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四·雜症 (25)
卷之四·雜症 (25)
1. 驚
遇事而驚者,由於外也;因病而驚者,動於中也。心為熱所乘,則動而驚。而屬之肝膽者,以肝主動,而膽虛則善驚也。(膽小及膽大而虛者,皆善驚,由血液不足也。血液者水也,水主靜,水足則靜而不易動,故不驚。)心肝賴血以養,血虛則心之神無所依,肝之魂亦不藏。
五臟之熱,皆得乘心而致驚。《經》謂:陽明病者,惡人與火,(胃熱則惡人之擾與火之熱,不得安靜清涼也。)聞木音則惕然而驚。(木生火而主動故也。)舉陽明可概其餘矣。內火之驚,脈多浮數;外事之驚,脈多浮動,動脈如豆搖搖不定是也。黃連安神丸。驚則氣上,以重墜之藥鎮其浮越。
(丹砂、龍骨之類。)由於火盛血虛者,甘寒滋潤之劑以瀉心補血。驚則心神出而舍空,液入成痰,拒其神不得歸,而驚不能已,十味溫膽湯、養心湯、壽星丸、(見狂癲。)控涎丹(見痰)加辰砂、遠志。驚由於火,而致火多端,有五飲停蓄郁成火者,五飲湯丸。(見痰飲。
)由濕鬱成熱者,羌活勝濕湯。(見傷濕。)因寒而鬱成熱者,散寒火自退。熱鬱有痰,寒水石散。氣鬱有痰,加味四七湯。睡臥不安,時時驚覺者,溫膽湯加棗仁、蓮肉,以金銀同煎,吞十四友丸,或鎮心丹、遠志丸。驚者平之,子和謂平,乃平常之義。如聞響而驚者,常擊物作響,使習聞如平常,則不驚矣。
白話文:
當遇到事情而感到驚恐,這是因為外界的因素;因疾病而產生驚恐,這是因為身體內部的影響。當心臟受到熱氣的影響,就會產生驚恐的情況。如果與肝臟和膽囊有關,那是因為肝臟負責運動,而膽囊虛弱時容易驚恐。(膽小或是膽大但虛弱的人,都容易驚恐,這是由於血液不足的原因。血液就像是水,水的特性是靜態的,如果水份充足,人就能保持靜態且不易受驚,因此不會感到驚恐。)心臟和肝臟需要血液來養護,一旦血液不足,心臟的神靈就沒有依靠,肝臟的魂魄也無法藏匿。
五臟的熱氣,都能夠影響到心臟導致驚恐。根據古籍記載:有陽明病的人,會厭惡人羣和火光,(因為胃部過熱,會厭惡人羣的騷擾和火光的熱度,這樣就得不到安靜和清涼。)聽到木頭的聲音也會突然驚恐。(因為木能生火,且木性主動。)以陽明病來概括其他的病症。如果是因為內在火氣導致的驚恐,脈搏通常會浮動而快速;因為外界因素導致的驚恐,脈搏通常會浮動,就像豆子搖晃般不穩定。可以服用黃連安神丸。當驚恐時,氣息會上揚,可以用重量沉穩的藥材來抑制這種現象。
(像是硃砂、龍骨等。)如果是因為火氣旺盛和血液不足導致的驚恐,可以服用甘甜且寒涼的藥材來降火補血。當驚恐時,心神會離去,空出的地方會被液體填滿形成痰,阻擋心神無法回歸,導致驚恐無法停止,可以服用十味溫膽湯、養心湯、壽星丸,或者使用控涎丹加上辰砂和遠志。驚恐是由火氣引起,而導致火氣的原因有很多種,有可能是因為五飲停滯積聚成為火氣,可以服用五飲湯丸。(詳見痰飲。)如果是因為濕氣鬱結成熱,可以服用羌活勝濕湯。(詳見傷濕。)如果是因為寒冷導致鬱結成熱,可以散寒讓火氣自行消退。如果熱氣鬱結有痰,可以服用寒水石散。如果氣息鬱結有痰,可以服用加味四七湯。如果睡眠不安,常常突然驚醒,可以服用溫膽湯加上酸棗仁和蓮子肉,用金銀器皿一同熬煮,服用十四友丸,或者鎮心丹、遠志丸。對於驚恐的情況,應該要使其平和,張子和認為平和就是平常的意思。例如聽到聲音而驚恐,可以經常敲打物品發出聲音,使人習慣這種聲音,像平常一樣,就不會再驚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