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七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19)

1. 大瀉門(九則)

此方純是補腎補胃之藥,非止瀉之劑也,然而止瀉之妙,已存於補陰之中,蓋陽火得陰而即止也。倘作胃虛有火治之,亦能止瀉,然下多亡陰,雖止瀉於一時,而陰虛何能驟復?何若此方既能止瀉,而陰陽兩不相傷之為得哉。

此症用存陰湯亦效。

熟地(二兩),山藥,茯苓(各一兩),車前子(五錢),白朮(二兩),甘草,澤瀉(各二錢),水煎服。

人有終年飲酒,不知禁忌,逞醉入房,過於泄精,久則脾氣大傷,變成水瀉,一感風寒,遂大瀉不止,如溏如積,人以為酒濕損脾也,誰知是酒濕傷腎乎。夫脾乃濕土,最惡者濕也。而酒又最濕,幸酒性大熱,而脾亦喜熱,濕熱相合,則脾不甚傷。無如人借酒氣之熱,以助其命門之火,鼓動其焰,以博久戰之歡,究之熱不可長恃,精不能堅守,興闌精泄,火息而濕留於腎宮矣。夫五臟六腑之水,皆賴腎火以化之也。

而腎中有濕,則火去濕存,長年相伴,歲月既深,火日衰而濕日盛,腎不能久留,仍傳出於脾。前酒之濕未去,新酒之濕又來,於是濕盛而熱亦盛,脾不受熱之益,專受濕之害,故經年經月而作瀉也。治法必須大補脾腎,而後解其濕熱之毒。方用解酲止瀉湯:

白朮(一兩),山茱萸(一兩),茯苓(一兩),柞木(五錢),黃連(三、五分),白芍(五錢),附子(一分)

水煎服。

此方脾腎雙補之藥也。用柞木、黃連以解其酒毒,用苓、術以消其水濕,用芍藥以斂其耗脫之陰,用附子一分引群藥入腎,以掃蕩其濕熱,而非助其命門之虛陽也。但此方必須多服為佳。蓋酒濕之瀉,甚難建功。以濕熱入腎,最不易出。或十服之後,改湯劑為丸,朝夕服三月,可以全愈矣。

此症用萸柞湯亦效。

山茱萸(一錢),柞木枝,肉桂,五味子(各二錢),山藥,茯苓(各一兩),水煎服。十劑愈。

人有無端一時作瀉,腹痛不可止,面青唇黑,幾不欲生,肛門之邊,宛如刀割,大瀉傾盆,人以為火瀉也,誰知是受毒而作瀉乎。夫毒必有所由來,非漫然而作瀉也。或食瓜果,或飲涼水,或斟隔宿之茶,或吸露天之酒,或遊神廟陰寒之地,或探古洞幽暗之方,或貪臥於濕處,或加餐夫樹間,或饕牛羊自死之物,或吞禽鳥難化之肉,皆能受毒而發瀉。雖毒受於腹中,瀉出於腸外,非必死之症。

然腹疼欲死,烏可無藥以救之耶。救法於解毒之中,而輔之瀉毒之品,因勢利導,祛毒更神。方用化毒神丹:

生甘草(五錢),大黃(一兩),丹皮(五錢),當歸(一兩),雷丸(三錢),蒲公英(五錢),水煎服。一劑而所中之毒無不盡出而愈,不必二劑。

此方生甘草、蒲公英以解毒,合之大黃、雷丸則祛毒而無太剛之懼,掃毒而無過滯之憂,又得當歸、丹皮以助之,但逐毒之穢,而不損腸之陰,非孟浪以用之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其實是補腎健胃的藥,不是直接止瀉的藥。但它止瀉的奧妙在於補養陰氣,因為陽火得到陰液的滋潤就會自然平息。如果把這種情況當成胃虛有火來治療,也能止瀉,但這樣會耗損更多陰液,即使暫時止住了瀉,陰虛的問題也很難馬上恢復。這個方子既能止瀉,又不會損害陰陽,才是最理想的。

