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中醫古代典籍:辨證錄

作者:陳士鐸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綜合性醫書。十四卷。(附《脈訣闡微》一卷)。清·陳士鐸述(托名岐伯、張仲景所傳)。成書約為1687年。內容包括內、外、兒、婦等各種疾病病證。分傷寒、中寒、中風等126門,700餘證,每證詳列病狀、病因、立法處方及方劑配伍,說理明白易曉,析證簡要中肯,每於循乎常理之間突發反問,然後層層剖析、絲絲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藥靈活切病,頗多經驗之談。但其辨證著重於癥狀的鑒別分析,而忽於舌脈的診察。由於本書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後世刻本頗多,有些書商將其改名為《辨症冰鑒》等書名。另有清·錢松將本書刪定為十卷本,改名《辨證奇聞》。現存十餘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辨證錄》的排印本,內容有所刪節。

內容簡介:

《辨證錄》是清代醫家陳士鐸所著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共十四卷,附有《脈訣闡微》一卷。書中內容包括內、外、兒、婦等各種疾病病證,分為傷寒、中寒、中風等126門,700餘證。每證詳列病狀、病因、立法處方及方劑配伍,說理明白易曉,析證簡要中肯,每於循乎常理之間突發反問,然後層層剖析、絲絲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藥靈活切病,頗多經驗之談。但其辨證著重於癥狀的鑒別分析,而忽於舌脈的診察。由於本書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後世刻本頗多,有些書商將其改名為《辨症冰鑒》等書名。另有清·錢松將本書刪定為十卷本,改名《辨證奇聞》。現存十餘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辨證錄》的排印本,內容有所刪節。

《辨證錄》是一部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醫學著作,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辨證錄》的編寫體例,是根據《內經》的辨證方法,將各種疾病分門別類,然後逐一進行辨證論治。書中每證都列舉了大量臨床病例,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論述。在辨證方法上,本書重視癥狀的鑒別分析,並根據病情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在用藥上,本書主張根據病情的不同,靈活選用藥物,並根據藥物的性味歸經,進行合理的配伍。

《辨證錄》是一部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醫學著作,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不僅為後世醫家提供了豐富的臨床資料,而且也為後世醫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鑑。

《辨證錄》的內容豐富,涉及內、外、兒、婦等各科疾病。在內科方面,本書論述了各種內科疾病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和治療方法。在外科方面,本書論述了各種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和治療方法。在兒科方面,本書論述了各種兒科疾病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和治療方法。在婦科方面,本書論述了各種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和治療方法。

《辨證錄》的編寫體例,是根據《內經》的辨證方法,將各種疾病分門別類,然後逐一進行辨證論治。書中每證都列舉了大量臨床病例,並對其進行


自序

凡例

卷之一 (1)

卷之一 (2)

卷之二 (1)

卷之二 (2)

卷之二 (3)

卷之二 (4)

卷之二 (5)

卷之二 (6)

卷之二 (7)

卷之三 (1)

卷之三 (2)

卷之三 (3)

卷之三 (4)

卷之三 (5)

卷之三 (6)

卷之三 (7)

卷之四 (1)

卷之四 (2)

卷之四 (3)

卷之四 (4)

卷之四 (5)

卷之四 (6)

卷之四 (7)

卷之四 (8)

卷之四 (9)

卷之四 (10)

卷之五 (1)

卷之五 (2)

卷之五 (3)

卷之五 (4)

卷之五 (5)

卷之五 (6)

卷之六 (1)

卷之六 (2)

卷之六 (3)

卷之六 (4)

卷之六 (5)

卷之七 (1)

卷之七 (2)

卷之七 (3)

卷之七 (4)

卷之七 (5)

卷之七 (6)

卷之八 (1)

卷之八 (2)

卷之八 (3)

卷之八 (4)

卷之八 (5)

卷之八 (6)

卷之九 (1)

卷之九 (2)

卷之九 (3)

卷之九 (4)

卷之九 (5)

卷之九 (6)

卷之十 (1)

卷之十 (2)

卷之十 (3)

卷之十 (4)

卷之十 (5)

卷之十 (6)

卷之十 (7)

卷之十 (8)

卷之十 (9)

卷之十 (10)

卷之十 (11)

卷之十一 (1)

卷之十一 (2)

卷之十一 (3)

卷之十一 (4)

卷之十一 (5)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2)

卷之十二 (3)

卷之十二 (4)

卷之十二 (5)

卷之十二 (6)

卷之十三 (1)

卷之十三 (2)

卷之十三 (3)

卷之十三 (4)

卷之十三 (5)

卷之十三 (6)

卷之十三 (7)

卷之十三 (8)

卷之十三 (9)

卷之十三 (10)

卷之十三 (11)

卷之十三 (12)

卷之十四 (1)

卷之十四 (2)

卷之十四 (3)

卷之十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