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三·雜症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雜症 (3)

1. 心痛

舊有酒食痰積,一遇觸犯便痛,挾風寒者,參蘇飲(見發熱)加蔥姜;挾怒氣者,二陳,(見痰)加青皮、山梔、曲糵、山楂、草果;挾火熱者,二陳加枳實、黃連、(薑汁炒。)山梔。脈堅實,不大便,心下滿痛,不可按者,實也,大柴胡(見瘧)、三承氣(見大便不通)下之。痛不可按為實,可按為虛,虛者補而行之,或純補。

丹溪治許文懿公食積痰飲,往來如潮,湧上則為心脾痛,降下則為胯痛,以制甘遂末入豬腰內煨食之,(即張子和煨腎散,方峻,勿輕用。)連泄七次,足便能步。然多年鬱結,一旦泄之,徒引動其猖獗之勢,仍以吐劑達其上焦,連用瓜蒂、黎蘆、苦參等。俱吐不透,仍用附子尖三枚,和漿水以蜜飲之,方大吐膠痰一桶。

然後治及中下二焦,以朴硝、滑石、黃芩、石膏、連翹等一斤,濃煎冷飲之,四日服四斤,腹微痛,二便秘,脈歇至,於卯酉時,乃陽明之應,胃與大腸積滯未盡也。乃作紫雪(見遺精論末)三日,服至五兩,腹稍安。後又小便閉痛,飲以蘿蔔汁,得吐立通。又小腹滿痛,以大黃、牽牛等分,水丸服至三百丸,下如爛魚腸者二升許,脈不歇。

又大便迸痛,與前丸,下穢物如柏油條尺許。自病至安,脈皆平常弦大,次年行倒倉法(見積聚)全愈。(此得於張子和,無膽識者敢乎?)

白話文:

心痛:

如果過去因為飲酒和飲食造成痰濕積聚,一旦再次接觸到這些東西就會引起心痛。如果同時有風寒症狀,可以用參蘇飲(參見發熱篇)加上蔥和薑來治療;如果是因為生氣而引起的心痛,可以用二陳湯(參見痰篇)加上青皮、山梔子、神曲、山楂和草果來治療;如果是因為火熱引起的,可以用二陳湯加上枳實、黃連(用薑汁炒過)和山梔子來治療。

如果脈搏堅實有力,並且便秘,心下(胃脘部)脹滿疼痛,而且按壓會更痛,這屬於實證,可以用大柴胡湯(參見瘧疾篇)或三承氣湯(參見大便不通篇)來瀉下。疼痛如果按壓會更痛是實證,按壓後會減輕是虛證。虛證要用補益的方法,或是純補的方法。

朱丹溪治療許文懿公,因為食積痰飲,在身體內上下游走,向上湧時會引起心脾疼痛,向下走時會引起胯部疼痛。他用製過的甘遂粉末,放入豬腰中煨熟食用(這就是張子和的煨腎散,藥性峻猛,不要輕易使用),連續腹瀉七次後,腳就能夠走路了。然而,因為多年積累的病邪,一旦瀉下,反而會引發病邪更加猖獗,所以仍然要用催吐劑來清理上焦,連續使用瓜蒂、藜蘆、苦參等藥物。但都吐不出來,就改用三枚附子尖,和漿水用蜂蜜調和服用,結果吐出像膠水一樣的痰液一大桶。

然後才開始治療中下二焦,用朴硝、滑石、黃芩、石膏、連翹等藥物各一斤,濃煎後放涼飲用,四天內喝了四斤。腹部稍微疼痛,大小便都不通暢,脈搏時快時慢。這是卯時(早上5-7點)和酉時(下午5-7點)陽明經氣運行所反應出來的現象,說明胃和大腸的積滯還沒有完全清除。於是又用了紫雪丹(參見遺精論的最後部分),三天服用到五兩,腹部稍微平靜。之後又出現小便不通並疼痛,喝了蘿蔔汁,吐出來後小便就通暢了。又出現小腹脹滿疼痛,用大黃、牽牛等藥等分製成水丸,服用到三百丸,排出像爛魚腸一樣的污物約兩升,脈搏不再出現時快時慢的現象。

之後大便時出現劇烈疼痛,又服用之前的水丸,排出像柏油一樣的條狀污物約一尺長。從生病到痊癒,脈象都是平常的弦大脈。第二年採用倒倉法(參見積聚篇)完全康復。(這個方法來自張子和,沒有膽識的人敢使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