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五·四診 (24)
卷之五·四診 (24)
1. 脈有順逆
脈得四時之順,曰病無他;脈反四時,曰病難已。春夏而脈瘦,小也。秋冬而脈浮大,曰逆四時。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命死不治。春不沉,(春脈宜弦,然春初尤帶冬沉,今但弦不沉也。余仿此。)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澀,是謂四塞。
(為病脈。)沉甚、弦甚、數甚、澀甚,曰病,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
按脈與時違,須問有病無病。無病而得此,誠為可虞。(無病何因脈變,非無病也。不見其病耳,如受蠹之木,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不無枝葉未壞,本實先撥之憂耳。)若因病而致,不過難治,非必死也。(如秋月病熱,脈得浮洪,為脈證相合,寧可斷為必死乎?)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經又云:形氣有餘,脈氣不足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當參看。)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失常)死。上下左右相應如參舂,(此來彼去,如參舂者之彼起此落也。)不可數者死。中部獨調。
(中部在手,即寸口。)眾臟相失者死。(上部在頭,下部在足,所候各臟若失常,中雖調亦死。)中部獨減者死。(上下部雖調,而中部獨衰減亦死。)
脈從陰陽,(謂陽病見陽脈,陰病見陰脈也。)病易已。逆陰陽,病難已。脈從而病反者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陽證見陽脈,為脈至而從矣。然使按之無力,不能鼓指,便非真陽證,不可作熱治。凡諸脈之似陽非陽者,皆然也。)諸陰之反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陰證雖見陰脈,然鼓指有力,則亦非陰。)熱病,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溫病時疫,皆以數盛有力為順,細小無力為逆,汗後脈靜身涼為順,脈仍躁、身仍熱為逆。)風熱而脈靜,泄、脫血而脈實,病在中。(邪內結也。)脈虛,病在外。(外感也。)脈澀堅,皆難治。
(以上皆經語。)諸卒僕暴厥證,(舊名中風,張景岳易名非風。)皆元氣素虧,故爾卒倒,不省人事,脈宜小弱,不宜數盛。中毒宜浮大數實,(浮則毒尚活動,可行散。)不宜微細虛澀。(正被毒傷矣。)勞倦傷,脈以虛大弱緩為順,緊數大汗出,熱不止者死。飲食傷,以滑大為順。
若胃停生冷則兼緊。霍亂吐利後,搏大者逆,太微遲者逆。(未吐利前,脈伏或歇至,不妨,以氣滯不行也。吐利後脈歇亦不妨,以氣暴虛,不能接續也。)噎膈,脈浮滑而大便潤者順,(不過痰氣阻逆。)數弦澀,大便燥結者死。(氣血枯結也。)腫脹,宜浮大有力,忌短澀虛細。
肺痿,虛數為順。肺癰,過於洪數者逆,已潰宜緩滑。失血證,脈宜虛弱,弦實數者逆,加以身熱不得臥,必死。蓄血?脈實大可攻,為順。痢疾為里證,宜沉,惡浮與發熱,(久痢,虛陽外越也。若初病兼表邪者,不在此論。)宜緩細有神,惡強弦。頭目痛,脈浮滑,為風痰上攻,可治。
白話文:
脈搏能順應四季變化的,代表病情不嚴重;脈搏與四季變化相反的,代表病情很難痊癒。春天脈搏細小,屬於正常現象;秋冬脈搏浮大,就屬於違背四季規律。如果春天出現秋天的脈象,夏天出現冬天的脈象,長夏出現春天的脈象,秋天出現夏天的脈象,冬天出現長夏的脈象,都屬於不治之症。春天脈搏不應該沉弱(春天脈象應該像琴弦一樣有力,但初春時仍帶有冬天的沉弱之象,現在只有弦象而沒有沉象,其餘脈象以此類推),夏天脈搏不應該像琴弦一樣緊繃,秋天脈搏不應該快速,冬天脈搏不應該遲滯,這些都稱之為四塞,是屬於不好的脈象。
