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四 (8)
卷之四 (8)
1. 狂病門(六則)
人有熱極發狂,登高而呼,棄衣而走,氣喘發汗如雨,此陽明胃經之火也。夫陽明之火何以能使人登高而呼乎?蓋火性炎上,內火熾勝,則身自飛揚矣。熱鬱於胸,得呼則氣泄矣。衣所以蔽體者也,內熱既盛,衣之覆體,不啻如焚,棄之則快,又何顧焉。火刑肺金,自然大喘,喘極而肺金受傷,不能自衛夫皮毛,腠理開泄,陰不攝陽,逼其汁而外出,有不可止遏之勢,汗既盡出,心無所養,神將飛越,安得而不發狂乎。方用加味白虎湯救之。
人參(二兩),石膏(三兩),知母(五錢),茯苓(五錢),麥冬(三兩),甘草(一錢),半夏(三錢),竹葉(二百片),糯米(一撮)
白話文:
當人體熱氣過盛時,就會出現發狂、登高呼喊、脫掉衣服奔跑、喘不過氣、汗如雨下的症狀。這是陽明胃經之火造成的。
陽明胃經之火為何會讓人登高呼喊呢?因為火性向上,內火旺盛,就會讓人感到身體輕飄飄想要飛起來。熱氣鬱積在胸腔,呼喊就能讓熱氣散發出來。衣服是遮蔽身體的,內熱過盛,穿著衣服就像被火燒一樣,脫掉衣服才能感覺舒服,又何必顧慮呢?
火氣灼傷肺金,自然就會喘不過氣,喘到極點肺金受損,就無法保護皮毛,導致腠理開泄,陰氣不能約束陽氣,逼迫體液外流,呈現出不可阻擋的趨勢。汗水全部流失,心臟得不到滋養,精神就會飄忽不定,怎麼可能不發狂呢?
治療方法可以使用加味白虎湯。
藥方如下:
人參(二兩),石膏(三兩),知母(五錢),茯苓(五錢),麥冬(三兩),甘草(一錢),半夏(三錢),竹葉(二百片),糯米(一撮)
水煎服。一劑而狂定,再劑而熱止矣,不可用三劑也。
此症非用白虎湯以急救胃火,則腎水立時熬干,身成黑炭矣。然而火勢燎原,非杯水可救,必得滂沱大雨,則滿山遍野之焰始能盡行撲滅也。
此症用坎水湯亦效。
石膏(一兩),玄參(二兩),甘草(一錢),天花粉(三錢),炒梔子(三錢),車前子(二錢)
水煎服。一劑狂定,再劑全愈。
白話文:
藥材包括:石膏(一兩)、玄參(二兩)、甘草(一錢)、天花粉(三錢)、炒梔子(三錢)、車前子(二錢)。
第五段
水煎服。一劑狂定,再劑全愈。
用清水煎煮藥物服用。服用一劑便可使狂躁症狀平息,服用兩劑則完全康復。
人有火起發狂,腹滿不得臥,面赤心熱,妄見妄言,如見鬼狀,此亦陽明胃火之盛也。然胃火是陽症,而妄見妄言如見鬼狀,又是陰症,何也?陽明之火盛,由於心包之火盛也。陽明屬陽,而心包屬陰,心包與陽明之火,一齊並動,故腹滿而不得臥。倘僅有胃火之動,而心包之火不動,雖口渴腹滿,而尚可臥也。
唯心包助胃火而齊動,遂至心神外越,而陰氣乘之,若有所見,因而妄有所言,如見鬼而實非真有鬼也。治法仍宜瀉胃之火,而不必瀉心包之火。蓋胃為心包之子,心包為胃之母也。母盛而子始旺,然子衰而母亦弱耳,瀉胃火非即瀉心包之火乎。方用瀉子湯:
白話文:
人如果體內火氣旺盛,就會發狂,肚子脹滿無法躺下,臉色通紅,心裡發熱,胡思亂想,胡言亂語,像看見鬼一樣。這是陽明胃火盛行的表現。但胃火是陽性的病症,而胡思亂想、胡言亂語像看見鬼一樣卻是陰性的病症,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陽明胃火旺盛,是因為心包火氣旺盛引起的。陽明屬陽,而心包屬陰,心包和陽明一起發熱,所以肚子脹滿無法躺下。如果只是胃火旺盛,心包火氣不旺,即使口渴肚子脹滿,還是可以躺下。
只有當心包助長胃火,兩者一起發熱時,才會導致心神失控,陰氣乘虛而入,產生幻覺,因而胡言亂語,以為看見鬼,其實並非真的有鬼。治療方法還是應該瀉胃火,而不需要瀉心包之火。因為胃是心包的孩子,心包是胃的母親。母親強盛,孩子才能旺盛,但孩子虛弱,母親也會衰弱。瀉胃火,不就等於瀉心包之火嗎?可以用瀉子湯治療。
玄參(三兩),甘菊花(一兩),知母(三錢),天花粉(三錢)
水煎服。一劑而胃火平,二劑而心包火亦平矣。二火既平,而狂病自愈。
論理此症可用白虎湯,予嫌白虎湯過於峻削,故改用瀉子湯。以此症心包屬陰,用白虎湯以瀉陽,畢竟有傷陰氣,不若瀉子湯,既瀉其陽,而又無損其陰之為愈也。或曰:母盛而子始旺,瀉心包之火可也,何以瀉胃子之火耶!不知五臟六腑之火最烈者胃火也,胃火一熾,將腎水立時爍干,故必須先救胃火,胃火息而心包之火亦息矣。
倘先瀉心包之火,而寒涼之藥不能先入心包,必由胃而後入,假道滅虢,不反動胃火之怒乎!不若直瀉胃火,既能制陽,又能制陰,兩有所得也。
白話文:
玄參甘菊知母天花粉湯方解
組成:
- 玄參(三兩)
- 甘菊花(一兩)
- 知母(三錢)
- 天花粉(三錢)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一劑可平胃火,二劑可平心包火,二火既平,狂病自愈。
方義:
此症可用白虎湯治療,但白虎湯過於寒涼,容易傷陰。因此,我改用瀉子湯。因為心包屬陰,白虎湯瀉陽會傷陰氣,而瀉子湯既能瀉陽又能護陰,更適合此症。
有人說,心包火盛則子旺,應該直接瀉心包之火。但不知道五臟六腑中,胃火最為猛烈,胃火熾盛會將腎水燒乾,所以必須先治胃火。胃火平息,心包之火自然也會消退。
如果先瀉心包之火,寒涼之藥必須先經胃部才能到達心包,這就像滅掉虢國卻激怒了晉國,會引發胃火的怒火。不如直接瀉胃火,既能制陽又能制陰,兩全其美。
註釋:
- 瀉子湯:指本方,因其以瀉胃火為主,故名。
- 白虎湯: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組成,具有清熱瀉火之功效。
- 胃火:指胃部陽氣過盛,表現為口乾、口苦、胃痛、便秘等。
- 心包火:指心包經熱,表現為心煩、失眠、狂躁等。
- 狂病:指精神失常,行為異常。
- 腎水:指腎陰,是人體陰液之根本。
- 母盛而子始旺:指心包火盛則子旺,需要泻心包之火。
- 假道滅虢:比喻借道滅虢,卻激怒了晉國。
此症用二石湯亦神。
人參(五錢),石膏(五錢),寒水石(二錢),茯苓(三錢),半夏(二錢),丹皮(五錢)
水煎服。一劑狂定,二劑全愈。
