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一·雜症 (14)
卷之一·雜症 (14)
1. 寒熱
(惡寒發熱常相兼,觀彼兩門自見。此篇乃以寒熱往來,及內外上下寒熱者言之。)
往來寒熱,有期者瘧也,無期者諸病也。有傷寒邪在少陽,及婦人病傷寒,熱入血室,而往來寒熱者,(詳《傷寒·少陽篇》。)有衰弱人,陰陽之氣並虛,相為勝復而往來,(詳《傷寒·平脈篇》病有灑淅惡寒條中。)病後產後多有之。(產後黃耆丸。)有鬱抑而致者,如寡婦、尼姑,獨陰無陽,欲火熾於中,則內熱不得遂,而氣鬱於裡,不外達則表寒,久之鬱熱得伸,則表熱是也。(抑陰地黃丸。
白話文:
發冷發熱經常同時出現,觀察這兩方面的症狀就能看出問題。這段文字主要講的是寒熱交替,以及內外上下寒熱的病症。
寒熱交替,有週期性的稱為瘧疾,沒有週期性的就是其他疾病。傷寒邪氣侵犯少陽,或婦女患傷寒,熱邪侵入血室,就會出現寒熱交替;體弱的人,陰陽之氣都虛弱,互相消長而導致寒熱交替;病後產後也常見這種情況;還有一些人因為壓抑而導致寒熱交替,比如寡婦、尼姑,陰氣過盛而陽氣不足,內熱無法發散,就會導致氣鬱於內,表寒,時間久了鬱熱發散,就會出現表熱。
)有宿食結滯者,輕則消導,重則下之。有結熱在裡者,大柴胡湯。(見瘧。又氣鬱則痰停,而寒熱作,理詳瘧門。)
外熱內寒。仲景云: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桂枝湯(見傷濕)治寒,次與小柴胡湯治熱。按二方謬甚,此證大抵陰盛格陽,用二方殆矣。
外寒內熱。仲景云:身大寒,反不欲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白虎加人參湯(見發熱)治熱,次與桂枝麻黃各半湯治寒。按熱入三陰,其表必冷,以陽陷於內,不達於表也。但去裡熱,則陽氣復還於表,而外寒自解。其可印定此二方乎?
白話文:
如果肚子裡有積食,輕微的可以服用消導藥物,嚴重的話就需要服用瀉藥。如果體內有熱結,就應該服用大柴胡湯。瘧疾也與氣鬱導致痰停,引起寒熱有關,詳細內容請參考瘧疾部分。
外熱內寒的情況,張仲景說:身體很熱卻反而想要穿衣服,這是熱在皮膚,寒在骨髓。醫書《活人》說:應該先用桂枝湯治療寒症,然後再用小柴胡湯治療熱症。但是這兩種方劑都不太合適,因為這種情況多半是陰盛格陽,用這兩個方子效果不大。
外寒內熱的情況,張仲景說:身體很冷卻反而不想穿衣服,這是寒在皮膚,熱在骨髓。醫書《活人》說:應該先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熱症,然後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治療寒症。但是熱入三陰,表症就會很冷,因為陽氣陷於內,無法到達表面。只要治療裡面的熱症,陽氣就會回歸表面,外寒自然就消失了。所以這兩種方子不能完全確定適合。
上寒下熱。(腰上寒,腰下熱。)《靈樞》云:先刺項太陽,(大杼、天柱等穴。)久留之,(久留以補其陽。)已刺(謂已入針)則熨項與肩胛,(兼用熨法以溫之。)令熱下合乃止,(上熱與下熱相合,不復上寒下熱也。止,謂出針。)所謂推而上之者也。嵩厓《尊生書》用炒梔二錢半,瞿麥五分,(二物沉降,引上寒入下焦,則下焦之熱得和。
)炙草三分,蔥白三根,姜三片,(薑、蔥發散,推下熱上行,以解上焦之寒。)煎服。叔和謂此為陽附陰,言陽火下乘於陰部也。
