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三·雜症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雜症 (8)

1. 嘔吐

(噦,噁心)

有聲無物為噦,(於月切。乾嘔也。又《內經》以噦為呃逆,義別。)有物有聲為嘔,無聲有物為吐,病在胃。趙以德則以有聲無物(或有水)為嘔,有物無聲為吐,有物有聲為嘔吐。謂胃分三脘:上脘法天為清陽,屬氣分,主動。下脘法地,為濁陰,屬血分,主靜。雖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然上脘終是氣多血少,下脘終是血多氣少,中脘則氣血相半。

飲食入胃,亦分清濁,水飲物之清,穀食物之濁。而清中有濁,故清之清者,上輸於肺,布為津液。清之濁者,下輸膀胱,出為便溺。濁中有清,故濁之濁者,為糟粕,由大腸出。濁之清者,淫精於血脈。若邪在上脘之陽,則氣停水積,飲之清濁混亂,為痰飲涎唾,胸中阻礙不快,清氣不升,激而成嘔,故嘔為氣病。法天之陽,動而有聲,與水俱出,猶雷震而雨注也。

白話文:

(噦,噁心)

有聲音但沒有物質的情況叫噦,這是一種乾嘔,古代《內經》中將噦視為呃逆,意義有所不同。有物質有聲音的情況為嘔,無聲音有物質的情況為吐,這些病都與胃有關。趙以德則認為,有聲音無物質(或有水)為嘔,有物質無聲音的為吐,而有物質有聲音的則為嘔吐。他說胃分為三個部分:上脘類似天空,為清陽,屬於氣的部分,主要功能是活動;下脘像大地,為濁陰,屬於血的部分,主要功能是靜止。雖然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但上脘最後是氣多血少,下脘則是血多氣少,而中脘則是氣血相當。

食物進入胃中,也分為清與濁,液體的清與穀物的濁。在清中有濁,所以清的部分上輸到肺部,轉化為津液。清的濁則下行輸向膀胱,排出為小便;而濁中有清,因此濁的部分排出的為糟粕,經由大腸排出。濁的清則進入血脈中。若邪氣在上脘的陽處,則氣停留而水積聚,飲食的清濁混亂,會導致痰涎積在胸中,造成不適,清氣無法上升,刺激而形成嘔吐,因此嘔吐被視為氣病。象徵天的陽光,運動時有聲音,和水一同排出,猶如雷聲轟鳴時雨水傾注一般。

邪於下脘之陰,則血分滯而食停。吐法地之陰,靜而無聲,食從吐出,猶萬物之吐於地也。若邪在中脘,則嘔吐並作,飲食皆出矣。(潔古謂:中焦吐者屬積,由食與氣相假為積,或先痛而吐,或先吐而痛,亦清濁相雜之義,氣清食濁也。又謂:下焦吐屬寒,朝食暮吐,則亦屬陰之義也。

東垣亦謂:少陽多氣少血,有聲無物,陽明多氣多血,有聲有物,太陽多血少氣,有物無聲,皆同此意。但氣血多少,不以胃之三脘分,而以三經分耳。勿泥也。)然上脘非不吐食也,設陽中之陰亦病,(如上脘有痰血積滯,是有形之物,即屬陰。)則食入即吐,不得入於胃(見下篇),非若中脘之食已而後吐,下脘之食久而後吐也。

白話文:

如果邪氣停留在下脘的陰位,就會導致血分瘀滯,食物停留在胃中。吐法就像大地一樣,靜默無聲,食物從口中吐出,如同萬物吐於大地。如果邪氣停留在中脘,則會出現嘔吐,無論飲食都會吐出。中焦的嘔吐屬於積食,是由於食物和氣機相互糾纏形成的積聚,可能是先疼痛後嘔吐,也可能是先嘔吐後疼痛,這也符合清濁相雜的道理,氣清而食濁。下焦的嘔吐屬於寒性,早上吃下去的食物晚上就吐出來,也是陰性的表現。

東垣認為,少陽經氣多而血少,有聲音但吐不出東西;陽明經氣多而血也多,有聲音也有東西吐出;太陽經血多而氣少,有東西吐出但沒有聲音,這些都說明了氣血的多少和吐出的情況有關。但氣血的多少不是以胃的三個部位來區分的,而是以三條經脈來區分的。不要拘泥於此。

