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咽喉痛門(七則)

人有感冒風寒,一時咽喉腫痛,其勢甚急,變成雙蛾者。其症痰涎稠濁,口渴呼飲,疼痛難當,甚則勺水不能入喉,此陽火壅阻於咽喉,視其勢若重,而病實輕也。夫陽火者,太陽之火也。

太陽之火,即膀胱之火也,與腎經之火為表裡,膀胱火動,而腎經少陰之火即來相助,故直衝於咽喉之間,而肺脾胃三經之火,亦復相隨而上升,於是借三經之痰涎,盡阻塞於咽喉,結成火毒,而不可解。治法似宜連數經治矣,然而其本,實始於太陽,泄膀胱之火,而諸經之火自安矣。

但咽喉之地,近於肺,太陽既假道於肺經,而肺經險要之地,即狹路之戰場也,安有舍戰場要地,不解其圍,而先搗其本國者乎。所貴有兼治之法也。方用破隘湯:

白話文:

有些人因為感冒風寒,突然喉嚨腫痛,病情十分緊急,甚至演變成雙蛾腫痛。症狀包括痰液稠濁、口渴想喝水、疼痛難忍,嚴重時甚至連一勺水都無法吞嚥。這是陽火壅塞在喉嚨,看似病情嚴重,其實病根並不深。

陽火指的是太陽之火,也就是膀胱之火,與腎經之火互相表裡。膀胱火動,腎經的少陰之火就會來幫忙,因此直接衝擊到喉嚨。而肺、脾、胃三經的火也隨之升起,於是借助三經的痰液,全部阻塞在喉嚨,形成火毒,無法消除。治療方法看似應該要針對多個經絡治療,但其實病根源自太陽經,只要泄去膀胱的火,其他經絡的火自然就會平息。

可是喉嚨位置靠近肺,太陽經也借道肺經,而肺經重要部位就像戰場上的狹路,怎能放棄戰場要地,不去解圍,反而先去攻打本國呢?所以要採取兼顧治療的方法。此處推薦使用[破隘湯]。

解释

这段文字描述了中醫對於咽喉腫痛的病理分析,認為其病因是陽火壅塞於咽喉,而陽火源於膀胱之火。治疗方面,建议先治标,缓解喉咙肿痛,再治本,泄去膀胱之火,最终达到根治的效果。

注意

  • 文中“雙蛾”指的是扁桃体发炎,属于急性扁桃体炎。
  • “破隘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体组成需要查阅相关医书。
  • 此段文字仅仅是中醫對於該病症的描述和治療建議,不應該作為自我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如有不适,請及時咨询醫生。

桔梗(三錢),甘草(二錢),柴胡(一錢),白芍(五錢),玄參(三錢),麻黃(一錢),天花粉(三錢),山豆根(一錢),水煎服。一劑而咽喉寬,再劑而雙蛾盡消矣。

方中散太陽之邪者居其一;散各經之邪居其五,尤加意於散肺之邪者,由近以散遠也。

此症用散蛾湯亦神效。

白話文:

桔梗三錢、甘草二錢、柴胡一錢、白芍五錢、玄參三錢、麻黃一錢、天花粉三錢、山豆根一錢,用水煎服。一劑就能讓咽喉舒緩,再服一劑,雙蛾就能完全消退。

方子裡有一味藥專門散太陽經的邪氣,其他五味藥則散各經的邪氣,其中尤其注重散肺經的邪氣,因為要先近處散邪氣,才能遠處散邪氣。

這個病症使用散蛾湯也能收到奇效。

射干,枳殼,蘇葉,當歸(各一錢),甘草(二錢),桔梗(三錢),天花粉(三錢),山豆根(八分),麻黃(五分),水煎服。一劑即愈。

人有一時喉忽腫大而作痛,吐痰如湧,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熱,呼水,咽喉長成雙蛾,既大且赤,其形宛如雞冠,此喉痹之症,即俗稱為纏喉風也。乃陰陽二火併熾,一乃少陽之相火,一乃少陰之君火也。二火齊發,其勢更暴。咽喉之管細小,火不得遽泄,遂遏抑於其間,初作腫而後成蛾也。

