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九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10)

1. 內傷門(二十三則)

方用補中益氣湯:

人參(二錢),黃耆(三錢),當歸(三錢),白朮(五錢),甘草(三分),陳皮(五分),升麻(三分),柴胡(一錢)

水煎服。一劑氣旺,不畏風矣,二劑全愈。

東垣先生制此方,以治內傷而兼外感實神,以之治傷酒而感冒風邪者,尤為相宜。使不用此方以升提陽氣,而專用祛風逐邪之味則散盡真氣,風邪轉不肯出,必至輕變重,而重變死也,何不慎歟。

人有貪戀房幃,縱情色欲,遂至感冒外邪傷風咳嗽,睡臥不寧,人以為外感於風也,誰知內傷於腎乎。夫腎為肺子,泄精過多,必取給於肺母,腎虛而肺亦虛,肺氣不能充於毛竅,邪即乘虛而入。倘以為外邪之盛,日用散風之劑,則肺氣益虛,腎水又來取資,是內外盜肺之氣,肺金安得不困乎,肺氣既困,不特不能生腎中之水,且反耗腎中之氣,遂至變勞、變怯者比比也。

治宜補其肺金,更補其腎水,使腎不盜母氣,則肺自得子援,子母兩旺,外邪自衰,不戰而遁矣。

方用金水兩滋湯:

麥冬(一兩),天門冬(三錢),桔梗(一錢),甘草(一錢),熟地(一兩),茯苓(三錢),山藥(五錢),肉桂(三分),白朮(三錢),紫菀(一錢),白芥子(二錢)

水煎服。二劑睡臥安,四劑咳嗽除,十劑全愈。

腎虛感邪最難愈之病也,以散邪之藥,不能直入於腎經耳。詎知腎虛感邪,邪不遽入於腎,仍在肺乎。散肺經之邪,仍補其腎中之水,腎得其益,肺又無損,正善於散邪也。

此症用增減六君湯亦效。

人參,熟地,白朮(各五錢),甘草,陳皮,神麯(各五分),柴胡(一錢),茯苓(三錢),肉桂(三分)

水煎服。

人有防危慮患,日凜恐懼之懷,遂至感冒風邪,畏寒作顫,人以為外感於風也,誰知內傷於心膽乎。夫恐起於膽,懼起於心,過於恐則膽氣先寒,過於懼則心氣先喪。膽寒則精移,心喪則精耗,精移精耗,心與膽不愈虛乎。心膽氣虛,邪易中矣。夫膽屬少陽,膽氣既怯,則邪入少陽,膽不勝任,故畏寒而作顫。

倘再用祛風之藥,則耗損膽氣,膽耗而心氣更耗矣。心膽二經之氣耗,邪又何所畏,肯輕出於表裡之外乎。治法自宜急助其膽氣之壯,膽不寒而心亦不喪,則協力同心,祛除外邪,自易易耳。

方用加減小柴胡湯:

柴胡(一錢),白芍(一兩),茯神(五錢),麥冬(三錢),甘草(一錢),陳皮(五分)

水煎服。一劑膽氣壯,二劑心氣安,三劑風邪盡散。

此方用柴胡以和解膽中之邪,實佐白芍、茯神、麥冬補膽氣之弱,而即補心氣之虛也。二經得補而氣旺,恐懼且不畏,又何懼於外邪哉。

此症用攸利湯亦可治。

白芍(五錢),茯神(三錢),甘草,半夏,人參(各一錢),青皮(五分),柴胡(一錢)

白話文:

內傷門(二十三則)

補中益氣湯

使用人參(8克)、黃耆(12克)、當歸(12克)、白朮(20克)、甘草(2克)、陳皮(2克)、升麻(2克)、柴胡(4克)等藥材。

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一劑,體內氣血就會旺盛,不再畏懼風寒;服用兩劑就能完全痊癒。

