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諸方(下) (1)

1. 桂心散

桂心,漏蘆,威靈仙,芎藭,白芷,當歸(去蘆),木香,白殭蠶(炒),地龍(去土,炒,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無時。

白話文:

【桂心散】

藥材包括:桂心、漏蘆、威靈仙、芎藭、白芷、當歸(去蘆部分)、木香、白殭蠶(炒過的)、地龍(去掉土,炒過的,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取二錢的份量,用溫熱的酒調和後服用,服用時間不受限制。

2. 仙靈脾散

仙靈脾,威靈仙,芎藭,蒼耳子(炒),桂心(各一兩),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無時。

白話文:

【仙靈脾散】

成分包括:淫羊藿(仙靈脾)、威靈仙、川芎、炒過的蒼耳子、肉桂心,這些藥材各取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一錢的藥粉,用溫熱的酒調和後飲下,不限定服用時間。

3. 沒藥散

沒藥(二兩,另研),虎骨(四兩,醋炙),為末,每服五錢,溫酒調下,無時,日進二服。

白話文:

【沒藥散】

成分:沒藥(約60克,需另行研磨成粉),虎骨(約120克,需用醋處理後烤制)。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

服用方法:每次取大約15克的藥粉,用溫熱的酒調和後服用,不限定服用時間,建議每日分兩次服用。

4. 小烏犀丸

烏犀角屑,乾蠍(炒),白殭蠶(炒),地龍(去土),硃砂(水飛),天麻,羌活,芎藭,防風,甘菊花,蔓荊子(各一兩),乾薑(炮),麝香(另研),牛黃(各半兩,研),虎脛骨(醋炙),敗龜(醋炙),白花蛇(酒浸),天南星(薑製),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海桐皮,木香,人參,當歸(各七錢半),上為細末,入研令勻,以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溫酒或薄荷湯嚼下。

白話文:

【小烏犀丸】

成分包括:烏犀角碎片、炒過的乾蠍、炒過的白殭蠶、去除土質的地龍、經過水飛處理的硃砂、天麻、羌活、芎藭、防風、甘菊花、蔓荊子,以上各一兩;炮製過的乾薑、麝香、牛黃,以上各半兩,其中麝香需另外研磨;醋炙過的虎脛骨、敗龜、酒浸泡過的白花蛇、薑製的天南星、去除粗皮的肉桂、炮製後去皮臍的附子、海桐皮、木香、人參、當歸,以上各七錢半。

以上所有成分研磨成細末,再加入研磨均勻的其他成分,用煉蜜混合成丸,丸的大小如彈子。每次服用一丸,可用溫酒或者薄荷湯送服,服用時可嚼碎。

5. 沒藥丸

沒藥(另研),五加皮,山藥,桂心,防風(去蘆),羌活,白附子,白芷,骨碎補,蒼耳(炒),自然銅(醋淬,各五錢),血竭(另研,二錢半),虎脛骨(醋炙),龜板(醋炙,各一兩),酒煮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日二服。

白話文:

【無藥丸】

所需藥材如下:沒藥(需單獨研磨成粉)、五加皮、山藥、桂心、防風(要去除蘆部)、羌活、白附子、白芷、骨碎補、蒼耳(需炒過)、自然銅(需用醋淬過,以上各藥材用量為五錢)、血竭(需單獨研磨成粉,用量為二錢半)、虎脛骨(需用醋炙過)、龜板(需用醋炙過,以上兩味藥材用量各為一兩)。

製丸過程:將上述藥材與酒煮麵糊混合,搓成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二十粒,空腹時服用,用溫酒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6. 虎骨丸

虎骨(四兩,醋炙),五靈脂(炒),白殭蠶(炒),地龍(去土,炒),白膠香(另研),威靈仙(各一兩),川烏頭(二兩,炮,去皮臍),胡桃肉(二兩半,去內皮,搗研如泥),為細末,同研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溫酒送下,日進二服。婦人當歸酒下,打樸損傷豆淋酒下。

白話文:

【虎骨丸】

所需材料如下:虎骨四兩(用醋炒過),五靈脂一兩(炒過),白殭蠶一兩(炒過),地龍一兩(去掉土,炒過),白膠香一兩(另外研磨),威靈仙一兩,川烏頭二兩(炮製過,去掉皮和頂端),胡桃肉二兩半(去掉內層皮,搗碎研成泥)。將所有材料磨成細粉,然後一起研磨均勻,使用酒煮的麪糊作為粘合劑製成丸狀,大小約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到十五粒,最好在空腹時,以溫熱的酒吞服,每天服用兩次。

女性則可以當歸酒來吞服,如果是跌打損傷的情況,則建議以豆淋酒來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