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一·雜症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雜症 (7)

1.

氣無形而血有質,氣為陽,主護衛於外,故名之曰衛;血為陰,主營運於中,故名之曰營。血陰有質,故其行也必次第循經,而入於脈道之中,充於內而後達於外。氣陽無形,故其行也慓疾,不循經而出於脈道之外,實於表而後返於裡。觀(《內經》謂飲酒者,氣先行皮膚,先充在外之絡脈,而後滿於在內之經脈。

可見矣。)此二者之行,所以有不同也。(《經》謂營氣之行,寅時起,由肺經而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諸經,復返於肺,如是者每日五十周。衛氣之行,每日早至暮,行陽分二十五周,每周由太陽而少陽、陽明、足少陰,復返於太陽。暮至曉,行陰分二十五周,每周由腎而心、肺、肝、脾,復返於腎。

白話文:

氣體無形,血液有形。氣屬陽性,負責保護身體外部,因此稱為衛氣;血液屬陰性,負責滋養身體內部,因此稱為營氣。由於血液有形,因此其流動必須循序漸進地沿著經絡,進入脈道,先充盈於內,再到達外部。而氣體無形,因此其流動迅速而無規律,不沿著經絡而從脈道外側流動,先充盈於表層,然後返回內部。觀察《內經》中描述飲酒者,氣體會先到達皮膚,先充盈於外側的絡脈,然後才會充滿內部的經脈。由此可見,衛氣和營氣的流動方式是不同的。《內經》中還記載,營氣的流動從寅時開始,依序經過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然後再回到肺經,如此循環往復,每天運行五十周。衛氣的流動則從早晨到傍晚,運行陽分二十五周,每一周依序經過太陽經、少陽經、陽明經、足少陰經,然後再回到太陽經。從傍晚到凌晨,運行陰分二十五周,每一周依序經過腎經、心經、肺經、肝經、脾經,然後再回到腎經。

二者之行不同如此。按《經》言營氣,是言血中之氣,非單言血,蓋血中之氣,既負血而行,則亦不及衛氣之慓疾也。)《經》言衛氣,晝行陽二十五度,(度,即遍也。)夜行陰二十五度,大概如此。蓋晝則陽動,而氣行於表者多,夜則陰靜,而氣斂於內者多,非晝全不行於內,夜全不行於外也。至謂一晝夜必行五十周,則鑿矣。

氣一耳,以其行於脈外,則曰衛氣,行於脈中,則曰營氣,聚於胸中,則曰宗氣。名雖有三,氣本無二。氣與血並根柢於先天,而長養於後天。《經》謂營氣出於中焦。又謂心生血。不過以胃受穀氣,蒸化成血,血色之赤,稟於心火為言耳。要之血即天一之水,(觀血味鹹可知。

白話文:

這兩者的運行方式截然不同。根據《經》書所言,營氣指的是血中的氣,並非單指血液本身。因為血中的氣需要載著血液運行,所以速度自然比不上衛氣的迅速。

《經》書中提到,衛氣白天在陽氣旺盛之時運行25個周天(「度」即指「遍」),夜晚在陰氣主導之時運行25個周天。概括來說,白天陽氣活動,氣運行於體表的較多,夜晚陰氣靜止,氣收斂於體內的較多。並非白天完全不運行於體內,夜晚完全不運行於體外。至於說一天一夜必然要運行50個周天,則過於偏執了。

氣本質上只有一種,由於其運行於脈絡之外,就稱為衛氣;運行於脈絡之中,就稱為營氣;聚集於胸中,就稱為宗氣。名稱雖然有三個,但氣本身並無二致。氣與血都根源於先天之精,並在後天不斷滋養成長。《經》書中提到,營氣出自中焦。又說心生血,不過是指胃吸收穀物之氣,經過蒸化變成血液,而血液的紅色則來自心火而已。總之,血液就如同天一之水(從血液的味道是鹹的就可以知道)。

