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一·雜症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雜症 (3)

1. 水火說

男女媾精以成胎,精即水也,精中之氣即火也。水火精氣,妙合而凝,是為胎元。精以成形,氣以成神,以其原於父母,故曰先天。然五官百骸,皆本此精以為質,而無非此水所灌充也。呼吸運動,皆本此氣以為機,而無非此火所流行也。其獨指腎為先天者,則以精氣先結胞胎,中起一莖,形如蓮蕊。

一莖,即臍帶也。蓮蕊,即兩腎也。兩腎為水,命門之火寓焉。一陽藏於二陰之中,於卦為坎,以臟腑之始結在此,故獨以腎中水火為先天也。先天水足,則兒肥盛而潤澤;火足,則兒強健而精明。水得火,則氣常溫而不至於寒,火得水,則形常潤而不至於槁。苟先天水火一有偏勝,則稟受失其中和,而後天培養之功,為不可少矣。

人生一日不再食則飢,故有資於飲食,則脾胃司之。胃主進納,脾主運化,飲食之氣味精華,由脾胃以灌輸周身。氣日盛而體日充,先天之水火賴此滋養以生生不息,故以脾胃為後天之本也。總之,人身中潤澤之氣即水也,溫暖之氣即火也。一有偏勝,其致自飲食者,調之甚易,其稟於胎氣者,治之甚難,故先天為重。

然不以畏難而廢治,全賴飲食以救弊補偏,故後天為要也。

火根於腎,而屬諸心,何也?曰:腎於卦為坎,於令為冬,於位為北,本水之宅也。而陽根於陰,則火生焉,下潛而上升。心於卦為離,於令為夏,於位為南,則火之宅也。至其宅而後旺,故從其旺而屬之心也。其曰:心為君火,腎為相火。又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何也?曰:君者主也,嚮明以治。

心為一身之主,神明出焉,故稱君。相者竭其才能以奉君出治者也。腎位於下,輸其火於心,以為神明之用,猶相臣竭其才力以奉君出治,故稱相。位以職掌言,明以功能言也。火者,人身溫和之氣也。五臟六腑,皆有此溫和之氣,各歸其部,則各有其位,各效其能,則各有其明。

腎中相火,非無明也,陽方潛藏,光未被乎四表,職司封蟄,龍不離於深淵,故不言明而言位。失其位,則有飛揚僭越之患矣。心中君火,非無位也,君主無為,不與臣下較職守,神明有覺,獨從方寸著虛靈,故不言位而言明也。失其明,則有昏惑晦昧之憂矣。然則君火、相火,皆吾身陽和之正氣,而不可無者。

而或指之為邪,謂君火可直折,相火不可直折,何也?曰:失其正則為邪,失其和則為熱。故謂君、相火為邪火者,乃指君火、相火之邪熱者言,非君火、相火之本為邪也。直折猶云正治,治熱以寒,治之正也。君火屬心,居於上焦,其病無與於下。無與於下,則根本之真陽無恙,特炎於上者過乎赫曦,故可以寒涼治其有餘之邪,使歸於正,無所損於本原也。若腎中相火,居於下焦,病則必干乎上,無論下焦為寒鳥熱,熱固上僭,寒亦上浮。

白話文:

標題:[水與火的理論]

內容:當男女結合孕育生命時,參與的精液可視爲水,而精液中的生命力則爲火。水與火的巧妙融合與凝聚,形成了胚胎的生命源頭。精液塑造了身體的形態,生命力造就了精神與意識,由於這一切都源自父母,因此被稱爲先天。

然而,人體的五官與四肢百骸,都是以這種精液爲基礎形成實質,且無一不是被這股水能量所滋養充盈。我們的呼吸與運動,都是基於這股生命力來驅動,且無一不是這股火能量在體內循環運行的結果。特別強調腎臟爲先天之源,是因爲精氣首先在胚胎中結合,中間會形成一根如同蓮蕊般的莖狀物。

這根莖狀物,就是臍帶。而蓮蕊,就是兩個腎臟。兩個腎臟代表水,而生命之門的火就蘊含其中。一陽藏於二陰之中,在八卦中象徵坎卦,因爲臟腑的初步形成就發生在這裏,所以單獨將腎中的水火視爲先天之源。如果先天的水量充足,嬰兒就會肥壯且肌膚潤澤;如果火量充足,嬰兒就會強壯且聰明。水有了火的溫養,氣息就能保持溫暖而不會過於寒冷;火有了水的滋潤,形體就能保持溼潤而不會乾枯。但如果先天的水火比例失衡,遺傳的體質就會失去中和,後天的調養工作就顯得尤爲重要。

