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六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23)

1. 痿證門(八則)

人有胃火熏蒸,日沖肺金,遂至痿弱不能起立,欲嗽不能,欲咳不敢,及至咳嗽又連聲不止,肺中大痛,非肺癰之毒,乃肺痿之病也。夫肺之成痿也,由於陽明之火上衝於肺,而肺經津液衰少,不能滅陽明之焰,金從火化,累年積歲,肺葉之間釀成火宅,而清涼之藥,不能直入於肺,非扞格清涼之故也。

肺既大熱,何能下生腎水,水乾無以濟火,則陽明之炎蒸更甚,自然求救於水谷;而水穀因肺金清肅之令不行,不能化成津液,以上輸於肺,則肺之燥益甚;肺燥而肺中津液盡變為涎沫濁唾矣。肺液既干,肺氣自怯,所成涎沫濁唾,若難推送而出,此欲嗽之所以不能也。然而涎沫濁唾,終非養肺之物,必須吐出為快,無奈其盤踞於火宅,倘一咳而火必沸騰,胸膈之間必至動痛,此欲咳之所以不敢也。迨忍之又忍至不可忍,而咳嗽涎沫濁唾雖出,而火無水養。

上衝於咽喉,不肯遽下,此咳嗽所以又連聲而不止也。咳嗽至連聲不止,安得不傷損乾燥之肺而作痛乎。人見其痿弱不能起立,或用治痿之藥,愈傷肺氣,奚能起痿。治法宜瀉其胃中之火,大補其肺經之氣,然又不可徒補其肺中之氣,更宜兼補其腎中之水。方用生津起痿湯:

麥冬(一兩),甘草(二錢),玄參(一兩),甘菊花(五錢),熟地(一兩),天門冬(三錢),天花粉(一錢),貝母(一錢),金銀花(五錢),水煎服。連服四劑,而咳嗽輕,再服四劑,而咳嗽止,再服十劑,而痿症除矣。

蓋陽明之火,本可用大寒之藥。然而陽明初起之火,可用大寒;而陽明久旺之火,宜用微寒。因陽明之火,乃胃土中之火,初起可用大寒瀉火,以救腎中之水,久旺用微寒散火,所以生胃中之土也。胃火之盛,胃土之衰也,扶其土,即所以瀉其火。而胃土自健,自能升騰胃氣,化水穀之精微,輸津液於肺中也。

又加之二冬、甘草、天、貝之類,原能益肺消痰,則肺中更加潤澤。得金銀花同入,以消除其敗濁之毒,則肺金何至再燥乎?加熟地者,以填補腎水,水旺而肺不必去顧腎子之涸,則肺氣更安,清肅下行於各府,水生火息,不必治痿而痿自愈也。

此症用紫花飲亦神。

麥冬(三兩),桔梗,甘菊花,薄公英(各五錢),生甘草,貝母(各二錢),生地(一兩),紫花地丁(三錢),水煎服。

胃火上衝於心,心中煩悶,怔忡驚悸,久則成痿,兩足無力,不能動履,此總屬胃火之盛,非心火之旺也。夫胃屬土,而心屬火,心乃生胃,而胃不宜克心。然心火生胃,則心火不炎,胃火熏心,則心火大燥,此害生於恩也。倘徒瀉心火,則胃子見心母之寒,益肆其炎氛,愈添心中之燥。

必下取於腎水,而腎因胃火之盛,熬干腎水,不能上濟於心,火益旺而水益枯,骨中無髓,安得兩足之生力乎?治法宜大益其腎中之水,少清其胃中之火,則胃氣安而腎水生,自然上交於心也。方用清胃生髓丹:

白話文:

人若胃火旺盛,上蒸肺金,導致身體虛弱,無法站立,想咳嗽卻咳不出,想咳又不敢用力,一旦咳嗽起來就連聲不斷,肺部劇痛,這不是肺癰的毒素,而是肺痿的病症。肺痿的成因,是陽明胃火上衝肺部,肺經津液不足,無法制約陽明之火,金受火克,日積月累,肺部如同火宅,即使服用清涼藥物,也難以直達肺部,並不是藥物被阻隔的原因。

肺部過熱,無法滋養腎水,腎水不足以制約陽明之火,則陽明之火更加旺盛,自然會向水谷(食物)求助;但因肺金的清肅功能失調,水谷無法化成津液輸送到肺部,肺部乾燥更加嚴重;肺燥津液耗竭,變成稠厚的唾液。肺液乾燥,肺氣虛弱,稠厚的唾液難以排出,這就是想咳嗽卻咳不出的原因。然而這些稠厚的唾液並非滋養肺部的物質,必須吐出來才舒服,但它們滯留在肺部如同火宅,一旦咳嗽,火勢就會加劇,胸膈會劇痛,這就是不敢咳嗽的原因。忍無可忍之下,咳嗽將唾液咳出,但火勢因缺乏水來滋養而更盛。

火勢上衝咽喉,無法下降,所以咳嗽連綿不斷。咳嗽不止,必然損傷乾燥的肺部而疼痛。人們看到病人虛弱無力,就用治療痿證的藥物,反而更傷肺氣,怎能治癒痿證呢?治療方法應該瀉去胃火,大補肺氣,但不能單純補肺氣,還應同時補腎水。方劑是生津起痿湯:

麥冬一兩、甘草二錢、玄參一兩、甘菊花五錢、熟地一兩、天門冬三錢、天花粉一錢、貝母一錢、金銀花五錢,水煎服。連服四劑,咳嗽減輕;再服四劑,咳嗽停止;再服十劑,痿證痊癒。

陽明之火,本可以用大寒的藥物治療。但陽明初起之火,可以用大寒藥物;陽明久旺之火,則宜用微寒藥物。因為陽明之火,是胃土之火,初起可用大寒瀉火,以滋養腎水;久旺則用微寒散火,以滋養胃土。胃火盛,是胃土衰弱的表現,扶持胃土,就是瀉火的方法。胃土強健,就能升騰胃氣,化生水穀精微,輸送到肺部。

再加二冬、甘草、天門冬、貝母等藥物,本就能滋養肺部、化痰,使肺部更加潤澤。加入金銀花,能消除敗濁之毒,肺金就不會再乾燥了。加入熟地,能滋補腎水,腎水充足,肺就不必擔心腎水不足,肺氣更安穩,清肅之氣下達各臟腑,水火平衡,痿證自然痊癒。

此症使用紫花飲也療效顯著。

麥冬三兩、桔梗五錢、甘菊花五錢、蒲公英五錢、生甘草二錢、貝母二錢、生地一兩、紫花地丁三錢,水煎服。

胃火上衝於心,導致心煩意亂,心悸驚恐,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痿證,兩腿無力,無法行走,這都是胃火過盛,而非心火旺盛。胃屬土,心屬火,心生胃,胃不宜克心。但心火生胃,則心火不旺;胃火熏心,則心火燥熱,這是恩澤反變成禍害。如果單純瀉心火,胃就因心母(心臟)寒冷而更加旺盛,反而加重心火。

必須滋養腎水,但腎因胃火過盛,腎水被熬乾,無法上濟於心,火更旺,水更枯,骨髓空虛,哪裡來的腿部力量呢?治療方法應大補腎水,少清胃火,則胃氣安和,腎水充足,自然上達於心。方劑是清胃生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