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8)

1. 難產門(六則)

人力者,非產母用力之謂也,謂產母之氣血耳。氣血足而胎必順,氣血虧而胎多逆。蓋氣血既虧,則母身自弱,子在胎中,何能獨強。勢必子身怯弱,雖轉頭而往往無力,故破胞而出,此手足之所以先見。當是時,急以針刺兒手足,則兒必驚縮而入,急用轉天湯救之。

人參(一兩),當歸(二兩),川芎(五錢),升麻(四分),牛膝(三錢),附子(一分),水煎服。一劑而兒轉身矣,急服二劑,自然順生。

此方用人參、歸、芎以補氣血之虧,人盡知其義,乃用升麻,又用牛膝、附子,恐人未識其妙。蓋兒已身斜,非用提挈則頭不易轉。然既轉其頭,非用下行,則身不速降,二者並用,非加附子則不能無經不達,使氣血之迅達推生也。

用轉氣催生湯亦神。

人參(二兩),川芎(五錢),當歸,黃耆,龜膏(各一兩),升麻,旋覆花(各一錢),水煎服。一劑兒即轉身而生矣。

婦人有生產三、四日,子已到門,交骨不開,子死而母未亡者,服開交骨之藥不驗,必有死亡之危,今幸不死者,正因其子之死,則胎胞已墮,子母離開,子死而母氣已收,未至同子氣之俱絕也。治法但救其母,不必顧其子矣。然死子在門,塞住其口,亦危道也。仍宜用補血、補氣,使氣血兩旺,死子可出矣。

倘徒用祛除降墮之劑,以下其子,則子未必下,母先脫矣。方用救母丹:

當歸(二兩),川芎(一兩),人參(一兩),荊芥(三錢),益母草(一兩),赤石脂末(一錢),水煎服。

一劑子下。

此方用芎、歸以補血,用人參以補氣,氣血既旺,上能升而下能降,氣能推而血能送,安得有阻滯之憂乎。況益母草善下死胎,赤石脂復易化瘀血,自然一湧而齊出耳。

用牛膝益母湯亦效。

牛膝(三兩),益母草(一兩),水煎服。一劑而死子立下矣。後用人參、當歸各一兩,川芎五錢,肉桂一錢服之,保無變生也。

婦人生產六、七日,胞水已破,子不見下,人以為難產之故也,誰知其子已死於腹中乎。兒在門邊未死者,兒頭必能伸能縮;已死者,必安然不動也。若系未死,少拔其發,兒必退入矣。若只子死腹中者,產母之面必無黑氣,母不死也。若產母有黑氣現面,兼唇黑舌黑者,子母兩死。

既知兒死於腹中,而母不死,不能用藥以降之,亦危道也。雖然生產至七日,若用霸道之藥,其氣血困乏,子下而母且立亡,必須仍補其母,補母而子可自出矣。方用療兒散:

人參(一兩),當歸(二兩),川芎(一兩),牛膝(五錢),鬼臼(三錢),乳香末(二錢),水煎服。一劑而死兒下矣。

凡兒生必轉其頭,原因氣血之虛,致兒頭之難轉,世人往往用催生之藥,耗兒氣血,則兒不能通達,反致閉悶而死,此等之死,實醫殺之也。所以難產之病,斷不可輕用催生之藥。一味補氣補血,全活嬰兒之命,正無窮也。此方救兒死之母,仍用大補氣血,所以救其本也,誰知救本正所以催生哉。

白話文:

所謂的「人力」,並不是指產婦用力的程度,而是指產婦的氣血狀況。氣血充足,胎兒自然順利生產;氣血虧虛,胎兒就容易難產。因為氣血不足時,產婦身體虛弱,胎兒在腹中又怎麼能強壯呢?勢必導致胎兒虛弱,即使胎位轉正,也常常沒有力氣出來,所以才會出現手腳先露的情形。這時,要趕緊用針刺胎兒的手腳,胎兒會因驚嚇而縮回,再立刻服用轉天湯來救治。

轉天湯的配方是:人參(一兩)、當歸(二兩)、川芎(五錢)、升麻(四分)、牛膝(三錢)、附子(一分),加水煎煮後服用。一劑藥就能讓胎兒轉正,再連服兩劑,自然能順利生產。