)氣為坎中之陽,同根於腎,無岐出也。氣根於腎,亦歸於腎,故曰腎納氣,其息深深。(氣不歸元,則喘咳不得臥。)肺司呼吸,氣之出入,於是乎主之。且氣上升,至肺而極,升極則降,由肺而降,故曰肺為氣主。腎主納氣,故丹田為下氣海;肺為氣主,故胸中為上氣海。

腎水為坎中之陽所蒸,則成氣,上騰至肺,所謂精化為氣,地氣上為云也。氣歸於肺,復化為水,肺布水精,下輸膀胱,五經並行。(水之精者行於經永。)所謂水出高源,天氣下為雨也。陰陽互根,於此可悟矣。腎以閉藏為職,雖子半陽生,而氣發淵泉,機猶未暢,故氣之升發,不屬腎而屬肝也。

白話文:

氣是坎卦中的陽氣,與腎同根,沒有分枝。氣源於腎,也歸於腎,所以說腎吸納氣,呼吸深沉。如果氣不歸於腎,就會喘咳無法平躺。肺主司呼吸,氣的出入,由肺掌管。而且氣上升,到肺部達到頂峰,升到極點就會下降,從肺部下降,所以說肺是氣的主人。腎主吸納氣,所以丹田是下氣海;肺是氣的主人,所以胸中是上氣海。

腎水被坎卦中的陽氣蒸發,就變成氣,上升到肺部,這就是精化為氣,地氣上升形成雲。氣歸於肺,又化為水,肺布散水精,向下輸送到膀胱,五臟經絡同時運行。水精華流動於經脈永不枯竭。這就是所謂水從高處流出,天氣下降形成雨。陰陽互相依存,由此可以悟出這個道理。腎以閉藏為職責,雖然冬天陽氣初生,但氣從深淵湧出,機體尚未舒展,所以氣的升發,不屬於腎而屬於肝。

藏屬腎,泄屬肝,(升則泄矣。)此肝腎之分也。肝主升,肺主降,此肺肝之分也。心主動,(志壹則動氣也。)腎主靜,此心腎之分也。而靜藏不致於枯寂,動泄不致於耗散,升而不致於浮越,降而不致於沉陷,則屬之脾,中和之德之所主也。然則升降動靜,苟失其中,雖為肝、肺、心、腎之不職,亦即脾之不職。

而但知氣之不升,或有升無降,為肝木克脾土者,陋也。知各臟之病,皆關乎脾,則知脾氣調和,即各臟俱調和矣。故補脾不如補腎,不過舉要之詞,故不若補腎不如補脾之論,為得其全也。老人、小兒尤以脾胃為主。《經》言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又曰風氣通於肝,故氣病往往稱風,如肝風、腸風、胃風之類,(飲食在胃,則胃實腸虛,氣下於腸,飲食在腸,則腸實胃虛,氣上於胃,往來鼓動有聲,所謂腸風、胃風即此。)皆氣之往來,鼓動若風耳,非必外來之風也。

以上明氣之理,至其病證脈治,詳下。

白話文:

腎臟主藏,肝臟主泄,這兩者是相對的。肝臟主升,肺臟主降,這兩者也是相對的。心臟主動,腎臟主靜,這兩者同樣相對。然而,靜藏不能過於枯寂,動泄不能過於耗散,升不能過於浮越,降不能過於沉陷,這些都需要脾臟來調節,這是脾臟的中和之德。因此,升降動靜失衡,不僅是肝、肺、心、腎的功能失調,也是脾臟功能失調。

只知道氣不升,或是有升無降,認為是肝木克脾土,這種觀點就過於片面了。明白各臟腑的病症都與脾臟有關,就知道脾氣調和,各臟腑也就能調和。因此,補脾不如補腎,只是一個重點,不如補腎不如補脾的說法更全面。老人、小孩更要以脾胃為主。經典中說陽氣如同天地間的疾風,又說風氣通於肝,因此氣病常常稱為風病,如肝風、腸風、胃風等,這些都是氣的往來鼓動如同風,並不一定是外來的風。