脈象如果過於沉、過於緊、過於快、過於遲滯,都代表有病。如果脈象出現後又消失,消失後又出現,或者不該消失卻消失,不該出現卻出現,都屬於異常的脈象,與正常脈象相反的,代表病情危重。
按脈時如果發現脈象與四季不符,必須詢問是否有其他疾病。如果沒有疾病卻出現這種脈象,就真的要當心了(沒有病為什麼脈象會改變,這代表身體可能已經潛藏問題,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如同被蟲蛀的樹木,或磨刀的石頭,表面看不出損壞,但實際上每天都在消耗,可能枝葉還沒壞,但樹幹早就被掏空了)。如果因為疾病而導致這種脈象,雖然難以治療,但不一定會死(例如秋天發熱的病人,脈象出現浮大洪盛,這是脈象和病症相符,怎麼能斷定病人必死呢)。
身體很強壯但脈象卻細弱,並且呼吸短促的人,病情危險。身體瘦弱但脈象卻洪大,而且胸中多氣的人,會死亡(經書上又說:形體強壯而脈象虛弱的人會死亡,脈象強盛而形體衰弱的人則能生存。應當綜合參看)。形體和氣血相稱的人會生存,三部九候不協調的人會生病,全身脈象都失去正常節律的人會死亡。上下左右的脈象應當如舂米一樣相互呼應,如果脈搏跳動沒有規律的,會死亡。只有中間部位的脈象正常,而其他部位都失去正常脈象的,會死亡(上部指頭部脈象,下部指足部脈象,所對應的臟腑如果出現異常,即使中間脈象正常也會死亡)。只有中間部位的脈象衰減的,也會死亡(即使上下部位的脈象正常,但中間部位的脈象衰減也會死亡)。
脈象如果順應陰陽的變化(也就是陽病出現陽脈,陰病出現陰脈),疾病容易痊癒。脈象如果與陰陽變化相反,疾病就難以痊癒。脈象順應病情,但病症卻出現相反的情況,又該如何解釋?答:脈象與病症相符,但是按下去卻沒有力量,這種情況出現在所有陽證。 (陽證出現陽脈,為脈象順應病情。但是如果按下去沒有力量,不能鼓動手指,就不是真正的陽證,不能用治療熱證的方法來治療。凡是脈象看似陽證卻不是真正陽證的,都屬於這種情況。)陰證的相反情況又如何解釋?答:脈象與病症相符,但是按下去卻脈搏強勁有力。(陰證雖然出現陰脈,但脈搏強勁有力,也不是真的陰證。)熱病,出汗後脈搏仍然躁動強盛的,代表病情危險(溫病或時疫,都以脈象快速強勁有力為順,細小無力為逆;出汗後脈象平和身體涼爽為順,脈搏仍然躁動、身體仍然發熱為逆)。如果發熱但脈象平和,或是泄瀉、失血但脈象反實,代表病邪在體內結聚。脈象虛弱,代表病邪在體表。脈象遲滯堅硬的,都難以治療。(以上都是經書上的原文)。
各種突然昏倒、暴厥的症狀(以前稱為中風,張景岳認為不一定是風邪所致),大多是元氣素來虛虧的緣故,所以才會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脈象應該細小虛弱,不應該快速強盛。中毒引起的脈象應該浮大快速有力(脈象浮代表毒邪還在活動,可以用發散的方法治療),不應該細微虛弱遲滯(這表示正氣已經被毒邪所傷)。勞累損傷的脈象,以虛大微弱遲緩為順;如果脈象緊數、大量出汗、發熱不止的,會死亡。飲食損傷的脈象,以滑大為順,如果胃部停滯生冷食物則會兼有緊脈。霍亂吐瀉之後,如果脈搏跳動強勁有力的,則為逆;脈象太微弱遲緩的,也是逆。(在吐瀉之前,脈象可能伏或時斷時續,這沒關係,是因為氣機阻塞不暢。吐瀉之後脈象時斷時續也是正常的,因為氣血暴虛,無法接續)。食道阻塞,脈象浮滑而且大便潤澤的,是順症(只是痰氣阻塞)。脈象快速弦緊遲滯,大便乾燥結實的,是死症(氣血枯竭)。腫脹,脈象應該浮大有力,忌短促遲滯虛弱細小。
肺萎病,脈象虛弱快速為順;肺癰病,脈象過於洪大快速為逆,如果已經潰破的,脈象應該緩慢滑利。失血的症狀,脈象應該虛弱,如果脈象弦緊快速的,為逆,再加上身體發熱不能安睡的,必定死亡。蓄血症,脈象強實洪大,可以用瀉法來治療,為順。痢疾為裡證,脈象應該沉弱,不應該浮盛發熱(久痢,是虛陽外越的表現。如果初病兼有表邪,則不在此列),脈象應該緩慢細弱有神,忌諱脈象強大弦緊。頭痛眼痛,脈象浮滑,是風痰上攻,可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