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 (7)

1. 肝癰門(二則)

人有素多惱怒,容易動氣,一旦兩脅脹滿,發寒發熱,既而脅痛之極,手按痛處不可忍,人以為肝火之盛也,誰知是肝葉生瘡耳。世人但知五臟中惟肺生癰,不知肝亦能生癰也。且《靈》、《素》諸書亦未有及,得毋創論以驚世乎。余實聞異人有謂:脅痛手不可按者,肝葉生癰也。

《靈》、《素》二經不談者,肝經生癰世不常有,古人未有此症,所以晷而不言。蓋古今之氣運不同,而癰毒之生長不一。肝一惱怒,則肝葉張開,肝氣即逆。大怒之後,肝葉空脹,未易平復。且怒必動火,怒愈多而火愈盛,火盛必爍干肝血,爍干則肝氣大燥,無血養肝更易發怒。

怒氣頻傷,欲不鬱結而成癰,烏可得乎。然癰生於內,何從而見。然內不可見而外即可辯也。凡生癰者,脅在左而不在右,左脅之皮必現紅紫色,而舌必現青色,以此辯症,斷斷無瘥。治之法,必平肝為主而佐之瀉火去毒之藥,萬不可因循時日,令其潰爛而不可救也。方用化肝消毒湯:

白芍(三兩),當歸(三兩),炒梔子(五錢),生甘草(三錢),金銀花(五兩),水煎汁一碗,飲之。

一劑而痛輕,二劑而痛又輕,三劑而痛如失。減半再服數劑而全愈。

此方用當歸、白芍直入肝中以滋肝血,則肝血驟生,易解肝血之燥。又得甘草以緩其急,梔子清火,金銀花解毒,安得不取效之捷哉。蓋是火毒既盛,肝血大虧,用此方而不如此大劑煎飲,亦自徒然。倘執以肝火之旺而非是肝癰之成,單用歸、芍以治脅痛,斷不能取效也。

人有左脅間疼痛非常,手按之更甚,人以為脅痛,而不知非脅痛也,此乃肝經之癰耳。夫肝經生癰,多得之惱怒,予前條已暢論之矣。然而肝癰不止惱怒能生,而憂鬱亦未嘗不生癰也。惟因惱怒而得之者,其痛驟;因憂鬱而得之者,其痛緩。當初痛之時,用逍遙散大劑煎飲,痛立止,又何至成癰也。

因失於速治,而肝中鬱氣苦不能宣,而血因之結矣。血結不通,遂化膿而成癰,其勢似乎稍緩,然肝性最急,癰成而毒發其驟也。世有脅痛數日而死者,正因生癰毒敗而死,非脅痛而即能死人,可不急救治之乎。方用宣郁化毒湯:

柴胡(二錢),白芍(一兩),香附(二錢),薄荷(二錢),當歸(一兩),陳皮(一錢),枳殼(一錢),天花粉(三錢),生甘草(三錢),金銀花(一兩),水煎服。一劑而痛輕,二劑而痛減,三劑而痛又減,四劑全愈。重則不出六劑。愈後用四物湯大劑調治,不再發也。

夫肝癰世不常見,既有前條,不必又論及此。然肝癰不可見,而脅痛世人之所常病,吾特發明憂鬱之能成又若此,則人知急治,何至成癰哉。

白話文:

有這樣的人,平時情緒容易波動,常常生氣,一旦兩側胸部感到脹滿,接著出現寒戰與發燒,不久肋骨旁邊劇烈疼痛,甚至用手按壓痛處都難以忍受,人們會以為這是肝火旺盛所致,卻不知道實際上是肝臟內部長了瘡。大家普遍只知道五臟中只有肺部會長膿瘡,卻不知道肝臟也能長膿瘡。《靈樞》、《素問》等古籍中也沒有提及這一點,難道我要提出新理論來驚訝世人嗎?我確實聽過有高人說:如果肋骨旁邊疼痛到不能用手按,那可能是肝臟長了膿瘡。