人有易喜易笑,狂妄譫語,心神散亂,目有所見,人疑為胃火之熱也。不知此病非胃熱也,乃心熱耳。心熱發狂,膻中之外衛,謂何亦因心過於酷熱,則包絡膻中何敢代心以司令,聽心中之自主而喜笑不節矣。譬如君王恣肆以擅威,宰輔大臣不敢輕諫,則近侍左右,無非便佞之流,自然聲色可以娛心,言語可以博趣,此偏喜偏笑之所必至也。於是所發之令無非亂政,及至令不可行,而渙散之景象有同鬼域矣。
白話文:
此症用二石湯亦神。
這個病症用二石湯治療,效果也非常好。
人參(五錢),石膏(五錢),寒水石(二錢),茯苓(三錢),半夏(二錢),丹皮(五錢)
藥方:人參五錢,石膏五錢,寒水石二錢,茯苓三錢,半夏二錢,丹皮五錢。
水煎服。一劑狂定,二劑全愈。
將藥材用水煎煮服用。一劑藥就能讓患者恢復理智,兩劑藥就能完全治癒。
人有易喜易笑,狂妄譫語,心神散亂,目有所見,人疑為胃火之熱也。不知此病非胃熱也,乃心熱耳。心熱發狂,膻中之外衛,謂何亦因心過於酷熱,則包絡膻中何敢代心以司令,聽心中之自主而喜笑不節矣。譬如君王恣肆以擅威,宰輔大臣不敢輕諫,則近侍左右,無非便佞之流,自然聲色可以娛心,言語可以博趣,此偏喜偏笑之所必至也。於是所發之令無非亂政,及至令不可行,而渙散之景象有同鬼域矣。
有些人容易發笑、容易高興,說話胡言亂語,心神不寧,眼睛看到幻覺,人們都以為是胃火太旺造成的。其實這種病症不是胃熱引起的,而是心熱所致。心火過盛導致發狂,膻中(胸部中央)的外衛,也就是周圍的器官和組織,也因為心火太熱而不敢代替心臟行使統帥的職責,只能順應著心臟的意志,任由其胡亂喜笑。就好像一個君王過於放縱,肆意妄為,宰相和大臣都不敢輕易勸諫,那麼身邊的近侍就全是阿諛奉承之輩,自然會用美色和言語來取悅君王,這就導致君王喜怒無常,愛笑愛鬧。最終君王發布的命令都是荒唐的,無法執行,導致國家陷入一片混亂,就像鬼域一般。
註解:
- 二石湯:中醫方劑,由石膏和寒水石等藥物組成,主治熱病神昏、狂躁等症。
- 膻中:胸部中央,心臟所在的位置。
- 外衛:指周圍的器官和組織。
- 包絡:指心包膜,保護心臟的膜。
- 便佞:阿諛奉承。
人心之發熱何獨不然。然而心中發狂,以致神越,宜立時暴亡矣,何以仍能苟延日月耶?不知心熱之發狂,不同於胃熱之發狂,胃熱之發狂乃外熱而犯心,心之發狂乃內熱而自亂。故胃狂有遽亡之禍,而心狂有苟延之幸也。治法必以清心為主,心清而狂自定矣。方用清心丹:
黃連(三錢),茯神(五錢),生棗仁(五錢),人參(三錢),麥冬(一兩),玄參(一兩),丹參(三錢)
水煎服。一劑而神定,再劑而狂定,不必用三劑也。
白話文:
人心發熱為何會如此?然而心中發狂,導致神志迷亂,理應立即暴亡,為何還能苟延日月呢?不知心熱發狂,不同於胃熱發狂,胃熱發狂是外熱侵入心臟,而心臟發狂是內熱自行擾亂。所以胃熱發狂有突然死亡的禍患,而心熱發狂卻有苟延殘喘的幸運。治療方法必須以清心為主,心清則狂躁自然平息。方用清心丹:
黃連(三錢),茯神(五錢),生棗仁(五錢),人參(三錢),麥冬(一兩),玄參(一兩),丹參(三錢)
水煎服。一劑即可神志清醒,再服一劑狂躁平息,不必用三劑。
