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三·雜症 (16)
卷之三·雜症 (16)
1. 痹
蓋氣盛能行,不麻;全無氣不行,亦不麻;惟氣衰不能運行流利,停滯此處,噓其津液痰涎,紛亂沸動所致也。(若血液燥涸者,氣行不得滑利,紛然而竄走其空隙,亦麻。)或言風者誤也。觀人之久坐而起則腳麻,及繩縛久,釋之,則亦麻,豈非氣久不行,得起得釋而微通,噓其久滯之血液而然哉?李正臣夫人病麻,晝減而夜甚,又閉目則甚,開目則否。蓋晝與開目,則陽行於外,氣得流通,故減也。
再按外感之寒濕能痹,豈內生之寒濕獨不痹乎?寒能滯氣澀血,濕能停痰聚液,觀之瘀血痰飲之為痹,而初無外感者,可見矣,不特此也。內生之風亦為痹,內風者,熱氣之慓疾者也,熱盛亦生濕、生痰矣。熱甚則血枯,死血阻塞經隧,則亦不通而痹矣。又忍尿亦成痹。(尿不行則氣亦不行而乍痹,必膝冷。
)支飲臂麻木,一隅三反,是在明者。
白話文:
大概是說,氣血充足的時候,身體能正常運作,不會麻;完全沒有氣血,身體也無法運作,也不會麻;只有當氣血衰弱,無法順暢運行,停留在某個地方,導致津液痰涎等積聚,擾動不安,才會產生麻木感。(如果血液乾枯,氣血運行不順暢,就會亂竄到身體的空隙,也會麻。)有人說是風造成的,這是誤解。觀察人久坐後起身腳會麻,或是被繩子綁久了,解開後也會麻,這難道不是因為氣血久滯不通,起身或解開後氣血稍微流通,沖開久滯的血液所造成的嗎?李正臣的夫人患有麻痹,白天減輕,晚上加重,閉上眼睛時更嚴重,睜開眼睛時就還好。這是因為白天和睜開眼睛時,陽氣在外,氣血流通較好,所以麻痹會減輕。
另外,外感寒濕會導致痹症,難道內生的寒濕就不會嗎?寒邪會使氣滯、血澀,濕邪會使痰液停滯積聚,看看那些因為瘀血痰飲導致痹症,而且最初並無外感的人,就知道不是只有外感才會痹了。不僅如此,內生的風邪也會導致痹症,內風其實就是熱氣快速運行造成的。熱氣旺盛也會產生濕氣、痰液。熱氣太盛會導致血液枯竭,死血阻塞經絡,也會造成不通而麻。另外,憋尿也會造成痹症。(尿液無法排出,氣血也會不順暢而導致麻木,而且膝蓋會冰冷。)
支飲引起的臂膀麻木,在身體的某個部位反覆發作,這些都是很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