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一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一 (17)

1. 受妊門(十則)

此症用寬帶湯亦效。

白朮(二兩),杜仲(一兩),甘草(二錢)

水煎服。服四劑無急迫之狀矣。

婦人有懷抱素惡,不能生子,乃肝氣之鬱結也。夫有子之心脈必流利而滑,肝脈必舒徐而和,腎脈必旺大鼓指,未有三部脈鬱結而能生子者。即心腎二部之脈不郁不結,而肝部之脈獨郁獨結,即非喜脈矣。肝氣不舒,必下克脾土,脾土之氣塞,而腰臍之氣不利,何能通任脈而達帶脈乎?帶脈之氣閉,而胞胎之口不開,精到門亦不受。治法必須開其胞胎之口,但舍開鬱,無第二法也。

方用開鬱種子湯:

香附(三錢),白芍(一兩),當歸(五錢),丹皮(三錢),陳皮(五分),白朮(五錢),茯苓(三錢),天花粉(一錢)

水煎服。連服一月則鬱結之氣盡開,無非喜氣之盈腹,自然兩相好合,結胎於頃刻矣。

此方解肝氣之郁,宣脾氣之困,腰臍氣利,不必通任脈而任脈自通,不必達帶脈而帶脈自達,不必啟胞胎而胞胎自啟也。

此症用鬱金舒和散:

白芍(一兩),當歸(五錢),鬱金,香附,神麯(各一錢),枳殼(三分),白朮(三錢),川芎(二錢)

水煎服。郁開自易得子矣。

婦人身體肥胖,痰多,不能受孕,濕盛之故耳。夫濕從下受,乃言外邪之濕也。婦之濕,實非外邪,乃脾土內病也。因氣衰肉勝,外似健旺,內實虛損,不能行水,而濕停於腸胃,不化精而化涎矣。且肥胖之婦,內肉必滿,遮隔子宮,難以受精,何況又多水濕,亦隨入而隨流出矣。

治法必須以瀉水化痰為主。但不急補脾土,則陽氣不旺,濕痰未必去,人先病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味治之。

人參(三錢),當歸(三錢),黃耆(三錢),白朮(一兩),陳皮(五分),甘草(一錢),柴胡(一錢),半夏(三錢),升麻(四分),茯苓(五錢)

水煎服。連服八劑而痰氣盡消,再服十劑而水亦利,子宮涸出,易於受精。

此方提脾氣而升於上,則水濕反利於下行,助胃氣而消於下,則痰涎轉易於上化,不必用消克之藥以損其肌,不必用浚決之味以開其竅。陽氣旺,自足以攝精;邪濕散,自可以受種也。

此症用敦厚散亦佳。

白朮(一兩),半夏,人參(各二錢),益智仁(一錢),茯苓(五錢),砂仁(二粒)

水煎服。十劑痰消,易於得子。

婦人口乾舌燥,骨蒸夜熱,遍體火焦,咳嗽吐沫,斷難生子,人以為陰虛火動也,誰知骨髓之內熱乎?夫寒陰之地,不能生物,而火燥旱田之內,何能望禾黍之油油也。然骨髓與胞胎何相關切,而能使人無嗣?蓋胞胎為五臟外之臟,因其不陰不陽,所以不列入於五臟之中。不陰不陽者,以其上繫於心包,下繫於命門。

繫心包者,通於心;繫命門者,通於腎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所以善於變化,生男生女,俱從此出。然必陰陽兩平,不偏不枯,始能變化生人,否則正不能生人也。且骨髓者,腎之所化也,骨髓熱而腎熱,腎熱而胞胎亦熱矣。況胞胎無骨髓之養,則嬰兒何以生,骨髓熱而骨中空虛,惟存火氣,何能成胎而作骨哉?!治法必須清骨中之熱。然骨熱由於水虛,補腎中之陰,骨熱自除,胞胎無干爍之虞矣。

白話文:

受孕篇(十則)

這個情況用寬帶湯也有效。

白朮(二兩),杜仲(一兩),甘草(二錢)

