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二·雜症 (4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雜症 (46)

1. 痞滿

(胸痹,痞塊)

痞者,痞塞不開。滿者,滿悶不行也。痞滿與脹滿不同,脹滿,內滿而外脹起;痞滿,但內覺滿悶,而外無脹急之形也。有在胸在腹之分,皆由中氣不運。而所以致不運者,則或寒而凝閉,或熱而䐜脹,或食滯痰停,或氣結怒郁,或脾濕不化,或血瘀不行,皆能致之。不特外邪陷入,結塞而成,如《傷寒論》所云也。

在胸者,理同胸痹。《金匱》謂:陽微(寸脈微也,上焦虛寒。)陰強,(尺脈弦也,下焦寒盛。)即胸痹而痛,(陰邪上干胸中,微陽為寒所閉,不通而痛。)責其極虛。(上焦陽虛。)又云:平人無寒熱,(非表邪也。)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上言正虛,此言邪實。

即《經》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為實也,實謂痰飲之類。短氣不足以息,以邪阻氣道,呼吸喘促不利,非真氣之短乏。)又云: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脈沉遲,(上焦內氣寒也。)關脈小緊數,(小為陽虛,緊數為寒痛,是中焦亦受病也。寸遲關數可疑。

)栝蔞薤白白酒湯。(辛溫行陽開痹。)又云: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比上證更甚矣。)栝蔞薤白半夏湯。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猶云痛無休息,比上證又甚矣。)烏頭赤石脂丸。又云:胸痹緩急者,(其痛或緩或急也。)薏苡附子散。(視栝蔞湯為重,烏頭丸為輕。

)又云:胸中氣塞,短氣,(不痛證輕。)茯苓杏仁甘草湯,或橘枳薑湯。(胸為氣海,陽邪干之則化火,火性開,不病痹也。病痹必陰邪干之,陰邪化水,水性凝,故令氣塞。水盛於熱,以茯苓湯利水;氣盛於水,以橘枳湯行氣。)又云:心下痞,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首條云陰弦,此云脅下氣逆,乃肝腎之邪氣上逆也。)枳實薤白桂枝湯(桂以伐肝)、人參湯。

(上方散邪,此方補正。)又云:心中痞,諸逆,心懸痛,(上條不過沖心,此則心痛而搖動,若懸空然。)桂枝生薑枳實湯。大抵胸為清陽之分,濁陰乾之則氣不行,為虛痞,甚則痰涎停聚為實痞,更甚則痛也。東垣謂:痞,但滿不痛。視胸痹有痛,證雖不同,理則無二。

兀兀欲吐者,吐之,食鬱上焦者亦然。一味栝蔞子炒熟,連皮煎,或丸,最能盪滌胸中垢膩。在腹中者,黃耆補中湯加升、柴。緣天地不交為否,豬苓、澤瀉降天氣使下濟,升麻、柴胡升地氣使上行。飲食停滯。輕者大消痞丸、枳朮丸,(見傷飲食。)甚者檳榔丸(見傷飲食)下之。

酒積雜病,下之太過致痞滿者,升提其胃氣,加血藥。(下多亡陰,故補其血。)郁者,越鞠丸、逍遙散。(並見郁。)濕者,平胃散(見傷飲食)合五苓。(見傷濕。)氣滯,四七湯。(見氣。)痰滯,導痰湯。(見痰。)脾弱不運者,四君子湯、異功散。(並見氣)挾死血者,丹皮、江西紅曲、穿山甲、降香、桃仁、紅花、當歸、童便、韭汁之屬,鬱怒者加香附。(童便制。

白話文:

[痞滿]

痞滿指的是胸口或腹部感覺到的堵悶感。痞,是指內部有堵塞的感覺;滿,則是感到脹悶。它和脹滿不同,脹滿是內外都感受到脹大;痞滿只在內部感到堵悶,外表看不出脹大的樣子。痞滿可能發生在胸部或腹部,主要原因是中焦的氣機運轉不順暢。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是寒氣凝結,熱氣蒸騰,食物消化不良,痰液堆積,氣結於胸,脾濕過重,或是血液循環不順等。不只是外部的病邪進入體內,造成堵塞,就像《傷寒論》中所說的那樣。

如果痞滿發生在胸部,其原理與胸痹相似。《金匱要略》認為,如果上焦的陽氣微弱,下焦的陰氣過盛,就會導致胸痹疼痛,這是因為陰邪影響到胸中的陽氣,使其無法流通,因而產生疼痛。這種情況通常是由上焦的陽虛造成的。另外,《金匱要略》還提到,如果一個人沒有發燒或畏寒的症狀,但是感到呼吸短促,這通常是因為體內有實邪存在。這種情況在中醫學上被稱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實邪留存在體內,就會導致疾病。實邪通常指的是痰飲等物質。呼吸短促,是因為邪氣阻礙了氣道,使得呼吸困難,並非真正缺乏氣力。

對於這些症狀,《金匱要略》中提供了多種治療方法。例如,對於胸痹患者,可以使用栝蔞薤白白酒湯來溫通心脈,開竅止痛。對於胸痹嚴重,無法躺臥,且心痛劇烈的患者,可以使用栝蔞薤白半夏湯。對於心痛劇烈,且痛感從背部穿透至前胸的患者,可以使用烏頭赤石脂丸。對於胸痹緩急不定的患者,可以使用薏苡附子散。對於胸中氣塞,呼吸短促的患者,可以使用茯苓杏仁甘草湯或橘枳薑湯。對於心下痞,氣結在胸,胸滿,脇下逆氣衝心的患者,可以使用枳實薤白桂枝湯或人參湯。對於心中痞,各種逆氣,心痛且搖動的患者,可以使用桂枝生薑枳實湯。

大體來說,胸部屬於清陽之區,如果濁陰之氣影響到這裡,就會導致氣機不順,進而形成虛痞。如果情況更嚴重,可能會導致痰涎停聚,形成實痞。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疼痛。李杲認為,痞只會造成滿脹,不會引起疼痛。雖然胸痹和痞的症狀不同,但其病理機制是一樣的。

對於有想嘔吐的患者,可以通過催吐來治療。對於食物積滯在上焦的患者,可以使用栝蔞子炒熟,連皮煎服,或者做成丸劑,以清除胸中的污垢。對於腹部痞滿的患者,可以使用黃耆補中湯,加上升麻和柴胡,以調節天地之氣。對於飲食停滯的輕微病例,可以使用大消痞丸或枳朮丸。對於嚴重的病例,可以使用檳榔丸來治療。

對於因酒積雜病,下瀉過度導致痞滿的患者,可以提升胃氣,並加入一些補血的藥物。對於鬱悶的患者,可以使用越鞠丸或逍遙散。對於濕氣過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平胃散和五苓散。對於氣滯的患者,可以使用四七湯。對於痰滯的患者,可以使用導痰湯。對於脾虛不運的患者,可以使用四君子湯或異功散。對於有死血的患者,可以使用丹皮、江西紅曲、穿山甲、降香、桃仁、紅花、當歸、童便、韭汁等藥物,對於鬱怒的患者,可以加入香附。對於腹部痞滿的患者,也有虛實之分。如果實邪長期積聚,形成固定的痞塊,可以在治療積聚的門診中尋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