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7)

1. 火熱症門(十六則)

此症用玄荊湯亦效。

玄參(二兩),荊芥(三錢),水煎服。

熱極止在心頭上一塊出汗,不啻如雨,四肢他處又復無汗,人以為心熱之極也,誰知是小腸之熱極乎。夫小腸在脾胃之下,何以火能犯心而出汗乎?不知小腸與心為表裡,小腸熱而心亦熱矣。然而心中無液取給於腎水以養心。倘汗是心中所出,竟同大雨之淋漓,則發汗亡陽,宜立時而化為灰燼,胡能心神守舍,而不發狂哉。明是小腸之熱,水不下行而上出也。

第小腸之水便於下行,何故不走陰器,而反走心前之竅耶?正以表裡關切,心因小腸而熱,小腸即升水以救心,而心無竅可入,遂走於心外之毛竅而出也。然則治法不必治心,仍治小腸,利水以分消其火氣,則水自歸源,而汗亦不從心頭外出也。方用返汗化水湯:

茯苓(一兩),豬苓(三錢),劉寄奴(三錢),水煎服。一劑而汗止,不必再劑也。

茯苓、豬苓俱是利水之藥,加入劉寄奴則能止汗,又善利水,其性又甚速,同茯苓、豬苓從心而直趨於膀胱,由陰器以下泄。因水去之急,而火亦隨水而去急也,正不必再泄其火,以傷損夫臟腑耳。

此症用苓連湯亦神。

茯苓(二兩),黃連(一錢),水煎服。

口舌紅腫,不能言語,胃中又覺飢渴之甚,人以為胃火之上升也,第胃火不可動,一動則其勢炎上而不可止,非發汗亡陽,必成躁妄發狂矣,安能僅紅腫於口舌,不能言語之小症乎?故此火乃心包之火,而非胃火也。夫舌乃心之苗,亦心包之竅也。若心包無火,無非清氣上升,則喉舌安閒,語言響亮,迨心包火動,而喉舌無權。

況心包之火,乃相火也,相火易於作祟,譬如權臣多欲,欲立威示權,必先從傳遞喉舌之人始;今相火妄動,而口舌紅腫,勢所必至。又譬如主人之友,為其僕輕辱,則友亦緘默以求容,若不投以貨財,則不能饜其僕之所求,此飢渴之所以來也。治法清其心包之火,而不必瀉其胃中之土,恐瀉胃而土衰,則心包之火轉來生胃,其火愈旺也。方用清火安胃湯:

麥冬(一兩),石斛(三錢),丹參(三錢),生地(三錢),炒棗仁(五錢),竹葉(一百片)水煎服。一劑語言出,再劑紅腫消,三劑而胃中之飢渴亦愈矣。

此方全去消心包之火,而又不瀉心中之氣,心包火息而胃氣自安矣。

此症用玄丹麥冬湯亦效。

玄參,丹參,麥冬(各一兩),水煎服。

熱症滿身皮竅如刺之鑽,又復疼痛於骨節之內外,以冷水拍之少止,人以為火出於皮膚也,誰知是火鬱於臟腑,乃欲出而不得出之兆也。蓋火性原欲炎上,從皮膚而旁出,本非所宜,其人內火既盛,而陽氣又旺,火欲外泄,而皮膚堅固,火本鬱而又拂其意,遂鼓其勇往之氣,而外攻其皮膚,思奪門而出,無如毛竅不可遽開,火不得已仍返於臟腑之內,而作痛,以涼水拍之而少止者。喜其水之潤膚,而反相忘其水之能剋火矣,非因水之外擊,足以散火,而能止痛也。

白話文:

火熱症門(十六則)

