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二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4)

1. 痹證門(十一則)

水煎服。一劑而驚止,二劑而胃氣開,三劑而水聲息,十劑而心下之痛安然也。

此方之藥,似乎單治心也,然而心包為心之相臣,治心正所以治心包耳。譬如君主清明,而相臣供職惟謹,自能安反側於頃刻也。

此症可用巴戟天湯:

人參,白朮,茯神,巴戟天,車前子(各三錢),山藥(一兩),半夏,肉桂(各一錢)

水煎服。

人有小便艱澀,道澀如淋,而下身生疼,時而升上有如疝氣,人以為疝,或以為淋,而不知非也。蓋風寒濕入於小腸之間,而成痹耳。夫小腸主泄水者也,水入小腸,何邪不去,乃縮住而不流,蓋寒與風作祟也。治法必須散小腸之風寒,而濕氣不難去也。然而治小腸,必宜治膀胱之為得,膀胱利而小腸無不利也。

雖膀胱亦有痹症,而與小腸之痹正無差別,故治小腸之痹,必當以治膀胱者治之耳(風寒濕入於小腸而成痹,亦無人能識)。方用攻痹散:

車前子(三錢),茯苓(三錢),薏仁(一兩),肉桂(五分),木通(二錢),白朮(五錢),王不留行(一錢)

水煎服。一連數劑。而似淋者不淋,似疝者不疝,再服數劑,而痛如失也。

此方利濕而又不耗氣,祛寒而風自散,所以為佳,何用逐風之品以損傷臟腑哉。

此症可用寄奴湯:

白朮(一兩),茯苓(三錢),肉桂(一錢),柴胡(一錢),劉寄奴(二錢)

水煎服。

人有一身上下盡行作痛,有時而止,痰氣不清,欲嗽不能,咽喉氣悶,胸膈飽脹,二便艱澀,人以為肺氣之不行也,誰知是風寒濕之犯於三焦乎。夫三焦主氣,而流通於上中下之間者,氣也。風寒濕感一邪,而氣即不能宣矣。況三邪搏結,安能自舒乎。毋怪清濁二道,舉皆閉塞,因而作痛也。

治法不急祛風寒濕三者之邪,則三焦何以流通哉。然三焦不可徑治也。治三焦必宜治腎,腎氣旺而下焦之氣始通;更宜治肺,肺氣肅而上焦之氣始降;尤宜治脾胃,脾胃健而中焦之氣始化。理肺、腎、脾胃之氣,而益之散邪之藥,則三焦得令,而風寒濕不難去也。方用理本湯:

人參(一錢),白朮(五錢),麥冬(三錢),山藥(五錢),芡實(五錢),巴戟天(三錢),肉桂(一錢),桔梗(五分),貝母(五分),白芥子(二錢),防己(三分),茯苓(三錢),豨薟草(一錢)

水煎服。四劑而上中下之氣乃通,一身之病盡解,再用四劑,諸症全愈。

此方全去扶肺、腎、脾胃之氣,而輕於祛風寒濕者,正所以理其本也,而攻標在其內矣。況原未嘗無蕩邪之藥乎,故能建功若是之神也。

此症亦可用防桂術苓散:

白朮,茯苓,防風(各五錢),巴戟天(三錢),肉桂(一錢),桂枝(八分),天花粉,黃耆(各二錢)

白話文:

用水煎服。喝一副藥後,驚悸的症狀就會停止;喝兩副藥,胃氣就會恢復;喝三副藥,肚子裡的水聲就會消失;喝十副藥,心口下的疼痛就能完全平復。

這個藥方看起來好像只是治療心臟的,但其實心包是心臟的輔助器官,治療心臟實際上也是在治療心包。這就像君主英明,臣子盡忠職守,自然就能迅速平定內亂。

這種病症可以使用巴戟天湯來治療:

人參、白朮、茯神、巴戟天、車前子(各三錢),山藥(一兩),半夏、肉桂(各一錢)。

用水煎服。

有些人小便困難,排尿時像淋雨一樣澀痛,而且下身疼痛,有時疼痛會向上移動,感覺像疝氣。人們可能會認為這是疝氣或淋病,但其實都不是。這是因為風寒濕侵入小腸,導致了痹症。小腸是負責排泄水分的,水進入小腸,如果沒有邪氣阻礙,應該可以順利排出,但現在卻停滯不流,這是寒氣和風邪在作祟。治療方法必須驅散小腸的風寒,濕氣自然也會消除。然而,要治療小腸,必須先治療膀胱才能奏效,膀胱通暢了,小腸自然也會順暢。

雖然膀胱也會有痹症,但與小腸的痹症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治療小腸的痹症,應該用治療膀胱的方法來治療。(風寒濕侵入小腸而形成的痹症,很少有人能識別。)可以使用攻痹散:

車前子(三錢)、茯苓(三錢)、薏仁(一兩)、肉桂(五分)、木通(二錢)、白朮(五錢)、王不留行(一錢)。

用水煎服。連續服用幾劑,原本像淋病的症狀就不再像淋病,像疝氣的症狀也不再像疝氣,再服用幾劑,疼痛就會消失。

這個藥方既能利濕又不會耗損元氣,能驅寒又能使風邪自然消散,所以是好藥方,何必使用那些祛風的藥物來傷害臟腑呢?

這種病症可以使用寄奴湯來治療:

白朮(一兩)、茯苓(三錢)、肉桂(一錢)、柴胡(一錢)、劉寄奴(二錢)。

用水煎服。

有些人全身到處都疼痛,有時會停止,痰液不清,想咳又咳不出來,喉嚨悶塞,胸部飽脹,大小便困難。人們以為是肺氣不順暢,但其實是風寒濕侵犯了三焦。三焦是負責氣的運行,使氣流通於上、中、下各處的。如果受到風寒濕任何一種邪氣的侵擾,氣就不能順暢運行。更何況是三種邪氣同時侵襲,又怎麼能舒暢呢?難怪清氣和濁氣的通道都閉塞了,因而產生疼痛。

治療方法如果不趕快去除風寒濕這三種邪氣,三焦又怎麼能通暢呢?然而,三焦不能直接治療。治療三焦必須先治療腎,腎氣旺盛,下焦的氣才能暢通;還需要治療肺,肺氣肅降,上焦的氣才能下降;更需要治療脾胃,脾胃強健,中焦的氣才能化生。調理肺、腎、脾胃之氣,再配合祛邪的藥物,三焦就能恢復正常,風寒濕也就不難去除。可以使用理本湯:

人參(一錢)、白朮(五錢)、麥冬(三錢)、山藥(五錢)、芡實(五錢)、巴戟天(三錢)、肉桂(一錢)、桔梗(五分)、貝母(五分)、白芥子(二錢)、防己(三分)、茯苓(三錢)、豨薟草(一錢)。

用水煎服。服用四劑,上、中、下的氣就能暢通,全身的病痛都會解除,再服用四劑,各種症狀就能完全痊癒。

這個藥方著重扶助肺、腎、脾胃之氣,而輕於祛風寒濕,這正是調理根本的方法,而攻邪的作用已經包含在其中了。而且,藥方中並非沒有祛邪的藥物,所以才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這種病症也可以使用防桂術苓散:

白朮、茯苓、防風(各五錢),巴戟天(三錢),肉桂(一錢),桂枝(八分),天花粉、黃耆(各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