這個病症用存陰湯也有效。

藥方:熟地黃(二兩)、山藥、茯苓(各一兩)、車前子(五錢)、白朮(二兩)、甘草、澤瀉(各二錢),用水煎服。

有人常年喝酒,不懂得節制,醉後還行房事,過度消耗精氣,時間久了就會嚴重損傷脾氣,變成水瀉。一旦感受風寒,就會大瀉不止,瀉出來的東西像稀泥一樣,人們以為是酒的濕氣損害了脾臟。其實是酒的濕氣傷害了腎臟。脾臟是濕土,最怕的就是濕氣,而酒又很濕,幸好酒性大熱,脾臟也喜歡溫熱,濕熱相合,脾臟還不至於嚴重受損。但有些人借助酒的熱性,助長命門之火,使其興奮,以求魚水之歡。結果熱性不能長久,精氣不能守住,歡愉結束後,精氣洩出,火消退而濕氣卻留在腎宮。五臟六腑的水液都要靠腎火來轉化。

當腎中有濕氣時,火氣消退而濕氣留下,長期積累,時間越久,腎火越衰弱,濕氣越旺盛,腎臟無法長期容留,就會把濕氣傳到脾臟。之前喝酒留下的濕氣還沒去除,新的酒濕又來,於是濕氣越來越重,熱氣也隨之增長,脾臟不僅沒得到溫熱的好處,反而受到濕氣的損害,所以才會常年腹瀉。治療方法必須大補脾腎,然後才能解除濕熱之毒。藥方用解酲止瀉湯:

藥方:白朮(一兩)、山茱萸(一兩)、茯苓(一兩)、柞木(五錢)、黃連(三、五分)、白芍(五錢)、附子(一分),用水煎服。

這個方子是脾腎雙補的藥。用柞木、黃連來解酒毒,用茯苓、白朮來消除水濕,用白芍來收斂耗散的陰液,用一分附子引導藥力入腎,來清除濕熱,而不是助長命門的虛陽。但這個方子最好多服用幾次,因為酒濕引起的腹瀉很難治癒。濕熱侵入腎臟,最不容易去除。可以服用十劑之後,將湯劑改成藥丸,早晚服用三個月,就可以痊癒了。

這個病症用萸柞湯也有效。

藥方:山茱萸(一錢)、柞木枝、肉桂、五味子(各二錢)、山藥、茯苓(各一兩),用水煎服,服用十劑即可痊癒。

有的人突然無緣無故地腹瀉,腹痛難忍,臉色青白,嘴唇發黑,好像快要死了一樣,肛門周圍像刀割一樣疼痛,腹瀉如洪水般傾瀉而下,人們以為是火瀉,其實是中了毒而導致的腹瀉。毒一定有來源,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可能是吃了瓜果,喝了涼水,喝了隔夜的茶,喝了露天的酒,去了陰寒的神廟,探訪了幽暗的古洞,貪睡在潮濕的地方,在樹下進食,吃了病死的牛羊肉,吞了難以消化的禽鳥肉,這些都有可能中毒而引發腹瀉。雖然毒是從肚子裡進入的,但瀉是從腸道排出的,不一定是致命的疾病。

但腹痛難忍,好像要死一樣,怎麼能不吃藥救治呢?救治的方法是在解毒的同時,輔助使用瀉毒的藥物,順勢利導,祛除毒素效果更好。藥方用化毒神丹:

藥方:生甘草(五錢)、大黃(一兩)、牡丹皮(五錢)、當歸(一兩)、雷丸(三錢)、蒲公英(五錢),用水煎服。服用一劑就能將體內所中的毒素全部排出,不必服用第二劑。

這個方子用生甘草、蒲公英來解毒,配合大黃、雷丸能祛除毒素,又沒有太過猛烈的副作用,清除毒素而不會過於滯澀。再用當歸、牡丹皮來輔助,在祛除毒素的同時,又不會損傷腸道的陰液,不是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