人如果一天不吃東西就會感到飢餓,所以需要飲食來補充能量,這些由脾胃負責處理。胃負責接收食物,脾負責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精華經由脾胃輸送到全身。隨着氣息日益旺盛,身體逐漸充實,先天的水火依賴飲食滋養,生生不息,因此脾胃被視爲後天的根本。總的來說,人體中滋潤的氣息就是水,而溫暖的氣息就是火。一旦某一方過於強勢,如果是飲食不當導致的,調整起來相對容易;如果是從胚胎時期就存在的問題,治療起來就會困難許多,因此先天條件非常重要。

但也不能因爲困難就不去治療,全面依賴飲食來修正和彌補,因此後天調養同樣關鍵。

火的能量源於腎臟,卻歸屬於心,這是爲什麼呢?腎臟在八卦中對應坎卦,代表冬天與北方,本質上是水的住所。但陽氣生於陰中,從而產生火,這股力量潛藏並向上攀升。心臟在八卦中對應離卦,代表夏天與南方,是火的住所。只有到達它的歸宿,才能達到旺盛狀態,因此根據它旺盛的特性,歸屬於心。有人提到:“心爲君火,腎爲相火。”還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這是什麼意思呢?“君”意味着主宰,面向光明治理一切。

心是整個身體的主宰,智慧由此而出,因此被稱爲君。而“相”是指竭盡所能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的人。腎臟位於下方,將它的火能量輸送給心,爲智慧提供動力,就像輔臣竭盡全力輔佐君王治理國家,因此被稱爲相。這裏的“位”指的是職責,“明”指的是功能。火,是人體內溫和的氣息。五臟六腑都有這種溫和的氣息,各自歸於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職,才能發揮各自的功能,展現各自的光明。

腎臟中的相火併非沒有光明,只是陽氣尚處於潛藏階段,光芒尚未完全散發到四周,其職責在於封閉蟄伏,龍不會輕易離開深淵,因此只提到了“位”。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就會有飛昇過度的風險。心臟中的君火併非沒有位置,君主無需親自操勞,不與臣子計較職責範圍,智慧有覺知能力,只在內心深處展現虛靈,因此只提到了“明”。如果失去了光明,就會有困惑與模糊的憂慮。然而,無論是君火還是相火,都是我們體內正面和諧的陽氣,不可或缺。

但有些人將其視爲邪氣,說君火可以直接抑制,而相火不能直接抑制,這是爲什麼呢?如果偏離了正軌,就變成了邪氣;失去了平衡,就轉化爲熱。因此,稱君火與相火爲邪火,是指它們過度熱化的狀態,並非本身邪惡。直接抑制就像對症下藥,用寒涼治療熱症,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君火屬於心,位於上焦,疾病不會影響下焦。不影響下焦,意味着根基的真正陽氣沒有受損,只是上焦的熱度超過了正常範圍,因此可以用寒涼藥物治療多餘的邪氣,使其恢復正常,不會損害根本。至於腎臟中的相火,位於下焦,一旦生病必然會影響到上焦,無論下焦是寒還是熱,熱則會上升,寒則會上浮。

這是因爲腎臟中的水火同根同源,原本並無強弱之分,如果熱度過高而水分減少,火勢必然上炎;寒冷過重而火力虛弱,也會因寒冷的壓迫不安於下焦而上浮。因此,當我們談論相火的病症時,是針對上焦的熱症,直接探究下焦的根源。既然病根在下,就不能以上焦的方法來治療,爲什麼呢?如果火力虛弱時使用寒涼藥物,只會加劇下焦的寒冷,火勢會被進一步逼迫上浮。

而且,被寒冷逼迫的火,本身就是無根的殘餘火焰,再用寒涼藥物壓制,豈不是加速其熄滅?水分不足而火勢上炎,看似寒涼藥物無妨,但火勢上炎的根本原因是水分不足,如果不使用平和滋潤的藥物來補充水分,而僅用苦寒藥物來抑制火勢,就好比因爲金銀短缺而強行磨平馬匹來適應,最終必將同時傷害火勢,直到徹底消滅爲止,這就是爲什麼說相火不可直接抑制的原因。相火靜止隱藏時屬於腎臟,活躍發作時則屬於肝膽,這股火遍佈三焦,而心包絡作爲三焦的臟器,與肝膽相配合,因此也被稱爲肝膽、三焦、心包絡的相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