蛾有二:一雙蛾,一單蛾也。雙蛾生兩毒,兩相壅擠,中間反留一線之隙可通,茶水藥劑尚可下咽。若單蛾則獨自成形,反塞住水穀之路,往往有勺水不能咽者,藥物既不可咽,又從何路以進藥食哉。法宜先用刺法,一則刺少商等穴,尚欠切近,用刀直刺其喉腫之處一分,則喉腫必少消,可用吹藥以開之。吹藥方:

白話文:

將射干、枳殼、蘇葉、當歸各一錢,甘草二錢,桔梗、天花粉各三錢,山豆根八分,麻黃五分,加水煎服。一劑即可痊癒。

有些人會突然喉嚨腫大疼痛,吐出大量痰液,口渴想喝水,但水下喉嚨後感覺不順暢,隨後又感到發熱,想要喝水,咽喉部位長出像雞冠一樣的紅色腫塊,這就是喉痹,俗稱纏喉風。這是因為陰陽二火同時旺盛,一是少陽之相火,一是少陰之君火,兩者同時發作,症狀更加嚴重。咽喉部位管腔狹小,火氣無法及時宣泄,就阻塞在裡面,一開始腫脹,之後就形成腫塊。

腫塊有兩種:一種是雙蛾,一種是單蛾。雙蛾生於兩側,相互擠壓,中間留有一條縫隙可以通氣,茶水藥物還可以吞咽。而單蛾則單獨形成,完全堵塞了食物和水分的通道,甚至一勺水都無法吞嚥。藥物無法吞嚥,又該如何服用呢?方法是先用針刺法,刺少商等穴位,但效果不夠直接,可用刀直接刺入腫脹的喉嚨部位一分,這樣腫塊就會消退一些,就可以用吹藥法來治療。吹藥方如下:

膽礬(一分),牛黃(一分),皂角(燒灰末,一分),麝香(三釐),冰片(一分)為絕細末,和勻,吹入喉中,必大吐痰而愈,然後用煎劑。方名救喉湯:

射干(一錢),山豆根(二錢),玄參(一兩),麥冬(五錢),甘草(一錢),天花粉(三錢),水煎服。一劑而全愈也。

若雙蛾不必用刺法,竟用此方。玄參為君,實足以瀉心腎君相之火,況佐之豆根、射干、天花粉之屬,以祛邪而消痰,則火自歸經,而咽喉之間,關門肅清矣。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救喉湯,由膽礬、牛黃、燒成灰末的皂角、麝香和冰片組成,將它們磨成細粉,混合後吹入喉嚨,可以使人大量吐出痰液而痊癒。之後再用射干、山豆根、玄參、麥冬、甘草、天花粉等藥材煎服,一劑即可治好。

如果患的是雙蛾,就不用刺法治療了,直接用救喉湯即可。玄參是主藥,它可以清除心腎之間的火氣。山豆根、射干、天花粉等藥物可以祛除邪氣、消散痰液,使火氣自然回到經絡中,咽喉也變得乾淨清爽。

此症用兩地湯加減亦神。

熟地,生地,玄參(各一兩),肉桂(三分),黃連,天花粉(各三錢),水煎服。下喉即愈,不必二劑。

人有咽喉腫痛,日輕夜重,喉間亦長成蛾,宛如陽症,但不甚痛,而咽喉之際自覺一線乾燥之至,飲水咽之少快,至水入腹,而腹又不安,吐涎如水甚多,將涎投入清水中,即時散化為水。人以為此喉痛而生蛾也,亦用瀉火之藥,不特杳無一驗,且反增其重。亦有勺水不能下咽者,蓋此症為陰蛾也。

白話文:

