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四·雜症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雜症 (7)

1. 咽喉

(凡同時多病此而惡寒者,屬時行之寒疫也,即為外感。)當用甘桔湯加黃連、殭蠶、荊芥、半夏、鼠黏子根、薄荷等發之。挾虛者,加人參、當歸輩。水漿不入者,先用解毒雄黃丸四五粒,極酸醋磨化灌,令吐痰,(上言不可用酸收,此用醋者,為吐痰計也。吐痰須收斂在一處乃吐之,既吐則醋亦隨出矣。

又醋能消積血。)更用生薑汁灌之,(一以散寒,一以去用醋之澀。)卻用上藥。(咽喉證最忌半夏、生薑,以內火得辛散愈熾也。惟兼外感可用。)若風寒結熱,先於耳前聽會穴起,形如瘰癧,漸攻咽喉腫痛者,宜速用牛黃清心丸,兼服清咽利膈湯,吹冰硼散(見口)。若純是內火,不兼外寒,則酸澀之品,硝、黃之劑,正當用矣。

大約撩痰出血,為此證急務。按此證有無兼外感,最難辨,何則?外感必發熱惡寒脈浮,而此證急者,初起亦發寒熱,脈浮,(若初起一二日不發寒熱,三日後乃發者,則為緩證。)故難辨也。須問其有無受風受寒,及有無時行證同,細細察之。大抵無外感者,必先一二日見胸膈氣滯痰壅,後見喉痛,乃身發寒熱;若因外感者,必先發寒熱,後見胸膈氣滯痰壅,咽喉痛也。以上皆言急證,若緩證便宜緩治。

喉痹飲,徐徐頻與,不可過用寒涼,恐痰結胸中,得寒則凝滯不運,漸至喘塞不治。其有氣急閉甚者,殭蠶為末,薑汁調下立愈。或馬蘭根苗搗汁,鵝翎蘸探吐,或飲汁亦妙,或以汁和醋含漱,皆可。此證必問二便,便利者浮游之火上攻,宜消風熱,降氣解毒。

喉痛,連胸紅腫而痛,恐是肺癰,必用蜜調藥,加百草霜、桔梗為要。婦人喉證,先問月經,閉者用通經藥,一服愈。此證雖因於火,而火有虛實。實火,因過食煎炒、濃酒、厚味,蘊積熱毒,其證煩渴便閉,宜用重劑潤下,泄其積熱。大便通後,乃用去痰解熱之藥清和上焦。

然元氣有餘,可用硝、黃;弱者,須滋燥潤腸,或蜜導。虛火,由勞心好色,七情內傷,以致腎水虧損火上炎,午後痛甚者,宜滋陰降火。此證初起,有覺咽喉乾燥,如毛草硬物刺梗,微紅腫痛。甚者,日久紫暗不鮮,頗似凍榴子色。其後,破爛腐衣,疊若蝦皮,聲音雌啞,臭腐延蝕,妨礙飲食,宜知柏地黃湯。

(見虛損。)若吐酸甜涎者,甘露飲(見齒)加黃連。便燥者,煉過豬油、白蜜各半,挑服二匙,日三五次。腫,吹紫雪散;腐,吹八寶珍珠散,此治腎水虛火炎者。若腎陽衰虛,下焦陰寒之氣,逼其無根之火上衝者,亦午後痛甚,須八味丸(見虛損)料,大劑煎湯,冰冷與飲,引火歸原乃可救,切不可用寒涼。人之咽喉如曲突。

曲突,火炎若以水自上灌下,突爆裂矣。惟灶床下以盆水映之,上炎即熄,所謂上病療下也。亦忌發汗、針砭出血。又有中焦陽衰,虛浮之火上炎而咽痛,面赤喉干,口舌生瘡,過勞更甚,或午前甚者,其脈必浮大,理中湯(見中寒)加山藥、(以上降之。)山茱萸,(以下降之。

白話文:

咽喉

如果同時出現多種疾病,又怕冷,這是屬於時行的寒疫,也就是外感風寒。應該用甘桔湯加上黃連、殭蠶、荊芥、半夏、鼠黏子根、薄荷等藥來發散。如果是身體虛弱,就加上人參、當歸等補氣血的藥。如果水和食物都無法下嚥,先用幾粒解毒雄黃丸,用很酸的醋磨開,灌下去,讓病人把痰吐出來(前面說不能用酸來收斂,這裡用醋是因為要幫助吐痰。痰要聚在一處才能吐出來,吐出來之後醋也會一起出來。而且醋也能消散瘀血)。接著用生薑汁灌下去(一個是為了散寒,一個是去除醋的澀味),然後再用前面的藥。(咽喉的病最忌諱半夏、生薑,因為內火遇到辛辣會更旺。只有兼有外感風寒時才能用。)

