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十二 (9)
卷之十二 (9)
1. 難產門(六則)
用參耆救母湯亦神效。
人參,黃耆(各一兩),當歸(二兩),升麻(五分),龜板(一個),母丁香(三枚),水煎服。一劑而死子下生矣。
婦人產數日而胎不下,服催生藥皆不效,前條曾言交骨難開,不知又有氣結而不行者。夫交骨不開,固是難產,然兒頭到門不能下者,乃交骨之不開也,自宜用開骨之劑。若兒未到門而不產者,非交骨不開之故也。若開其交骨,則兒門大開,兒頭不轉,必且變出非常,萬萬不可輕開兒門也。
大約生產之時,切忌坐草太早,兒未轉頭,原難驟生。乃早於坐草,產婦見兒不下,未免心懷懼恐,恐則神祛,神祛則氣下而不升,氣既不升,則上焦閉塞,而氣乃逆矣。上氣既逆,上焦脹滿,氣益難行,氣阻於上下之間,不利氣而催生,則氣愈逆而胎愈閉矣。治法但利其氣,不必催生,胎自下也。
方用舒氣飲:
人參(一兩),紫蘇(三錢),川芎(五錢),當歸(一兩),陳皮(一錢),白芍(五錢),牛膝(三錢),柴胡(八分),水煎服。蔥白七寸同煎。一劑逆轉,兒即下矣。
此方利氣而實補氣也。氣逆由於氣虛,氣虛則易於恐懼,補其氣恐懼自定,恐懼定而氣逆者不知其何以順也。況方中紫蘇、柴胡、白芍、牛膝之類無非平肝疏肺之品,佐人參、芎、歸實有補利之益也,何必開交骨之多事哉。
亦可用歸術降胞湯治之。
當歸(二兩),白朮(二兩),柴胡(一錢),牛膝(三錢),丹皮(三錢),紅花(五錢),荊芥(三錢),益母草(五錢),水煎服。
一劑即產,又不傷胎。
白話文:
難產(六則)
使用人參黃耆救母湯,效果也非常神奇。
人參、黃耆(各一兩)、當歸(二兩)、升麻(五分)、龜板(一個)、母丁香(三枚),用水煎服。服用一劑,胎兒死胎的情況下就能順利產下。
婦人生產數日胎兒仍無法產下,服用催生藥都沒有效果,之前說過可能是骨盆交接處難以打開,但還有可能是因為氣滯不通造成的。骨盆交接處打不開,確實是難產的原因,但如果胎兒頭部已到產門卻無法出來,才是因為骨盆交接處打不開,這時就應該使用開骨盆的藥方。但如果胎兒還沒到產門就無法產出,就不是骨盆交接處打不開的問題。如果強行打開骨盆交接處,只會讓產門大開,但胎兒頭部卻無法順利轉動,反而會造成非常危險的情況,千萬不能輕易打開產門。
大致來說,生產的時候,最忌諱太早坐到產床上,因為胎兒頭部還沒轉正,本來就難以順利產出。如果太早坐到產床上,產婦看到胎兒遲遲不下來,難免會感到害怕恐懼。恐懼會讓神氣散亂,神氣散亂就會讓氣往下沉而不是往上升,氣不往上升,上焦就會閉塞,氣就會向上逆行。上氣既然已經向上逆行,上焦就會脹滿,氣就更難運行,氣阻礙在上下之間,如果不調理氣機而是直接催生,只會讓氣逆行的更加嚴重,胎兒也會更加難以產出。治療的方法只要疏通氣機,不必催生,胎兒自然會下來。
可以使用舒氣飲:
人參(一兩)、紫蘇(三錢)、川芎(五錢)、當歸(一兩)、陳皮(一錢)、白芍(五錢)、牛膝(三錢)、柴胡(八分),用水煎服。再加入七寸蔥白一起煎煮。服用一劑,氣機逆轉,胎兒就會順利產下。
這個藥方是調理氣機並且補充氣的。氣機逆亂是因為氣虛,氣虛就容易感到恐懼。補充氣,恐懼就會平定,恐懼平定,氣逆的問題自然就會順暢了。況且藥方中的紫蘇、柴胡、白芍、牛膝等藥材都是平肝疏肺的藥物,配合人參、川芎、當歸,實際上兼具了補氣和疏理氣機的功效,又何必多此一舉去強行打開骨盆交接處呢?
也可以用歸術降胞湯治療:
當歸(二兩)、白朮(二兩)、柴胡(一錢)、牛膝(三錢)、丹皮(三錢)、紅花(五錢)、荊芥(三錢)、益母草(五錢),用水煎服。
服用一劑就會順利生產,而且不會傷害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