這病症可以用「兩地湯」加減藥方,效果極佳。

方劑如下:熟地、生地、玄參(各一兩),肉桂(三分),黃連、天花粉(各三錢),水煎服。服下後喉嚨便會好轉,通常一劑就夠了。

有些人會出現咽喉腫痛,白天輕微,晚上加重,喉嚨裡還會長出像蛾子一樣的東西,看起來像是陽性症狀,但並不十分疼痛。然而,他們會感覺咽喉處乾燥異常,喝水時咽下後感覺稍微舒服一點,但水入腹後腹部又不適,還會吐出大量的唾液,像是水一樣。把唾液吐進清水中,它會立刻散開變成水。很多人以為這是喉嚨痛引起的,就用瀉火藥來治療,結果不但毫無效果,反而加重了病情。還有些人甚至連一口水都吞不下去。這是因為這個病症是陰蛾,不是陽性症狀。

陰蛾則日輕而夜重,若陽蛾則日重而夜輕矣。斯少陰腎火,下無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於咽喉也。治法宜大補腎水,而加入補火之味,以引火歸藏。方用引火湯:

熟地(三兩),巴戟天(一兩),茯苓(五錢),麥冬(一兩),北五味(一錢),水煎服。一劑而火自下歸,咽喉之腫痛全消,二劑即全愈。

方用熟地為君,大補其腎水,麥冬、五味為佐,重滋其肺余,金水相資,子母原有滂沱之樂,水旺足以制火矣。又加入巴戟之溫,則水火既濟,水趨下,而火已有不得不隨之勢,更增之茯苓之前導,則水火同趨,而共安於腎宮,不啻有琴瑟之和諧矣,何必用桂附大熱之藥以引火歸源乎。

白話文:

方劑引火湯

  • 熟地黃(三兩)
  • 巴戟天(一兩)
  • 茯苓(五錢)
  • 麥冬(一兩)
  • 北五味子(一錢)

水煎服,一劑便可使火氣下降,咽喉腫痛完全消退,兩劑即可痊癒。

方劑解析

此方以熟地黃為君藥,大補腎水;麥冬、五味子為佐藥,滋養肺陰,金水相生,如同母子相依,水氣旺盛足以制火。再加入溫性的巴戟天,使水火相濟,水向下流,而火勢也隨之而下。再加上茯苓引導,水火共同歸藏於腎宮,如同琴瑟和諧。此方溫和而不燥烈,無需用桂枝、附子等大熱之藥來引火歸源。

夫桂附為引火歸源之聖藥,胡為棄而不用,不知此等之病,因水之不足,而火乃沸騰,今補水而仍用大熱之藥,雖曰引火於一時,畢竟耗水於日後,予所以不用桂附而用巴戟天,取其能引火而又能補水,則腎中無乾燥之虞,而咽喉有清肅之益,此巴戟天所以勝桂附也。

此症用收火湯亦神效。

熟地(三兩),山茱萸(一兩),茯苓(五錢),肉桂(三錢),水煎一碗,探冷服。一劑即消。

人有咽喉乾燥,久而疼痛,人以為肺熱之故,誰知是腎水之涸竭乎。夫肺金生腎水者也,肺氣清肅,自能下生腎水,惟肺氣既虛,則肺中津液僅可自養,而無如腎水大耗,日來取給,則剝膚之痛,烏能免乎。譬如父母,未有不養贍其子者,而處困窮窘迫之時,則無米之炊,何能止索飯啼飢之哭。

白話文:

桂枝和附子是引火歸源的良藥,為什麼要捨棄不用呢?其實,這種病症是因為腎水不足,導致火氣沸騰,如果只補水卻使用過於熱烈的藥物,雖然能暫時引火,但最終會耗損腎水。所以我不用桂枝附子,而選擇用巴戟天,它既能引火,又能補水,這樣就不會造成腎臟乾燥,還能清潤咽喉。這就是巴戟天比桂枝附子更勝一籌的原因。

這個病症用收火湯效果也很神奇。

熟地三兩,山茱萸一兩,茯苓五錢,肉桂三錢,用水煎成一碗,待涼後服用。一劑就能見效。

有些人咽喉乾燥,久治不愈,疼痛難忍,很多人以為是肺熱,卻不知道是腎水枯竭。因為肺金生腎水,肺氣清肅,才能滋生腎水,一旦肺氣虛弱,肺中津液只夠自己維持,無法供給腎水,腎水持續消耗,就會像剝皮一樣疼痛,怎麼會避免呢?就好像父母,沒有不養育子女的,但如果家境貧寒,就無米可炊,怎麼能止住孩子索要飯食的哭聲呢?

