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十四 (8)
卷之十四 (8)
1. 痘瘡門(十五則)
此方之妙,全在用金銀花與玄參之多,既能解毒,復善散火,而又助之參、朮、歸、冬,則足以濟二味之力,而益成其祛除之功。所以能轉敗而為勝,起死而變生也。萬勿驚其藥品之重與用參之多,而減去其分兩。蓋藥不重,火毒難消;參不多,則陰陽難復矣。願人加意於此方,以救小兒於危險哉。
小兒痘瘡治之不得法,多至不救,誰知痘瘡可以不治治之乎。夫兒已生瘡,何可聽其自生乎,所謂不治治之者,服吾藥可使之不生痘,不必用藥以治痘也。夫兒之生痘瘡者,感父母之淫氣以生之也。解其淫氣而又助之化毒之品,安得而生痘哉。前人亦知此意,曾造稀痘丹,或治截痘法,然服之有驗有不驗者,未能深窺痘毒之源與解毒之藥也。蓋解毒之品未有不損人元氣者,元氣一虛,毒即難解。
且毒成於火,而清必用寒涼之藥,但小兒脾胃最忌寒涼之藥,一服寒涼,土氣匱乏,而火毒又安能外泄乎,此所以服之而不效也。鐸逢異人之傳,方法平平,而取效實奇。方名止痘丹:
生甘草(一錢),金銀花(三兩),元參(一兩),貝母(五分),苦參(三錢),丹皮(三錢),黃芩(二錢),將七味擇天赦日,用水二碗,煎一碗,不必兩煎。將此一碗汁,重湯又熬至三分,用茯苓五錢為細末,將汁調為丸,如米粒大。俟半周之時,將藥用蜜拌與小兒食之,二日服完,必下黑糞,永不出痘矣。痘既不生,何有死亡之痛哉。
白話文:
這個藥方的精妙之處,全在於大量使用金銀花和玄參,它們既能解毒,又善於散火,再加上人參、白朮、當歸、麥冬來輔助,就能加強前兩味藥的藥力,使其祛除毒邪的功效更加顯著。因此,能夠轉敗為勝,起死回生。千萬不要因為藥物用量多、人參用得多就減少用量。因為藥量不夠,火毒難以消除;人參用量不多,則陰陽難以恢復。希望大家重視這個藥方,用它來拯救危險中的孩子。
小兒出痘瘡如果治療方法不對,常常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但誰知道痘瘡其實是可以「不治而治」的呢?孩子既然已經長出痘瘡,怎麼可以聽任它自行發展呢?所謂「不治而治」,指的是服用我的藥可以使之不長痘,不必用藥來治療已經長出的痘瘡。孩子之所以會長痘瘡,是因為感受到父母的淫穢之氣而產生的。只要解除這種淫穢之氣,再輔以化解毒素的藥物,又怎麼會長痘呢?前人也明白這個道理,曾製作稀痘丹,或使用截痘法,但服用後效果有時好有時不好,是因為沒有深入探究痘毒的根源和解毒的藥物。一般來說,解毒的藥物沒有不損傷人體元氣的,元氣一旦虛弱,毒素就難以解除。
而且毒素是因火而生,清熱必須使用寒涼的藥物,但小兒的脾胃最忌諱寒涼的藥物。一旦服用寒涼藥,脾胃之氣就會衰弱,火毒又怎麼能向外散發呢?這就是服用這些藥物卻沒有效果的原因。我從一位奇人那裡得到了秘傳,方法看似平平,但效果卻非常神奇。這個藥方叫做「止痘丹」:
生甘草(一錢),金銀花(三兩),玄參(一兩),貝母(五分),苦參(三錢),丹皮(三錢),黃芩(二錢)。選擇天赦日,將這七味藥材加兩碗水煎成一碗,不用煎第二次。將這一碗藥汁再用隔水加熱的方式熬到剩三分,加入茯苓五錢磨成的細粉,調成丸狀,大小如米粒。等到半個月的時候,將藥用蜂蜜調拌給小兒服用,兩天服完,一定會排出黑便,以後就永遠不會再長痘了。痘瘡既然不會產生,又哪裡會有死亡的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