上熱下寒。叔和謂此為陰附陽,言陰火上乘於陽位也《經》云: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所謂引而下之者也。(上熱下寒,則在下之脈必虛,虛必陷下,須察視之。虛者不可見,而陷者可見。故視其陷下之在於經,或在於絡,則取而補之,俟陽氣下行乃止針。
白話文:
上半身寒冷,下半身發熱,也就是腰部以上冰冷,腰部以下燥熱。古籍《靈樞》記載,應先針刺頭部太陽穴附近的穴位,如大杼、天柱等,停留針灸時間要久,讓陽氣回補。針灸後,可以用溫熱的藥物熨敷脖子和肩胛骨,讓熱氣向下傳導,直到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溫度達到平衡,不再寒冷與燥熱,才拔針。這就是所謂的「推而上之」。嵩厓在《尊生書》中提到,可用炒梔子、瞿麥、炙草、蔥白、薑等藥材煎服,梔子和瞿麥能下沉引導上半身的寒氣向下,使下焦的熱氣得到平衡;薑和蔥則能發散,將下半身的熱氣向上推,以緩解上半身的寒冷。叔和解釋說,這是「陽附陰」,表示陽火向下到達陰部。
反之,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寒冷,叔和稱為「陰附陽」,表示陰火向上到達陽位。《經》書中提到,要觀察病人脈搏虛弱,並且下陷於經絡,才能針灸,等到氣下降到下半身才停止針灸。這就是所謂的「引而下之」。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寒冷,下半身的脈搏就會虛弱,虛弱的脈搏會下陷,必須仔細觀察。虛弱的脈搏看不見,但是下陷的脈搏可以看見。因此要觀察下陷的位置是在經脈還是絡脈,然後針灸補氣,等到陽氣下降到下半身才拔針。
)東垣云:上熱下寒,《經》云陰病在陽,(陽,上焦也。言陰火上乘於陽分。)當從陽引陰,(言當從上焦引去其熱。)必須先去絡脈經隧之血。(指陽經脈絡言,須刺出血,以去其熱。)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天,謂上焦,)致六陽(上焦陽氣)反不衰而上充者,(即《經》所謂陰病在陽也。)先去五臟之血絡(陰絡也),引而下行,(引火歸下)。
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只去陰火,只損血絡經隧之邪,勿誤也。又云:聖人以上熱下寒,是有春夏無秋冬也。(有升無降。)當從天外(猶雲天上,指上焦言)引陽降入地中,此乃天上群陰火熾,(猶言陰火上乘。)反助六陽不能衰退。先於六陽中決血絡出血,使氣下降。
白話文:
東垣說:
上熱下寒,指的是身體上部熱,下部寒涼。《經》上說陰病在陽,意思是說陰寒之氣在上焦(陽分)作祟,就像陰火上炎。應該從陽分引導陰寒之氣下降,也就是從上焦引導其熱氣下降。
必須先去絡脈經隧之血,這裡指的是陽經脈絡,需要用針刺出血,以去除熱氣。
如果陰中火旺,向上蔓延至天(指上焦),導致六陽(上焦陽氣)反而不衰退反而上充,這就是《經》上說的「陰病在陽」。此時應該先去五臟之血絡(陰絡),引導其向下,將火氣引導至下焦。
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然會消失。切記不可單獨瀉掉六陽,只去陰火,只損血絡經隧之邪氣,不可誤解。
東垣又說:聖人將上熱下寒比作春夏無秋冬,也就是有升無降。應該從天外(也就是天上,指上焦)引導陽氣降入地中,這是因為天上群陰火熾盛,陰火上炎,反倒助長六陽,使其不能衰退。應該先在六陽中決血絡出血,讓氣下降。
故《經》云:視其虛脈下陷於經絡者取之,所謂引而下之也。病大者,三稜針決血,去陽中之熱,使得行秋令,奉收道,下降入地中也。(按《經》言視脈虛陷取之,謂取其穴而補之也。東垣誤以為瀉,故有此論。又疑獨瀉六陽為非,故又言須去五臟之血絡。總由不明《經》語耳。