倘其子成立,自能顧家,為父母者不特可以取資,而亦可免迫索之苦;乃其子又伶仃狼狽,不善謀生,則子貧而父母更貧,其乾枯之狀,有不可形容者矣,肺腎何獨不然。故欲救肺之乾燥,必先救腎之枯涸也。方用子母兩富湯治之。

熟地(三兩),麥冬(三兩),水煎服。一劑而燥少止,三劑而痛少止,十劑而燥與痛盡去也。

熟地滋腎,救肺子之枯也,麥冬滋肺,救腎母之涸也。上下兩治,腎水有潤澤之歡,則肺金自無焦焚之迫,猶人子無憔悴之色,則父母自有安享之愉,此肺腎之必須兼治,而熟地、麥冬所以並用而能出奇也。

白話文:

如果兒子成家立業,能夠照顧家庭,做父母的不仅可以得到儿子的孝敬,还可以免受经济上的困苦。但如果儿子不成器,生活困顿,不能谋生,那么儿子穷困,父母更是雪上加霜,其衰败之状难以言喻,肺肾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想要治疗肺部的干燥,必须先要滋养肾脏的亏虚。此方名为“子母两富汤”,用熟地三两、麦冬三两,水煎服。服用一剂,燥热之症略微缓解;三剂,疼痛症状稍减;十剂,燥热与疼痛彻底消失。

熟地滋补肾脏,拯救如同儿子般枯竭的肺;麦冬滋养肺脏,救助如同母亲般干涸的肾。上下两治,肾脏得到滋润,肺脏自然不会再受燥热之苦,就像儿子不再憔悴,父母也能够安享晚年。这就是为什么肺肾必须同时治疗,熟地和麦冬同时使用才能起到奇效的原因。

此症用金水湯亦佳。

熟地,山茱萸(各一兩),天門冬,地骨皮,丹皮(各三錢),沙參(五錢),水煎服。

人有生喉癬於咽門之間,以致喉嚨疼痛者,其症必先作癢,面紅耳熱而不可忍,其後則嚥唾之時,時覺乾燥,必再加嚥唾而後快,久則成形而作痛,變為楊梅之紅瘰,或痛或癢而為癬矣。夫癬必有蟲,咽喉之地,豈容生蟲,世人往往得此病,恬不為意到不能治,而追悔於失治也,不其晚乎。

白話文:

這個症狀用金水湯治療也很有效。

配方如下:熟地、山茱萸(各一兩)、天門冬、地骨皮、丹皮(各三錢)、沙參(五錢),加水煎服。

有些人會在咽喉部位生喉癬,導致喉嚨疼痛。這種病症通常會先出現癢感,伴隨面紅耳熱,令人難以忍受。之後,每次吞口水時會覺得乾燥,必須多次吞口水才能緩解。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紅色結節,疼痛或癢,成為喉癬。喉癬一定有蟲,咽喉部位怎麼可能生蟲呢?很多人得了這種病,卻不以為意,等到無法治癒才後悔莫及,豈不為時已晚?

此病因腎水之耗,以致腎火之沖,而肺金又燥,清肅之令不行,水火無既濟之歡,金水有相形之勢,兩相戰鬥於關隘之間,致成此症。治法仍須補腎中之水,而益其肺氣,以大滋其化源,兼用殺蟲之味,以治其癬,庶幾正固而邪散,而蟲亦可以盡掃也。方用化癬神丹:

玄參(一兩),麥冬(一兩),五味子(一錢),白薇(一錢),鼠黏子(一錢),百部(三錢),甘草(一錢),紫菀(二錢),白芥子(二錢),水煎服。二劑而疼痛少痊,又服四劑,而癬中之蟲盡死矣。

