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六 (5)
卷之六 (5)
1. 消渴門(五則)
消渴之病,有氣喘痰嗽,面紅虛浮,口舌腐爛,咽喉腫痛,得水則解,每日飲水約得一斗,人以為上消之病也,誰知是肺消之症乎。夫肺屬金,金宜清肅,何火熾如此?蓋心火刑之也,肺為心火所刑,則肺金乾燥,又因腎水之虛,欲下顧腎,肺氣既燥,肺中津液自顧不遑,安得余津以下潤夫腎乎。肺既無內水以潤腎,乃索外水以濟之。
然救其本宮之火炎,而終不能益腎中之真水,腎又不受外水,而與膀胱為表裡,即將外水傳於膀胱,故飲水而即溲也。治法似宜瀉心中之火,以救肺金之熱矣。然而肺因火熱發渴,日飲外水,則水停心下者有之。水日侵心,則心火留於肺而不歸,心中已成虛寒之窟,是寒涼之藥,反為心之所惡。
白話文:
消渴之病,肺消之症
消渴症,一種會出現氣喘痰嗽、面紅虛浮、口舌腐爛、咽喉腫痛等症狀的疾病。患者常常感到口渴,每天要喝很多水,大約一斗左右,人們大多認為這是上消之病。然而,實際上這有可能是肺消之症。
肺屬金,金性清肅,為何會出現火熾的現象呢?這是因為心火刑肺所致。心火過盛,灼傷肺金,導致肺部乾燥,同時也因為腎水虛弱,肺氣想要下行滋潤腎臟,卻因自身乾燥而無力,無法將津液下輸至腎臟。
肺部沒有內水滋潤腎臟,便會從外界汲取水分以補救。然而,這種做法只能暫時緩解肺部火熱,卻無法補充腎臟的真水。腎臟不接受外水,與膀胱是表裡關係,便將外水傳輸至膀胱,所以患者喝水就會立刻排尿。
治療方法看似應該瀉心火以救肺金之熱,但肺部因火熱而發渴,每天飲用大量外水,容易導致水停滯於心臟下方。水日漸侵襲心臟,心火便會留在肺部而不歸位,心臟內部已經形成虛寒之處,因此使用寒涼藥物,反而會讓心臟排斥。
且寒涼之藥,不能上存,勢必下趨於脾胃。夫肺火之盛而不解者,正苦於脾胃之虛,土不能生金之故。苟再用寒涼,必至損傷脾胃之氣,肺金何以養哉。必須仍治肺金,少加補土之味,則土旺而肺氣自生,清肅之令行,而口渴自止。方用清上止消丹:
麥冬(二兩),天冬(一兩),人參(三錢),生地(五錢),茯苓(五錢),金銀花(一兩),水煎服。十劑渴盡減,二十劑全愈。
此方重治肺,而輕治胃與脾。治肺而不損金,清火而不傷土。土生金而金生水,又何疑乎。惟方中加入金銀花者,火刑金而多飲涼水,則寒熱相擊,熱雖暫解於片刻,而毒必留積於平時,用清金之藥,以解其熱,不能解其毒也。與其日後毒發而用散毒之品,何若乘解熱之時,即兼解其毒,先杜其患哉。況金銀花不特解毒,且善滋陰,一味而兩用之也。
白話文:
寒涼的藥物無法停留在上部,必然會往下趨向脾胃。肺火旺盛無法消除,正是因為脾胃虛弱,土無法生金的緣故。如果再次使用寒涼藥物,必定會損傷脾胃之氣,肺金又如何滋養呢?必須繼續治療肺金,適當添加補土的藥物,這樣土氣旺盛,肺氣自然生發,清熱肅降的功能得以恢復,口渴就會自然停止。
這方子主要治療肺,而輕微治療胃和脾。治療肺而不損傷肺金,清熱而不傷害脾土。土生金而金生水,這还有什么疑問呢?唯獨方中加入金銀花,這是因為火氣傷肺導致多喝涼水,寒熱交戰,雖然熱氣一時消退,但毒素會積留在體內。使用清肺金的藥物只能解熱,不能解毒。与其日後毒素發作再用解毒藥物,不如趁著解熱的時候,同時解毒,預防疾病。況且金銀花不僅解毒,而且滋陰,一味藥物具有兩種功效。
此症用二冬苓車湯亦效。
麥冬(三兩),天冬(一兩),茯苓(五錢),車前子(三錢),水煎服。
消渴之病,大渴恣飲,一飲數十碗,始覺胃中少快,否則胸中嘈雜如蟲上鑽,易於飢餓,得食渴減,不食渴尤甚,人以為中消之病也,誰知是胃消之病乎。胃消之病,大約成於膏粱之人者居多。