黃連所以清心火,然徒用黃連,則心火正燥,恐黃連性燥,反動其燥,所以又益人參、丹參、麥冬之類,潤以濟之。蓋火有餘,自然氣不足,補氣以瀉火,則心君無傷,可靜而不可動矣。
此症用解妄湯亦效。
人參(一兩),黃連,茯神,柏子仁,玄參,丹參(各三錢),生棗仁(五錢),甘草(一錢),肉桂(二分)
水煎服。一劑狂定,二劑全愈。
人有身熱發狂,所言者無非淫亂之語,所喜者無非歡愉之事,一拂其言,一違其事,則狂妄猝發,見神見鬼,人以為心熱之極也,誰知是心包之熱乎?夫心包為心君之副,心中安靜,胡為任包絡之拂亂乖張至此。蓋君弱臣強,心中寒極,不能自主耳。譬如庸懦之主,朝綱解散,乃寄其權於相,而相臣植黨營私,生殺予奪,悉出其手,奉令者立即稱揚,違命者輒加苛斥,聞順情之辭則喜,聽逆耳之言則怒。顛倒是非,違背禮法,心自生疑,若有所見,心包熱狂,正復相似,治法自應瀉心包之火。
白話文:
黃連可以降心火,但單用會讓心火更加燥熱,因為黃連本身就偏燥性,容易加重燥熱。所以要加入像人參、丹參、麥冬這樣的滋潤藥物,來平衡黃連的燥性。這是因為心火旺盛就會導致氣虛,要補氣才能降心火,這樣才能保護心臟不受損害,保持心神寧靜。
這種病可以用解妄湯治療,效果很好。
解妄湯的藥方是:人參一兩,黃連、茯神、柏子仁、玄參、丹參各三錢,生棗仁五錢,甘草一錢,肉桂二分。
用水煎服,一劑就能平息狂躁,兩劑就能痊癒。
有些人發熱狂躁,滿嘴都是淫穢的話,喜歡的事情都是放縱的。只要稍微違背他們的想法,他們就會突然發狂,出現幻覺,看到鬼神。人們以為這是心火過盛,其實是心包熱盛。心包是心臟的保護層,心臟應該安靜,為什麼會讓心包如此失控呢?這是因為心臟虛弱,心包過於強盛,心臟寒冷,無法控制自己。就像一個懦弱的國君,朝政腐敗,將權力交給丞相,而丞相卻結黨營私,生殺予奪,全憑自己做主。聽話的人就立刻誇獎,不聽話的人就嚴厲斥責,聽到順耳的話就高興,聽到逆耳的話就生氣。他們顛倒是非,違背禮法,導致心生疑慮,彷彿看到幻覺,這就是心包熱盛導致的狂躁,和這種症狀十分相似。治療方法應該是降心包之火。
注釋
- 心火:中醫認為,心臟主管精神,心火是心臟的陽氣,過盛則容易導致心神不寧,出現躁狂、失眠、口渴等症狀。
- 心包:中醫認為,心包是包圍心臟的薄膜,是心臟的保護層,也參與調節心臟功能。
- 瀉心包之火:指針對心包熱盛的治療方法,主要使用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中藥。
總結
这段古文主要阐述了心包热盛导致的狂躁症,以及治疗方法。它强调了心火和心包之间的关系,以及泻心包之火的必要性。
然而徒治心包,而心中內寒,愈有震驚之嫌,必須補助其心,使心氣不弱,而後呼召外人,可清震主之賊矣。苟或單瀉心包之火,則心包且有犯逆之危,非治法之善也。方用衛主湯:
人參(一兩),茯苓(五錢),玄參(一兩),天花粉(三錢),麥冬(五錢),生地(五錢),丹皮(三錢),水煎服。一劑而身熱止,二劑而狂妄定,四劑而喜怒得其正矣。