上脘雖然也有吐食的情況,但如果陽氣中的陰氣也生病了,例如上脘有痰血積滯,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之物,也屬於陰性,就會導致食物剛入口就吐出來,無法進入胃中。這和中脘的食後吐、下脘的食久後吐是不一樣的。

下脘非不嘔也,設陰中之陽亦病,(如雷龍火上衝。)則吐與嘔齊作,但嘔少於吐,不若上脘之嘔多於吐也。水穀入胃,若脾氣不運,清濁不分,下趨大腸則為泄,上壅則為吐,故吐與瀉對講,其義便明。水就下,火炎上,知嘔吐從於火化,而屬熱者為多,則知瀉利從於水化,而屬寒者為多。

且可知小便淋澀,乃為火氣所持不得降,諸義皆明矣。是故外感邪入而嘔者,胃陽被鬱而上衝也,治宜辛散,生薑所必用也。不因外感而內熱,胃火上衝者,治宜清降,石膏所必用也。痰濕鬱滯成熱上逆者,陳皮、半夏、茯苓所必用也。食鬱氣滯而上逆者,枳實、麥芽等所必用也。

白話文:

下脘部位不是不能嘔吐,如果陰中之陽生病(就像雷、龍、火向上衝),就會同時出現吐和嘔,只是嘔吐的次數比吐少,不像上脘部位嘔吐的次數比吐多。水穀進入胃部,如果脾氣不能運化,清濁不分,向下進入大腸就變成瀉,向上阻塞就變成吐,所以吐和瀉是相對應的,意思就明瞭了。水往下流,火往上燃,由此可知嘔吐是由於火氣向上,所以多屬熱性;而瀉利是由於水氣向下,所以多屬寒性。

另外,小便淋澀,也是因為火氣上升,無法下降,這些道理都很清楚了。所以,外感邪氣入侵導致嘔吐,是胃陽被郁結向上衝,治療需要用辛散的藥物,生薑是必須使用的。不是因為外感而是內熱,胃火上衝,治療需要用清降的藥物,石膏是必須使用的。痰濕郁結導致熱氣上逆,陳皮、半夏、茯苓是必須使用的。食物積滯,氣機阻滯導致上逆,枳實、麥芽等藥物是必須使用的。

二便熱結下不通,而反干乎上者,大黃、滑石等所必用也。此治實熱之例也。若夫胃氣虛衰不運,鬱熱而嘔者,則推揚胃氣。寒冷不運,壓火而嘔者,則溫中散寒。胸中虛熱,久不食而嘔者,但得五穀之陰以和之,則立止。此治虛熱之例也。熱固火逆而嘔,寒亦鬱火上逆而嘔,故嘔無不本於火者,但不得一概治以寒涼耳。

又若翎釵之探撩,舟車之搖撼,惡臭劣味之觸犯,皆能擾動胃氣而致嘔。夫擾,動屬陽,火之化也,此雖不可以火治,而未始不可云火。若因其不可以火治而謂之非火,且反謂之寒,則誣矣。一切病證,皆同此論之,不特嘔吐為然也。(或問《傷寒論》、《金匱》明言嘔吐為胃寒,而子必歸之火,何也?曰:如但陰寒凝結,而氣不上逆,何以致吐。氣即火也,寒為本,寒鬱氣致上逆為標,仲景特言其本耳。

白話文:

如果大便和小便都热结不通,反而往上逆流,就一定要用大黄、滑石等药来治疗。这属于治疗实热的例子。如果胃气虚弱无力,导致热气郁结而呕吐,就要用药来提升胃气。如果胃寒不运,导致火气被压抑而呕吐,就要用温中散寒的药物。如果胸中虚热,久不进食而呕吐,只要用五谷的阴气来调和它,就能马上止住。这属于治疗虚热的例子。热气会导致火逆而呕吐,寒气也会导致火气上逆而呕吐,所以呕吐都跟火有关,只是不能一概而论地用寒凉药物来治疗。