《靈樞》和《素問》兩部經典之所以沒有討論肝膿瘡,是因為這種病並不常見,古人未曾遇到此症狀,因此未提及。但古今的環境不同,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也會有所變化。當肝臟受到惱怒刺激,肝臟組織就會膨脹,肝氣隨之逆亂。大怒後,肝臟組織變得空虛且膨脹,不易恢復。而且,生氣必然會引發肝火,生氣越多,肝火越旺,肝火太旺會消耗肝血,肝血消耗過度,肝氣就會變得極度乾燥,缺乏血液滋養的肝臟更容易發怒。

生氣頻繁,肝臟的氣血瘀滯,最終形成膿瘡,這是無法避免的。然而,內臟長膿瘡無法直接看到,但我們可以從外部症狀來判斷。凡是長膿瘡的人,疼痛通常在左側而不是右側,左側胸部的皮膚會呈現紅紫色,舌頭會呈現青色。根據這些症狀來診斷,幾乎不會出錯。治療的方法應以平肝為主,輔以清火解毒的藥物,千萬不要拖延時間,以免膿瘡潰爛到無法挽救的地步。我提供一個方子,叫做「化肝消毒湯」:

白芍(3兩)、當歸(3兩)、炒梔子(5錢)、生甘草(3錢)、金銀花(5兩)。用水煎煮成一碗湯汁,飲用。

服用一次後疼痛減輕,第二次服用後疼痛進一步減輕,第三次服用後疼痛幾乎消失。接著減半再服用幾次,就能完全康復。

這個方子使用當歸和白芍直接滋養肝臟,讓肝血迅速再生,有助於緩解肝血的乾燥。再加上甘草緩解緊張,梔子清熱,金銀花解毒,效果顯著。因為肝火和毒素都很旺盛,肝血大量流失,如果不使用大劑量煎煮飲用,效果不大。如果誤認為這是肝火旺盛而不是肝膿瘡,單純使用當歸和白芍治療肋骨疼痛,肯定無法取得療效。

有些人左側胸部疼痛非常厲害,用手按壓時疼痛更嚴重,大家以為是肋骨疼痛,卻不知道實際上是肝經長了膿瘡。肝經長膿瘡大多是由於惱怒所致,我在前面已經詳細討論過。但是肝膿瘡不僅僅由惱怒引起,憂鬱也可能導致膿瘡。惱怒引起膿瘡的疼痛突然且劇烈;憂鬱引起膿瘡的疼痛較為緩慢。剛開始感到疼痛時,使用逍遙散大劑量煎煮飲用,疼痛立刻停止,就不會演變成膿瘡。

但由於未能及時治療,肝臟裡的鬱悶之氣無法釋放,導致血液凝結。血液凝結不通,最終化為膿液形成膿瘡。雖然看起來疼痛的進程較緩慢,但肝臟性質急躁,一旦形成膿瘡,毒素迅速擴散。有人肋骨疼痛幾天就死亡,正是因為膿瘡導致毒素擴散而死,並非肋骨疼痛直接致死,這豈不是需要立即急救治療?

我提供另一個方子,叫做「宣鬱化毒湯」:

柴胡(2錢)、白芍(1兩)、香附(2錢)、薄荷(2錢)、當歸(1兩)、陳皮(1錢)、枳殼(1錢)、天花粉(3錢)、生甘草(3錢)、金銀花(1兩)。用水煎煮服用。服用一次後疼痛減輕,第二次服用後疼痛進一步減輕,第三次服用後疼痛再次減輕,第四次服用後完全康復。病情嚴重者,六次內應能痊癒。康復後,使用四物湯大劑量調理,可防止再次發作。

肝膿瘡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常見,既然前面已經提到,本來不必再討論。然而,肝膿瘡無法直接看到,而肋骨疼痛是常見的問題,我特別說明憂鬱也可能導致肝膿瘡,希望人們能夠及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