方用止玄參、生地、丹皮乃清心包之藥,其人參、茯苓、麥冬仍是補心之品,心強而心包之火自弱矣。況玄參、生地、丹皮雖瀉心包而亦是補心之劑,自然撥亂為安,化奸為忠也。或謂心中虛寒,用人參以補虛是矣,然用玄參、丹皮、生地之類雖涼心包,獨不益心之寒乎,似乎宜加熱藥以濟之也。嗟乎!心寒用熱藥理也。
白話文:
方用衛主湯
人參(一兩),茯苓(五錢),玄參(一兩),天花粉(三錢),麥冬(五錢),生地(五錢),丹皮(三錢),水煎服。服用一劑,熱症就會停止;服用兩劑,狂妄的症狀就會平息;服用四劑,喜怒哀樂就會恢復正常。
方解
方中玄參、生地、丹皮是清熱心包的藥物,而人參、茯苓、麥冬則是補益心臟的藥物,心臟強健了,心包的火氣自然就減弱了。此外,玄參、生地、丹皮雖然瀉心包,但它們也是補益心臟的藥物,自然可以撥亂反正,化解邪氣,使之轉為正氣。
有人可能認為,心中虛寒,用人參補虛是對的,但是用玄參、丹皮、生地等涼性藥物清心包,是否會加重心寒呢?似乎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調補。哎!心寒用熱藥,這正是治療的道理。
然而心包火旺,用助火之藥以益心,必由心包而後能入,火性炎蒸,心未必得益,而轉助心包之焰矣。故不若用人參以助心之為得。蓋人參亦能助心包,非心包所惡,用玄參之類共入之,自然擁衛其心,指揮群藥,以掃蕩炎氛,將心氣自旺,寒變為溫,何必用熱藥以生變哉。
此症用正心湯亦神效。
人參,熟地(各一兩),玄參,麥冬(各二兩),菖蒲(一錢),白芥子(三錢)
水煎服。一劑輕,二劑愈。
人有為強橫者所折辱,憤懣不平,遂病心狂,時而持刀,時而逾屋,披頭大叫,人以為陽明胃火之盛也,誰知是陽明胃土之衰乎?夫陽明火盛,必由於心火之大旺也。心火旺,而胃火盛,是火生夫土也,心火衰而胃火盛,是土敗於火也。火生土而胃安,土敗火而胃變,雖所變有似於真火之盛,而中已無根,欲土崩瓦解,而不可救矣。夫狂症皆是熱,而余以此為虛熱,而非實熱,孰肯信之。
白話文:
然而,當心包火氣旺盛時,使用能夠補益心臟的藥物,必須通過心包才能進入。但火氣的升騰會使心臟得不到好處,反而會增強心包的火勢。因此,不如用人參來補益心臟更合適。因為人參也能夠補益心包,並且心包並不會排斥它。如果和玄參這類的藥物一起使用,就能自然保護心臟,調度其他藥物,掃除熱氣,使心氣自行旺盛,從寒冷轉變為溫暖,又何必使用溫熱的藥物來引發問題呢?
這個症狀使用正心湯治療也非常有效。
人參、熟地(各一兩)、玄參、麥冬(各二兩)、菖蒲(一錢)、白芥子(三錢)
加水煮沸後服用。服一劑後輕微改善,服二劑後痊癒。
有人因受到強壯的人欺負侮辱,心中憤怒不平,導致心狂,時常揮刀,時常越牆,披頭大喊,人們認為這是陽明胃火過旺,卻不知是陽明胃土衰弱所致。陽明胃火過旺,必定是因為心火過旺造成的。心火過旺,胃火過旺,是火生土的結果;心火衰弱而胃火過旺,則是土被火損壞。火生土使得胃安,土被火損壞使得胃變,即使變化的表象看似如同真正的火旺,但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根基,想要土崩瓦解,已是無法輓回。
狂症都是熱症,但我認為這是虛熱而非實熱,又有誰願意相信呢?
