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三·雜症 (4)
卷之三·雜症 (4)
1. 汗
)
心孔汗,別處無汗,獨心孔一處有汗。由思慮過多,心神浮越使然。頭汗,別處無汗,熱不得外越,但上蒸也。或因黃郁未發,或因濕家誤下,或因水結胸蒸,或因火劫熱迫,或因陽明蓄血,或因熱入血室,並詳《傷寒論》。手足汗,別處無汗,脾胃之熱達於四肢也。(脾胃主肌肉、四肢,熱達於肌肉則體汗,若達於四肢則手足汗耳。
)冬月足多汗,氣降也。又有手足汗,屬脾胃虛寒,不能運行津液,乘虛陽外越,(虛陽被寒所逼外越。)而橫溢於四肢者。如陰盛而淫雨滂沱,其汗必冷,與實熱之汗(其汗必熱)不同。
脫汗。陰盛格陽,汗從陽脫,味淡不咸,(久藏之液則咸,若才經氣化之液則淡,咸者已經出盡,並新化之液亦出,則津隨氣脫可知矣。)如珠不流,(無繼故也。為絕汗,)不治。(淋漓如雨,拭揩不及,及液涸而火正炎,熬煎如膠之黏者,皆難治。)
白話文:
心口出汗,其他地方都沒有汗,只有心口這個地方出汗。這是因為思慮過多,心神浮動所導致。頭部出汗,其他地方都沒有汗,這是因為熱氣無法向外散發,只能向上蒸騰。有可能是因為黃疸還沒發出來,或是濕氣體質的人被錯誤地使用瀉藥,或是因為水液結在胸腔而蒸發,或是因為火熱逼迫,或是因為陽明經脈積血,或是因為熱邪進入血室,這些情況都詳細記載在《傷寒論》中。手腳出汗,其他地方都沒有汗,這是因為脾胃的熱氣到達四肢。 (脾胃主管肌肉和四肢,熱氣到達肌肉就會全身出汗,如果到達四肢就會手腳出汗。)
冬天腳汗多,這是因為氣往下走。還有手腳出汗,是因為脾胃虛寒,無法正常運送津液,趁著身體虛弱,陽氣向外發散,(虛弱的陽氣被寒氣逼迫而向外發散),而橫溢到四肢。就像陰氣旺盛時就會下大雨一樣,這種汗一定是冷的,和實熱造成的汗(這種汗一定是熱的)不同。
脫汗。這是因為陰氣過盛而使陽氣被排斥在外的現象,汗水從陽氣脫離的地方出來,味道淡而不鹹,(久藏的液體會是鹹的,剛經過氣化的液體會是淡的,鹹味是因為已經出盡,連新生成的液體也一起出來,所以津液隨著氣脫離。)汗像珍珠一樣不會流動,(因為後繼無力。)這是絕汗,無法治療。(汗水像下雨一樣不斷流淌,擦都擦不及,以及液體枯竭而火氣正旺,像熬煮膠水一樣黏稠,這些情況都很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