這個方子用人參、當歸、川芎來補益氣血,大家都能理解它的用意,但用了升麻,又用了牛膝、附子,可能就有人不明白其中的奧妙了。因為胎兒已經身位不正,不使用提舉的力量,頭部就很難轉正。然而,即使頭部轉正了,不使用下行的力量,胎兒的身體也不能快速下降。這兩者必須同時使用,若不加入附子,就不能使藥力無所不達,讓氣血快速運行,推動胎兒出生。

使用轉氣催生湯也很有效果。

轉氣催生湯的配方是:人參(二兩)、川芎(五錢)、當歸、黃耆、龜膏(各一兩)、升麻、旋覆花(各一錢),加水煎煮後服用。一劑藥就能讓胎兒轉正出生。

有些婦女生產了三、四天,胎兒已經到了產門口,但骨盆卻不打開,導致胎兒死亡而母親還沒死亡。服用開骨盆的藥也無效,這時就有死亡的危險。現在之所以還能存活,正是因為胎兒已經死亡,胎盤已經脫落,母子分離,胎兒死亡後母親的氣也收斂了,沒有和胎兒的氣一同衰竭。治療方法應以救治母親為主,不必顧慮胎兒了。但死胎堵在產門口,也是很危險的情況。仍然應該補血、補氣,使氣血旺盛,死胎才能順利排出。

如果只是使用祛除、下降的藥物來促使胎兒排出,那麼胎兒不一定能下來,母親反而會先衰竭。這裡介紹救母丹的配方:

救母丹的配方是:當歸(二兩)、川芎(一兩)、人參(一兩)、荊芥(三錢)、益母草(一兩)、赤石脂末(一錢),加水煎煮後服用。

服用一劑藥,胎兒就能順利排出。

這個方子用川芎、當歸來補血,用人參來補氣。氣血旺盛後,向上可以升提,向下可以下降,氣能推動,血能運送,怎麼會有阻礙不通的擔憂呢?況且益母草善於排出死胎,赤石脂又容易化解瘀血,自然會一齊湧出。

使用牛膝益母湯也有效果。

牛膝益母湯的配方是:牛膝(三兩)、益母草(一兩),加水煎煮後服用。一劑藥就能使死胎立刻排出。之後再服用人參、當歸各一兩,川芎五錢,肉桂一錢,以確保不會發生變故。

有些婦女生產六、七天,羊水已經破了,但胎兒卻沒有下來,人們以為是難產的緣故。誰知道胎兒已經死在腹中了呢?胎兒在產門口還沒死的時候,頭部一定能伸縮自如;如果已經死了,一定會安然不動。如果是還沒死,稍微拔一下他的頭髮,胎兒就會縮回去。如果只是胎兒死在腹中,產婦的臉色一定不會出現黑氣,母親也不會死。如果產婦臉上出現黑氣,同時嘴唇、舌頭也發黑,那麼母子都會死亡。

既然知道胎兒已經死在腹中,而母親還沒死,不能用藥物來幫助胎兒排出,這也是很危險的。雖然生產已經到了第七天,如果使用過於強烈的藥物,會使氣血更加困乏,胎兒雖然下來了,母親也會立刻死亡。所以必須仍然以補益母親為主,補益母親,胎兒自然可以出來。這裡介紹療兒散的配方:

療兒散的配方是:人參(一兩)、當歸(二兩)、川芎(一兩)、牛膝(五錢)、鬼臼(三錢)、乳香末(二錢),加水煎煮後服用。一劑藥就能使死胎排出。

凡是胎兒出生,必定要轉動頭部,原因就是氣血虛弱,導致胎兒頭部難以轉動。世人往往使用催生的藥物,耗損胎兒的氣血,使得胎兒無法順利通行,反而導致閉塞而死。這種死亡,實際上是醫生害死的。所以難產的病症,千萬不可以輕易使用催生藥物。只要一味地補氣補血,就能夠保全嬰兒的性命,這其中的道理是無窮的。這個方子是用來救治胎兒已死的母親,仍然使用大補氣血的方法,所以是救治其根本。誰知道救治根本,正是在幫助胎兒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