不知臟腑實熱可以涼折,而虛熱必須溫引。然而陽明胃經之虛熱,又不可全用溫引也。於溫中而佐之微寒之品,實治法之善者。蓋陽明虛熱,乃內傷而非外感也。因憤懣而生熱,不同於邪入而生熱也,明甚。以邪為實熱,而正熱為虛熱耳。方用平熱湯:
人參(五錢),黃耆(一兩),甘草(一錢),麥冬(一兩),黃芩(一錢),青皮(五分),竹瀝(一合),白芍(五錢),茯苓(三錢),棗仁(三錢),炒梔子(五分),天花粉(三錢),柴胡(五分)
白話文:
平熱湯 方解
一般人不知道,實熱的臟腑可以用寒涼的方法來治療,而虛熱則需要溫暖的方法來引導。然而,陽明胃經的虛熱,也不能完全用溫暖的方式來治療。因此,在溫暖脾胃的同時,加入一些微寒的藥物,才是治療陽明虛熱的最佳方法。
這是因為陽明虛熱多半是內傷引起的,而不是外感導致。通常是由於胸悶鬱結、憤怒憂愁等情緒導致內火上升,與外邪入侵引起的熱症不同。所以,我們可以將外邪入侵引起的熱症稱為實熱,而由內傷引起的熱症稱為虛熱。
這方子叫做「平熱湯」,藥物如下:
- 人參(五錢):補氣益血,健脾益肺,溫和滋補,適合氣虛之人。
- 黃耆(一兩):補氣固表,生津止渴,與人參同用,加強補氣作用。
- 甘草(一錢):調和藥性,補脾益氣,緩解藥物毒性。
- 麥冬(一兩):滋陰潤肺,養胃生津,清熱解毒,適合陰虛燥熱之人。
- 黃芩(一錢):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降肺氣,適合肺熱、濕熱、熱毒之人。
- 青皮(五分):行氣消積,化痰止咳,理氣止痛,適合氣滯、食積、腹痛之人。
- 竹瀝(一合):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潤肺化痰,適合熱病、咳嗽、口渴之人。
- 白芍(五錢):養血柔肝,鎮痛止痙,斂陰止汗,適合肝血不足、疼痛、盜汗之人。
- 茯苓(三錢):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利水消腫,適合脾虛濕盛、心神不安、水腫之人。
- 棗仁(三錢):養心安神,鎮靜安眠,緩解焦慮,適合心神不安、失眠多夢之人。
- 炒梔子(五分):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瀉肝火,適合肝火旺盛、目赤腫痛、血熱之人。
- 天花粉(三錢):清熱生津,利尿消腫,止渴潤燥,適合熱病口渴、水腫、尿少之人。
- 柴胡(五分):疏肝解鬱,退熱升陽,調和氣血,適合肝氣鬱結、胸悶氣短、發熱之人。
平熱湯通過補氣、滋陰、清熱、疏肝解鬱等作用,達到平衡陰陽、調節臟腑、緩解虛熱的效果。
水煎服。二劑而狂輕,四劑而狂定,服一月而安然熟臥矣。
此方變竹葉石膏湯,以治陽明之虛熱也。甘溫以退大熱,復佐之以甘寒,使陽明之火相順而不逆,轉能健土於火宅之中,消煙於余氛之內。土既有根,火亦自息,何狂之不去乎!倘以為實熱,而用竹葉石膏也,去生自遠矣。
此症用舒憤湯亦神效。
白芍(二兩),炒梔子(五錢),玄參(一兩),天花粉(三錢),柴胡(一錢)
水煎服。一劑狂定,再劑愈,三劑全愈。
人有忍飢過勞,忽然發狂,披髮裸形,罔知羞惡,人以為失心之病也,誰知是傷胃而動火乎?夫胃屬陽明,陽明火動,多一發而不可止。世皆謂胃火,宜瀉而不宜補,然而胃實可瀉,而胃虛不可瀉也。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二陽者正言胃也。胃為水穀之海,最能容物,物入胃而消,胃亦得物而養,物養胃而火靜,胃失物而火動矣。
白話文:
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兩劑後,狂亂的情況會減輕,四劑後,狂亂就會平定,一個月後,就能夠安詳地進入熟睡。