如果是風寒導致的熱結,先從耳朵前面的聽會穴開始,出現像淋巴結一樣的腫塊,然後逐漸侵犯咽喉,導致腫痛,應該趕快用牛黃清心丸,同時服用清咽利膈湯,吹冰硼散(用法見“口”)。如果單純是內火,沒有外感風寒,就應該用酸澀的藥物、硝石和黃連等瀉火的藥。

大約來說,促使痰液排出和出血,是治療這個病的當務之急。要判斷這個病有沒有兼外感風寒,是最困難的。為什麼呢?外感風寒一定會發熱怕冷、脈搏浮起,而這個病嚴重的時候,剛開始也會發冷發熱、脈搏浮起(如果剛開始一兩天沒有發冷發熱,三天後才發作,那就是病情比較緩慢)。所以很難分辨。必須問清楚病人有沒有受風受寒,以及有沒有流行病的情況,仔細觀察。一般來說,沒有外感風寒的,一定先在一兩天出現胸悶、痰多,然後才出現喉嚨痛,接著才發冷發熱;如果是因為外感風寒的,一定先發冷發熱,然後才出現胸悶、痰多、喉嚨痛。以上說的都是病情急迫的情況,如果是緩慢的病情,治療也應該慢慢來。

喉痹飲,要慢慢頻繁地給病人喝,不能用過於寒涼的藥,以免痰液結在胸中,遇到寒冷就會凝結不流動,逐漸導致喘氣困難,無法治癒。如果出現呼吸急促、閉氣很嚴重的情況,把殭蠶研成粉末,用薑汁調服,立刻就好。或者把馬蘭根苗搗爛取汁,用鵝毛蘸取汁液探入喉嚨,刺激病人嘔吐,或者直接喝汁也很好,也可以用汁液和醋一起含漱,都有效果。得了這個病一定要問大小便的情況,如果小便通暢,那是虛火上炎,應該用消散風熱、降氣解毒的藥。

喉嚨痛,連帶胸部紅腫疼痛,可能是肺癰,必須用蜂蜜調藥,加上百草霜和桔梗這兩種藥最重要。婦女的喉嚨病,要先問月經情況,如果停經,就用通經藥,一服藥就會好。這個病雖然是因為火引起的,但火有虛實之分。實火是因為過食煎炸、濃酒、濃厚的食物,導致熱毒積聚,症狀是煩躁口渴、大便不通,應該用重劑的瀉藥來潤腸通便,排除積熱。大便通暢後,再用清熱化痰的藥來清上焦的火。

如果元氣還充足,可以用硝石、黃連等藥;如果身體虛弱,就必須滋潤腸道,可以用蜂蜜來導瀉。虛火是因為思慮過度、縱慾、情緒內傷,導致腎水虧損,虛火上炎,下午疼痛加劇的,應該滋陰降火。這個病剛開始時,會感覺咽喉乾燥,像被毛草或硬物刺到一樣,微微紅腫疼痛。嚴重時,時間久了會變成紫暗色,像凍榴子一樣。之後會破潰、腐爛,像蝦皮一樣,聲音嘶啞,發出腐臭味,妨礙飲食,應該用知柏地黃湯。

(用法見“虛損”)如果吐酸甜的涎水,用甘露飲(用法見“齒”)加上黃連。如果大便乾燥,就用煉過的豬油和白蜜各一半,每次挑服兩匙,一天三到五次。如果腫脹,吹紫雪散;如果腐爛,吹八寶珍珠散,這是治療腎水虛、虛火上炎的方法。如果腎陽衰虛,下焦陰寒之氣,逼迫沒有根的虛火上衝,也會在下午疼痛加劇,必須用八味丸(用法見“虛損”)的藥方,大量煎湯,放涼後給病人喝,引導虛火歸於本位才能救治,千萬不能用寒涼的藥。人的咽喉就像煙囪一樣。

煙囪著火,如果用水從上面往下澆,煙囪會爆裂。只有在灶台下放盆水來反射,上面的火就會熄滅,這就是所謂的“上病療下”。也忌諱發汗、針灸出血。還有的是因為中焦陽氣衰弱,虛火上炎導致咽喉痛,面色發紅,喉嚨乾燥,口舌生瘡,過度勞累會更嚴重,或者上午加劇,這種情況脈象一定是浮大的,應該用理中湯(用法見“中寒”)加上山藥(以上降火),山茱萸(以下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