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5)

1. 咳嗽門(八則)

然則治之之法,不可僅散肺之邪,而當急補肺之氣;不可僅補肺之氣,而尤當急補脾胃之土矣。然不可徒補脾胃也,蓋補胃必須補心包之火,而補脾必須補命門之火。心包生胃土,命門生脾土,實有不同耳。然而胃病則脾必病,而脾病則胃亦病也。吾補胃而即兼補脾,補脾而即兼補胃,未嘗非肺金之所喜。

肺喜正氣之生,自惡邪氣之克,不必治嗽而嗽病自已矣。方用補母止嗽湯:

白朮(五錢),茯苓(五錢),人參(一錢),陳皮(三分),甘草(一錢),蘇子(一錢),半夏(一錢),桔梗(二錢),麥冬(五錢),紫苑(一錢),肉桂(五分)

水煎服。一劑而嗽輕,二劑而嗽更輕,四劑而嗽全止矣。

此方乃補脾胃之聖藥,加入肉桂以補心包、命門之二火,一味而兩得之也。又恐徒治脾胃之母,置肺邪於不問,增入補肺散邪之味,則子母兩得,而久嗽安得不速愈哉!

此症用助金湯亦佳。

人參(三錢),甘草,款冬花(各一錢),白朮,百合(各五錢),茯神(二錢),肉桂,炮姜,蘇葉,百部(各五分),半夏(三分)

水煎服。四劑愈。

人有咳嗽,長年不愈,吐痰色黃,結成頑塊,凝滯喉間,肺氣不清,用盡氣力始得吐出於口者,此乃老痰之病也。年老陽虛之人,最多此症。然用消痰清肺之藥往往不驗者,蓋徒治其痰,而不理其氣也。夫痰盛則氣閉,氣行則痰消。老年之人,孤陽用事,又加氣閉而不伸,則陽火煎熬,遂成黃濁之痰,氣虛不能推送,故必咳之久而始能出也。方用六君子湯加減治之。

人參(五分),白朮(五錢),茯苓(三錢),陳皮(五分),柴胡(五分),白芍(一兩),白芥子(三錢),甘草(一錢),梔子(一錢)

水煎服。二劑而痰變白矣,四劑而痰易出矣,十劑而咳嗽盡除。

補陽氣之虛,開鬱氣之滯,消痰結之塊,祛久閉之火,有資益而無刻削,則老痰易化,而咳嗽易除也。倘徒用攻痰之藥,則陽氣必傷,而痰又難化,格格難吐,何日是清快之時乎!此症用化老湯亦佳。

人參(三分),白朮(一錢),生地(二錢),款冬花(三分),白芥子,白芍,地骨皮(各三錢),柴胡(四分),甘草(一錢),麥冬(五錢)

水煎服。四劑輕,十劑愈。

人有陰氣素虛,更加氣惱,偶犯風邪,因而咳嗽。人以散風祛邪之藥治之而愈甚,此不治其陰虛之故也。然而徒滋其陰,而肝氣未平,則木來侮金,咳亦難已。法宜平肝而益之以補水之劑,則水能資木,而木氣更平也。方用平補湯:

熟地(一兩),麥冬(一兩),甘草(五分),白芍(一兩),柴胡(一錢),人參(五分),茯苓(三錢),天花粉(二錢),百合(五錢),炒黑荊芥(一錢)

白話文:

治療咳嗽的方法,不能只單純地驅散肺部的邪氣,而應該趕快補養肺氣;也不能只補養肺氣,更應該趕快補養脾胃之氣。然而,也不能只是單純地補養脾胃,因為補養胃氣必須同時補養心包的火氣,而補養脾氣必須同時補養命門的火氣。心包能夠生養胃土,命門能夠生養脾土,這兩者實際上是有區別的。然而,胃病一定會影響到脾,而脾病也一定會影響到胃。我補養胃的同時也補養脾,補養脾的同時也補養胃,這對肺金來說也是好的。

肺喜歡正氣的產生,最討厭邪氣的侵犯,不用特別去治療咳嗽,咳嗽的病症自然就會痊癒。這裡有一個方子叫做「補母止嗽湯」:

白朮五錢、茯苓五錢、人參一錢、陳皮三分、甘草一錢、蘇子一錢、半夏一錢、桔梗二錢、麥冬五錢、紫苑一錢、肉桂五分。

用水煎服。服用一劑,咳嗽就會減輕,服用兩劑,咳嗽會更輕,服用四劑,咳嗽就會完全停止。

這個方子是補養脾胃的良藥,加入肉桂來補養心包和命門的火氣,一味藥就能同時達到兩種效果。又擔心只治療脾胃的根本,而忽略了肺部的邪氣,所以加入了補肺散邪的藥材,這樣一來,母子都能得到照顧,長久的咳嗽又怎麼可能不好呢?

這種症狀用「助金湯」也很有效。

人參三錢、甘草、款冬花各一錢、白朮、百合各五錢、茯神二錢、肉桂、炮姜、蘇葉、百部各五分、半夏三分。

用水煎服。服用四劑就會痊癒。

有些人咳嗽,多年都好不了,吐出來的痰是黃色的,結成硬塊,黏在喉嚨裡,肺部的氣不順暢,要用盡力氣才能吐出來,這是老痰引起的疾病。年老體虛的人,最容易出現這種症狀。然而使用化痰清肺的藥常常沒有效果,是因為只治療痰,沒有理順氣。痰多就會使氣不順暢,氣運行通暢,痰就會消失。老年人陽氣虛弱,再加上氣不順暢而無法舒展,陽氣就會過盛,煎熬而成黃濁的痰,因為氣虛無法推動,所以一定會咳嗽很久才能咳出來。這裡有一個方子叫做「六君子湯加減」來治療:

人參五分、白朮五錢、茯苓三錢、陳皮五分、柴胡五分、白芍一兩、白芥子三錢、甘草一錢、梔子一錢。

用水煎服。服用兩劑,痰就會變白,服用四劑,痰就容易咳出來,服用十劑,咳嗽就會完全消除。

這個方子能補養陽氣的虛弱,疏通鬱積的氣,消除痰結的硬塊,驅除久積的火氣,既能滋養又能消除,這樣一來老痰就容易化解,咳嗽也容易去除。如果只是單純使用化痰的藥,陽氣一定會受到損傷,痰就更難以化解,咳嗽難以咳出,什麼時候才能感到清爽呢?這種症狀用「化老湯」也很好。

人參三分、白朮一錢、生地二錢、款冬花三分、白芥子、白芍、地骨皮各三錢、柴胡四分、甘草一錢、麥冬五錢。

用水煎服。服用四劑就會減輕,服用十劑就會痊癒。

有些人天生陰氣不足,再加上生氣,偶爾又感受風邪,因此引起咳嗽。人們用散風祛邪的藥來治療,反而更加嚴重,這是沒有治療陰虛的緣故。然而,如果只是單純地滋養陰,而肝氣沒有平靜,肝木就會來侵犯肺金,咳嗽也難以停止。應該用平肝的藥,並加入滋養腎水的藥,這樣水能滋養木,木氣就會更加平靜。這裡有一個方子叫做「平補湯」:

熟地一兩、麥冬一兩、甘草五分、白芍一兩、柴胡一錢、人參五分、茯苓三錢、天花粉二錢、百合五錢、炒黑荊芥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