以上說明了氣的原理,至於病證脈治,將在下面詳細說明。

2. 氣之病證

《內經》列九氣為病。一曰怒則氣上,甚則嘔血(暴怒傷陰,血隨氣逆、飧泄。完穀而出也。怒氣上衝則嘔血,下鬱則飧泄,氣鬱不運,則水穀不分也。)或血菀於上,(不嘔則鬱積於上焦。)形氣絕,(卒然倒斃)名薄厥。(薄,迫也。謂血氣厥逆,迫於上焦。)或胸滿脅痛,食則氣逆而不下。

一曰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而不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有喜極氣暴脫而死者,必其人素虛,氣浮無根也。(所謂暴喜傷陽。)一曰悲則氣消。心志摧抑沮喪,則氣亦因之消索。以怒則氣盛而張反觀之,可見悲則氣衰而斂矣。

白話文:

《內經》將九種情緒歸類為病因,其中一種是怒,怒則氣上,嚴重時會導致嘔血,或血氣逆流上衝,甚至昏厥。此外,怒氣鬱結也會導致消化不良,嚴重者會出現胸悶、脅痛、食不下嚥等症狀。喜則氣緩,心神散亂,容易導致笑不停、氣收不住,嚴重者甚至會變成狂躁。過度的喜悅會傷陽,素體虛弱的人,喜極氣暴脫而亡。悲則氣消,心志沮喪,氣息也會消散,如同怒氣充盛相反,悲傷則氣衰斂。

為目昏,(悲泣多則目昏。)為筋攣,為陰縮,(皆有降無升,肝木受克所致也。)為酸鼻辛頞、為少氣不能報息,(報,接續意。)為下血,(氣不能攝血也。)為泣則臂麻。一曰恐則氣下。精卻、(腎精方欲化氣而上,因恐則卻而退下也。王太僕謂;恐則傷精,卻而上,不下流,下焦陰氣亦迴環而不散,故聚而脹。

未妥。)氣還,下焦脹,為陰痿骨酸,精時自下。一曰驚則氣亂。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為癡癇,(驚則神不守舍,痰涎入心所致。)為不省人事,為僵仆。一曰思則氣結。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為不眠,為中痞,三焦閉塞,為不嗜食,為昏瞀,為得後(即大便)與氣,(噯氣,或屁。氣鬱下陷之屁,不若傷食之屁臭甚。

白話文:

眼睛模糊,(悲傷哭泣過度導致眼睛模糊。)肌肉抽搐,陰部收縮,(這些症狀都表示身體的氣勢下降而非上升,是因為肝木受到剋制導致的。)鼻子酸澀,鼻孔發炎,(感覺呼吸困難,無法順利換氣。)出現下體出血現象,(這是因為氣勢無法控制血液所致。)哭泣時手臂會感到麻木。有一種說法是恐懼會導致氣勢下降。腎精正在轉化為氣往上走,但因恐懼而回流到下部,(王太僕認為,恐懼會傷害腎精,使腎精迴流而不是下流,這樣下焦的陰氣也會循環而不散,因此聚集而脹滿。)氣勢迴流,下焦處會有脹滿感,表現為陰部萎靡,骨頭疼痛,精液自行流出。有一種說法是驚嚇會使氣勢混亂。心神失去依靠,靈魂失去歸宿,思緒不定,會出現癡癇現象,(驚嚇會使得靈魂無法安穩,痰涎進入心臟導致。)出現意識不清醒的情況,甚至倒地不起。有一種說法是思考過度會使氣勢凝結。心中有著某個目標,精神集中於某事,導致正氣停留而不動,表現為失眠,胃部有壓迫感,三焦堵塞,表現為沒有食慾,視力模糊,出現排便後的氣體排出(打嗝或放屁),這通常是氣勢鬱積,下陷形成的屁,不像消化不良產生的屁那麼臭。

