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方(上) (1)

1. 涼膈散

連翹(四兩),大黃(酒浸),芒硝,甘草(各二兩),梔子(炒黑),黃芩(酒炒),薄荷(各一兩),為末,每服三錢,加竹葉、生蜜煎。

白話文:

【涼膈散】

藥材成分如下:連翹四兩,需用酒浸泡的大黃、芒硝、甘草各二兩,炒至黑色的梔子,酒炒黃芩,以及薄荷,這六種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三錢,並加入竹葉與生蜜一起煎煮服用。

2. 白虎湯

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水煎服。

白話文:

使用白虎湯的配方如下:取石膏五百公克,知母一百八十公克,甘草六十公克,以及粳米約六百毫升的份量。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

3. 地骨皮散

地骨皮,茯苓,甘草,柴胡,半夏,人參,知母(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水煎。

白話文:

這則古方叫做[地骨皮散],內容如下:需要的地骨皮、茯苓、甘草、柴胡、半夏、人參和知母這些藥材各取相等的份量。首先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一到二錢的藥粉,用水煎煮後飲用。

4. 瀉白散

桑白皮(炒黃),地骨皮(各一兩),甘草(炒,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粳米百粒煎,食後服。

白話文:

【瀉白散】

成分包括:炒至黃色的桑白皮、地骨皮(兩者各取一兩),以及炒過的甘草(取半兩)。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取兩錢的藥粉,加入一杯水中,再放入一百粒粳米一起煎煮,應在飯後服用。

5. 黃連瀉心湯

黃連(一兩,去須),為極細末,每服一字至半錢、一錢,臨臥溫水調下。

白話文:

【黃連瀉心湯】

藥物組成與用法:取黃連一兩,去除根須部分,研磨成非常細的粉末。每次服用量可由少至多,從一字(約0.3克)開始,逐漸增至半錢(約1.5克)、一錢(約3克)。在睡前,用溫水將藥粉調和後服用。

6. 導赤散

生地黃,木通,竹葉,甘草稍(各等分),水煎。

白話文:

【導赤散】

成分包括:生地黃、木通、竹葉、甘草梢,這四種藥材各取相等份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7. 左金丸

黃連(薑汁炒,六兩),吳茱萸(鹽水炮,一兩),上為末,粥丸,每服五十丸。

白話文:

【左金丸】

內容:取六兩的黃連,先用薑汁炒過;再取一兩的吳茱萸,用鹽水燉煮。將這兩種藥材磨成粉末後,用粥做成丸狀。每次服用時,取五十顆藥丸服用。

8. 瀉黃散

防風(四兩),藿香(七錢),山梔(炒黑、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二兩),上末,微炒香,蜜、酒調服。

白話文:

【瀉黃散】

成分包括:防風四兩,藿香七錢,山梔一兩且需炒至黑色,石膏五錢,甘草二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稍微用火炒出香味,最後使用蜂蜜和酒來調和服用。

9. 火鬱湯

升麻,葛根,白芍藥,柴胡根(各一兩),炙甘草,防風(各五錢),上㕮咀,每服三四錢,水二大盞,入連須蔥白三寸煎,去滓,稍熱服。

白話文:

【火鬱湯】

成分包括:升麻、葛根、白芍藥、柴胡根(每種各約37.5公克),炙甘草、防風(每種各約18.75公克)。將以上藥材切碎備用,每次服用時取約9至12公克,加入兩大杯的水,再加入約9公分長的連根蔥白一起煎煮。煮好後濾掉藥渣,趁微熱時飲用。

10. 三黃丸

黃連,黃芩,大黃,各等分,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熟水下。一方用腦、麝為衣,丸如豆大,夜間噙化一、二丸。

白話文:

【三黃丸】

內容:取黃連、黃芩、大黃,這三種藥材份量相等,用蜂蜜製成丸狀,丸的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粒,應在飯後,配以溫開水吞服。

另一個配方是,將藥丸表面裹上腦石和麝香,製成的丸子大小如同豆子,可在夜晚含化一到兩粒在口中。

11. 參蘇飲

人參,紫蘇,前胡,半夏(薑製),乾葛,茯苓(各七錢半),陳皮,枳殼(麩炒),木香,甘草(各二錢),桔梗(二錢),每服五錢,加薑、棗煎。

白話文:

這則古方指的是:使用人參、紫蘇、前胡、薑製半夏、乾葛、茯苓(這些藥材各約23克),加上陳皮、炒過的枳殼、木香、甘草(這些藥材各約6克),以及桔梗約6克。每次服用時取約15克的藥量,再加入薑和棗一同煎煮服用。

12. 白虎加人參湯

(即白虎湯加人參三兩。)

白話文:

這就是將「白虎湯」的配方,再額外加入三兩的人參,來製成「白虎加人參湯」。

13. 蒼朮白虎湯

(即白虎湯加蒼朮。)

白話文:

這就是將「蒼朮白虎湯」轉換為現代白話文的解釋:「這就是在白虎湯的基礎上添加了蒼朮。」

14. 人參黃耆散

人參,桔梗(各一兩),秦艽,鱉甲(去裙,酥炙),茯苓(各二兩),知母(二錢半),半夏(湯洗),桑白皮(各一兩半),紫菀,柴胡(各二兩半),黃耆(三兩半),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白話文:

【人參黃耆散】

這帖藥方裡含有人參和桔梗,兩者份量都是各用一兩;秦艽與去除裙邊並酥燜過的鱉甲,以及茯苓,這三種藥材各用二兩;知母則用二錢半;半夏和桑白皮,兩者各用一兩半;紫菀和柴胡,兩者的份量都是各用二兩半;最後黃耆用三兩半。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時取五錢,用水煎煮後飲用。

15. 柴胡升麻湯

柴胡,升麻,葛根,獨活,羌活(各半兩),防風(二錢半),甘草(生二錢,炙二錢),人參,白芍藥(各半兩),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忌冷物冰水月餘。

白話文:

【柴胡升麻湯】

成分包括:柴胡、升麻、葛根、獨活、羌活(每種各15克)、防風(約9.375克)、生甘草(約6克)、炙甘草(約6克)、人參、白芍藥(每種各15克)。以上藥材切碎備用。

服用方式為每次取15克藥材,加入兩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杯水量,過濾掉藥渣後,趁微溫時飲用。

注意:服用此方後一個多月內,應避免食用冰冷的食物和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