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一·雜症 (7)
卷之一·雜症 (7)
1. 氣
氣無形而血有質,氣為陽,主護衛於外,故名之曰衛;血為陰,主營運於中,故名之曰營。血陰有質,故其行也必次第循經,而入於脈道之中,充於內而後達於外。氣陽無形,故其行也慓疾,不循經而出於脈道之外,實於表而後返於裡。觀(《內經》謂飲酒者,氣先行皮膚,先充在外之絡脈,而後滿於在內之經脈。
可見矣。)此二者之行,所以有不同也。(《經》謂營氣之行,寅時起,由肺經而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諸經,復返於肺,如是者每日五十周。衛氣之行,每日早至暮,行陽分二十五周,每周由太陽而少陽、陽明、足少陰,復返於太陽。暮至曉,行陰分二十五周,每周由腎而心、肺、肝、脾,復返於腎。
二者之行不同如此。按《經》言營氣,是言血中之氣,非單言血,蓋血中之氣,既負血而行,則亦不及衛氣之慓疾也。)《經》言衛氣,晝行陽二十五度,(度,即遍也。)夜行陰二十五度,大概如此。蓋晝則陽動,而氣行於表者多,夜則陰靜,而氣斂於內者多,非晝全不行於內,夜全不行於外也。至謂一晝夜必行五十周,則鑿矣。
氣一耳,以其行於脈外,則曰衛氣,行於脈中,則曰營氣,聚於胸中,則曰宗氣。名雖有三,氣本無二。氣與血並根柢於先天,而長養於後天。《經》謂營氣出於中焦。又謂心生血。不過以胃受穀氣,蒸化成血,血色之赤,稟於心火為言耳。要之血即天一之水,(觀血味鹹可知。
)氣為坎中之陽,同根於腎,無岐出也。氣根於腎,亦歸於腎,故曰腎納氣,其息深深。(氣不歸元,則喘咳不得臥。)肺司呼吸,氣之出入,於是乎主之。且氣上升,至肺而極,升極則降,由肺而降,故曰肺為氣主。腎主納氣,故丹田為下氣海;肺為氣主,故胸中為上氣海。
腎水為坎中之陽所蒸,則成氣,上騰至肺,所謂精化為氣,地氣上為云也。氣歸於肺,復化為水,肺布水精,下輸膀胱,五經並行。(水之精者行於經永。)所謂水出高源,天氣下為雨也。陰陽互根,於此可悟矣。腎以閉藏為職,雖子半陽生,而氣發淵泉,機猶未暢,故氣之升發,不屬腎而屬肝也。
藏屬腎,泄屬肝,(升則泄矣。)此肝腎之分也。肝主升,肺主降,此肺肝之分也。心主動,(志壹則動氣也。)腎主靜,此心腎之分也。而靜藏不致於枯寂,動泄不致於耗散,升而不致於浮越,降而不致於沉陷,則屬之脾,中和之德之所主也。然則升降動靜,苟失其中,雖為肝、肺、心、腎之不職,亦即脾之不職。
而但知氣之不升,或有升無降,為肝木克脾土者,陋也。知各臟之病,皆關乎脾,則知脾氣調和,即各臟俱調和矣。故補脾不如補腎,不過舉要之詞,故不若補腎不如補脾之論,為得其全也。老人、小兒尤以脾胃為主。《經》言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又曰風氣通於肝,故氣病往往稱風,如肝風、腸風、胃風之類,(飲食在胃,則胃實腸虛,氣下於腸,飲食在腸,則腸實胃虛,氣上於胃,往來鼓動有聲,所謂腸風、胃風即此。)皆氣之往來,鼓動若風耳,非必外來之風也。
以上明氣之理,至其病證脈治,詳下。
2. 氣之病證
《內經》列九氣為病。一曰怒則氣上,甚則嘔血(暴怒傷陰,血隨氣逆、飧泄。完穀而出也。怒氣上衝則嘔血,下鬱則飧泄,氣鬱不運,則水穀不分也。)或血菀於上,(不嘔則鬱積於上焦。)形氣絕,(卒然倒斃)名薄厥。(薄,迫也。謂血氣厥逆,迫於上焦。)或胸滿脅痛,食則氣逆而不下。
一曰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而不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有喜極氣暴脫而死者,必其人素虛,氣浮無根也。(所謂暴喜傷陽。)一曰悲則氣消。心志摧抑沮喪,則氣亦因之消索。以怒則氣盛而張反觀之,可見悲則氣衰而斂矣。
為目昏,(悲泣多則目昏。)為筋攣,為陰縮,(皆有降無升,肝木受克所致也。)為酸鼻辛頞、為少氣不能報息,(報,接續意。)為下血,(氣不能攝血也。)為泣則臂麻。一曰恐則氣下。精卻、(腎精方欲化氣而上,因恐則卻而退下也。王太僕謂;恐則傷精,卻而上,不下流,下焦陰氣亦迴環而不散,故聚而脹。
未妥。)氣還,下焦脹,為陰痿骨酸,精時自下。一曰驚則氣亂。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為癡癇,(驚則神不守舍,痰涎入心所致。)為不省人事,為僵仆。一曰思則氣結。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為不眠,為中痞,三焦閉塞,為不嗜食,為昏瞀,為得後(即大便)與氣,(噯氣,或屁。氣鬱下陷之屁,不若傷食之屁臭甚。
)則快然而衰。(結氣得通而滯減也。)一曰寒則氣收。腠理閉,氣不行,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一曰熱則氣泄。腠理開,汗大泄,喘嘔吐酸,暴迫下注,所謂壯火食氣,又曰熱傷氣也。(氣乘風則飄,遇火則散,火主發泄,一夜熱作而身頓怯,可見。)一曰勞則氣耗。
喘息汗出,內外皆越,精神竭絕,(《經》曰:靜則神藏,躁則消亡。)為促乏,為嗽血,為腰痛骨痿,為高骨壞,為煎厥。(五心煩熱,如煎熬而厥逆也。)男為少精,女為不月。按七情皆生於心,以悲則氣下,故屬之肺;怒則氣上,故屬之肝;恐則怯而欲藏匿,故屬於腎;思則無所不通,故屬之脾耳,此義宜知。(驚屬心肝氣動,故風火交煽,則病發驚駭。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經》謂清濁相干為亂氣,(水穀之清氣注五臟,濁氣注六腑,清氣上升,濁氣下行,反之則亂也。)予謂邪正相干亦然。(此如卦畫之交錯,陰陽揉雜。)於此想見霍亂情狀。氣滯必痛。《經》云諸痛皆因於氣。又云氣傷痛,形傷腫。
先痛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後痛者,形傷氣也。丹溪謂氣有餘便是火。自覺冷氣自下而上者,非真冷也,火極似水耳,不治其火,則氣不降。(火極似水,猶云熱證似寒,氣為火所衝突,飄忽若風,故冷也。)氣本清,滯而痰凝血瘀,則濁矣。不治其痰血,則氣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