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二·雜症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雜症 (2)

1. 傷濕

雨露本乎天,清陽也,故傷於上,止犯皮毛;(汗多衣濕不換,致濕氣返入於內者,同之。)泥水本乎地,濁陰也,故傷於下,侵及骨肉,二者皆自外入。飲食之濕、脾土所生之濕,本乎人,皆自內出。在外在上者汗之,以苦溫甘卒之劑,(辛散濕,苦燥濕,甘溫益氣以散邪。

)在內在下者利之,以苦熱酸淡之品。(恐其上行,故用酸以斂而降之,以淡泄之。)治飲食之濕,在上則吐之,在下則瀉之、(食濕則瀉大便。)利之。(飲濕則利小便。)治脾土所生之濕,則察其兼化,蓋土德兼該,挾風則為風濕,(走注者是。)挾火則熱濕,(煩熱者是。

)挾寒則為寒濕。(痹痛者是。)又上下中外,無處不到,(在上則頭重、胸滿、嘔吐;在中則腹脹痞塞;在下則足脛胕腫;在外則身腫重、骨節痛。)當分部位為治,隨所兼寒熱溫涼以用藥。又須察其為何臟之邪,如自病土虛生濕則補土;如火盛生濕則清心;如氣鬱成濕則升肝;如金寒水冷泛溢為災則暖腎。所治之藥,各從所入,不特二術也。

白話文:

雨露來自天空,屬陽氣,所以傷害在上,只會侵犯皮膚毛髮;(汗多衣濕不換,導致濕氣回流入體者,也是一樣。)泥水來自大地,屬陰氣,所以傷害在下,會侵犯骨骼肌肉,這兩種傷害都是從體外進入。飲食的濕氣、脾土產生的濕氣,來自人體本身,都是從體內出來。對於外在上面的濕氣,要以汗出,用苦溫甘的藥物治療;(辛味散濕,苦味燥濕,甘溫益氣以散邪。)對於內在下面的濕氣,要以利尿,用苦熱酸淡的食物治療。(擔心它向上蔓延,所以用酸味收斂下降,用淡味泄掉。)治療飲食的濕氣,在上則用吐法,在下則用瀉法;(飲食濕氣則瀉大便。)利尿。(飲水濕氣則利小便。)治療脾土產生的濕氣,要觀察它兼雜的變化,因為土性兼而有之,伴隨風則為風濕,(走注者是。)伴隨火則為熱濕,(煩熱者是。)伴隨寒則為寒濕。(痹痛者是。)而且濕氣上下中外,無處不到,(在上則頭重、胸滿、嘔吐;在中則腹脹痞塞;在下則足脛胕腫;在外則身腫重、骨節痛。)要根據部位不同而治療,依照兼雜的寒熱溫涼用藥。還要觀察是哪個臟腑的邪氣,比如由脾土虛弱而生濕則補脾土;比如心火旺盛而生濕則清心;比如氣鬱而生濕則升肝;比如腎寒水冷泛溢而生濕則溫腎。治療的藥物,各有其歸經,不只是兩種方法而已。

其症發熱惡寒,惡濕身重,自汗,骨節疼,小便秘澀,大便多泄,腰腳痹冷,跗腫肉如泥,除濕湯。(見中濕。)若兼腰痛特甚,不可轉側,如纏五六貫錢重者,濕入腎也,腎著湯、滲濕湯。小便秘,大便溏,五苓散吞戊己丸(見瀉)。若兼感風則證兼惡風,或額上微汗,除濕湯、桂枝湯各半帖,令微發汗。

(不可大發。)已得汗而發熱不去者,敗毒散加蒼朮一錢、防己五分。若兼感寒則無汗,慘凜煩痛,五積散(見中寒)和除濕湯(見中濕)、五苓散各半帖。若感寒又感風者,汗出身重,惡風喘滿,骨節煩痛,狀如歷節風,臍下至腳冷痹,不能屈伸,所謂風寒濕合而為痹也,防己黃耆湯或五痹湯(見痹)。

白話文:

患者會發熱怕冷,怕潮濕,身體沉重,自汗,骨節疼痛,小便排泄困難,大便稀溏,腰腿冰冷,腳踝腫脹,肉如泥狀,可服用除濕湯。若兼有腰痛加劇,難以翻身,如同纏著五六個銅錢般沉重,這是濕氣入腎,可用腎著湯、滲濕湯。若小便排泄困難,大便稀溏,可服用五苓散配戊己丸。若兼有感受風寒,則會怕風,或者額頭微汗,可用除濕湯、桂枝湯各半,促使微微出汗,不可大量出汗。若已經出汗但發熱不退,可用敗毒散加蒼朮、防己。若兼有感受寒邪,則無汗,身體冰冷、疼痛,可用五積散、除濕湯、五苓散各半。若感受寒邪又感受風寒,則出汗身體沉重,怕風,胸悶氣短,骨節疼痛,狀似歷節風,肚臍以下至腳部冰冷麻木,不能屈伸,這是風寒濕三邪合邪為痹,可用防己黃耆湯或五痹湯。

若浴出未解濕裙褲,忽爾熟睡,濕侵腎經,外腎腫痛,腰背彎曲,五苓散加入真壞少許,下青木香丸。(見氣)三服,臟腑通,腫消腰直痛止。坐濕處,腎丸腫痛,六味地黃(見損虛)加柴胡、吳茱萸、肉桂各一錢,獨活五分。若濕與熱相搏,清熱滲濕湯。其證肩背沉重疼痛,(有熱則上行於肩背也。

)上熱胸膈不利,及通身疼痛者,拈痛湯(見身體痛)。濕熱發黃,當從郁治,(凡濕熱之物,必鬱而後黃。)逍遙散。(勿用茵陳五苓。)酒面乳酪,停滯不化,除濕湯及蒼白二陳湯消息之。(即二陳加二術。二陳見痰飲。)上吐下利二法,利比吐為多,以濕水也多就下。

白話文:

洗完澡後沒有及時換掉潮濕的衣服褲子,就立刻睡覺,濕氣會侵襲腎經,導致外腎腫痛,腰背彎曲。可以服用五苓散加入少量真壞,再配合青木香丸,連服三劑,就能讓臟腑通暢,腫消腰直,疼痛止住。如果坐在潮濕的地方導致腎丸腫痛,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加上柴胡、吳茱萸、肉桂各一錢,獨活五分。如果濕氣和熱氣相互搏鬥,就用清熱滲濕湯。如果出現肩背沉重疼痛、上熱胸膈不利、全身疼痛的症狀,可以用拈痛湯。濕熱導致發黃,需要從調理郁氣着手,可以用逍遙散,不要用茵陳五苓散。如果出現酒面、乳酪停滯不化的情況,可以用除濕湯和蒼白二陳湯來消解,也就是二陳湯加上二術,二陳湯專治痰飲。如果出現上吐下瀉,下瀉比嘔吐多,這是因為濕水多往下降的緣故。

又利大便小便二法,利小便比利大便為多,以濕非挾痰食等濁物者,皆當由小便出也。故曰:利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燥濕三法:風以勝之,風動而地干也,羌防等;土以涸之,水得泥干也,苓朮等;酸以收之,斂約不使氾濫也,(肉緊縮則不糟)。黃丹、白礬等。(肉緊實則水不能藏,不得不從二便泄去。

)濕脈必緩,兼浮為在表,兼沉為在裡,兼弦為風濕,兼數為熱濕,兼遲為寒濕。通用蒼朮、茯苓、豬苓、木通、木瓜、石斛。在上加防風,在中倍蒼朮,在通身加烏藥、羌活,在兩臂加桑枝、威靈仙,在兩足加牛膝、萆薢、防己,寒濕雖暑月亦覺清冷加虎骨、官桂,血必虛加當歸。

白話文:

濕氣會造成大小便不順暢,而小便比大便更容易排出濕氣。如果濕氣中沒有痰、食物殘渣等濁物,就應該從小便排出。所以說,只利濕而不利小便,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去除濕氣的方法有三种:用風來驅散,比如羌活、防風;用土來吸收,比如茯苓、蒼朮;用酸来收敛,比如黃丹、白礬。濕氣重的人脉象通常是緩慢的,如果脉象浮在表面,则湿气在表层;如果脉象沉在里面,则湿气在里层;如果脉象弦紧,则为风湿;如果脉象数快,则为热湿;如果脉象迟缓,则为寒湿。常用的药物有蒼朮、茯苓、豬苓、木通、木瓜、石斛。如果是表层的湿气,可以加防風;如果是中层的湿气,可以加倍苍朮;如果是全身的湿气,可以加烏藥、羌活;如果是两臂的湿气,可以加桑枝、威靈仙;如果是两足的湿气,可以加牛膝、萆薢、防己。如果是寒湿,即使在夏天也感觉冷,可以加虎骨、官桂。如果气血不足,可以加当归。

2. 傷燥

《經》曰:諸燥枯涸,幹勁(凡物之乾燥者,必硬勁。)皴揭,(皴,裂也。揭,掀起也。凡物乾者,其皮必皴裂而掀起。)皆屬於燥。燥為肺金之化,秋令也。所以致燥有二:一因於寒,秋風清肅,夏令之濕,至是而干,所謂風勝濕也;一因於熱,夏時熱盛,有濕以潤之,至秋則濕退而熱猶未除故燥,所謂燥萬物者莫熯乎火也。其因於熱者固熱矣,即因於寒者亦未始非熱。

何則?秋令降斂,陽氣內入,寒氣外束,故每當秋涼,多覺口鼻氣熱,是其理也。此言天時之致燥也。若或亡血亡津,腎虛火盛,致此多端,則又屬於人事矣。在外則皮膚皴揭枯澀,在上則鼻咽焦乾,在下則二便涸澀,在手足則痿弱無力,(血不榮筋所致。)在脈則澀滯虛衰。

白話文:

《經》曰:

各種乾燥、枯竭、堅硬、龜裂、掀起的現象,都屬於燥。 燥是肺金的特性,屬於秋季。造成燥的原因有二:

一、因於寒: 秋風清肅,夏季的濕氣到秋季就開始乾燥,這就是風勝濕。

二、因於熱: 夏季天氣炎熱,濕氣能滋潤萬物。到了秋季,濕氣退去而熱氣未消,因此就乾燥了,這就是燥萬物者莫熯乎火。

雖然是因於熱,但因於寒者也並非不熱。

為什麼呢? 秋季氣候收斂,陽氣內收,寒氣外束,所以每到秋季轉涼,人們常感到口鼻氣熱,這就是原因。

以上是天時造成的燥。 如果是因失血失津、腎虛火盛而導致燥,則屬於人為因素。

在外則皮膚龜裂乾燥粗糙,在上則鼻咽乾燥,在下則大小便乾燥,手足則無力痿弱(血不滋養筋絡導致),脈象則澀滯虛衰。

治以甘寒潤劑,清肺以滋水源,庶幾血充液滿,澤及百骸,滋燥養榮湯、大補地黃丸、清涼飲子、導滯通幽湯、潤腸丸、(二方見大便不通。)八正散,(見淋。)皆可隨證選用也。《內經》每云秋傷於濕,蓋運氣之說,以立秋、處暑、白露三氣屬濕土也,畢竟傷燥者多。

白話文:

治療應該使用甘寒潤燥的藥物,清潤肺部以滋養水源,希望能夠使血液充盈,津液滿溢,滋潤到全身各個部位。可以根據病症選擇使用滋燥養榮湯、大補地黃丸、清涼飲子等藥方。如果出現便秘,可以使用通幽湯、潤腸丸等藥方。如果出現小便淋漓不盡,則可以使用八正散。

《內經》中常說秋季容易受濕氣侵害,這是因為秋季的氣候特点使然。立秋、處暑、白露這三個節氣都屬於濕土,但實際上,秋季受燥邪侵害的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