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一 (1)

1. 卷之十一

2. 婦人科

3. 帶門(五則)

婦人有終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則臭穢,所謂白帶也。夫帶是濕病,以帶名者,因婦人有帶脈不能約束,故以帶名之。帶脈通於任、督之脈,任、督病而帶脈亦病。帶脈者,所以束帶胎之系也。婦人無此,則難以系胎,故帶脈弱而胎易墮,若損傷帶脈,則胎必不牢。

然帶脈損傷,非獨跌、閃、挫、氣也,行房過於縱送,飲酒出於顛狂,雖無疼痛之苦,其中暗耗,則白物自下。故帶病尼師、寡婦、出嫁之女多,處子在閣,未破瓜之女少也。然室女天稟虛弱者,亦有此病。況加之脾氣之虛,肝氣之郁,濕氣之侵,火氣之逼,安得不患此症哉。

夫濕盛火衰,肝鬱脾虛,則脾土受傷,濕土之氣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為榮血,變成白滑之物,由陰門直下,欲自禁止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補脾胃之氣,少佐之舒郁之味,使風水不閉塞於地中,則地氣自升騰於天上,脾氣健而濕氣自消。方用完帶湯:

白朮(一兩),蒼朮(三錢),甘草(一錢),車前子(三錢),山藥(一兩),陳皮(五分),人參(二錢),白芍(五錢),柴胡(六分),荊芥(五分),半夏(一錢)水煎服。二劑輕,四劑止,六劑全愈。

此方脾、胃、肝三經同治之法。寓補於升,寄消於散。開提肝木之氣,則肝血不燥,何致下克於脾土;補益脾土之元,則脾經不濕,何難分消夫水氣。至於補脾而兼補胃者,脾胃表裡也,脾非胃氣之強,則脾不能旺,補胃正所以補脾耳。

此症用束帶湯亦效。

雞冠花(一兩)(鮮雞冠花三兩),白朮(一兩)水煎,二劑即愈。

婦人有帶下色紅者,似血非血,所謂赤帶也。赤帶亦濕病,火熱之故也。惟是帶脈繫於腰臍之間,近於至陰之地,不宜有火。不知帶脈不通腎而通肝,婦人憂思以傷脾,又加鬱怒以傷肝,於是肝火內熾,下克脾土。而脾土不能運化濕熱之氣,蘊結於帶脈之間,肝火焚燒,肝血不藏,亦滲入於帶脈之內,帶脈因脾氣之傷,約束無力,濕熱之氣隨氣下陷,同血俱下。觀其形象,似血非血,其實血與濕俱不能兩分之也。

世人以赤帶屬之心火者,誤耳。治法清肝中之火,扶其脾氣,則赤淋庶幾少愈乎。方用清肝止淋湯:

芍藥(一兩),當歸(一兩),阿膠(三錢),生地(五錢),丹皮(三錢),黃柏(一錢),牛膝(二錢),黑豆(一兩),香附(一錢),紅棗(十枚)水煎服。一劑少止,二劑又少止,四劑全止,十劑不再發。

此方但去補肝之血,全不利脾之濕者,以赤帶之病,火重而濕輕也。夫火之所以旺者,由於血之衰也。補血足以制火矣。且水與血合成赤帶,竟不能辨其是濕而非濕,則濕盡化為血矣,所以治血可也,何必利濕哉。此方純治血,少加清火之味,故奏功獨奇。倘一利其濕,反引火下行,轉難遽效耳。

白話文:

帶門(五則)

婦女長期陰道分泌白色分泌物,像鼻涕或唾液一樣,止不住,嚴重還會發臭,這就是所謂的白帶。白帶是濕病,之所以稱為「帶」,是因為婦女的帶脈無法約束,所以用「帶」來命名。帶脈與任脈、督脈相通,任脈、督脈生病,帶脈也會生病。帶脈的作用是束縛胎兒,使之穩固。婦女如果沒有帶脈,就難以懷胎,所以帶脈虛弱容易流產,如果損傷帶脈,胎兒必定不穩固。

然而,帶脈受損,不只是跌打損傷或氣虛造成的,房事過度,酗酒放縱,即使沒有疼痛,也會暗中損耗身體,導致白色分泌物排出。所以患有帶病的尼姑、寡婦、已婚女子較多,而處女則較少。但體質虛弱的處女,也可能患此病。再加上脾氣虛弱、肝氣鬱結、濕邪入侵、火邪逼迫,怎能不患此症呢?

如果濕邪盛而火邪衰,肝鬱脾虛,則脾土受損,濕土之氣下陷,因此脾精不能固守,無法轉化為營血,變成滑膩的白色分泌物,從陰道排出,想止住卻止不住。治療方法應該大補脾胃之氣,少量加入疏肝解鬱的藥物,使水濕之氣不阻塞在地下,則地氣自然上升,脾氣健運,濕氣自然消退。方用完帶湯:

白朮一兩,蒼朮三錢,甘草一錢,車前子三錢,山藥一兩,陳皮五分,人參二錢,白芍五錢,柴胡六分,荊芥五分,半夏一錢,水煎服。兩劑藥效輕微,四劑藥可止住症狀,六劑藥可痊癒。

此方是同時治療脾、胃、肝三經的方法。藥效寓補於升,寄消於散。疏通提升肝木之氣,則肝血不燥,就不會下克脾土;補益脾土之元氣,則脾經不濕,就能夠化解水濕。至於既補脾又補胃,是因為脾胃是表裡關係,脾臟的運化功能,需要胃氣的幫助,補胃就是為了補脾。

使用束帶湯也同樣有效。

雞冠花一兩(鮮雞冠花三兩),白朮一兩,水煎,兩劑即可痊癒。

婦女帶下顏色發紅,像血又不是血,叫做赤帶。赤帶也是濕病,是由於火熱之邪引起的。帶脈位於腰臍之間,靠近至陰之地,不宜有火。要知道帶脈不僅與腎經相通,也與肝經相通,婦女憂思傷脾,再加上怒氣傷肝,於是肝火熾盛,下克脾土。脾土不能運化濕熱之氣,積聚在帶脈之間,肝火焚燒,肝血不能藏於肝臟,也滲入帶脈之中,帶脈因脾氣受損,約束無力,濕熱之氣隨著氣血下陷,與血一起排出。觀察其形狀,像血又不是血,其實血和濕邪是混在一起的,無法分離。

世人認為赤帶是心火引起的,這是錯誤的。治療方法是清瀉肝火,扶助脾氣,赤帶就能夠好轉。方用清肝止淋湯:

芍藥一兩,當歸一兩,阿膠三錢,生地五錢,丹皮三錢,黃柏一錢,牛膝二錢,黑豆一兩,香附一錢,紅棗十枚,水煎服。一劑藥略微止住症狀,兩劑藥症狀減輕,四劑藥症狀完全止住,十劑藥不再復發。

此方只用補益肝血,而不利濕,是因為赤帶病症,火重而濕輕。火之所以旺盛,是因為血虛造成的。補血就能夠制火。而且水和血混合成為赤帶,很難區分是濕邪還是非濕邪,濕邪最終會轉化為血,所以治療血分就可以了,何必再利濕呢?此方純粹治療血分,少量加入清熱的藥物,所以療效獨特。如果單純利濕,反而會引火下行,反而不容易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