燔熬烹炙之物,肥甘醇厚之味,過於貪饕,釀成內熱,津液乾涸,不得不求濟於外水,水入胃中,不能遊溢精氣,上輸於肺,而肺又因胃火之熾,不能通調水道,於是合內外之水建瓴而下,飲一溲二,不但外水難化,且平日素醞,水精竭絕,而盡輸於下,較暴注、暴泄為尤甚,此竭澤之火,不盡不止也。
白話文:
這種情況可以用二冬苓車湯治療,效果很好。配方是:麥冬三兩、天冬一兩、茯苓五錢、車前子三錢,水煎服。
消渴症患者會非常口渴,一次喝上十幾碗水才感覺舒服一點,否則胸口會覺得空虛,像蟲子在鑽一樣,容易感到飢餓,吃了東西口渴就會減輕,不吃就更加口渴,很多人以為這是中消,其實是胃消。胃消大多發生在愛吃肥甘厚味的人身上。
他們過度貪食油膩、辛辣、燒烤的食物,導致體內積熱,津液枯竭,不得不大量喝水來解渴。水進入胃中,卻不能化為精氣,輸送到肺部。而肺部也因為胃火旺盛,不能調節水液,導致水份不斷排出,喝得多尿得也多。不僅外來的水難以消化,而且體內原本的水分也大量流失,比急性腹瀉更嚴重。這就好像用火燒干了池塘,水源枯竭,火勢就無法熄滅。
使腎水未虧,尚可制火,無如膏粱之人,腎水未有不素乏者也,保火之不爍干足矣,安望腎水之救援乎。內水既不可制,勢必求外水之相濟,而外水又不可以濟也,於是思食以濟之。食入胃中,止可解火於須臾,終不能生水於旦夕,不得不仍求水以救渴矣。治法宜少瀉其胃中之火,而大補其腎中之水,腎水生而胃火息,腎有水,而關門不開,胃火何從而沸騰哉。方用閉關止渴湯:
石膏(五錢),玄參(二兩),麥冬(二兩),熟地(二兩),青蒿(五錢),水煎服。二劑而渴減,四劑而食減,十劑消渴盡除,二十劑全愈。
白話文:
如果腎水沒有虧損,還能抑制火氣,可是那些吃肥甘厚味的人,腎水總是缺乏,怎麼能指望腎水來控制火氣呢?內在的水分無法抑制火勢,勢必需要依靠外在的水分來幫助,但外在的水分也無法及時補充,於是就想到要靠飲食來補充。食物進入胃中,只能暫時解渴,不能立即生出水分,還是不得不求助於水來解渴。治療方法應該是少瀉胃中的火氣,而大補腎中的水,腎水生出來,胃火就熄滅了。腎臟有水,如同關閉了門戶,胃火又怎麼能沸騰呢?藥方用閉關止渴湯:石膏五錢,玄參二兩,麥冬二兩,熟地二兩,青蒿五錢,水煎服。服用兩劑渴減,四劑食減,十劑消渴盡除,二十劑全愈。
此方少用石膏、青蒿以止胃火,多用玄參、熟地以填腎水,重用麥門冬以益肺氣,未嘗閉胃之關門也。然而胃火之開,由於腎水之開;腎水之開,由於腎火之動也;而腎火之動,又由於腎水之乏也。今補其腎水,則水旺而腎火無飛動之機,火靜而腎水無沸騰之患。腎水既安守於腎宅,而胃火何能獨開於胃關哉。此不閉之閉,真神於閉也。
此症用止消湯亦效。
石膏,人參,茯神(各五錢),玄參(一兩),生地(二兩),知母,麥芽,穀芽,神麯(各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止消湯配方
石膏、人參、茯神(各五錢)、玄參(一兩)、生地(二兩)、知母、麥芽、穀芽、神麯(各三錢),用水煎服。
消渴之症,小便甚多,飲一斗溲一斗,口吐清痰,投之水中,立時散開,化為清水,面熱唇紅,口舌不峭,人以為下消之病也,誰知是腎水泛上作消乎。夫腎水泛上,水升於咽喉口舌之間,宜乎不渴,何以渴之甚也?蓋下寒之極,逼其火於上焦,故作渴耳。此火乃腎中之火,即龍雷之火也。