)則快然而衰。(結氣得通而滯減也。)一曰寒則氣收。腠理閉,氣不行,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一曰熱則氣泄。腠理開,汗大泄,喘嘔吐酸,暴迫下注,所謂壯火食氣,又曰熱傷氣也。(氣乘風則飄,遇火則散,火主發泄,一夜熱作而身頓怯,可見。)一曰勞則氣耗。

喘息汗出,內外皆越,精神竭絕,(《經》曰:靜則神藏,躁則消亡。)為促乏,為嗽血,為腰痛骨痿,為高骨壞,為煎厥。(五心煩熱,如煎熬而厥逆也。)男為少精,女為不月。按七情皆生於心,以悲則氣下,故屬之肺;怒則氣上,故屬之肝;恐則怯而欲藏匿,故屬於腎;思則無所不通,故屬之脾耳,此義宜知。(驚屬心肝氣動,故風火交煽,則病發驚駭。

白話文:

這樣就會很快衰敗。(因為氣機通暢,阻滯減少。)一種情況是寒冷,就會讓氣收縮。毛孔閉塞,氣無法流通,上下滲出的水液,清澈冰冷。另一種情況是炎熱,就會讓氣外泄。毛孔張開,汗液大量排出,呼吸急促、嘔吐、胃酸,急迫地向下滲出,這就是所謂的「壯火食氣」,也叫做「熱傷氣」。(氣遇到風就會飄散,遇到火就會散失,火主導發泄,一夜熱發作,身體頓時虛弱,由此可見。)還有一種情況是勞累,就會消耗氣力。

呼吸急促,汗液外流,內外都消耗過度,精神疲憊不堪。(《經書》上說:靜則神氣收藏,躁動則神氣消亡。)會導致呼吸急促乏力,咳嗽吐血,腰痛骨痿,骨頭高聳脆弱,突然昏厥。(五心煩熱,就像用火煎熬一樣,突然昏厥。)男人就會精液減少,女人就會月經不調。按說七情都產生於心,心悲傷則氣向下,所以歸屬肺;心生怒氣則氣向上,所以歸屬肝;心恐懼則膽怯想要躲藏,所以歸屬腎;心思考慮則無所不通,所以歸屬脾。這些道理應該明白。(驚恐屬於心肝氣機亢奮,所以風火交相煽動,就會發病驚恐。)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經》謂清濁相干為亂氣,(水穀之清氣注五臟,濁氣注六腑,清氣上升,濁氣下行,反之則亂也。)予謂邪正相干亦然。(此如卦畫之交錯,陰陽揉雜。)於此想見霍亂情狀。氣滯必痛。《經》云諸痛皆因於氣。又云氣傷痛,形傷腫。

先痛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後痛者,形傷氣也。丹溪謂氣有餘便是火。自覺冷氣自下而上者,非真冷也,火極似水耳,不治其火,則氣不降。(火極似水,猶云熱證似寒,氣為火所衝突,飄忽若風,故冷也。)氣本清,滯而痰凝血瘀,則濁矣。不治其痰血,則氣不行。

白話文:

清氣下降,就會造成腹瀉,濁氣上升,就會造成腹脹。古籍記載,清氣和濁氣相互干擾,就會導致氣亂。水穀的清氣滋養五臟,濁氣滋養六腑,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反之則亂。我認為邪氣和正氣相互干擾也是如此,就像卦畫互相交錯,陰陽相互融合一樣。由此可想見霍亂的症狀。氣滯必痛,古籍記載所有疼痛都源於氣。又說氣受損會導致疼痛,形體受損會導致腫脹。先痛後腫,是氣傷形體;先腫後痛,是形體傷氣。丹溪認為氣過盛就會化為火。自覺冷氣從下往上冒,並不是真正的寒冷,而是火氣太盛,如同水一樣,不治療火氣,氣就無法下降。氣本清淨,滯留成痰凝血瘀,就會變得濁濁。不治療痰血,氣就無法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