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八 (2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21)

1. 癆瘵門(十七則)

此症用逐屍飲亦神。

人參(三分),白朮(二錢),山茱萸(五錢),鰻魚骨燒灰,(一錢)

水煎服。

人有傳染鬼疰者,闔家上下、大小無不生屍蟲之病,是重於傳屍也。蓋傳屍止病於一人,一人死而一人又病,非若鬼疰之重也。此等之病,雖是冤鬼相纏,然初起之時,未常非屍蟲引之也。夫屍蟲作祟,已能殺人,況又有鬼邪相輔,變動不一,其為害也更甚。其症使人夢遺鬼交,泄精淋瀝,沉沉默默,不知所苦,而無處不惡,經年累月漸就困頓,以至於死,一家傳染,多至滅門絕戶,實可傷也。葛稚川曾傳獺肝散以救人,然止可救傳染之初起,不可救傳染之已深。

余逢異人傳方,名為三清丸:

蒼朮(半斤),炒人參(三兩),山茱萸(一斤),白薇(三兩),䗪蟲(三兩),阿膠(三兩),白芍(十兩)鱉甲(十兩),鰻魚骨(三兩),白朮(一斤),柏子仁(不去油,四兩),地骨皮(十兩),沙參(五兩),肉桂(一兩),地慄粉(一斤),神麯(三兩),貝母(二兩),

各為細末,蜜為丸,每日早晚各服三錢。服一月而鬼氣散,服二月而屍蟲死矣。一家盡服之,斷不致有絕門滅戶之禍也。

此方補陽氣以制陰,則鬼不敢近,滅屍氣以殺蟲,則祟不敢藏,有攻之益,無攻之損,起白骨而予以生全,救闔家而令其壽考,功實偉焉。

此症用散疰飲亦佳。

鱉甲炒為末(五錢),狐心末(一錢),人參(二錢),甘草(三分),神麯(二錢),白朮(五錢),山茱萸(五錢),白芍(五錢)

水煎服。一月即愈不再傳。

人有花前月下兩相盟誓,或阻於勢而不能合,或盡於緣而不能逢,遂思結於心中,魂馳於夢寐,漸而茶飯懶吞,語言無緒,悠悠忽忽,終日思眠,面色憔悴,精神沮喪,因而畏寒畏熱,骨中似疼非疼,腹內如餒非餒,人以為癆病之已成也,誰知是相思之惡症乎。夫相思之症,原不必治,遇情人而鬱開矣。

然而情人何易急得,醫道豈竟無他治哉。大約相思之病,先傷於心,後傷於肝,久則傷於脾胃,欲治相思之症,宜統心、肝、脾、胃四經治之,治此四經,多有得生者。未可信古人之言,以相思之症為不可治之病也。夫傷心之病,本不可治,如何相思之傷心,猶為可救,蓋思其人而不得,必動肝火,火動生心,其實一線之延,正藉此肝木之火以生心也。

用平肝解鬱之品,佐之補心安神之味,益之開胃健脾之藥,則肝氣一舒,心火自發,不必去生脾胃之土,而相思病可逐漸而衰也。倘更加人事之挽回,何病之不可愈哉。

方用遂情湯:

香附(三分),白芍(一兩),荊芥(五分),麥冬(三錢),茯神(三錢),白朮(三錢),生棗仁(三錢),人參(五分),神麯(三分),甘草(一分),柴胡(五分),白芥子(五分)

白話文:

癆瘵門(十七則)

