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三·雜症 (5)
卷之三·雜症 (5)
1. 腹痛
其腎之筋脈從腰貫脊,並不及臍,當臍痛用腎經藥太誤。愚謂腎附於脊,正與臍對。又胎胞初結,中起一莖,形如蓮蕊,一莖即臍蒂,蓮蕊即腎。是臍乃腎之根蒂,而位又正對,則當臍痛,雖與少陰經無涉,而謂與腎臟無關,亦不可也。)小腹痛,厥陰也,重則正陽散、回陽丹之類,輕則當歸四逆湯(見厥。
)之類。小腹痛:因小便不利者,五苓散(見傷濕)。若小便利者,審是血證,桃仁承氣(見血)之類。若肝氣鬱痛者,青皮、柴胡之屬。亦以可按為虛,拒按為實。氣寒血結,威靈散。氣滯血凝,當歸散。若連陰作痛,按之即止,為肝經血虛,四物(見血)加牛膝、人參、炙草。
又白膠香一味最妙。其有青筋見於小腹及大腹,乃肝火乘脾,小柴胡(見寒熱)合四物,加膽草、山梔。若因睪丸腫疼,牽引而痛,乃疝氣病也。霍亂腹痛,必吐利兼作,亦有不吐利者,名乾霍亂。又腸癰腹痛,小腹痛並小便數,似淋,身甲錯,腹皮急,按之軟,如腫狀,或繞臍生瘡,可辨也。又有胞痹一證,小便不利,小腹按之痛,若沃以湯,詳痹及淋二門。
白話文:
腹痛的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論。有人說腎經的脈絡雖然從腰部貫穿脊椎,但不經過肚臍,所以肚臍痛就用腎經藥是錯誤的。我認為腎臟附著在脊椎上,正好和肚臍相對。而且胎兒最初形成時,中間會長出一條像蓮花蕊的莖,這條莖就是臍帶,蓮蕊就是腎臟。所以說肚臍是腎的根蒂,位置又正好相對,那麼肚臍痛,即使和少陰經沒有關係,也不能說和腎臟無關。
小腹痛,屬於厥陰經的問題,痛的厲害就用正陽散、回陽丹這類藥,輕微的就用當歸四逆湯這類藥。小腹痛如果是小便不順暢引起的,就用五苓散。如果小便順暢,就要考慮是不是血證,用桃仁承氣湯這類藥。如果是肝氣鬱結引起的疼痛,就用青皮、柴胡這類藥。另外,按壓小腹,如果喜歡按壓就表示是虛證,拒絕按壓就表示是實證。如果是氣寒血瘀,就用威靈散。如果是氣滯血凝,就用當歸散。如果連著陰部疼痛,按壓後疼痛會減輕,是肝經血虛,用四物湯加牛膝、人參、炙甘草。另外,白膠香單獨使用效果也很好。如果小腹和大腹出現青筋,是肝火侵犯脾胃,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加龍膽草、山梔子。如果是因為睪丸腫痛牽連引起的腹痛,那是疝氣。霍亂引起的腹痛,一定會伴隨嘔吐和腹瀉,也有不吐不瀉的,稱為乾霍亂。還有腸癰引起的腹痛,會出現小腹痛、小便頻數、像淋病一樣,皮膚粗糙、腹部皮膚緊張,按壓感覺柔軟,像腫脹一樣,或者肚臍周圍長瘡,這些都是腸癰的特徵,可以辨別。還有一種叫胞痹的病,小便不順暢,按壓小腹會痛,如果用熱水敷會好一點,詳情可以參考痹證和淋證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