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八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20)

1. 癆瘵門(十七則)

此症用解櫱湯亦可治之。

白朮(二兩),茯苓(五錢),肉果(二枚),柞木枝(五錢)

水煎服。十劑愈。

小兒多餐水果,恣食肥甘,以致成疳,身體黃瘦,毛豎膚焦,形如猿猴,狀如刺蝟,食土食炭,人以為兒癆也,誰知是脾胃虛寒之病乎。小兒純陽,本不宜虛寒也。然而先天無虧,而後天每不能無損。蓋先天屬腎,後天屬脾胃也。小兒餐水果,食肥甘,正坐於傷脾胃耳。脾胃一傷,五臟之氣不能行,六腑之氣不能運。

小兒性格不常,何知樽節,水果仍餐,肥甘仍食,欲不成癆,何可得乎。治法補其脾胃之氣,調其飲食之傷,原可隨手奏效,寧至兒癆之病哉。無如世醫以膽草、蘆薈、胡黃連之類以瀉其火,以半夏、枳殼、檳榔、厚朴之類以降其痰,以麥芽、山楂、大黃之類以逐其食,以梔子、楝根、烏梅以殺其蟲,以至兒不勝任,反消損其真元之氣,無異下之石也。

方用六君子湯加減救之。

人參(二錢),白朮(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三分),附子(一分),黃耆(三錢),神麯(五分)

水煎服。

一劑而兒之神氣轉,再劑而兒之神氣生,連服十劑無不全愈,正不必多劑也。

此方原是補氣之劑。補氣者,補脾胃之氣也。小兒之病,原傷於脾胃也。先天實未常傷,脾胃之氣一轉,是後天無損,先天何不接續哉。此癆病之所以易愈耳。

此症用神人散亦甚效。

人參(二錢),白朮(三錢),甘草(五分),肉桂(三分),白豆蔻(一枚),神麯(五分),半夏(三分),山楂(五枚)

水煎服。

人有感染屍蟲,遂至釀成癆病,其症與所感之病人無異,世為傳屍癆者,男子自腎傳心,由心而肺,由肺而肝,由肝而脾。女子自心傳肺,由肺而肝,由肝而脾,由脾而腎,五臟復傳六腑而死矣。此古人之言也,而孰知不然。傳屍癆症,感病人之蟲,視蟲所入之臟,即於是臟見病,無不傳於脾而死,不必五臟之皆傳也。彼五臟之皆傳者,乃自傷於腎,由腎而傳心,心而肺,肺而肝,肝而次於脾耳。

以自傳而為傳屍之病,則誤之甚矣。所以治傳屍之病,不必同於治自傳之症也。雖然傳屍之蟲,雖不擇臟而入,治法必須補胃腎為主,而佐之殺蟲之味,蓋胃氣不敗而津液能生,腎氣不涸,而火氣能伏。且胃為腎之關門,胃土能消,而腎水始足。傳屍之病,未有腎水不竭者也。

此腎與胃之二經,必宜兼補耳。

方用移屍滅怪湯:

人參(一兩),山茱萸(一兩),當歸(三錢),乳香末(一錢),虻蟲(十四個),水蛭(火煅死,十四條),二蠶沙末(三錢)

各為末,蜜為丸,每日服百丸,此藥服完,而傳屍之蟲滅跡矣。

古人傳祛逐癆蟲之藥,多至損傷胃腎,所以未能取效。今用人參以開胃,用山茱萸以滋腎,且山茱萸又是殺蟲之味,同虻蟲、水蛭以蟲攻蟲,則易於取勝。尤恐有形之物,不能深入於屍蟲之內,加當歸以動之,乳香以開之,引其直入而殺之也。復慮蟲蝕補劑以散藥味,更加二蠶沙者,乃蟲之糞也,蟲遇蟲之類,則棄而不食,而人參、歸、萸得行其功,力助諸藥以奏效也。

白話文:

癆瘵門(十七則)

這個病用解櫱湯也可以治好。

配方:白朮(二兩)、茯苓(五錢)、肉果(二枚)、柞木枝(五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十劑就能痊癒。

