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方(上) (4)

1. 桃仁承氣湯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桂枝(二兩,去皮),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炙),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白話文:

取桃仁五十個,去掉皮尖;桂枝二兩,去掉皮;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炙過。以上五味,用水七升煮至二升半,去渣,加入芒硝,再用小火煮至微沸,熄火。飯前溫服五合,每日三次,應微利。

2. 黃耆六一湯

黃耆(六錢),甘草(一錢)

白話文:

[黃耆(六錢),甘草(一錢)]

黃耆六錢,甘草一錢。

3. 雞蘇丸

雞蘇葉(八兩),黃耆,防風(去蘆),荊芥(各一兩),菊花(三錢),片腦(五分),川芎,生地黃,桔梗,甘草(各半兩),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麥門冬去心煎湯下,不拘時服。

白話文:

雞蘇葉八兩,黃耆、防風(去蘆頭)、荊芥各一兩,菊花三錢,片腦五分,川芎、生地黃、桔梗、甘草各半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和成丸子,每個丸子大小像彈珠一樣。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後用麥門冬(去心)煎湯送服,不限時間服用。

4. 五陰煎

熟地,山藥(炒),扁豆(炒),炙草,白茯苓,芍藥(炒黃),五味子,人參,白朮(炒),加蓮肉煎。

白話文:

將熟地、山藥(炒)、扁豆(炒)、炙草、白茯苓、芍藥(炒黃)、五味子、人參、白朮(炒),再加上蓮肉,一起煎煮。

5. 五福飲

人參(心),熟地(腎),當歸(肝),白朮(炒。肺),炙草(脾),水煎服。

白話文:

人參對心臟有滋補作用,熟地則能強化腎臟功能,當歸對於調理肝臟有益,白朮經過炒製後對肺部有助益,炙草則能強化脾臟。這些藥物都需要用水煮沸後飲用。

6. 歸脾湯

人參,白朮(土炒),茯神,棗仁(炒),龍眼肉(各二錢),黃耆(炙,一錢半),木香,甘草(炙,各五分),薑、棗煎。此嚴用和原方也。薛立齋加遠志、當歸各一錢,以治血虛,從肝補心,從心補脾,乃隔二之治也。(脾氣虛寒,不能運血歸經,故用參、蓍、朮、草以補脾,又用木香行之,氣虛則易散,故用棗仁以斂肝血,不歸經則心失所養而不寧,故用圓眼肉、茯神以補心。

白話文:

這方劑使用人參、白朮(土炒)、茯神、棗仁(炒)、龍眼肉(各二錢)、黃耆(炙,一錢半)、木香、甘草(炙,各五分),以薑、棗煎服。此方嚴格遵循原方。

薛立齋在原方基礎上加了遠志、當歸各一錢,用來治療血虛。此方通過從肝補心,再從心補脾,達到治療血虛的目的,屬於隔二之治。

其中,由於脾氣虛寒,無法將血液運送到經絡,所以使用人參、白朮、茯神、甘草來補脾,並用木香來促進脾胃氣機運行。由於氣虛容易散失,所以用棗仁來收斂肝血。血液不歸經則心臟失養而心神不寧,所以使用龍眼肉、茯神來補心。

)高鼓峰謂:木香本以噓血歸經,然香燥反動肝火而干津液,故每去之,而加白芍以追已散之真陰。且白朮燥烈,肺中有火者,恐助咳嗽,得芍佐之,則術止為養榮之用,而不上僭。惟脾虛泄瀉者,方留木香以醒脾,甚有理。

白話文:

高鼓峰說:木香原本是用來止血回歸經絡的,但它性香燥,反而會刺激肝火,耗損津液,所以常常把它去掉。而加上白芍可以追回已經散失的真陰。而且白朮性燥烈,肺中有火的人,恐怕會加重咳嗽,有了白芍輔佐,白朮就只起到滋養氣血的作用,而不至於過於燥烈。只有脾虛泄瀉的人,才留著木香來醒脾,這是很有道理的。

7. 加味歸脾湯

(即上方即加遠志、當歸,又加丹皮、梔子。)

白話文:

在配方中,我們將使用遠志和當歸,同時加入丹皮和梔子。

8. 天門冬湯

天門冬(去心),遠志(去心,甘草煮),黃耆(去蘆),白芍藥,麥門冬(去心),藕節,阿膠(蛤粉炒),生地黃,當歸(去蘆),人參,沒藥,甘草(炙,各一錢),水二鍾,生薑五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白話文:

將天門冬(去心)、遠志(去心,甘草煮)、黃耆(去蘆)、白芍、麥門冬(去心)、藕節、阿膠(蛤粉炒)、生地黃、當歸(去蘆)、人參、沒藥、甘草(炙,各一錢),用水二鍾,生薑五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用。

9. 黑神散

黑豆(炒,半斤,去皮),干熟地黃(酒浸),當歸(去蘆,酒製),肉桂(去粗皮),乾薑(炮),甘草(炙),芍藥,蒲黃(各四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酒半盞,童便半盞,不拘時,煎調服。

白話文:

將黑豆炒熟後去皮,取半斤;熟地黃用酒浸泡;當歸去蘆頭,用酒製;肉桂去粗皮;乾薑炮製;甘草炙過;芍藥、蒲黃各取四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酒半盞,童便半盞,不分時辰,煎煮後服用。

10. 小烏沉湯

烏藥(去心,十兩),甘草(炒,一兩),香附子(炒,盆內淅去毛皮,焙乾,二十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不拘時,沸湯點服。

白話文:

烏藥(去心,十兩),甘草(炒,一兩),香附子(炒,盆內淅去毛皮,焙乾,二十兩)。

這是一個配方,包含以下三種藥材:

  1. 烏藥:去心後,總量為十兩。
  2. 甘草:炒製後,總量為一兩。
  3. 香附子:炒製,去除毛皮後,總量為二十兩。

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量為一錢,不限時間,用沸水調製飲用。

11. 補肺湯

鍾乳(碎如米粒),桑白皮,麥門冬(去心,各三兩),白石英(碎如米粒),人參(去蘆),五味子(揀),款冬花(去梗),肉桂(去粗皮),紫菀(洗去土,各二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二盞,姜五片,大棗一枚,粳米三十餘粒,煎一盞,食後溫服。

白話文:

將鍾乳(磨成像米粒一樣細)、桑白皮、麥門冬(去除心,各取三兩)、白石英(磨成像米粒一樣細)、人參(去除鬚根)、五味子(挑選好的)、款冬花(去除花梗)、肉桂(去除粗皮)、紫菀(洗去泥土,各取二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兩碗水,加入薑五片、大棗一枚、粳米三十餘粒,煎煮成一碗,飯後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