這是東垣先生創制的藥方,主要治療因內傷而兼有外感症狀的虛弱體質。特別適合治療因飲酒過量而又感受風邪感冒的人。如果不用此方來提升陽氣,而只專用祛風散邪的藥物,就會耗盡體內的真氣,風邪反而不肯散去,必定會使病情由輕轉重,甚至危及生命,這是不可不謹慎的。

有些人貪戀房事,縱慾過度,導致感受外邪而傷風咳嗽,睡臥不安。人們以為這是外感風邪,卻不知道其實是內傷於腎。腎是肺的兒子,如果過度洩精,必定會從肺這個母親那裡獲取能量。腎虛弱,肺也會跟著虛弱。肺氣不能充分輸送到體表的毛孔,邪氣就會趁虛而入。如果誤以為是外邪旺盛,每天使用散風的藥物,則肺氣會更加虛弱,腎水又會再來索取能量,這樣內外都在耗損肺的氣,肺金怎麼能不困乏呢?肺氣既然困乏,不但不能滋養腎中的水,反而會耗損腎中的氣,因此導致變成勞損、變得虛弱的情況比比皆是。

治療方法應該補養肺金,更要補養腎水,使腎不再掠奪母親(肺)的氣,這樣肺自然會得到兒子的幫助。母子兩方面都旺盛,外邪自然會衰退,不用交戰就會自行退去。

金水兩滋湯

使用麥冬(40克)、天門冬(12克)、桔梗(4克)、甘草(4克)、熟地黃(40克)、茯苓(12克)、山藥(20克)、肉桂(1克)、白朮(12克)、紫菀(4克)、白芥子(8克)等藥材。

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兩劑就能安穩睡臥,服用四劑咳嗽就能消除,服用十劑就能完全痊癒。

腎虛而感受邪氣是最難治癒的疾病,因為散邪的藥物不能直接作用於腎經。殊不知腎虛感受邪氣,邪氣並不是立刻進入腎,而是仍然停留在肺。所以,應該散肺經的邪氣,同時補養腎中的水。腎得到滋養,肺又沒有損傷,這才是善於散邪的方法。

這個病症使用加減過的六君子湯也有效果。

加減六君子湯

使用人參、熟地黃、白朮(各20克)、甘草、陳皮、神麯(各2克)、柴胡(4克)、茯苓(12克)、肉桂(1克)等藥材。

用水煎煮後服用。

有些人因為擔心危險、憂慮患病,整天處於恐懼不安的狀態,因此導致感受風邪,出現畏寒發抖的症狀。人們以為這是外感風邪,卻不知道其實是內傷於心和膽。恐懼出自於膽,害怕出自於心。過度恐懼會使膽氣先受寒,過度害怕會使心氣先耗散。膽寒則精氣流失,心喪則精氣耗竭。精氣流失和耗竭,心和膽不是更加虛弱了嗎?心膽氣虛,邪氣就容易侵入。膽屬少陽,膽氣既然怯弱,邪氣就會進入少陽經。膽無法承擔邪氣,所以就會畏寒發抖。

如果再使用祛風的藥物,就會耗損膽氣,膽氣耗損,心氣會更加耗損。心膽二經的氣都耗損了,邪氣又還有什麼畏懼的,哪裡會輕易地從體表散去呢?治療方法應該趕快幫助壯大膽氣,膽不寒,心也不喪失,這樣就能同心協力,去除外邪,自然就容易多了。

加減小柴胡湯

使用柴胡(4克)、白芍(40克)、茯神(20克)、麥冬(12克)、甘草(4克)、陳皮(2克)等藥材。

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一劑,膽氣就能壯大;服用兩劑,心氣就能安定;服用三劑,風邪就能完全散去。

這個藥方使用柴胡來調和膽中的邪氣,同時用白芍、茯神、麥冬來輔助補養虛弱的膽氣,也補養虛弱的心氣。心膽二經得到補養,氣血旺盛,恐懼都不會害怕了,又何必害怕外來的邪氣呢?

這個病症使用攸利湯也可以治療。

攸利湯

使用白芍(20克)、茯神(12克)、甘草、半夏、人參(各4克)、青皮(2克)、柴胡(4克)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