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九 (2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27)

1. 痰證門(二十一則)

此症亦可用加減運痰湯:

人參,茯神(各三錢),白朮(五錢),肉桂(一錢),白豆蔻(一枚),陳皮(五分),神麯(一錢),半夏(一錢)

水煎服。

人有痰氣流行,脅下肢滿,發嚏而痛,輕聲吐痰,不敢重咯,此非水氣在肝,乃鬱氣在肝也。夫肝藏血而不藏水,宜水之所不到。然而肝氣鬱則血不藏矣,血不藏而水乘隙而入肝而肝終不藏水,水乃留伏於肝之外而不散,肝氣本郁以招水,又因水而愈郁,肝氣之逆可知矣。脅下正肝之部位,肝氣已郁,即無水邪相犯,尚有脹急之症,水停脅下,安得不支滿乎。

發嚏而痛者,以火鬱未宣,得嚏則火欲出而不得出,因吊動作痛也。治法必須達肝氣之郁,少佐以消痰分水之藥,則隨手奏功矣。

方用開痰飲:

柴胡(一錢),半夏(一錢),甘草(一錢),炒梔子(一錢),陳皮(一錢),薄荷(一錢),枳殼(三分),蒼朮(二錢),茯苓(五錢)

水煎服。二劑肝氣之郁舒,四劑脅滿之痛去,不必五劑。

此方專解肝鬱,郁舒火散,自不下克脾胃之土,上引痰涎之閉矣。寧尚有水停脅下,以增痛滿者哉。

此症可用疏痰湯:

白芍,茯神(各五錢),甘草,神麯,半夏(各一錢)

水煎服。

人有水泛為痰,涎如清水,入水即化,人亦不知為腎中之痰,豈知腎寒而精變為痰乎。夫各經之痰,皆外水入而化痰,惟腎中之痰乃內水所成,故心肝脾肺之痰,可以用攻,而獨治腎中之痰,必須用純補之藥,不可少間攻痰之味。蓋腎中之痰,乃純陰之水也,陰火非陽火不能攝。

陽火者,水中之火也。陰水泛而火微,陽水旺而火伏,大補其水中之火,不必降痰而痰自降矣。

方用八味地黃湯:

熟地(一兩),山藥(五錢),山茱萸(五錢),澤瀉(三錢),丹皮(三錢),茯苓(一兩),肉桂(二錢),附子(一錢)

水煎服。一劑水泛為痰者立時即消。

天下治痰之捷效,未有勝於此方者也。然亦止可治腎寒而痰泛者,不可執此方以概治痰也。蓋痰非腎泛,則痰為外邪,何可以治內痰者移而治外痰乎。惟真正是腎水上泛者,用此方實效應如響,然亦必須多用茯苓與熟地之分兩相同,則腎水歸源,而上、中、下三焦之濕氣盡行消化,始無伏留之弊。萬勿執定仲景夫子原方,謂茯苓不可多用,故又表而出之。

此症用復陰丹亦妙。

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芡實,山藥(各一兩),肉桂(一錢)

水煎服。

人有吐痰純是白沫,咳嗽不已,日輕夜重,人以為肺火之痰也,誰知腎熱而火沸為痰乎。此等之痰,乃陰虛火動,大約成癆瘵者居多,即古之所謂吐白血也。其痰一似蟹涎,吐之不已,必色變如綠涕之色,即癆瘵之已成,而不可救療者也。然而癆瘵而吐白沫,是腎絕之痰也。

白話文:

痰證門(二十一則)

這個病症也可以使用加減運痰湯來治療:

人參、茯神(各三錢),白朮(五錢),肉桂(一錢),白豆蔻(一枚),陳皮(五分),神麯(一錢),半夏(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有人體內的痰氣運行不順暢,導致脅肋下方和四肢感到脹滿,打噴嚏時會感到疼痛,輕聲地吐出痰液,不敢用力咳嗽。這並不是因為水氣積聚在肝臟,而是因為肝氣鬱結。肝臟的功能是儲藏血液而不是水液,水液通常不會到達肝臟。然而,當肝氣鬱結時,血液就無法被好好儲藏,水液就會趁虛進入肝臟。雖然肝臟本身不儲藏水液,但水液會停留在肝臟外面而無法消散。肝氣本來就因為鬱結而招來水液,又因為水液的影響而更加鬱結,可見肝氣逆亂的情況。脅肋下方正是肝臟的部位,當肝氣鬱結時,即使沒有水邪侵犯,也會出現脹滿和急迫的感覺。現在水液停留在脅肋下方,怎能不感到脹滿呢?