另外,像翎钗的探撩、舟车的摇晃、恶臭劣味等的刺激,都能扰动胃气而导致呕吐。扰动属于阳性,是火气的转化。虽然不能用火来治疗,但本质上可以归类为火。如果因为不能用火来治疗,就说它不是火,反而说是寒,那就是错误的。一切病症都应该用同样的道理来分析,不只是呕吐如此。

)熱嘔,喜冷惡熱,煩渴引飲,脈洪數,二陳湯(見痰飲。)加黃連、炒梔子、枇杷葉、竹茹、乾葛、生薑,入蘆根汁服。胃熱,惡食而吐,聞食氣即嘔,藥下亦嘔,並用蘆根汁。下焦實熱,二便不通,氣逆不續,嘔逆不禁,病名走哺,人參湯。身背熱,臂肋牽痛,膈間厭悶,食入即先嘔而後下,(或作後瀉。

)病名漏氣,此因上焦傷風,鬱熱入里,麥門冬湯。嘔苦水,乃膽熱汁泄,取足三里、陽陵泉。經曰:諸嘔吐酸,皆屬於熱。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積胃上,濕熱不宣,故作酸。(即酒糟熱則酸之理。)鬱極則上湧而吐,甚則牙齒酸澀,不能相對,此為吐酸,平木湯,少用吳萸為從治。

白話文:

如果感到發熱想嘔吐,喜歡喝冷的東西,厭惡熱的東西,感到口渴想喝水,脈搏洪大而數,就可能是痰飲,可以用二陳湯,再加入黃連、炒梔子、枇杷葉、竹茹、乾葛、生薑,用蘆根汁送服。

如果胃熱,食慾不振並且嘔吐,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嘔吐,吃藥也會嘔吐,可以用蘆根汁。

如果下焦實熱,大小便不通,氣逆不順,嘔吐不止,稱為走哺,可以用人參湯。

如果背部發熱,手臂和肋骨牽扯疼痛,膈膜感到悶脹,吃東西之後先嘔吐再拉肚子,稱為漏氣,這是因為上焦受風,鬱熱內蘊,可以用麥門冬湯。

如果嘔吐苦水,是膽熱導致膽汁外泄,可以用足三里和陽陵泉穴。

古籍記載:「諸嘔吐酸,皆屬於熱。」平時津液隨著上升的氣體積聚在胃部,濕熱不能宣泄,就會產生酸味,如同酒糟發熱會產生酸味一樣。鬱結到極點就會上涌嘔吐,嚴重時還會導致牙齒酸澀,無法咬合,這就是吐酸,可以用平木湯,可以少用吳萸作為輔助藥物。

若不能吐湧而出,伏於胃中,咯不得上,咽不得下,此為吞酸。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郁,而酸味刺心。若肌表得暖,腠理開發,內熱得泄,或得香熱湯劑,津液行散,亦可暫解。(東垣謂:酸味為收氣,乃金旺,寒水乃金子,子能令母實,故用辛熱之劑以治寒瀉肺。其意亦謂太陽經外感於寒,則皮毛閉而束熱於內耳。

太陽屬寒水,皮毛屬肺金,故以金水言之。)然熱劑終不可過用。丹溪用黃連、吳茱萸各制炒,隨時令迭為佐使,蒼朮、茯苓為輔,為小丸吞之。黃連湯作丸亦可。有宿食亦酸,如穀肉在器,濕熱則酸也,生料平胃散(見傷食)加麥芽、神麯,有痰者開鬱湯。怒氣吐逆,胸滿膈脹,不食常飽,食則吐,逍遙散。

白話文:

如果胃裡的食物無法吐出來,停留在胃中,既咳不出來也咽不下去,這就是吞酸。如果體表受了風寒,就會導致體內熱氣鬱結,酸味就會刺痛心臟。如果體表得到溫暖,毛孔打開,體內熱氣得以宣泄,或者喝了溫熱的香氣湯藥,津液流通,也能暫時緩解吞酸。雖然用溫熱的藥物可以治吞酸,但不能過度使用。丹溪先生用黃連和吳茱萸各制成炒製的藥材,根據季節交替使用,蒼朮、茯苓作為輔助藥材,製成小丸吞服。用黃連湯做成丸藥也可以。如果因為積食導致吞酸,就像食物長時間放在器皿裡,受了濕熱就會發酸一樣,可以用生料平胃散加麥芽、神麴,如果有痰就用開鬱湯。如果因為生氣導致嘔吐、胸悶、膈脹,吃不下飯卻總是感覺飽,吃了就吐,可以用逍遙散。