這個方子是改變了竹葉石膏湯,用來治療陽明經的虛熱。甘溫的藥物可以退除大熱,再加上甘寒的藥物,使得陽明的火氣順應不逆,反而能在火宅中強健土元,消除餘熱。土元有了根基,火氣自然熄滅,哪裡還會有狂亂呢!如果認為是實熱,而使用竹葉石膏,那效果就大相逕庭了。
這種情況使用舒憤湯也能達到神奇的療效。
白芍(二兩),炒梔子(五錢),玄參(一兩),天花粉(三錢),柴胡(一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一劑後,狂亂情況就會平定;再服用一次,病情就會好轉;三次全數恢復。
人如果忍饑耐勞,突然發狂,披頭赤身,完全不知羞恥,人們以為這是失心發狂的病症,但其實是因為傷害了胃部而導致火氣動盪。胃屬於陽明經,陽明經的火氣一旦動蕩,就會不斷發作無法停止。世人通常認為胃有火氣,應該瀉出而不是補充,然而實際上胃實則可以瀉,但胃虛則不能瀉。經書中提到:「二陽之病發心脾」,這是在說胃。胃是水穀的海,最能容納物質,食物進入胃後被消化,胃也因此得到物質的滋養,物質養育了胃,火氣就能平靜,若胃失去物質,火氣就會開始動盪。
及至火動而胃土將崩,必求救於心脾,心見胃火之沸騰,而心神有切膚之痛,自擾亂而不寧,脾見胃火之焚燒,而脾之意有震鄰之恐,亦紛紜而無定,失其歸依,安得而不發狂哉!治法不必安心之神,奠脾之意也,仍救其胃氣之存,而狂自可定也。雖然救胃氣者,必救胃土也,欲救胃土,而不少殺胃火,則胃氣亦未能獨存耳。
方用救焚療胃湯:
人參(一兩),玄參(一兩),竹瀝(一合),陳皮(三分),神麯(五分),山藥(五錢),百合(五錢)
白話文:
當胃火旺盛,胃土快要崩解時,必然需要心脾相救。心臟感受到胃火沸騰,心神如同被灼燒般疼痛,自然會心神不寧,焦躁不安。脾臟見到胃火焚燒,脾氣也如同被火燒鄰居般害怕,變得紛亂無所適從。失去依靠,怎麼能不發狂呢?
治療方法不在於安撫心神,而在於穩定脾氣,同時救護胃氣,狂躁自然就會平息。然而,救護胃氣,必先救護胃土;想要救護胃土,又不能不滅掉胃火,否則胃氣也無法獨存。
藥方:救焚療胃湯
人參(一兩)、玄參(一兩)、竹瀝(一合)、陳皮(三分)、神麴(五分)、山藥(五錢)、百合(五錢)
水煎服。一劑而狂定,再劑而狂止,三劑全愈。
此方大用人參以救胃土,即兼用玄參以殺胃火,又益之群藥以調停於心、肺、脾、腎之間,使肝不敢來傷胃土,則胃氣尤易轉也。胃氣一轉,胃傷可補,胃既無傷,而心之神,脾之意,又寧有擾亂紛紜之患乎!此狂之所以易定耳。
此症用遏火湯亦神效。
人參,白朮,生地(各五錢),玄參(一兩),甘草(一錢),知母(一錢),天花粉(二錢),陳皮(五分),神麯(一錢),丹皮(五錢),
水煎服。一劑狂定,再劑全愈。
白話文:
將藥材用水煎煮服用。服用一劑藥就能使狂躁症狀穩定下來,服用兩劑就能完全止住狂躁,三劑藥就能徹底痊癒。
這個方子主要使用人參來救護脾胃之氣,同時也用玄參來清熱降火,再加上其他藥材,調節心、肺、脾、腎之間的平衡,使肝臟不再傷害脾胃,這樣脾胃的運化功能就能更容易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恢復後,就能修復脾胃受損的部分,脾胃健康了,心神安寧,脾氣平和,又怎會有狂躁不安的症狀呢?這就是狂躁症容易被治癒的原因。
這種病症用「遏火湯」也有奇效。
方子中包含人參、白朮、生地(各五錢)、玄參(一兩)、甘草(一錢)、知母(一錢)、天花粉(二錢)、陳皮(五分)、神麴(一錢)、丹皮(五錢)。
將藥材用水煎煮服用。服用一劑藥就能使狂躁症狀穩定下來,服用兩劑就能完全痊癒。
說明
- 這個方子主要針對的是狂躁症,主要是通過調理脾胃、清熱降火、調節臟腑功能來達到治療目的。
- 方子中所用藥材都有一定的功效,例如人參補氣健脾,玄參清熱降火,白朮健脾燥濕等等。
- 這個方子僅供參考,實際使用時需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