一發而不可制,宜引而不宜逐,可於水中引之。論此等消渴,仲景張夫子腎氣丸最妙。世傳腎氣丸,乃張夫子定之,以治漢帝之消渴者也。然而腎氣丸止可治消渴已痊之症,不能治消渴初起之症也。當年漢帝乍患下消之時,張夫子實別有神方,未傳於世,今獨傳於鐸,鐸何敢隱秘而不出,以救萬世乎。方用引龍湯:
白話文:
糖尿病患者小便特別多,喝一斗水就排出一斗尿,口中吐出清痰,丟到水裡立刻散開,變成清水,臉頰發燙嘴唇紅潤,口舌不乾澀,人們以為是下消之症,卻不知是腎水往上泛導致的。腎水往上泛,水上升到咽喉口舌之間,本該不渴才對,為何反而渴得厲害呢?這是因為下焦寒氣極盛,逼迫腎火上升到上焦,所以才會口渴。這種火是腎臟裡的火,也就是龍雷之火。
這種病一旦發作就難以控制,應該引導它,而不是驅逐它,可以用水引導它。治療這種糖尿病,仲景張仲景的[腎氣丸]最有效。世人流傳腎氣丸是張仲景所定,用來治療漢朝皇帝的糖尿病的。然而腎氣丸只能治療糖尿病已經痊癒的症狀,不能治療糖尿病剛發作的症狀。當年漢朝皇帝剛患下消的時候,張仲景其實還有別的神方,但沒有流傳下來,現在只傳給了我,我怎麼敢隱藏起來不拿出來救治天下蒼生呢?方劑用[引龍湯]:
玄參(三兩),肉桂(三錢),山茱萸(四錢),北五味(一錢),麥冬(一兩),水煎服。一劑渴減半,三劑全愈。
龍火浮游乾燥之極,非玄參三兩,斷不能止其焰,非肉桂三錢,必不能導其歸。山茱萸、北五味非用之以益精,實取之以止渴。益之麥冬者,以龍火久居於上游,未免損肺,得麥冬以生其氣,則肺金生水,火得水而易歸也。或謂多用玄參是欲止焰矣,既恐少用不足以止之,何多用肉桂以增焰乎?蓋用肉桂者,正引火歸源也。
引火而少用肉桂,又何不可?不知玄參善消浮游之火,但其性太涼,非多用肉桂則不足以制其寒,制其寒則寒變為溫,而又非大熱,正龍雷之所喜也。蓋龍雷之性,惡大寒而又惡大熱,大寒則愈激其怒,而火上炎;大熱則愈助其橫,而火上熾。今用肉桂三錢,入於玄參三兩之中,則寒居其九,熱居其一,調和於水火之中;又有山茱、五味、麥冬之助,正不見其熱,惟見其溫也。龍雷喜溫,所以隨之直歸於腎臟。
白話文:
玄參三兩,肉桂三錢,山茱萸四錢,北五味一錢,麥冬一兩,加水煎煮服用。喝完一劑就能減少一半的口渴,喝完三劑就能痊癒。
這種病症是因為火氣上浮,乾燥到了極點,必須用玄參三兩來止住火勢,也必須用肉桂三錢來引導火氣歸位。山茱萸和北五味不是為了補精,而是為了止渴。麥冬則是用來滋養肺氣,因為火氣長期在上焦,容易損傷肺部,麥冬能生肺氣,肺金生水,水能降火,讓火氣更容易歸位。
有些人可能會問,既然要用玄參來止火,為什麼還要用肉桂來助火呢?其實用肉桂正是為了引火歸源。
如果引火卻少用肉桂,行嗎?要知道玄參雖然能消散浮游的火氣,但它的性太涼,如果不大量使用肉桂,就無法抵消它的寒性,寒性被抑制後轉變為溫性,又不會過於燥熱,正合龍雷的喜好。龍雷的特性是既怕過寒又怕過熱,過寒會激怒它,火勢更加猛烈;過熱會助長它的橫行,火勢更加熾盛。現在用三錢肉桂配三兩玄參,寒性佔九分,熱性佔一分,在水火之中達到平衡;再加上山茱萸、北五味、麥冬的輔助,就不會覺得燥熱,只會感到溫暖。龍雷喜溫,所以就順著溫暖的氣息直達腎臟。
火歸於腎,命門不寒,蒸動腎水,下溫而上熱自除。此方較腎氣丸治下消之症效更神速。鐸不惜傳方,又闡揚其義,以見鐸之論症,非無本之學也。
此症用丹桂止氛湯亦效。
熟地(三兩),肉桂(二錢),茯苓,丹皮(各一兩),麥冬(二兩),水煎服。
消渴之症,口乾舌燥,吐痰如蠏涎白沫,氣喘不能臥,但不甚大渴,渴時必須飲水,然既飲之後,即化為白沫,人亦以為下消之病也,誰知是腎火上沸之消症乎。夫腎中有火,乃水中之火也。火生水中,亦火藏於水內。火無水不養,亦無水不藏,明是水之制火也。然而水之不足,必至火之有餘,而火反勝水,火欺水之不能相制,於是越出於腎宮,上騰於咽喉、口齒之間。火與水原不能離者也,火既上升,水必隨之而上升矣。