小孩常吃水果,又過量攝取肥膩甜食,導致變成疳病,身體黃瘦,頭髮豎起,皮膚乾燥焦黃,樣子像猿猴,又像刺蝟,甚至吃土吃炭。人們以為這是小兒勞瘵,卻不知道這是脾胃虛寒的病。小孩本性屬陽,照理不應該虛寒。然而,先天雖然沒有虧損,後天卻常常會有所損傷。因為先天屬腎,後天屬脾胃。小孩吃水果、肥膩甜食,正是傷了脾胃。脾胃一旦受傷,五臟的氣就不能運行,六腑的氣也無法輸佈。

小孩子個性不定,哪會懂得節制?水果照吃,肥膩甜食照樣吃,這樣下去怎麼可能不生勞瘵病呢?治療方法應該是補益脾胃之氣,調理飲食上的損傷,原本可以馬上見效,又何必等到變成勞瘵病呢?無奈現在的醫生卻用膽草、蘆薈、胡黃連之類來瀉火,用半夏、枳殼、檳榔、厚朴之類來降痰,用麥芽、山楂、大黃之類來消食,用梔子、楝根、烏梅來殺蟲。這樣治療,小孩根本承受不住,反而會消耗真元之氣,無異於用石頭往下壓。

可以用六君子湯加減來救治。

配方:人參(二錢)、白朮(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三分)、附子(一分)、黃耆(三錢)、神麯(五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服一劑,小孩的精神氣色就會好轉;再服一劑,精神就會恢復;連續服用十劑,沒有不完全痊癒的,真的不必多服。

這個方子原本就是補氣的。所謂補氣,就是補脾胃之氣。小孩的病,原本就傷於脾胃。先天沒有受傷,只要脾胃之氣恢復正常,後天就沒有損傷,先天之氣自然也會接續上來。這就是為什麼勞瘵病容易治癒的原因。

這個病用神人散也很有效。

配方:人參(二錢)、白朮(三錢)、甘草(五分)、肉桂(三分)、白豆蔻(一枚)、神麯(五分)、半夏(三分)、山楂(五枚)

用水煎煮後服用。

有的人感染了屍蟲,因而釀成勞瘵病,病症跟感染的病人一樣。世人稱之為傳屍癆。男性從腎傳到心,再由心傳到肺,由肺傳到肝,由肝傳到脾。女性則從心傳到肺,由肺傳到肝,由肝傳到脾,由脾傳到腎,五臟接著傳到六腑就死了。這是古人的說法,但誰又能確定一定是這樣呢?所謂傳屍癆,是感染了病人的蟲,蟲進入哪個臟腑,這個臟腑就會發病。無論如何都會傳到脾而死,不一定會傳遍五臟。那些五臟都傳遍的,是自身損傷了腎,由腎傳到心,再由心到肺、肺到肝,肝才傳到脾的。

把自身傳染的病說成是傳屍病,那就大錯特錯了。所以,治療傳屍病,不必和治療自身傳染的病一樣。雖然傳屍蟲不挑臟腑入侵,但治療方法必須以補養胃腎為主,並佐以殺蟲的藥味。因為胃氣不衰敗,津液才能產生;腎氣不枯竭,火氣才能潛藏。而且胃是腎的門戶,胃土能夠消化,腎水才能充足。傳屍病,沒有腎水不枯竭的。

所以腎和胃這兩條經脈,一定要同時補養。

可以用移屍滅怪湯。

配方:人參(一兩)、山茱萸(一兩)、當歸(三錢)、乳香末(一錢)、虻蟲(十四個)、水蛭(用火煅燒至死,十四條)、二蠶沙末(三錢)

把這些藥材都研成末,用蜂蜜做成丸子,每天服用一百丸。這個藥服用完,傳屍蟲就會消失無蹤。

古人傳下來的驅除勞瘵蟲的藥,大多損傷脾胃和腎,所以不能奏效。現在用人參來開胃,用山茱萸來滋養腎,而且山茱萸本身也是殺蟲的藥材,和虻蟲、水蛭一起以蟲攻蟲,就容易取勝。又擔心有形的藥物不能深入到屍蟲內部,所以加入當歸來推動藥力,乳香來開通,引導藥力直入殺蟲。又怕蟲子啃食補藥,導致藥效分散,所以加入二蠶沙,因為它是蟲的糞便,蟲遇到同類的糞便就會避開不食,這樣人參、當歸、山茱萸就能發揮作用,幫助其他藥物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