用水煎煮服用。服用四劑後,急迫的症狀就會消失。

婦女如果有懷孕的意願,但一直無法生育,通常是肝氣鬱結所導致。如果能懷孕,心脈一定會流暢滑利,肝脈會舒緩平和,腎脈會旺盛有力。沒有三部脈都鬱結卻能懷孕的。即使心腎二部的脈沒有鬱結,只有肝脈鬱結,也不是懷孕的脈象。肝氣不舒暢,一定會向下剋制脾土,脾土之氣阻塞,腰部和肚臍的氣就不順暢,怎麼能通暢任脈和帶脈呢?帶脈的氣閉塞,胞胎的開口就打不開,精子即使到了門口也無法進入。治療方法必須打開胞胎的開口,但除了疏通鬱結,沒有第二種方法。

這裡有一個疏通鬱結的種子湯:

香附(三錢),白芍(一兩),當歸(五錢),丹皮(三錢),陳皮(五分),白朮(五錢),茯苓(三錢),天花粉(一錢)

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一個月,鬱結的氣就會完全疏通,腹中充滿喜氣,自然就能兩情相悅,很快就能懷孕。

這個方子可以疏解肝氣的鬱悶,宣通脾氣的困頓,腰部和肚臍的氣順暢了,不必刻意去通任脈,任脈也會自然通暢;不必刻意去疏通帶脈,帶脈也會自然通暢;不必刻意去開啟胞胎,胞胎也會自然開啟。

這個情況用鬱金舒和散也有效:

白芍(一兩),當歸(五錢),鬱金,香附,神麯(各一錢),枳殼(三分),白朮(三錢),川芎(二錢)

用水煎煮服用。鬱結疏通了,自然就容易懷孕。

婦女身體肥胖,痰多,不能懷孕,是濕氣過盛的緣故。一般說濕氣是從下部感受到的,指的是外來的濕邪。但婦女的濕,其實不是外來的邪氣,而是脾土內部的病變。因為氣虛而肉太多,外表看似健壯,但內在其實虛弱,不能運化水液,導致濕氣停留在腸胃,不化為精液反而化為痰涎。而且肥胖的婦女,體內肌肉必然豐滿,會遮擋子宮,難以讓精子進入,更何況還多水濕,精子進入後也會隨之流出。

治療方法必須以瀉水化痰為主。但如果不及時補養脾土,陽氣就不會旺盛,濕痰就未必能去除,人反而會先病倒。這裡有一個補中益氣湯加味方來治療:

人參(三錢),當歸(三錢),黃耆(三錢),白朮(一兩),陳皮(五分),甘草(一錢),柴胡(一錢),半夏(三錢),升麻(四分),茯苓(五錢)

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八劑,痰氣就會完全消除,再服用十劑,水液也會通利,子宮就會乾燥,容易受孕。

這個方子可以提振脾氣使其向上升,這樣水濕反而會向下排泄;幫助胃氣使其向下消散,這樣痰涎反而會向上化解。不必使用消克之藥來損傷肌肉,不必使用疏通之藥來開啟孔竅。陽氣旺盛,自然就能夠攝取精液;邪濕散去,自然就能夠受孕。

這個情況用敦厚散也很好。

白朮(一兩),半夏,人參(各二錢),益智仁(一錢),茯苓(五錢),砂仁(二粒)

用水煎煮服用。服用十劑,痰消除了,就容易懷孕。

婦女如果口乾舌燥,骨蒸潮熱,全身發熱,咳嗽吐沫,很難懷孕,人們都以為是陰虛火旺,誰知道是骨髓裡面發熱呢?寒冷陰暗的地方,不能長出生物,而乾燥焦熱的旱地,怎麼能指望莊稼茂盛呢?但是骨髓和胞胎有什麼關聯,會導致人沒有子嗣呢?胞胎是五臟之外的臟器,因為它不陰不陽,所以沒有列入五臟之中。說它不陰不陽,是因為它上連心包,下連命門。

連接心包,可以通到心;連接命門,可以通到腎。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所以善於變化,生男生女,都從這裡產生。但必須陰陽平衡,不偏頗不枯竭,才能變化出人,否則就不能生育。而且骨髓是腎所化的,骨髓發熱,腎也發熱,腎發熱,胞胎也會發熱。何況胞胎沒有骨髓的滋養,嬰兒怎麼能出生呢?骨髓發熱,骨骼就會空虛,只剩下火氣,怎麼能形成胎兒和骨骼呢?治療方法必須清除骨髓中的熱。但骨熱是由於水虛引起的,補養腎中的陰液,骨熱自然就會消除,胞胎也沒有乾燥的隱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