白話文:
火歸於腎,命門不寒,蒸動腎水,下溫而上熱自除。這種情況下,火氣回歸到腎臟,命門處不會感到寒冷,可以蒸發腎水,下部溫暖,上部的熱氣自然消除。這個方法對於治療下消症狀的效果比腎氣丸更快。我不吝於分享這個祕方,並且詳細解釋其原理,以顯示我的診斷並不是空穴來風。
這種情況使用丹桂止氛湯也有很好的效果。
配方:熟地(三兩),肉桂(二錢),茯苓,丹皮(各一兩),麥冬(二兩),加水煎煮後服用。
對於消渴症狀,口腔乾燥,舌頭疼痛,咳出的痰像蠅的涎液和白沫,呼吸困難,無法平躺,但並不十分口渴,只有在口渴時才需要喝水,然而喝過後,即會轉換為白沫。一般人認為這是下消的病症,卻不知這是腎火上昇的消症。腎中存在火氣,這是藏在水中的火,火在水中生成,也是火藏在水內。火沒有水就不能養生,也不能藏匿,顯然是水制伏了火。然而,水的不足,必定導致火的過盛,火反而勝過水,欺負水不能制伏它,於是火氣越出腎宮,上騰到咽喉、口齒之間。火和水原本就不能分開,火既然上升,水必定隨之上升。
水即不欲上升,釜底火燃,安得不騰沸哉。惟是水涸以致沸騰,而烈火日炊,自成焦釜,不以外水濟之得乎。然焦釜而沃之以水,仍沸騰而上,故吐如蠏之涎沫耳。治法不必瀉火,而純補其水,使陰精之寒,自足以制陽光之熱也。方用寧沸湯:
麥冬(三兩),山茱萸(三兩),茯苓(一兩),水煎服。一劑渴少止,再劑渴又止,飲半月全愈。
此方用山茱萸三兩,以大補腎水,盡人知之。更加入麥冬三兩者,豈滋肺以生腎乎。不知久渴之後,日吐白沫,則熬干肺液。使但補腎水,火雖得水而下降,而肺中乾燥無津,能保肺之不告急乎。肺癰肺痿之成未必不始於此。故補其腎而隨滋其肺,不特子母相生,且防禍患於未形者也。
白話文:
古人言:「水若不能上升,如同釜底的火在燃燒,如何不會沸騰呢?然而,若是水乾涸導致沸騰,烈火持續燒煮,就會使鍋底變焦,這時難道不需要外來的水來幫助嗎?然而,若鍋底已焦,再用水澆灌,依然會沸騰並向上湧出,所以其症狀就像是螃蟹分泌的涎沫一樣。治療方法並不需要瀉火,而是純粹補充水分,使陰精的寒性足以制約陽氣的熱性。」具體的藥方爲「寧沸湯」:
- 麥冬(三兩)
- 山茱萸(三兩)
- 茯苓(一兩)
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第一劑藥後口渴略爲緩解,第二劑後口渴完全消失,連續飲用半月後,病情完全痊癒。
這方藥使用了三兩的山茱萸,以大量補腎水,這是衆所周知的。除此之外,還加入三兩的麥冬,難道是爲了滋養肺部以促進腎水的生成嗎?實際上,長期口渴之後,每日吐出白沫,說明肺部液體已被熬幹。僅補充腎水,即使火得到水的壓制而下降,但肺部仍然乾燥無津,怎能保證肺部不會出現緊急情況?肺痿和肺癆可能就是從這種狀況開始形成的。因此,在補腎的同時,也應滋養肺部,不僅能夠促進子母之間的相互生長,還能防止潛在的禍患於未發之時。
加入茯苓者,因飲水過多,膀胱之間,必有積水,今驟用麥冬、山萸至六兩之多,不分消之於下,則必因補而留滯,得茯苓利水之藥,以疏通之,則補陰而無膩隔之憂,水下趨而火不上沸,水火既濟,消渴自除矣。
此症用解沫散亦神。
熟地(二兩),麥冬(二兩),山萸,丹皮(各一兩),車前子(五錢),水煎服。
