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0)

1. 耳痛門(附耳聾七則)

人有雙耳忽然腫痛,內流清水,久則變為膿血者,身發寒熱,耳內如沸湯之響,或如蟬鳴,此少陽膽氣不舒,而風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法宜舒發膽氣,而佐之祛風瀉火之藥則愈矣。然有治之而不效者何也?蓋膽受風火之邪,爍干膽汁,徒用祛風瀉火之湯,則膽汁愈干,膽火益熾,火借風威,愈肆焚燒,而耳病轉甚矣。方用潤膽湯:

白芍(一兩),當歸(一兩),柴胡(一錢),炒梔子(二錢),玄參(一兩),天花粉(三錢),菖蒲(八分),水煎服。一劑而痛輕,二劑而腫消,三劑而膿血止,四劑而寒熱盡除,十劑而全痊也。歸、芍不特入膽,而且入肝也,膽病肝必病,平肝則膽亦平也。柴胡、梔子亦是舒肝之藥,舒肝正所以舒膽,肝血自旺,而膽汁有不濡潤者乎。

邪風邪火,已有不治自散之機,乃加天花粉之逐痰,則風火無黨。用菖蒲通耳中之竅,引玄參以退浮游之焰,自然風火漸祛,上焦清涼,而耳病隨愈也。

此症用止鳴丹亦效。

白芍(五錢),柴胡(二錢),炒梔子(三錢),生地(三錢),麥冬(三錢),菖蒲(五分),茯苓(三錢),半夏(五分),水煎服。數劑即愈。

人有耳中如針之觸而生痛者,並無水生,止有聲沸,皆云火邪作祟,不知乃腎水之耗也。夫腎開竅於耳,腎氣不足則耳閉。然耳閉之前必痛,而後閉何也?蓋腎火沖之也,火沖而不得出,則火之路塞而不通,於是火不再走於耳而成聾矣。但火既上衝於耳,而火之路何以致塞?蓋火邪上衝耳竅之內,如有物塞之狀,故此等之病,必須速治,否則成聾而難治矣。方用益水平火湯:

熟地(一兩),生地(一兩),麥冬(一兩),玄參(一兩),菖蒲(一錢),水煎服。一劑而痛止,二劑而響息,三劑而全愈,而耳不再聾也。

四味乃補水之藥,又能於水中瀉火,且不損傷腎氣,則腎火自降。菖蒲引腎氣而上通,火得路而上達,又何有阻抑之虞乎。此等之病,老人最多,老人耳聾,雖高壽之徵,似可不必施治。不知已成之聾不必治,未成之聾正不可不治也。此方治已聾者尚有奇功,矧治未聾之耳,有不取效者哉。

此症亦可用息沸湯。

熟地(二兩),山茱萸(一兩),麥冬(五錢),北五味(十粒),菖蒲(一錢),遠志(五分),丹參(三錢)水煎服。十劑愈。

人有耳痛之後,雖愈而耳鳴如故者,人以馬風火猶在耳也,仍用祛風散火之藥,而鳴且更甚,然以手按其耳,則其鳴少息,此乃陽虛而氣閉也。法宜補陽氣為主,而兼理其肝腎之虛,方用發陽通陰湯治之。

人參(二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黃耆(三錢),肉桂(五分),熟地(五錢),當歸(二錢),白芍(三錢),柴胡(一錢),甘草(五分),白芥子(二錢),荊芥(炒黑,一錢),水煎服,一劑輕,二劑愈,不必三劑也。

白話文:

耳痛門(附耳聾七則)

人若雙耳突然腫痛,流出清水,時間久了變成膿血,同時伴隨發冷發熱,耳內感覺像沸騰的熱湯聲,或像蟬鳴,這是少陽膽經氣不暢,風邪乘虛而入,體內火氣無法散發,所以產生這種疾病。治療方法應該舒暢膽經之氣,再輔以祛風瀉火的中藥就能痊癒。然而,有些人治療無效是為什麼呢?因為膽經受到風火邪氣的侵襲,導致膽汁乾燥,只用祛風瀉火的中藥,反而會讓膽汁更乾燥,膽火更旺盛,火借風勢更加肆虐燃燒,耳疾就會加重。因此,藥方用潤膽湯:

白芍藥一兩、當歸一兩、柴胡一錢、炒梔子二錢、玄參一兩、天花粉三錢、菖蒲八分,水煎服。一劑藥痛感減輕,二劑藥腫脹消退,三劑藥膿血停止,四劑藥寒熱全消,十劑藥完全痊癒。當歸、白芍藥不只入膽經,也入肝經,膽病必傷肝,調理肝臟就能同時調理膽經。柴胡、梔子也是疏肝的藥物,疏肝就是疏通膽經,肝血充足,膽汁自然滋潤。

風邪火邪本身就有自行消散的趨勢,再加入天花粉以利水消痰,就能抑制風火。用菖蒲疏通耳竅,用玄參清除浮腫發炎,自然風火漸消,上焦清涼,耳疾也就隨之痊癒。

這種病症使用止鳴丹也有效。

白芍藥五錢、柴胡二錢、炒梔子三錢、生地三錢、麥冬三錢、菖蒲五分、茯苓三錢、半夏五分,水煎服。幾劑藥就能痊癒。

有人耳中像針刺一樣疼痛,沒有流出液體,只有沸騰的聲音,都說是火邪作祟,卻不知道是腎水虧損。腎經開竅於耳,腎氣不足就會耳聾。但為什麼耳聾之前必定先疼痛,然後才聾呢?是因為腎火上沖。火氣上沖卻無法排出,火氣的通道阻塞不通,於是火氣不再流向耳朵而導致耳聾。但火氣既然上沖於耳,為什麼通道會阻塞呢?因為火邪上沖耳竅內部,就像有東西堵塞一樣。所以這種疾病必須及時治療,否則會導致耳聾,難以治療。藥方用益水平火湯:

熟地黃一兩、生地黃一兩、麥冬一兩、玄參一兩、菖蒲一錢,水煎服。一劑藥疼痛停止,二劑藥聲音消失,三劑藥完全痊癒,耳朵也不會再聾了。

這四味藥都是滋陰補水的藥物,又能瀉火而不傷腎氣,腎火自然下降。菖蒲引導腎氣上通,火氣有了通道向上疏通,又怎麼會有阻礙呢?這種疾病老年人最多見,老年人耳聾雖然是長壽的徵兆,似乎不必治療。殊不知已經耳聾的不必治療,還沒耳聾的更不能不治療!這個藥方治療已經耳聾的還有奇效,何況治療還沒耳聾的耳朵,怎麼能沒有效果呢?

此症也可使用息沸湯。

熟地黃二兩、山茱萸一兩、麥冬五錢、北五味子十粒、菖蒲一錢、遠志五分、丹參三錢,水煎服。十劑藥痊癒。

有人耳痛痊癒後,耳鳴卻仍然存在,有人認為是風邪火邪仍然停留在耳朵裡,繼續使用祛風散火的中藥,反而耳鳴更嚴重,但是用手按壓耳朵,耳鳴就會減輕,這是因為陽氣不足,氣血阻塞。治療方法應該以補益陽氣為主,同時調理肝腎虛弱,藥方用發陽通陰湯治療。

人參二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黃耆三錢、肉桂五分、熟地黃五錢、當歸二錢、白芍藥三錢、柴胡一錢、甘草五分、白芥子二錢、荊芥(炒黑)一錢,水煎服,一劑藥症狀減輕,二劑藥痊癒,不必服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