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 (10)

1. 頑瘡門(二則)

人有久生惡瘡,或在手足,或在胸背,或在頭面,終年經歲而不愈,臭腐不堪,百藥罔效,外藥敷之不應,內藥服之無功,世人故謂之頑瘡。然瘡雖頑,治之當如何?蓋人身氣血和,斷不生瘡癤,間或生之,亦旬日而愈。其不和者,或因濕浸,或因熱盛,或因濕熱寒邪之交至,遂至氣結而不宣,血滯而不散,結於皮而皮生瘡,結於肉而肉生瘡。久則膿血不淨,因而生蟲。

人以為蟲也,又用殺蟲之藥,而反傷其皮肉,則氣血愈虛,力難兼到,棄皮肉於膜外而不顧,則瘡成為冥頑不靈之患矣。故治瘡皆以行氣活血為主,而蟲與毒不必計也。然而血不易活,氣不易行,非補氣補血不可。蓋氣得補而氣自行於周身,血得補而血自活於遍體也。方用救頑湯:

當歸(二兩),黃耆(一兩),白朮(一兩),生甘草(三錢),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麥冬(一兩),柴胡(一兩),茯苓(五錢),半夏(二錢),防風(一錢),連翹(一錢),附子(一片),水煎服。連服二劑,而瘡口必然發腫,斷不可懼。從前無效,今服藥發腫,乃藥助氣血與瘡相戰也,乃速愈之機。

再服二劑,不痛而癢矣。再服二劑,癢止而肉生矣。再服二劑,結靨而愈。再服二劑,不再發。

此方單去活血行氣,得補之力也。氣行血活,蟲將安寄?故不必殺蟲而頑瘡自盡愈矣。

人有內股生瘡,斂如豆許,翻出肉一塊,宛如菌狀,人以為蟲蝕外翻也,孰知是肝經風熱血燥之故乎。夫肝熱則生風,此風乃內風而非外風也。外風清涼而內風蘊熱,故外風宜散而內風宜清。然但清其風而不補其血,則熱不可解,而風不可舒也。必須養血之中而益之清熱之味,則燥不能燥,熱退而風自靜矣。方用清風湯:

白芍(一兩),人參(五錢),當歸(五錢),白朮(三錢),炒梔子(三錢),甘草(一錢),川芎(二錢),丹皮(三錢),沙參(三錢),柴胡(一錢),天花粉(三錢),連翹(一錢),水煎服。一連數劑,瘡口自斂。

此方滋血以養肝,非消肉以化毒。然何以瘡斂而愈也?蓋瘡成於肝木之旺,平肝而血無過燥之虞,自然風散而熱無炎燒之禍也。苟不平肝而內用降火之品,外用追蝕之法,則蝕而又翻,翻而又蝕,其肉益大,而氣愈虛,變出非常,正難救援耳。

白話文:

有人長時間患有嚴重的瘡病,這些瘡可能出現在手腳、胸部背部或是頭臉上,一年四季都不見好轉,其臭味及腐爛情況讓人無法忍受,各種藥物似乎都無效,外用藥塗抹沒有反應,內服藥也毫無作用,因此被世人稱為頑固的瘡。然而,雖然瘡是頑固的,但該如何治療呢?其實,如果人體的氣血和諧,就絕對不會生瘡,偶爾生了瘡,也會在十天半月內痊癒。之所以會生病,可能是因為濕氣侵襲,或是體內熱度過高,或是因為濕熱寒邪同時影響,導致氣結而無法順暢,血液凝滯而無法流動,於是皮膚上就會長瘡,肉裡也會長瘡。久而久之,膿血不停,甚至生蟲。

人們認為這是因為有蟲,所以使用殺蟲的藥物,結果反而傷害了皮肉,使得氣血更虛弱,身體的抵抗力也跟著下降,最終放棄對皮肉的保護,讓瘡變成極其頑固且無法治癒的疾病。因此,治療瘡病應以調理氣血為主,不必太在意蟲和毒素。然而,要讓血液活絡並非易事,要讓氣血順暢也不是那麼簡單,必須補充氣血纔行。因為只有當氣血得到補充,氣血才能在全身自由流動,血液才能在全身活絡。用「救頑湯」來治療:

配方包含:當歸(二兩)、黃耆(一兩)、白朮(一兩)、生甘草(三錢)、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麥冬(一兩)、柴胡(一兩)、茯苓(五錢)、半夏(二錢)、防風(一錢)、連翹(一錢)、附子(一片)。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兩次後,瘡口可能會發腫,但不必害怕。過去藥物都無效,如今服用藥物後發腫,這是藥物幫助氣血與瘡作鬥爭的表現,是病情即將痊癒的跡象。

再服用兩次,就不會痛而會癢。再服用兩次,癢感消失而新肉開始生長。再服用兩次,瘡結疤而痊癒。再服用兩次,就不會再復發。

這個處方單純是為了活絡血液、調節氣血,得到了補血補氣的效果。氣血順暢,血液活絡,蟲子還能生存嗎?因此,不用特別殺蟲,頑固的瘡自然就會痊癒。

有的人大腿內側長瘡,收縮如豆大小,肉塊翻出,形狀像菌類,人們以為是蟲子咬的結果,誰知道這其實是肝經風熱和血燥造成的呢。肝臟熱度過高就會產生風,這種風是體內的風,不是外面的風。外面的風是清涼的,而體內的風卻是蘊藏著熱度的,因此外面的風適合疏散,體內的風則應該清除。但是,如果只清除風而不補充血液,那麼熱度無法消除,風也無法舒緩。必須在養血的同時加入清熱的成分,這樣燥熱纔不會持續,熱度退去,風自然也就平靜了。用「清風湯」來治療:

配方包含:白芍(一兩)、人參(五錢)、當歸(五錢)、白朮(三錢)、炒梔子(三錢)、甘草(一錢)、川芎(二錢)、丹皮(三錢)、沙參(三錢)、柴胡(一錢)、天花粉(三錢)、連翹(一錢)。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幾次後,瘡口就會自己收縮。

這個處方是通過滋養血液來保養肝臟,而不是通過消耗肉體來化解毒素。但為什麼瘡會收縮並痊癒呢?因為瘡是由肝臟活動過度引起的,只要平穩肝臟,血液就不會過度乾燥,風就會散去,熱度也不會再次燃燒。如果不平穩肝臟,而是使用降火的藥物,或是使用外部的腐蝕方法,那麼肉體就會一直腐蝕,腐蝕之後又翻出,翻出之後又被腐蝕,肉體越來越大,氣血越來越虛弱,病情變得非常嚴重,很難得到救治。

2. 接骨門(二則)

人有跌傷骨折,必須杉木或杉板將已折之骨湊合端正,用繩縛住,不可偏邪歪曲,緊緊又用布扎,無使動搖,萬不可因呼號疼痛,心軟而少致變動輕鬆,反為害事。收拾停當,然後用內服之藥。苟或皮破血出,尤須用外治之藥也。但骨內折,而外邊之皮不傷,正不必用外治之藥,然內外夾攻,未嘗不更佳耳。

內治之法,必須以活血去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也。方用續骨神丹:

當歸(二兩),大黃(五錢),生地(一兩),敗龜板(一兩,為末),丹皮(三錢),續斷(三錢),牛膝(二錢),乳香末,沒藥末(各二錢),桃仁(三十個),羊躑躅(一錢),紅花(二錢),白芍(一兩),水煎服。二劑而瘀血散,新血長,骨即長合矣。再服二劑,去大黃,又服四劑則全愈矣。

外治之法,必須用膏藥而加之末藥,滲於傷處為妙。膏名全體神膏:

當歸(二兩),生地(二兩),續斷(一兩),牛膝(一兩),甘草(五錢),地榆(一兩),茜草(一兩),小薊(一兩),木瓜(一兩),杏仁(三錢),人參(一兩),皂角(二錢),川芎(一兩),劉寄奴(一兩),桑木枝(四兩),紅花(二兩),白朮(一兩),黃耆(一兩),柴胡(三錢),荊芥(三錢),用麻油三斤,熬數沸,用麻布瀝去渣,再煎,滴水成珠,加入黃丹末,水漂過一斤四兩,收為膏,不可太老。

再用乳香三錢,沒藥三錢,自然銅醋浸燒七次,三錢,花蕊石三錢,麒麟竭五錢,白蠟一兩,海螵蛸三錢,為細末,乘膏藥未冷時投入膏中,用桑木棍攪勻取起,以瓦器盛之。臨時以煨攤膏,大約膏須重一兩。既攤膏藥,再入細藥,名為勝金丹:

麝香(三錢),血竭(三兩),古石灰(二兩),海螵蛸(一兩),自然銅末(如前制,一錢),乳香(一兩),沒藥(一兩),花蕊石(三錢),冰片(一錢),樟腦(一兩),土狗子(十個),地蝨(乾者一錢),土鱉(乾者一錢),人參(一兩),象皮(三錢),琥珀(一錢),兒茶(一兩),紫石英(二兩),三七根末(一兩),木耳炭(一兩),生甘草末(五錢),

和勻,以罐盛之。每膏藥一個,用勝金丹末三錢,滲在膏藥上貼之。大約接骨不須二個也,重則用膏藥二個。此膏此末皆絕奇,絕異之藥倘骨未損傷,只消貼一張即痊,不必加入勝金丹末藥也。

三方內外治法皆有不可形容之妙,內外同治,旦夕即能奏功。世傳得此三方,可無憂折傷之不可救也。

人有從高而下墮於平地,昏死不蘇,人以為惡血奔心也,孰知是氣為血壅乎。夫跌僕之傷,多是瘀血之攻心,然而跌僕出於不意,未必心動也。惟從高下墜者,失足之時,心必驚悸,自知墜地必死,是先挾死之心,不比一蹶而傷者。心不及動也。故氣血錯亂,每每昏絕而不可救。

治之法。驅其瘀血而必佐之蘇氣之品,而血易散,而氣易開。倘徒攻瘀血,則氣閉不宣,究何益乎。方用蘇氣湯:

乳香末(一錢),沒藥末(一錢),蘇葉(三錢),荊芥(三錢),當歸(五錢),丹皮(三錢),大黃(一錢),桃仁(十四粒),羊躑躅(五分),山羊血末(五分),白芍(五錢),水煎。調服一劑而氣蘇,再劑而血活,三劑全愈。

此方蘇氣活血兼而用之,故奏功神速。方中妙在用羊躑躅與蘇葉、荊芥,因其氣亂而亂之,則血易活而氣易蘇矣。

白話文:

如果有不慎跌倒導致骨折的情況,我們需使用杉木或杉木板來固定已斷的骨骼,使其對齊,並用繩子綁緊,確保骨骼不會偏斜彎曲,再用布帶進一步固定,防止任何移動。千萬不能因為病患的痛苦呼喊,就心軟放鬆綁定,這樣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完成固定後,接著要服用內部治療的藥物。如果皮膚破裂出血,還需使用外部藥物。但若是骨骼斷裂,皮膚卻未受損的情況下,不一定需要外部藥物,不過內外同時治療,效果往往更佳。

內部治療的原則,應先活血化瘀,血液不活絡,瘀血無法排除,瘀血不除,骨骼難以癒合。這裡有一個稱為「續骨神丹」的配方:

當歸(2兩)、大黃(5錢)、生地(1兩)、敗龜板(1兩,研末)、丹皮(3錢)、續斷(3錢)、牛膝(2錢)、乳香末、沒藥末(各2錢)、桃仁(30顆)、羊躑躅(1錢)、紅花(2錢)、白芍(1兩),用水煎煮服用。服用兩劑後,瘀血會散去,新血生成,骨骼就能開始癒合。再服用兩劑,去掉大黃,再服用四劑,就可以完全康復了。