人有素健飲啖,忽得消渴疾,日飲水數斗,食倍而溺數,服消渴藥益甚,人以為蟲消也,誰知是脾氣之虛熱乎。夫消渴之症,皆脾壞而腎敗。脾壞則土不勝水,腎敗則水難敵火。二者相合而病成。倘脾又不壞,腎又不敗,宜無消渴之症矣。不宜消渴而消渴者,必脾有熱乘之,得之飲啖酒果而致之者也。
白話文:
在使用茯苓的情況下,這是因為飲水過量,膀胱之間必然會有積水。現在如果突然使用大量的麥冬和山萸(各六兩),如果不通過下部進行消解,那麼就會因為補充而導致阻滯。加上茯苓這類能夠利水的藥物,來疏通它們,這樣補充陰液就不會有膩滯的問題。水分會向下流動,火不會上昇,水和火得到調和,口渴的症狀自然就能消除。
這種病症使用解沫散也很神奇。
熟地(二兩),麥冬(二兩),山萸,丹皮(各一兩),車前子(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有人原本健康飲食,忽然得了口渴的疾病,每天飲水幾鬥,飲食增加但尿頻,服用口渴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人們認為這是因為蟲害造成的,卻不知這是由脾氣虛弱導致的熱症。口渴的症狀,都是由脾臟功能損傷和腎臟衰竭造成的。脾臟功能損傷,土不能勝水;腎臟衰竭,水難以抵抗火。這兩者結合,就形成了病狀。如果脾臟沒有損傷,腎臟沒有衰竭,應該不會有口渴的症狀。出現口渴卻不該出現口渴的症狀,一定是脾臟有熱,由飲食酒果等食物引起的。
夫酒能生熱,熱甚則飢,非飽餐則不能解其飢,然多食則愈動其火矣。火盛非水不能相濟,飲水既多,不得不多溺也。此似消渴而非消渴之症。治法平脾中之虛熱,佐之解酒消果之味,則火毒散,而消渴之病自除。方用蜜香散:
木蜜(二錢),麝香(三分),酒為丸。更用:黃連(一錢),茯苓(三錢),陳皮(五分),神麯(一錢),人參(三錢),煎湯送丸藥。日用三丸,丸盡而愈。
此丸用麝香者,取麝能散酒也。且麝香最克瓜果,瓜果聞麝香之氣,即不結子,非明驗耶。木蜜乃枳枸也,釀酒之房,苟留木蜜,酒化為水。故合用二味,以專消酒果之毒也。酒果之毒既消,用參、苓、連、曲之類,以平脾中之虛熱,則腹中清涼,何消渴之有哉。
白話文:
酒性燥熱,喝太多酒會感到非常口渴,非吃飽飯無法解渴,但是吃太多又會助長體內燥熱。燥熱過盛,只有水能緩解,喝多了水,自然就會排泄很多尿液。這看起來像消渴症,但其實不是真正的消渴。治療方法是滋陰降火,平息脾胃的虛熱,並加入能解酒消果的藥物,這樣就能散去體內燥熱,消渴病自然就會痊癒。
方劑名為「蜜香散」
用木蜜(兩錢)、麝香(三分),用酒做成丸藥。另外用黃連(一錢)、茯苓(三錢)、陳皮(五分)、神曲(一錢)、人參(三錢),煎成湯汁,用來送服丸藥。每天服用三丸,藥丸吃完病就好了。
這個方子用麝香,是因為麝香能散解酒氣。而且麝香最克制瓜果,瓜果聞到麝香的味道就不會結果,這不是明顯的證據嗎?木蜜是枳枸的果實,釀酒用的容器,如果留著木蜜,酒就會化成水。所以把這兩種藥材放在一起,專門消解酒和瓜果的毒素。酒和瓜果的毒素解除了之後,再用人參、茯苓、黃連、神曲之類的藥物,平息脾胃的虛熱,這樣肚子裡就會涼爽,哪還會出現消渴呢?
此症用消飲散亦佳。
人參,天花粉,茯苓(各三錢),枳殼,厚朴(各一錢),山楂(二十粒),麥冬(二兩),甘草(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這個病症可以用消飲散治療,效果也不錯。
方劑:人參、天花粉、茯苓各三錢,枳殼、厚朴各一錢,山楂二十粒,麥冬二兩,甘草一錢,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