)楊參政年踰七十,病面郁赤若飲酒,痰稠黏,眩運,兩寸脈洪大,尺脈弦細無力,上熱下寒明矣。欲藥之,為高年氣弱不任。記先師所論,凡上熱猶鳥巢高巔,射而取之。即以三稜針於巔前髮際刺二十餘,出紫血約二合許,即時頭目清利,諸苦皆去,後不復作。又治姚公六十有七,頭面赤腫而痛,耳前後腫尤甚,胸中煩悶,嗌咽不利,身半已下寒,足脛尤甚,脈浮數,按之弦細,刺腫處五十餘痛止。
白話文:
《經》書中說,如果脈象虛弱下陷於經絡,就要取穴治療,這是引導病氣下降的方法。病勢嚴重者,可以用三稜針刺破血絡,排出陽氣中的熱氣,使之順應秋令,遵循收斂之氣,下降進入地中。楊參政年逾七十,面部發紅如飲酒後,痰液稠黏,頭昏目眩,寸脈洪大,尺脈弦細無力,明顯是上熱下寒的症狀。想要用藥治療,但因年老體弱,無法承受藥力。想起先師的論述,凡是上熱,就好比鳥巢高懸在山頂,可以用針刺的方法取之。於是,就在他頭頂前髮際處用三稜針刺入二十餘次,流出紫血約二合,隨即頭目清利,各種病苦都消失了,之後再也沒有發作。又治療姚公,六十七歲,頭面發紅腫痛,耳前後腫脹尤為嚴重,胸中煩悶,咽喉不利,身體下半部分冰冷,腳脛尤為寒冷,脈象浮數,按之弦細,在腫脹處刺入五十餘次,疼痛就消失了。
又灸氣海百壯,助下焦陽氣,退其陰寒;次灸三里各七壯,以引陽氣下行;足胻寒退,遂制既濟解毒湯,以黃芩、黃連酒製瀉上熱,桔梗、甘草佐諸苦藥治其熱,升、柴以散之,連翹散結消腫,酒煨大黃引苦藥上行,止煩熱,全愈。按此症有實熱者,如上二案治法可也。若虛熱,則是戴陽症也,不用熱劑溫腎以引火歸原,而反用寒涼,殆矣,審之。
白話文:
此外,灸灸氣海穴一百壯,有助於下焦陽氣的提升,驅散陰寒;接着灸灸三里穴各七壯,引導陽氣下行;足胻的寒氣退去後,便可服用既濟解毒湯,以黃芩、黃連酒來瀉去上焦的熱邪,桔梗、甘草輔助苦藥來治療熱症,升麻、柴胡散寒解表,連翹散消散腫塊,酒煨大黃引導苦藥上行,止住煩熱,最終痊癒。
依此症狀來看,若屬於實熱者,可參考以上兩種治療方法。若是虛熱,則屬於戴陽症,不應使用溫腎的熱藥,反之,應使用寒涼藥物,否则很危险,务必仔细审慎。
2. 諸中總論
諸中,謂中風、中寒、中暑、中濕、中氣、中食、中惡也。皆卒然仆倒,昏不知人。若痰涎壅盛,咽喉作聲,證在危急。但見閉證,(牙關緊閉,兩手握固是也。)不見脫證者,(詳下。)不論何中,且先與治痰通關,並可用麻油、薑汁、竹瀝調蘇和丸。虛寒者,三生飲加人參、竹瀝、薑汁,抉開口灌之,如抉不開,則令人含藥口內,以竹管吹入其鼻,自能下咽。二藥必是閉非脫者方可用。
若止中血脈,不入臟腑,亦勿輕用,恐引邪入內。且先用通關散;細辛、皂角、菖蒲為末,(或加南星、生半夏、薄荷末。)吹鼻,得嚏則蘇。又痰壅宜吐,急救,稀涎散:豬牙皂角,肥實不蛀者四挺,去黑皮,晉礬光明者一兩,為細末,輕者五分,重者七分,溫水調灌。
白話文:
中風、中寒、中暑、中濕、中氣、中食、中惡,這些病症都可能突然發作,導致患者昏迷不醒。如果患者伴隨痰涎阻塞,呼吸困難,情況危急。如果患者只有閉證,例如牙關緊閉、雙手握拳,而沒有脫證,(詳細情況見下文),不論是哪種病症,都應該先治療痰濁,疏通關竅。可以用麻油、薑汁、竹瀝調和蘇和丸。如果患者虛寒,可以用三生飲加人參、竹瀝、薑汁,撬開嘴巴灌下去。如果無法撬開嘴巴,可以讓患者含著藥在嘴裡,用竹管吹入鼻腔,藥物自然會咽下去。這兩種藥物只適合閉證,不適合脫證。
如果患者只是血脈瘀滯,尚未進入臟腑,也不要輕易使用藥物,以免引邪入內。可以先使用通關散,細辛、皂角、菖蒲研末,(可以加入南星、生半夏、薄荷末。)吹入鼻腔,打噴嚏後就會甦醒。如果患者痰濁阻塞,需要催吐,急救可以使用稀涎散:豬牙皂角,肥實無蛀蟲的四挺,去黑皮,晉礬光明者一兩,研成細末,體重輕的人用五分,體重重的人用七分,溫水調服。
