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2)

1. 中邪門(六則)

且肺主皮毛,肺氣虛,皮毛之竅盡開,邪乘空竅而入於腑,由腑而入於臟,又何難哉?故治此邪,必須治肺氣也。但肺為嬌臟,治肺之藥,不能直入於肺,則攻邪之藥,何能直達於肺乎。肺之所畏者,火也;肺之所喜者,土也。補其脾胃之土,則肺之正氣自旺;瀉其心經之火,則肺之邪氣自衰,於補土、瀉火之中,少佐以消痰、逐邪之味可也。方用助金祛邪丹:

麥冬(一兩),茯苓(五錢),黃連(五分),蘇葉(一錢),桔梗(二錢),甘草(一錢),白朮(三錢),人參(一錢),陳皮(一錢),天花粉(三錢),神麯(二錢)水煎服。一劑心清,二劑魄定,三劑邪散矣。

此方心、肺、脾、胃四經同治之法也。攻邪之中,不傷正氣,所以正氣既回,邪氣即散矣。

此症用安魂散亦神。

桔梗(三錢),甘草(一錢),青黛(五錢),百部(一錢),山豆根(一錢),人參(三錢),茯苓(五錢),天花粉(三錢)水煎服。一劑即安。

人有猝中邪氣,眼目昏花,或見婦女之妖嬈,或遇兒童之嬌媚,兩目注戀,彼此調笑,遂至心魂牽纏,譫語淫亂,低聲自語,忽忽如失,皆謂中邪,然此邪乃腎氣之水邪也。夫邪每乘人邪念而入,古人云:心正何懼邪侵。故正氣未衰,則邪正兩途,烏能相併,惟正氣既虛,而邪念又起,是予邪以入門之機也。

但腎有補無瀉,今人之腎氣無不虛者,腎虛宜正氣亦虛矣。腎之有補無瀉者,言腎之真陰,非言腎之正氣。正氣虛而邪火旺,邪火旺而邪氣生,所以正氣未漓者,雖真陰少虧,邪不能入。惟真陰大虧,正氣又喪,邪始得而憑之。治法必須補腎之正氣,邪氣不必治也。蓋攻腎中之邪,必損腎中之正,故攻邪之法,不在攻腎,而在攻胃,以胃為腎之關也。

邪在腎之關門,而腎之正氣,不能上通於心,故作鄭聲之語,搗其關門之邪,正所以救腎也。方用搗關救腎湯:

人參(五錢),白朮(一兩),山藥(一兩),芡實(五錢),薏仁(一兩),白芥子(三錢),澤瀉(三錢),半夏(三錢),玄參(五錢),知母(一錢),厚朴(一錢)水煎服。一劑痰涎消,二劑心魂定,三劑全愈。

此方治胃之邪,仍是治腎之藥,雙治之法也。或謂治腎不宜治胃,以胃在上而腎在下也,何以治胃而能愈?不知入腎之藥,必先入胃後入於腎,故瀉胃邪即所以瀉腎邪也。今兼治之,則二經之間,邪俱無藏身之地,是以不必多劑,即能奏功耳。

此症用益智助神湯亦效。

白朮,熟地(各一兩),白芥子,天花粉炒黑,荊芥(各三錢),山茱萸,巴戟天(各五錢)水煎服。四服全愈。

人有感邪氣於一時,即狂呼大叫,見人則罵,大渴索飲,身體出汗,有似亡陽,然而亡陽之症,必然躁動,中邪之病,惟高聲呼叫,而身臥於床,絕無有登高逾垣之事,聽木聲而大笑,聆人語而開顏,見天光而若畏,膽日色而如驚,人以為陽明之熱病也,誰知是中土氣之邪乎。夫脾胃屬土,脾屬陰,胃屬陽,土邪多不正之氣,故病兼陰陽,所以難治也。

白話文:

中邪門(六則)

而且肺主管皮膚和毛髮,當肺氣虛弱時,皮膚毛孔會全部打開,邪氣就會趁著這些空隙進入身體,先到六腑,再到五臟,這並不是難事。所以要治療這種邪氣,必須先治療肺氣。但是肺是很嬌嫩的臟器,治療肺的藥物不能直接進入肺部,那麼攻打邪氣的藥物又怎麼能直接到達肺部呢?肺最怕火,最喜歡土。所以要補養脾胃的土,肺的正常功能自然就會旺盛;要瀉掉心經的火氣,肺的邪氣自然就會衰退。在補土、瀉火的基礎上,稍微加入一些化痰、驅邪的藥物就可以了。可以用助金祛邪丹這個藥方:

麥冬(一兩),茯苓(五錢),黃連(五分),蘇葉(一錢),桔梗(二錢),甘草(一錢),白朮(三錢),人參(一錢),陳皮(一錢),天花粉(三錢),神麯(二錢),用水煎服。喝一劑藥,心神就會清明;喝二劑藥,魂魄就會安定;喝三劑藥,邪氣就會消散。

這個藥方是同時治療心、肺、脾、胃四個經絡的方法。在攻打邪氣的同時,不會傷害正氣,所以當正氣恢復時,邪氣自然就會消散。

這個症狀用安魂散也很有效果。

桔梗(三錢),甘草(一錢),青黛(五錢),百部(一錢),山豆根(一錢),人參(三錢),茯苓(五錢),天花粉(三錢),用水煎服。喝一劑藥就會好轉。

有些人突然感染邪氣,會出現眼睛昏花,或者看到妖艷的女人,或者看到可愛的孩子,兩眼注視著他們,互相嬉笑調情,於是就心神被牽引,胡言亂語,說些淫穢的話,小聲自言自語,恍恍惚惚,好像丟了魂一樣,這都被認為是中邪。然而這種邪氣其實是腎氣的水邪。邪氣總是趁著人有邪念的時候進入身體。古人說:「心正,就不怕邪氣侵擾。」所以正氣沒有衰弱的時候,邪氣和正氣是各自走各自的路,怎麼可能並存?只有當正氣虛弱,又產生邪念時,才會給邪氣進入身體的機會。

但是腎只能補不能瀉,現在的人腎氣沒有不虛弱的,腎虛的話,正氣也會虛弱。說腎只能補不能瀉,是指腎的真陰,而不是指腎的正氣。正氣虛弱而邪火旺盛,邪火旺盛則邪氣產生。所以正氣沒有耗散的人,即使真陰稍微虧損,邪氣也不能進入身體。只有當真陰嚴重虧損,正氣又喪失時,邪氣才能趁虛而入。治療方法必須要補腎的正氣,邪氣就不必管它。因為攻打腎中的邪氣,必然會損傷腎中的正氣。所以攻邪的方法,不在於攻打腎,而在於攻打胃,因為胃是腎的關卡。

邪氣堵在腎的關門,腎的正氣不能上通於心,所以會說些胡言亂語。疏通堵在關門的邪氣,正是為了救治腎。可以用搗關救腎湯這個藥方:

人參(五錢),白朮(一兩),山藥(一兩),芡實(五錢),薏仁(一兩),白芥子(三錢),澤瀉(三錢),半夏(三錢),玄參(五錢),知母(一錢),厚朴(一錢),用水煎服。喝一劑藥,痰涎就會消散;喝二劑藥,心神就會安定;喝三劑藥就會完全康復。

這個藥方治療胃中的邪氣,實際上也是治療腎的藥物,這是同時治療兩個經脈的方法。有人說治療腎不應該治療胃,因為胃在上而腎在下,為什麼治療胃就能治好腎呢?要知道進入腎的藥物,必定是先進入胃,然後才進入腎,所以瀉掉胃中的邪氣,實際上就是瀉掉腎中的邪氣。現在同時治療,那麼兩個經脈之間的邪氣都無處藏身,因此不需要喝很多劑藥,就能見效。

這個症狀用益智助神湯也有效。

白朮、熟地(各一兩),白芥子、炒黑的天花粉、荊芥(各三錢),山茱萸、巴戟天(各五錢),用水煎服。喝四服藥就會完全康復。

有些人突然感染邪氣,就會大聲呼叫,見人就罵,非常口渴,想要喝水,身體會出汗,好像要虛脫一樣。但是虛脫的症狀必然是躁動不安,而中邪的人只是高聲呼叫,身體卻躺在床上,絕對不會出現爬高上牆的情況。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大笑,聽到人說話就會高興,看到太陽就會害怕,看到日光就會驚恐。人們認為這是陽明經的熱病,誰知道這是中了脾胃的土邪呢?脾胃屬土,脾屬陰,胃屬陽,土邪大多是不正常的氣,所以發病會兼有陰陽兩種症狀,因此很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