白話文:

這病是因為腎臟精華虧損,導致腎火上炎,肺金也乾燥,失去清肅的作用,水火失衡,金水相剋,在關節部位互相爭鬥,造成這個病症。治療方法需要滋補腎臟的精華,同時增強肺氣,補充津液,並且使用殺蟲藥物來治療癬,希望能增強正氣,驅散邪氣,讓蟲子完全消失。藥方是化癬神丹:玄參、麥冬各一兩,五味子、白薇各一錢,鼠黏子一錢,百部三錢,甘草一錢,紫菀二錢,白芥子二錢,水煎服。服用兩劑,疼痛就能減輕,再服四劑,癬中的蟲子就會全部死亡。

即不可仍用此方,另用潤喉湯:

熟地(一兩),山茱萸(四錢),麥冬(一兩),生地(三錢),桑白皮(三錢),甘草(一錢),貝母(一錢),薏仁(五錢),水煎服。連服十劑,而癢與痛俱除矣。方中再加肉桂一錢,飢服冷服,實為善後之策,又萬舉而萬全也。

蓋從前多用微寒之藥,恐致脾胃受傷,加入肉桂以補火,則水得火而無冰凍之憂,土得火而有生髮之樂,下焦熱而上焦自寒也。

此症先可用白薇湯十劑,後可用溉喉湯三十劑,亦能奏功。

白話文:

如果不能繼續使用之前的方子,可以改用潤喉湯:

熟地一兩,山茱萸四錢,麥冬一兩,生地三錢,桑白皮三錢,甘草一錢,貝母一錢,薏仁五錢,水煎服。連續服用十劑,喉嚨癢痛就會消失。方子中再加入肉桂一錢,飯前或飯後冷服,這都是善後之策,也是萬全之計。

因為之前多用寒涼的藥物,擔心會傷脾胃,所以加入肉桂來補火,這樣水有了火就不會結冰,土有了火就會生長,下焦溫熱,上焦自然就不會寒涼。

這個症狀一開始可以用白薇湯十劑,之後可以用溉喉湯三十劑,也能取得療效。

白薇湯:

白薇(二錢),麥冬(三錢),款冬花,桔梗(各三分),百部(二分),貝母(五分),生地(三錢),甘草(三分),水煎湯,漱口服。日服一劑,服十劑蟲死

溉喉湯:

熟地(二兩),麥冬(一兩),甘草(一錢),白薇(五分),水煎服。服一月全愈。

人有生長膏粱,素耽飲酒,勞心過度,致咽喉臭痛,人以為肺氣之傷,誰知是心火太盛,移熱於肺乎。夫飲酒傷胃,胃氣熏蒸,宜乎肺氣之熱矣,然而胃火熏肺,而胃土實生肺也。故飲酒尚不傷肺,惟勞心過度,則火起於心,而肺乃受刑矣。況胃火助之,則火性炎上,而咽喉乃成燔燒之路,自然唾涕稠黏,口舌乾燥,氣腥而臭,而痛症乃成矣。蓋心主五臭,入肺而腥臭,又何疑乎。

白話文:

白薇湯:

白薇 (兩錢),麥冬 (三錢),款冬花 (三分),桔梗 (三分),百部 (二分),貝母 (五分),生地 (三錢),甘草 (三分),加水煎煮成湯,漱口服用。每日服用一劑,連續服用十劑,蟲子就會消失。

溉喉湯:

熟地 (二兩),麥冬 (一兩),甘草 (一錢),白薇 (五分),加水煎煮服用。服用一個月即可痊癒。

解釋:

有些人平時生活富裕,愛吃膏粱厚味,又常飲酒,再加上思慮過度,導致咽喉臭痛,人們以為是肺氣受傷所致,殊不知這是心火過盛,將熱氣傳導至肺部的緣故。

飲酒傷胃,胃氣熏蒸,容易導致肺氣熱,但胃火熏肺,而胃土又生肺,因此飲酒未必會傷肺。唯有勞心過度,心火旺盛,才會灼傷肺部。更何況胃火助長心火,則火氣上炎,咽喉就如同被火燒灼一般,自然唾液黏稠、口舌乾燥、呼吸氣息腥臭,痛症也就產生了。這是因為心主五臭,而心火入肺,則會導致呼吸氣息腥臭,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方用解腥丹:

甘草(二錢),桔梗(二錢),麥冬(五錢),桑白皮(三錢),枯芩(一錢),天門冬(三錢),生地(三錢),貝母(五分),丹皮(三錢),水煎服。連服二劑而痛止,再服四劑而臭除。

此方治肺而兼治心,治心而兼治胃者也。因膏粱之人,其心肺之氣血原虛,不滋益二經之氣血,而但瀉其火,則胃中之氣血必傷,反增其火熱之焰矣。今補肺以涼肺,補心以涼心,補胃以清胃,而火自退舍,不止咽喉之痛,而痛自定也。

此症用息炎湯亦可。

白話文:

方用解腥丹:

甘草兩錢,桔梗兩錢,麥冬五錢,桑白皮三錢,黃芩一錢,天門冬三錢,生地三錢,貝母五分,丹皮三錢,水煎服。連續服用兩劑疼痛就會止住,再服用四劑臭味就會消失。

這個方子既能治肺又能治心,治心又能治胃。因為肥甘厚味之人,其心肺之氣血原本虛弱,不滋養心肺兩經的氣血,只瀉其火,則胃中之氣血必然受損,反而會增加火熱之勢。現在補肺以涼肺,補心以涼心,補胃以清胃,火自然退去,不僅咽喉疼痛能止住,疼痛本身也會消失。

這個症狀也可以用息炎湯來治療。

黃連,甘草,黃芩(各一錢),麥冬(五錢),天冬,生地,玄參(各三錢),紫菀,天花粉,石膏(各二錢),竹葉(三十片),陳皮(三分),水煎服。四劑愈。

人有咽喉腫痛,食不得下,身發寒熱,頭疼且重,大便不通,人以為熱也,誰知是感寒而成者乎。然而人不敢信為寒也,論理用逍遙散,散其寒邪,而咽喉之痛即解。雖然人不敢信為寒,以用祛寒之藥,獨不可外治以辨其寒乎。法用:

白話文:

黃連、甘草、黃芩(各一錢)、麥冬(五錢)、天冬、生地、玄參(各三錢)、紫菀、天花粉、石膏(各二錢)、竹葉(三十片)、陳皮(三分),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四劑即可痊癒。

有人喉嚨腫痛,吞嚥困難,身體發冷發熱,頭疼而且沉重,便秘,人們都認為是熱症,殊不知是寒邪入侵所致。然而人們不敢相信是寒症,按照理論用逍遙散來散寒邪,咽喉疼痛就會消退。雖然人們不敢相信是寒症,用祛寒的藥物治療,但為何不能用外治方法來辨別寒症呢?方法是:

木通(一兩),蔥(十條),煎湯浴於火室中。

如是熱病,身必有汗,而咽喉之痛不減也。倘是感寒,雖湯火大熱,淋洗甚久,斷然無汗,乃進逍遙散,必然得汗,而咽喉之痛立除。此法辨寒熱最確,不特拘之以治感寒之喉痛也。

此症用紫白飲亦妙。

紫蘇,茯苓(各三錢),半夏(一錢),陳皮(五分),甘草(一錢),白朮(二錢),水煎服。一劑即愈。

白話文:

這段古文描述的是一種治療喉痛的傳統中醫方法。首先,它建議用木通和蔥煎湯熏蒸,以判斷病因是熱病還是感寒。如果病人是熱病,身體會出汗,但喉嚨痛不會減輕;如果病人是感寒,則即使熱敷也不出汗,此時應服用逍遙散,能幫助出汗並緩解喉嚨痛。

此外,文章也提到了另一種治療喉痛的藥方——紫白飲,它由紫蘇、茯苓、半夏、陳皮、甘草和白朮組成,能有效緩解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