這種病(癆瘵)用「逐屍飲」這個方子也相當有效。

藥方組成:人參(少許,約十分之三錢),白朮(約二錢),山茱萸(約五錢),鰻魚骨燒成灰(約一錢)。

用水煎服。

有些人會傳染到「鬼疰」(一種傳染病),全家上下,無論老少,都會生出「屍蟲」(可能指某種寄生蟲或病原體)的病,這比單純的「傳屍」更嚴重。「傳屍」的病只會影響一個人,一個人死了另一個人又生病,不像「鬼疰」這麼嚴重。這種病,雖然可能與冤鬼糾纏有關,但最初發病時,也常常是因為屍蟲引起的。屍蟲作怪就足以致命,更何況還有鬼邪的幫助,變化難測,危害就更大了。這種病會讓人做夢夢到鬼交,遺精不止,精神萎靡,不知道哪裡不舒服,而且全身都覺得不對勁,久而久之越來越虛弱,最後導致死亡。一家人互相傳染,很多會導致滅門絕戶,實在令人痛心。葛洪(字稚川)曾經傳授「獺肝散」來救人,但只能救治剛開始傳染的時候,對已經傳染很深的就沒有用了。

我遇到一位異人傳授一個方子,叫做「三清丸」:

藥方組成:蒼朮(約半斤),炒過的人參(約三兩),山茱萸(約一斤),白薇(約三兩),䗪蟲(約三兩),阿膠(約三兩),白芍(約十兩),鱉甲(約十兩),鰻魚骨(約三兩),白朮(約一斤),柏子仁(不去油,約四兩),地骨皮(約十兩),沙參(約五兩),肉桂(約一兩),地栗粉(約一斤),神麯(約三兩),貝母(約二兩)。

將這些藥材都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每天早晚各服用三錢。服用一個月,鬼氣就會消散;服用兩個月,屍蟲就會死亡。全家人都服用這個藥,絕對不會有滅門絕戶的禍患。

這個方子可以補養陽氣來抑制陰邪,讓鬼不敢靠近;可以消滅屍氣來殺死蟲子,讓邪祟不敢藏匿。它有攻邪的好處,而沒有攻伐的壞處,能讓白骨重新生長,給予生命,能拯救全家使其長壽,功勞實在是偉大啊。

這種病用「散疰飲」這個方子也很好。

藥方組成:炒過的鱉甲粉(約五錢),狐狸心磨成的粉(約一錢),人參(約二錢),甘草(少許,約十分之三錢),神麯(約二錢),白朮(約五錢),山茱萸(約五錢),白芍(約五錢)。

用水煎服。服用一個月就能痊癒,而且不會再傳染。

有些人會在花前月下互相發誓,但因為情勢阻礙而不能在一起,或者因為緣分盡了而不能相逢,於是就把這份情感放在心底,魂牽夢縈。久而久之,茶飯不思,說話沒精神,整天恍恍惚惚,只想睡覺,面色憔悴,精神萎靡,因而怕冷又怕熱,骨頭裡好像疼又好像不疼,肚子裡好像餓又好像不餓。人們以為這是得了癆病,誰知道這是相思病呢?相思病本來不必醫治,只要遇到心上人,鬱悶就會消散。

然而,心上人哪那麼容易就能遇見?難道醫學就沒有其他治療方法了嗎?大約相思病,先是傷心,然後傷肝,久了就會傷到脾胃。要治療相思病,應該同時調理心、肝、脾、胃四條經脈,這樣治療,很多人都能夠康復。不能相信古人說的,認為相思病是無法治癒的病。心傷的病本來是很難治的,為什麼相思傷心,卻還是可以救治呢?因為思念那個人而得不到,必然會引發肝火,肝火會反過來滋養心,這其實是一線生機,正好可以借助肝木的火來滋養心。

使用平肝解鬱的藥物,輔以補心安神的藥物,再配合開胃健脾的藥物,這樣肝氣就能舒暢,心火自然就會產生,不用去生旺脾胃的土,相思病就會逐漸衰退。如果再加上人為的幫助,感情得以圓滿,又有什麼病是不能治好的呢?

藥方使用「遂情湯」:

藥方組成:香附(少許,約十分之三錢),白芍(約一兩),荊芥(少許,約五分),麥冬(約三錢),茯神(約三錢),白朮(約三錢),生棗仁(約三錢),人參(少許,約五分),神麯(少許,約十分之三錢),甘草(少許,約一分),柴胡(少許,約五分),白芥子(少許,約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