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七 (27)
卷之七 (27)
1. 痢疾門(十二則)
方用升和湯:
陳皮(五分),熟地(五錢),當歸(三錢),生地(二錢),丹皮(一錢),升麻(一錢),甘草(五分),黃耆(三錢),白芍(五錢),車前子(三錢),黃芩(一錢),水煎服。二劑血止,再二劑全愈。
此方名為升陽,其實補陰。但升陽而不補陰,則陽氣愈陷,以陽氣之升,升於陰氣之充也。蓋下血既久,其陰必亡,惟用當、芍、二地以補陰,而後益之黃耆之補氣,則氣自升舉,即不用升麻之提,而陽已有躍躍欲舉之勢。矧助升麻又加車前之去濕,丹皮、黃芩之散火,則濕熱兩消,何氣之再陷乎?此升陽全在和之之妙也。
此症升陷湯亦神。
人參,當歸(各五錢),熟地,白芍(各一兩),丹皮,荊芥,車前子(各三錢),甘草,黃連(各五分),水煎服。
人有痢久不止,日夜數十行,下如清涕,內有紫黑血絲,食漸減少,脈沉細弦促,人以為濕熱之毒未除,誰知是瘀血未散乎。夫痢成於濕熱,未聞痢成於瘀血也。不知血喜流行,若不流行且化瘀矣。況因內外之傷以成瘀,欲其不化為痢難矣。
世人不知成瘀之故,試舉其一二言之:如飽食之後復加疾走,或飲酒之餘更多叫號,或毆傷忍痛,或跌磕耐疼,或大怒而氣無可泄,或遇鬱而愁無可解,或餐燔炙之太多,或受訶責之非分,皆能致瘀而成痢也。及致成痢,以治痢之藥投之,絕無一驗者,以所成之痢,乃似痢而非痢也。
治法但治其瘀,不治其痢則得耳。方用消瘀神丹:
乳香(一錢),沒藥(一錢),桃仁(十四個),滑石(三錢),廣木香(一錢),檳榔(一錢),白芍(五錢),神麯糊為丸。米飲下百丸,連服二日,即下穢物而愈。倘二日少痊,不全愈者,此瘀盛也。用大黃一錢煎湯,送前丸二百丸,無不愈矣。
此方治瘀,而痢未常不兼治也。凡治痢久不愈者,可用此丸以下其瘀血,要在人消息之也。
此症用分瘀湯亦神。
大黃,車前子(各三錢),丹皮(五錢),當歸(一兩),枳殼,柴胡(各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痢疾門(十二則)
方用升和湯:
藥材:陳皮(五分),熟地(五錢),當歸(三錢),生地(二錢),丹皮(一錢),升麻(一錢),甘草(五分),黃耆(三錢),白芍(五錢),車前子(三錢),黃芩(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服兩劑後血便會停止,再服兩劑就能完全康復。
這個藥方名為「升陽」,實際上是補陰的。如果只升陽而不補陰,陽氣反而會更加下陷,因為陽氣的上升,是建立在陰氣充足的基礎上。因為長期下血,陰液必定耗損,所以用當歸、白芍、熟地、生地來補陰,然後再用黃耆補氣,氣就能自然上升。這樣即使不用升麻來提氣,陽氣也已經有躍躍欲動的趨勢。再加上升麻來輔助升陽,又加入車前子來去除濕氣,丹皮和黃芩來散去火氣,這樣濕熱都被清除,陽氣怎麼會再下陷呢?這個方子的升陽,關鍵就在於「和」的巧妙運用。
這個病症,用升陷湯也很有療效。
升陷湯:
藥材:人參、當歸(各五錢),熟地、白芍(各一兩),丹皮、荊芥、車前子(各三錢),甘草、黃連(各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有的人拉痢疾很久都停不下來,每天拉幾十次,大便像清鼻涕一樣,裡面有紫黑色的血絲,食慾逐漸減少,脈象是沉細弦而且急促。人們以為是濕熱之毒還沒清除,哪知道是瘀血沒有散開?痢疾的形成一般是因為濕熱,沒聽說是因為瘀血造成的。卻不知血液喜歡流動,如果不流動就會變成瘀血。何況是因為內傷外傷造成瘀血,想要不變成痢疾也難。
世人不知道形成瘀血的原因,我舉例說一兩種:比如吃飽飯後又快跑,或喝醉酒後又大聲叫喊,或是受傷忍痛,或是跌倒磕碰忍著疼痛,或是大怒而氣無法發洩,或是遇到憂愁而無法排解,或是吃太多烤肉,或是受到不公平的責罵,這些都可能造成瘀血而形成痢疾。一旦形成痢疾,用治療痢疾的藥來醫治,絕對沒有效果,因為這種痢疾是看起來像痢疾,但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痢疾。
治療方法應該治療瘀血,而不是治療痢疾,這樣才能有效。藥方用消瘀神丹:
消瘀神丹:
藥材:乳香(一錢),沒藥(一錢),桃仁(十四個),滑石(三錢),廣木香(一錢),檳榔(一錢),白芍(五錢),用神麯做成藥丸。用米湯送服一百顆,連續服用兩天,就會排出污穢的東西而痊癒。如果兩天稍微好轉但沒有完全痊癒,那就是瘀血太嚴重了。用大黃一錢煎湯,送服之前的藥丸二百顆,沒有不痊癒的。
這個藥方治療瘀血,但痢疾也會同時被治好。凡是治療痢疾很久都沒好的,可以用這個藥丸來清除瘀血,關鍵在於醫生要仔細辨證。
這個病症,用分瘀湯也很有療效。
分瘀湯:
藥材:大黃、車前子(各三錢),丹皮(五錢),當歸(一兩),枳殼、柴胡(各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