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諸方(下) (2)

1. 青黛散

豬牙皂角(一個),玄胡索(一分),青黛(少許),上為末,水調豆許,鼻內灌之,其涎自出。先仰臥灌鼻,俟喉中酸味,即起身,涎出口,咬銅錢一文任流下。

白話文:

【青黛散】

內容:取一個豬牙皁角,一分量的玄胡索,以及少量的青黛,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適量的水調和成膏狀,然後將這藥膏灌入鼻子裡,就會促使口水自然分泌流出。使用時應先仰躺著將藥灌入鼻子,等到喉嚨感到酸味,就馬上起身,讓口水從口中吐出,同時咬住一枚銅錢,讓口水順著銅錢流下。

2. 三五七散

天雄(炮,去皮),細辛(洗去土,多三錢),山茱萸(去核),乾薑(炮,各五兩),防風,山藥(炒,各七兩),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下。

白話文:

【三五七散】

成分:經過炮製並去掉皮的天雄、已清洗乾淨去除泥土且份量多出三錢的細辛、去除了核的山茱萸、經過炮製的乾薑,以上各五兩;防風和炒過的山藥,各七兩。

製法及用法:將上述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二錢,應在飯前以溫熱的酒送服。

3. 正元飲

紅豆(炒),乾薑(炮),陳皮(去白,各三錢),人參,白朮,甘草(炙),茯苓(去皮,各二兩),肉桂(去粗皮),川烏(炮,去皮,各兩半),附子(炮,去皮尖),山藥(薑汁浸炒),川芎,烏藥(去木),乾葛(各一兩),黃耆(炙,一兩半),上為末,每服三錢,水煎,加生薑三片,棗一枚,鹽少許,食前溫服。

白話文:

【正元飲】

內容如下:取紅豆,先炒過;乾薑,焙過;陳皮,去掉白色部分,這三種材料各用三錢。再取人參、白朮、炙甘草、茯苓(去掉外皮)各二兩。肉桂,去掉粗糙的外皮;川烏,焙過,去掉外皮;附子,焙過,去掉外皮和尖端;山藥,用薑汁浸泡後炒過;川芎;烏藥,去掉木心;乾葛,這些材料各用一兩。黃耆,炙過,用一兩半。

將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三錢,用水煎煮。在煎煮過程中,加入三片生薑,一個大棗,並撒入少量鹽巴。在飯前溫熱服用。

4. 茸珠丸

好辰砂,草烏,瞿麥,黃藥子(各一兩),上為粗末,瓷碗一個,以薑汁塗炙數次,入砂在內,上鋪諸藥,復以盞蓋了,掘一小坑,安碗在內,用熟炭五斤,煅令火盡,吹去草藥灰,取辰砂研細,或只獨用辰砂末。每服一錢半,淡薑湯下。或加用鹿茸,爁去毛,切片酒浸,為末,三兩,和黃棗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人參湯調下,空心服。熟砂有毒,更宜斟酌。

白話文:

【茸珠丸】

選用優質的辰砂、草烏、瞿麥、黃藥子(每種藥材各一百克)。將這些藥材磨成較粗的粉末。取一個瓷碗,以薑汁塗抹多次後進行烘烤,然後在碗內放入辰砂,再將上述的藥材鋪在辰砂上,最後用另一個碗蓋住。挖一個小坑,將這個碗放入坑中,使用五公斤的燒熱木炭,將藥材燒至炭火完全熄滅,然後吹去殘餘的草藥灰,取出辰砂研磨成細粉,或者單獨使用辰砂粉。每次服用約四點五公克,以淡薑湯送服。

或者可以加入鹿茸,先去除鹿茸上的毛,切片後浸泡於酒中,磨成粉末,約九十公克,與黃棗肉混合,製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粒,用人參湯送服,最好在空腹時服用。因為熟砂有毒性,使用時應謹慎斟酌。

5. 半夏白朮天麻湯

天麻(五分),半夏(湯洗,一錢半),白朮(一錢),人參,蒼朮,橘皮,黃耆,澤瀉,白茯苓(各五分),神麯(一錢,炒),大麥糵(一錢半),乾薑(三分),黃柏(二分),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二鍾,煎一鍾,去渣熱服,食前。

白話文:

【半夏白朮天麻湯】

需用的藥材有:天麻(用量約五分),半夏(先以熱水洗過,用量約一錢半),白朮(用量約一錢),人參,蒼朮,橘皮,黃耆,澤瀉,白茯苓(這些藥材的用量都是五分),神麯(用量約一錢,且要先炒過),大麥糵(用量約一錢半),乾薑(用量約三分),黃柏(用量約二分)。以上藥材切碎備用。

每次服用時取半兩藥材,加入二鍾的水量進行煎煮,煮至剩下約一鍾的量後,濾掉藥渣,趁熱服用,最好在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