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20)

1. 中毒門(十二則)

此方白芷、雄黃俱是制蛇之藥,而山楂、丹砂善化魚肉之味,合而用之,則鱉毒易消。加入枳實、茯苓者,枳實最能去積,茯苓尤能利水,水族之物,毒隨水化,更易於解散耳。

此症用駒溺湯甚神。

馬尿(一碗),生甘草(一兩)水煎服。得吐即愈,不吐即再飲二煎,無不愈者。

人有道途之間,誤服濛汗之藥,以致頭重腳輕,口吐涎沫,眼瞪不語,此迷心之故也。山東村店,最多此藥。乘其一時心迷,以取財物。醒來多不記憶,恍恍惚惚,辨別不真。其藥大約用天仙子為君,加入狐心等物,雖不至殺人,然久迷不醒,亦為可畏。世人以涼水解之,亦能少醒,但涼水入心,水停心下,倘系虛人,必變他症,非解法之善也。方用止迷湯:

茯苓(五錢),生甘草(三錢),瓜蒂(七枚),陳皮(五分)水煎服。即大吐而醒。其從前情景,斷不遺亡,不似涼水之解,如醉如癡也。

蓋茯苓通其心,生甘草解其毒,陳皮清其痰,寬其中,又得瓜蒂上通,使藥不停心,一吐,氣清神朗,不至五臟反覆也。或問濛汗藥必是痰迷心竅,宜用生薑以開之,何故不用?未審止迷湯中,可少投薑汁,否耶。不知濛汗藥中用天仙子居多,天仙子得姜而愈迷其心矣,故中毒者,斷不可輕與薑湯,反致久迷耳。

此症用解濛湯亦神效。

黃連,枳殼(各一錢),天花粉,白芥子,神麯,人參(各三錢),生甘草,栝蔞(各二錢),茯神(五錢),附子(一片)

水煎服。一劑即解。

人有遊兩粵之間,或與婦女交好,或與男子成仇,多下蠱毒於飲食之中,人食之則面目漸黃,飲食倦怠,或一年,或三載,無藥解之,必至暴死。世傳蠱毒,土人將各毒蟲與蛇、竭等物投於缸中,聽其彼此相食,食完止存一物,不死者,取之以為蠱母,此訛也。蓋彼地別有蠱藥,乃天生之毒也。

土人治蠱,有方法可解,大約皆用礬石以化蠱,惟恐外人知之,故秘而不言。礬石清痰,又善化堅,蠱積於腹中,內必堅硬,外以痰包之。所以一物兩用,奏功頗神。惟是人身柔弱者多,剛強者少,又得蠱毒結於胸腹之間,必然正氣大虛,倘徒用礬石,不更虛其虛乎。必須於補氣補血之中,而加用消痰化蠱之藥,則有益無損,始稱萬全。

方用破蠱全生湯:

人參(一兩),茯苓(五錢),當歸(一兩),生甘草(三錢),白礬(三錢),半夏(三錢)水煎服。一劑胸腹爽,再劑胃氣開,三劑蠱毒漸消於烏有矣。

此方補氣血之虧,化痰涎之塊。正氣既旺,邪氣自消,況有攻堅、消蠱之品,蠱何能再聚而不散哉。

此症用散蠱丸亦佳妙。

白礬入於鴨蛋內,火煅為枯礬後用,茯苓(一斤),白朮(一斤),枯礬(四兩),同為絕細末,米飲為丸。每日白滾水送下三錢,不須服完愈。

白話文:

鱉中毒

這個方子用白芷、雄黃這些可以制服蛇毒的藥,加上山楂、丹砂這些可以消除魚肉腥味的藥,合在一起使用,就能輕易解除鱉的毒素。再加上枳實、茯苓,枳實最能消除積滯,茯苓尤其能利水,水產類食物的毒素會隨著水分排出,更容易解毒。

馬尿解毒

這個病症用馬尿湯效果很好。

用馬尿一碗,加上生甘草一兩,用水煎服。喝了如果能吐出來就好,如果沒吐,就再喝第二煎,沒有不好的。

迷藥中毒

有人在路上,不小心吃了迷藥,導致頭重腳輕,口吐白沫,眼睛睜著卻說不出話,這是因為迷亂了心神。山東的村店,這種藥最多。他們趁著人一時糊塗,偷取財物。醒來後大多記不清發生了什麼,恍恍惚惚,分不清真假。這種藥大多用天仙子為主藥,加入狐心等東西,雖然不會致命,但如果長期不清醒,也很可怕。世人用水來解毒,也能稍微清醒一些,但涼水入心,停留在心下,如果是體質虛弱的人,必定會引發其他疾病,不是好的解毒方法。這裡用止迷湯:

茯苓(五錢),生甘草(三錢),瓜蒂(七枚),陳皮(五分),用水煎服。喝下會大量嘔吐而清醒。而且會完全記得之前發生的事情,不像用冷水解毒那樣,像醉酒一樣糊塗。

茯苓可以通暢心氣,生甘草可以解毒,陳皮可以清理痰液,寬胸理氣,再加上瓜蒂向上引導,讓藥力不停留在心臟,一吐,氣清神爽,不會讓五臟反覆受損。有人問,迷藥一定是痰迷心竅,應該用生薑來開解,為什麼不用?或者問,止迷湯中可以加點薑汁嗎?不知道迷藥中天仙子用的最多,天仙子遇到薑反而會更迷亂心神,所以中毒的人,絕對不能輕易用薑湯,反而會讓人更不清醒。

解迷湯

這個病症用解迷湯也很有效。

黃連、枳殼(各一錢),天花粉、白芥子、神麯、人參(各三錢),生甘草、栝蔞(各二錢),茯神(五錢),附子(一片)

用水煎服。喝一劑就能解毒。

蠱毒

有人到兩廣地區遊歷,可能與女子發生不正當關係,或者與男子結仇,常常在食物中下蠱毒,人吃了之後會面色逐漸發黃,食慾不振,可能一年,也可能三年,沒有藥可以解,最後必定會暴斃。世人相傳的蠱毒,是當地人將各種毒蟲與蛇、蠍子等放進缸裡,讓它們互相吞食,最後只剩下一種活著的,就把它當作蠱母,這是不對的。因為當地另有蠱藥,是天然的毒物。

當地人治蠱,有方法可以解,大多用明礬來化解蠱毒,只是擔心外人知道,所以不說。明礬可以清痰,又善於化解堅硬的東西,蠱毒積在腹中,裡面一定是堅硬的,外面又被痰包著。所以明礬一物兩用,效果很好。但是人體虛弱的居多,強壯的少,加上蠱毒結在胸腹之間,必然導致正氣大虛,如果只用明礬,不是讓虛症更虛嗎?必須在補氣補血的同時,加入消痰化蠱的藥,這樣才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才算周全。

這裡用破蠱全生湯:

人參(一兩),茯苓(五錢),當歸(一兩),生甘草(三錢),白礬(三錢),半夏(三錢),用水煎服。喝一劑胸腹就舒暢,喝兩劑胃氣就好轉,喝三劑蠱毒就會逐漸消失。

這個方子補氣血的虧損,化解痰涎的結塊。正氣旺盛了,邪氣自然就消散,更何況還有攻堅、消蠱的藥,蠱毒又怎麼可能再聚集而不散呢?

散蠱丸

這個病症用散蠱丸也很有效。

把白礬塞到鴨蛋裡,用火燒成枯礬後用,加上茯苓(一斤)、白朮(一斤)、枯礬(四兩),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米湯調和做成藥丸。每天用白開水送服三錢,不用全部吃完就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