙。
白話文:
【羊脛散】
所需材料如下:地骨五錢,羊的小腿骨五錢(需先燒成灰),石膏五錢,升麻五錢。將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用來擦拭牙齒。
8. 還少丹
熟地(二兩),山藥,牛膝(酒浸),枸杞(酒浸,各兩半),萸肉,茯苓,杜仲(薑汁炒),遠志(去心),五味子(炒),楮實(酒炒),小茴香(炒),巴戟(酒浸),肉蓯蓉(酒浸,各一兩),石菖蒲(五錢),加棗肉,蜜丸,鹽湯或酒下。
白話文:
【還少丹】
配方如下:熟地二兩,山藥,牛膝(需先用酒浸泡),枸杞(同樣需用酒浸泡),以上各兩半。再準備萸肉,茯苓,杜仲(需用薑汁炒過),遠志(要去除心部),五味子(需炒過),楮實(需用酒炒過),小茴香(需炒過),巴戟(需用酒浸泡),肉蓯蓉(需用酒浸泡),以上各一兩。另需石菖蒲五錢。
製作時,添加棗肉和蜂蜜製成丸狀,服用時可用鹽水或酒送服。
9. 甘露飲
枇杷葉(刷去毛),熟地黃,天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穰,麩炒),山茵陳(去梗),生地黃,麥門冬(去心,焙),石斛(去蘆),炙甘草,黃芩,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後臨臥。小兒量減與之。
白話文:
【甘露飲】
內容如下:使用枇杷葉(需去除表面的絨毛)、熟地黃、天門冬(要去除中心部分,並進行烘焙)、枳殼(要去除內裡的果肉,再用麩皮炒過)、山茵陳(要去除梗部)、生地黃、麥門冬(同樣要去除中心部分,並進行烘焙)、石斛(要去除根部)、炙甘草和黃芩。以上所有藥材份量相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兩錢藥粉,加入一碗水,煮至剩下約七分之一的量,然後濾掉藥渣,在飯後或睡前服用。對於兒童,應酌情減少服用量。
10. 露蜂房散
露蜂房(炙),荊芥,川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地骨皮,松節,青鹽,白礬(枯,各一兩),為細末,每用半錢,綿裹於患處咬之,有涎吐之。
白話文:
【露蜂房散】
成分:露蜂房(經過火烤處理),荊芥,川椒(去除籽和未開的果實,炒至出油),地骨皮,松節,青鹽,白礬(煅燒過,每種各一兩)。
製法: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
使用方法:每次取半錢(古時重量單位)的藥粉,用布包裹後放在病痛處咬住,會產生口水,需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