(見郁。)予嘗病乾嘔,服生薑少止,誤以為寒,屢治不效者十餘年。後悟為胃熱,用清熱生津藥而愈。如果胃寒,則必喜熱惡冷,脈遲尿白,理中(見中寒)、吳茱萸等湯自可用。昔人患胃寒吐,用附子理中湯加丁香,到口即吐,後去乾薑、白朮,只用參、附加丁香、木香、沉香,立止。蓋乾薑、白朮滯故耳。

又熱藥有須冷服者,若熱服則吐,此熱因寒用之法。羅謙甫云:服諸熱藥不愈者,紅豆丸神效。嘔吐,諸藥不效,當用鎮重之品,以墜其上逆之氣。痰氣結在咽膈間,粥藥不得下,到咽即吐,姜蘇湯下靈砂丹,俟藥可進治之。嘔膿,胃脘癰也,不必治嘔,膿儘自愈。嘔蟲,蟲動則噁心,故嘔,藥入則蟲必動,動則嘔,蟲不出而藥反出,非計也。

白話文:

我曾經患過乾嘔,吃生薑稍微止住了,誤以為是寒症,治療十多年都沒有效果。後來才明白是胃熱,用清熱生津的藥物才治癒。如果胃寒,就一定喜歡熱惡冷,脈象遲緩,小便清白,理中湯、吳茱萸湯等就可以使用。以前有人患胃寒嘔吐,用附子理中湯加丁香,一到嘴就吐,後來去掉乾薑、白朮,只用人參、附子加丁香、木香、沉香,就立刻止住了。這是因為乾薑、白朮太過於滯礙的緣故。

另外,熱藥也有需要冷服的情況,如果熱服就會吐,這是因為用熱藥來治療寒症的方法。羅謙甫說:服用各種熱藥都不見效的,紅豆丸效果神奇。嘔吐,各種藥物都不見效,就應該用鎮重的藥物,用來壓住上逆之氣。痰氣結在咽喉之間,粥藥下不去,一到喉嚨就吐,可以用姜蘇湯送服靈砂丹,等到藥物可以進食的時候再治療。嘔吐膿液,是胃脘部有癰疽,不必治療嘔吐,膿液排盡自然就會痊癒。嘔吐蟲子,蟲子活動就會噁心,所以嘔吐,藥物進入就會使蟲子活動,活動就會嘔吐,蟲子出不來,反而藥物出來了,這是不可取的。

必於藥中入炒川椒十粒,庶蟲見椒則伏而不動。泛泛兀兀,心中怏漾,欲吐不吐,名噁心,氣與痰壅,非烏藥不開,大半夏湯,或小半夏茯苓湯。(見痰飲。)仲景云:欲吐者不可下之,以氣方上湧,不可逆之使下,致抑塞憒亂也。又云:食已即吐,(火也。)大黃甘草湯下之者,以既吐矣,吐而不已,有升無降,當引令下行也。

嘔吐津液既出,必渴,宜生津。嘔吐大痛,色如青菜葉者死。

白話文:

治療時,藥方中一定要加入炒川椒十粒,這樣蟲子看到椒就會伏住不動。患者感到胸悶、噁心,想吐卻吐不出來,這是因為氣與痰阻塞,需要烏藥來疏通,可以使用大半夏湯或小半夏茯苓湯。仲景說,想要嘔吐的病人不能用下行的藥物,因為氣正往上衝,不能用下行藥物來抑制它,否則會造成阻塞和紊亂。他又說,如果吃完東西就嘔吐,這是火氣太旺,可以用大黃甘草湯來瀉下。因為已經嘔吐了,但還止不住,氣往上衝,需要引導它向下行。

嘔吐完之後,津液流失,必然會口渴,應該服用生津的藥物。如果嘔吐劇烈,嘔吐物像青菜葉一樣,那就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