對於外部治療,則需使用膏藥配合粉狀藥物,塗抹在傷口上最為有效。這種膏藥叫做「全體神膏」:

當歸(2兩)、生地(2兩)、續斷(1兩)、牛膝(1兩)、甘草(5錢)、地榆(1兩)、茜草(1兩)、小薊(1兩)、木瓜(1兩)、杏仁(3錢)、人參(1兩)、皁角(2錢)、川芎(1兩)、劉寄奴(1兩)、桑木枝(4兩)、紅花(2兩)、白朮(1兩)、黃耆(1兩)、柴胡(3錢)、荊芥(3錢),用麻油3斤,加熱至沸騰多次,用麻布濾去渣滓,再次加熱,待油滴入水中能形成珠狀,加入黃丹粉末,先前已用水漂洗過的1斤4兩,製成膏狀,注意不要讓膏藥過於老化。

另外,再使用乳香(3錢)、沒藥(3錢)、自然銅醋浸燒七次後的粉末(3錢)、花蕊石(3錢)、麒麟竭(5錢)、白蠟(1兩)、海螵蛸(3錢),研磨成細粉,在膏藥未冷時加入膏中,用桑木棍攪拌均勻,然後放入陶器中保存。使用時,將膏藥加熱,大約重量需達到1兩。將膏藥鋪展後,再加入細藥,這就是「勝金丹」:

麝香(3錢)、血竭(3兩)、古石灰(2兩)、海螵蛸(1兩)、自然銅末(如前處理,1錢)、乳香(1兩)、沒藥(1兩)、花蕊石(3錢)、冰片(1錢)、樟腦(1兩)、土狗子(10個)、地蝨(乾燥後1錢)、土鱉(乾燥後1錢)、人參(1兩)、象皮(3錢)、琥珀(1錢)、兒茶(1兩)、紫石英(2兩)、三七根末(1兩)、木耳炭(1兩)、生甘草末(5錢),

混合均勻,放入罐中保存。每帖膏藥,使用勝金丹粉3錢,撒在膏藥上,貼於患處。大約接骨不需要兩個膏藥,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兩個。此膏藥和藥末都極為特殊,若骨骼未受損傷,只需貼一張即可痊癒,不必加入勝金丹粉末。

以上內外治療的方法,都有難以言喻的奇效,內外同時治療,很快就能見效。世人若掌握這些方法,就不用擔心骨折無法救治。

有人從高處摔落平地,昏迷不醒,人們通常認為是惡血衝心,但實際上,這是因為氣血被阻塞。跌打的傷害,多是由於瘀血攻擊心臟,然而跌打是出乎意料的,未必會讓心臟受到影響。只有從高處墜落的人,在失足的瞬間,心臟必然會感到驚恐,知道自己落地必死,這種情況與突然跌倒受傷不同。心臟來不及反應。因此,氣血混亂,往往會昏迷不醒,無法救治。

治療方法是,驅散瘀血,同時使用能舒緩氣息的藥材,這樣血容易散開,氣也容易順暢。如果只是單純清除瘀血,氣閉塞不通,效果有限。這個方子叫做「蘇氣湯」:

乳香末(1錢)、沒藥末(1錢)、蘇葉(3錢)、荊芥(3錢)、當歸(5錢)、丹皮(3錢)、大黃(1錢)、桃仁(14顆)、羊躑躅(5分)、山羊血末(5分)、白芍(5錢),用水煎煮。服用一劑後,氣息恢復,再服用一劑,血液活絡,服用三劑後,就能完全康復。

這個方子結合了蘇氣和活血的作用,因此療效迅速。其中的妙處在於使用羊躑躅、蘇葉和荊芥,利用它們的特性,使氣血混亂的情況得到改善,從而使血液活絡,氣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