打噴嚏時感到疼痛,是因為體內的火氣鬱結而無法宣洩,當打噴嚏時,火氣想要發散卻無法發出,因此產生抽痛的感覺。治療方法必須疏通肝氣的鬱結,再稍微搭配一些化痰和利水的藥物,就能很快見效。

可以使用開痰飲:

柴胡(一錢),半夏(一錢),甘草(一錢),炒梔子(一錢),陳皮(一錢),薄荷(一錢),枳殼(三分),蒼朮(二錢),茯苓(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兩劑後,肝氣的鬱結就會舒緩,服用四劑後,脅肋脹滿疼痛的感覺就會消失,通常不需要服用五劑。

這個藥方專門用來疏解肝氣的鬱結。當鬱結舒緩,火氣自然消散,就不會向上牽引痰液而阻塞脾胃。更何況還有水液停留在脅肋下方,增加脹痛的狀況呢?

這個病症也可以使用疏痰湯來治療:

白芍、茯神(各五錢),甘草、神麯、半夏(各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有人體內水液氾濫而形成痰液,痰液像清水一樣,遇到水就會融化,人們常常不知道這是腎臟中的痰液。殊不知這是因為腎臟虛寒,精液轉變成痰液。其他經絡的痰液,大多是外來水液進入體內轉化而成,只有腎臟中的痰液是體內水液自己產生的。所以心、肝、脾、肺的痰可以用攻伐的方式來治療,而治療腎臟中的痰液,必須使用純粹的補益藥物,不能稍微使用攻痰的藥物。因為腎臟中的痰液是純陰性的水液,陰性的水液必須用陽火才能夠攝納。

這裡的陽火,是指水中之火。當陰水氾濫時,陽火就會衰微;當陽水旺盛時,陽火才會伏藏。所以要大力補充水中之火,不需要去降痰,痰液自然會下降。

可以使用八味地黃湯:

熟地(一兩),山藥(五錢),山茱萸(五錢),澤瀉(三錢),丹皮(三錢),茯苓(一兩),肉桂(二錢),附子(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一劑後,水液氾濫而形成的痰液就會立刻消散。

治療痰液快速見效的方法,沒有比這個方子更好的了。然而這個方子只能治療因腎虛寒而導致痰液上泛的狀況,不能用這個方子來治療所有的痰證。如果痰液不是因為腎臟虛寒所導致,而是因為外邪侵入所導致的,怎麼能用治療內在痰液的藥方來治療外在的痰液呢?只有真正因為腎水上泛所導致的痰液,使用這個方子才會效果顯著。而且必須多用茯苓,使其和熟地的用量相同,這樣才能使腎水回歸到它的源頭,而使上、中、下三焦的濕氣完全消化,才不會有潛伏的弊病。千萬不要執著於張仲景先生的原方,認為茯苓不能多用,所以我特別把它說明出來。

這個病症使用復陰丹也很好:

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芡實、山藥(各一兩),肉桂(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有人吐出的痰液全是白色泡沫,咳嗽不止,白天症狀較輕,晚上症狀加重。人們以為這是肺火引起的痰,殊不知這是腎臟有熱,熱氣沸騰而產生的痰液。這種痰是陰虛火動所造成的,大多會發展成肺癆(肺結核),也就是古代所說的「吐白血」。這種痰的樣子像螃蟹的口水,吐個不停,最後顏色會變得像綠色的鼻涕,這就是肺癆已經形成,無法救治的徵兆了。然而,肺癆而吐白沫,是腎精耗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