這種病用玄荊湯也有效。

玄參(二兩)、荊芥(三錢),用水煎服。

有時候發燒到極點,只在心口上一塊地方出汗,像下雨一樣,四肢其他地方卻沒有汗。人們以為是心臟熱到極點了,卻不知道是小腸熱到極點。小腸在脾胃的下面,為什麼熱會跑到心臟那裡而出汗呢?這是因為小腸和心臟是表裡的關係,小腸熱了,心臟也會跟著熱。然而心臟本身沒有液體,需要靠腎臟的水來滋養。如果汗是從心臟出來的,像大雨一樣淋漓不斷,那早就因為大量出汗而虛脫,應該立刻變成灰燼了,怎麼還能神志清醒,不發狂呢?這很明顯是小腸的熱,水不往下走反而往上冒。

小腸的水本來容易往下走,為什麼不走生殖器,反而走心臟前面的毛孔呢?這是因為表裡關係密切,心臟因為小腸而發熱,小腸就往上送水來救心,而心臟沒有開口可以讓水進去,就只好從心臟外面的毛孔出來。所以治療方法不必治心臟,還是要治小腸,用利水的方法來分散它的火氣,水自然回歸原位,汗也不會再從心口冒出來了。可以用返汗化水湯:

茯苓(一兩)、豬苓(三錢)、劉寄奴(三錢),用水煎服。一劑藥汗就止住了,不需要再服第二劑。

茯苓和豬苓都是利水的藥,加上劉寄奴能止汗,又善於利水,而且藥效很快,和茯苓、豬苓一起從心臟直達膀胱,從生殖器排泄出去。因為水排泄得很快,火也隨著水一起被快速帶走,這樣就不需要再去瀉火,而傷害到內臟了。

這種病用苓連湯也很有效。

茯苓(二兩)、黃連(一錢),用水煎服。

有些人會口舌紅腫,說不出話,胃裡又覺得很餓很渴。人們以為是胃火上升,但是胃火不會那麼容易亂動,一旦動起來就會向上燃燒,無法停止,不是大汗淋漓而虛脫,就是煩躁發狂,怎麼可能只是口舌紅腫,說不出話這樣的小症狀呢?所以這個火是心包的火,而不是胃火。舌頭是心臟的苗,也是心包的孔竅。如果心包沒有火,就是清氣上升,喉嚨和舌頭會很舒服,說話聲音洪亮;一旦心包有火,喉嚨和舌頭就不好用了。

而且心包的火是相火,相火很容易作祟,就像權臣慾望很多,為了建立威望,一定先從傳遞消息的喉舌下手。現在相火亂動,口舌紅腫,是必然的結果。又比如主人的朋友,被僕人輕視侮辱,朋友也會保持沉默來求容忍,如果不多給僕人財物,就不能滿足他的要求,這就是飢餓口渴的原因。治療方法應該清除心包的火,而不是瀉胃,如果瀉胃而使胃虛弱,心包的火反而會來生胃,火會更旺。可以用清火安胃湯:

麥冬(一兩)、石斛(三錢)、丹參(三錢)、生地(三錢)、炒棗仁(五錢)、竹葉(一百片),用水煎服。一劑藥就能說話,兩劑藥紅腫就消退,三劑藥胃裡的飢餓口渴也好了。

這個方子完全是清除心包的火,而不是瀉心臟的氣,心包的火熄滅了,胃氣自然就安穩了。

這種病用玄丹麥冬湯也有效。

玄參、丹參、麥冬(各一兩),用水煎服。

有些發熱的人,全身皮膚的毛孔像被針刺一樣,骨頭關節內外又疼痛,用冷水拍打會稍微好一點。人們以為是火從皮膚出來,卻不知道是火鬱積在內臟,想要出來卻出不來的徵兆。火的性質本來是要向上燃燒,從皮膚旁邊出來,本來就不是它的路徑,這個人內火很旺,陽氣也很盛,火想往外發散,但是皮膚又很堅固,火本來就鬱積,又被阻擋,就鼓起勇氣往外攻打皮膚,想奪門而出,無奈毛孔不能立刻打開,火只好又返回內臟,而引起疼痛。用涼水拍打會稍微好一點,是因為喜歡水的滋潤,反而忘記水能剋火,不是因為水能向外攻擊,散去火氣,才能止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