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卷之十二

2. 安胎門(十則)

婦人小腹作痛,胎動不安,如下墜之狀,人以為帶脈之無力也,誰知脾腎兩虧乎。夫胞胎雖繫於帶脈,而帶脈實關於脾腎,二經虧損,則帶脈力微,胞胎何能勝任乎。然人致脾腎之虧者,非因於飲食之過多,即由於色欲之太甚,不補脾補腎,而帶脈迫急,胞胎所以下墜也。

第胞胎通於心腎,不通於脾,補腎可也,何必補脾?不知脾胃為後天,腎為先天,脾非先天之氣不能化,腎非後天之氣不能生,補腎不補脾,則腎之精正不能遽生也。補後天之脾,正所以補先天之腎;補先後天之脾腎,正所以固胞胎之氣。蓋胞胎原備先後天之氣,安可不兼補先後天脾腎哉。

方用安奠二天湯:

人參(一兩),白朮(一兩),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山藥(五錢),炙甘草(一錢),杜仲(三錢),枸杞子(二錢),扁豆(二錢),水煎服。一劑痛定,二劑胎安,不必三劑。

夫胎動乃脾腎雙虧之症,必須大用參、朮、熟地補陰補陽之味,始能挽回於頃刻。世人往往畏用參、術,或少用以冀建功,反致寡效,此方正妙在多用也。

用娛親湯亦效。

熟地(一兩),白朮(一兩),甘草(一錢),人參(五錢),杜仲(五錢),山藥(五錢),水煎服。

婦人懷妊至三、四月,自覺口乾舌燥,咽喉微痛,無津以潤,以致胎動不安,甚則血流如經水,人以為火動之故也,誰知水虛之故乎。夫胎非男精不結,亦非女精不成,逐月養胎,古人每分經絡,其實不能離腎水以養之也。故腎水足而胎安,腎水缺而胎動,又必腎火動而胎始不寧。

蓋火之有餘,仍是水之不足,火旺動胎,補腎水則足以安之矣。惟是腎水不能遽生,必須上補肺金,則金能生水,而水有化源,無根之火,何難制乎。方中少加清熱之品,則胎氣易安。方用潤燥安胎湯:

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益母草(二錢),黃芩(一錢),麥冬(五錢),生地(三錢),阿膠(二錢),五味子(二分),水煎服。二劑燥減,又二劑胎安,連服十劑,胎不再動矣。

此方專添腎中之精,雖兼於治肺,然補肺無非補腎,故腎精不燥,火不爍胎,安得而不寧靜乎。

用遏炎散亦效。

熟地(一兩),玄參,地骨皮,麥冬(各五錢),北五味子,甘草(各一錢),貝母(五分),炒棗仁(五錢),水煎服。

婦人有上吐下瀉,以致胎動下墜,痛疼難忍,急不可緩,人以為脾胃之寒極也,誰知脾胃之虛極乎。夫脾胃氣虛,則胞胎無力,必有崩墜之虞。況加之上吐下瀉,則脾胃愈虛,欲胞胎無恙得乎。然而胞胎雖疼痛,而猶不下者,蓋脾胃雖損,而腎氣尚固也。胞胎繫於腎而連於心,腎未損則腎氣交於心,心氣通於胞胎,所以未至於胎墜也。

白話文:

安胎門(十則)

孕婦小腹疼痛,胎兒不安,感覺好像要往下墜,人們以為是帶脈無力,卻不知是脾腎兩虛。胎兒雖然繫於帶脈,但帶脈的功能又與脾腎相關,這兩經虧損,帶脈就會無力,胎兒怎麼能安穩呢?導致脾腎虛弱的原因,不是飲食過多,就是房事過度,如果不補脾腎,帶脈就會緊張,胎兒自然會往下墜。

胎兒與心腎相通,而與脾不通,只補腎可以嗎?不知道脾胃是後天之本,腎是先天之本,脾臟沒有先天之氣的滋養就無法運化,腎臟沒有後天之氣的滋養就無法生精,只補腎不補脾,腎精就不能快速產生。補後天之脾,正是為了補先天之腎;補脾腎,才能穩固胎兒之氣。因為胎兒原本就需要先天後天之氣的滋養,怎麼能只補其中一項呢?

可用安奠二天湯:人參、白朮、熟地各一兩,山茱萸、山藥各五錢,炙甘草一錢,杜仲三錢,枸杞子、扁豆各二錢,水煎服。一劑藥就能止痛,二劑藥就能安胎,不需要服用三劑。

胎兒不安是脾腎雙虛的症狀,必須大量使用人參、白朮、熟地等補陰補陽的藥物,才能迅速見效。世人往往害怕使用人參、白朮,或者少用以求效果,反而事與願違,這個方子的妙處就在於藥量充足。

娛親湯也有效。熟地一兩,白朮一兩,甘草一錢,人參五錢,杜仲五錢,山藥五錢,水煎服。

孕婦懷孕到三、四個月,自覺口乾舌燥,咽喉微痛,沒有津液滋潤,導致胎兒不安,嚴重時還會出血像月經一樣,人們以為是陰虛火旺,卻不知是陰虛不足。胎兒的形成離不開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經血,每月孕育胎兒,古人常說要調養經絡,其實都離不開腎水的滋養。所以腎水充足胎兒就安穩,腎水不足胎兒就不安,腎火旺盛胎兒更不安穩。

其實陰虛火旺,根本還是陰虛不足,腎火旺盛導致胎兒不安,補腎水就能安胎。只是腎水不能馬上產生,必須先滋補肺金,因為金能生水,水有了來源,無根之火就容易控制了。方中加少許清熱的藥物,胎氣更容易安穩。可用潤燥安胎湯: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益母草二錢,黃芩一錢,麥冬五錢,生地三錢,阿膠二錢,五味子二分,水煎服。服用兩劑藥燥熱就能減輕,再服用兩劑胎兒就能安穩,連續服用十劑,胎兒就不再不安了。

這個方子專門滋補腎精,雖然也兼顧治療肺虛,但補肺 ultimately 也是為了補腎,所以腎精不燥,腎火不灼傷胎兒,胎兒自然就安穩了。

遏炎散也有效。熟地一兩,玄參、地骨皮、麥冬各五錢,北五味子、甘草各一錢,貝母五分,炒棗仁五錢,水煎服。

孕婦有嘔吐腹瀉的情況,導致胎兒不安往下墜,疼痛難忍,情況緊急,人們以為是脾胃極寒,卻不知是脾胃極虛。脾胃氣虛,胎兒就無力,必然有胎兒滑落的危險。再加上嘔吐腹瀉,脾胃就更虛弱了,胎兒怎麼可能安好呢?但是胎兒雖然疼痛,卻還沒滑落,這是因為雖然脾胃受損,但腎氣還算充足。胎兒繫於腎臟,又與心臟相通,腎臟沒受損,腎氣就能與心氣相通,心氣又能通達胎兒,所以還沒到胎兒滑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