又碧霞丹:揀好石綠研,水飛再研,取二、三錢,同冰片三、四豆許,研勻,以生薄荷汁、溫酒調服。二藥不大嘔吐,但微微令涎自口角流出即蘇。又本門方載此二方,與此大同小異,酌輕重用之。無汗表實,三聖散;有汗裡實,巴礬丸,皆吐藥也。若見口開(心絕)、手撒(脾絕)、眼合(肝絕)、遺尿(腎絕)、聲如鼾(肺絕),此為脫症,不治。然五症不全見者,速灸臍下(氣海穴),服參耆膏,亦有生者。
切忌蘇合、牛黃等丸。(牛黃丸見中風。)髮直吐沫,搖頭上攛,面赤如粧或赤黑,汗綴如珠,皆不治。諸中,或未蘇或已蘇,或初病或久病,忽吐出紫紅色者,死。卒中,眼上戴不能視者,灸第二第五椎骨上各七壯,一齊下火,炷如半棗核大。涎涎潮卒,則當扶入暖室中正坐,沃醋炭火內,當面熏之,氣入鼻內良久,涎之聚於心者,自收歸舊處,立蘇。不可令吃一滴湯水,恐涎繫於心絡,不能去,必成廢人。
白話文:
碧霞丹:選擇優質石綠進行研磨,然後用水飛法再次研磨,取出二到三錢,加入約三到四粒冰片,研磨均勻,使用生薄荷汁和溫熱的酒調製服用。兩種藥物不會導致嚴重的嘔吐,只是會讓唾液自行從嘴角流出來,患者就會清醒。這兩個方法在本書的其他部分也有提及,根據病情輕重適量使用。如果沒有發燒且表症實,可以使用三聖散;如果有發燒且裏症實,則使用巴礬丸,這兩種都是用來引吐的藥物。若看到嘴張開(心絶)、手鬆開(脾絶)、眼閉合(肝絶)、尿失禁(腎絶)、聲音像打鼾(肺絶),這表示病情危急,無法救治。然而,如果只出現其中幾項症狀,應該迅速灸治腹部下方(氣海穴),並服用參耆膏,仍有生存的可能。
嚴禁使用蘇合、牛黃等丸劑。(牛黃丸的詳細信息見中風部分。)如果頭髮直立,不斷吐沫,搖頭上仰,臉色紅潤或紅黑色,汗珠如珠子般大小,這些情況都不可救治。對於各種中毒情況,無論是否已經清醒,或剛開始患病還是長期患病,如果突然吐出紫紅色的物質,則表明病情危急,預示死亡。若中風後眼睛上吊無法視物,應在第二和第五脊椎骨上方各灸七壯,然後一起施放火療,使用的薑餅大小應如半棗核。如果口水不斷,則應將患者扶入溫暖的房間中正坐,用水浸泡的炭火內燻烤面部,讓氣進入鼻孔,長時間後,積聚在心臟的口水會自動回歸原位,患者即可立刻清醒。絕對不要讓他喝任何水,以防口水附著在心脈,無法排出,最終會成為廢人。
卒僕,六脈多沉伏,(邪滯於裡,氣不外達也。)亦有洪盛者,(暴僕時多沉伏,甦醒時即轉洪盛矣。)浮緩吉,堅大急疾凶。浮進為寒。虛大為暑,不當暑(言非暑月)。則為虛浮澀,為濕。浮大為風。浮數無力亦為風。微而數,沉而遲,皆氣中。風應人迎,氣應氣口,洪數為火,滑為痰。更當察時月氣候,及其人之起居飲食,參以顯證,以定病之主名。
白話文:
病人脈象沉伏,表示邪氣滯留在體內,氣血無法外達。有時脈象又會變得洪盛,這是因為病人昏迷時脈象沉伏,清醒時脈象就轉為洪盛。浮脈而緩和者吉利,脈象堅硬、強勁、快速者凶險。脈象浮而有力,表示寒邪入侵;脈象虛浮而大,表示暑邪入侵,若非暑月則可能是濕邪入侵,導致脈象浮虛而澀;脈象浮大,表示風邪入侵;脈象浮而數,但無力,也表示風邪入侵。脈象微弱而數,或沉而遲緩,都是氣虛的表現。風邪影響人迎脈,氣虛影響氣口脈,脈象洪大而數表示火熱,脈象滑利表示痰濕。診脈時還要觀察季節氣候,以及病人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並結合其他症狀,才能準確地判斷病因和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