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三 (11)
卷之三 (11)
1. 耳痛門(附耳聾七則)
此方即十全大補之變方也,治氣血之虛者,實有相宜,茲何治陽虛而亦宜也。不知陽虛而陰未有不俱虛者,倘單補陽虛以助其陽,恐陽旺陰衰,轉動其火,不若兼補其陰,則陰足以制陽,陰陽相濟而彼此氣通,蟬鳴之聲頓除也。
此症可用開閉丹:
黃耆(一兩),當歸(五錢),肉桂,甘草(各五分),菖蒲,遠志,柴胡,香附(各一錢),天花粉(二錢),水煎服。二劑愈。
人有雙耳聾閉,雷霆喧呼之聲終不相聞,而耳內不痛。此大病之後,或年老人有之,乃腎火內閉而氣塞也,最難取效。法當內外兼治,內治必須大補心腎,雖耳屬腎,而非心氣之相通,則心腎不交,反致阻塞。故必用補腎之藥,使腎之液滋於心,即宜用補心之劑,使心之氣降於腎,心腎之氣既交,自然上升而通於耳矣。方用啟竅湯:
熟地(二兩),山茱萸(一兩),麥冬(一兩),遠志(三錢),五味子(二錢),石菖蒲(一錢),炒棗仁(三錢),茯神(三錢),柏子仁(三錢),水煎服。一連四服,而耳中必然作響,此欲開聾之兆也,再照前方服十劑。而外用:
龍骨(一分),雄鼠膽汁(一枚),麝香(一釐),冰片(三釐),研絕細末為丸,分作三丸,綿裹塞之,不可取出,一晝夜即通矣,神效之極。
耳通後,仍用前湯再服,一月後用大劑六味丸,以為善後之計,否則恐不能久聰也。
此症用通耳湯亦妙。
熟地(三兩),麥冬(一兩),炒棗仁,茯神,玄參(各五錢),菖蒲(一錢),柏子仁,炒黑荊芥(各三錢)水煎服。十劑自通。
人有平居無事,忽然耳聞風雨之聲,或如鼓角之響,人以為腎火之盛也,誰知是心火之亢極乎。凡人心腎兩交,始能上下清寧,以司視聽。腎不交心,與心不交腎,皆能使聽聞之亂。然而腎欲上交於心,與心欲下交於腎,必彼此能受,始慶相安。倘腎火大旺,則心畏腎炎,而不敢下交;心火過盛,則腎畏心焰,而不敢上交矣。
二者均能使兩耳之鳴,但心不交腎耳鳴輕,腎不交心耳鳴重。今如聞風雨鼓角者,鳴之重也。治法欲腎氣復歸於心,必須使心氣仍歸於腎。方用兩歸湯:
麥冬(一兩),黃連(二錢),生棗仁(五錢),熟地(一兩),丹參(三錢),茯神(三錢),水煎服。二劑而鳴止,四劑不再發。
此方涼心之劑也。心既清涼,則腎不畏心熱,而樂與來歸,原不必兩相引而始合也。況方中全是益心滋腎之品,不特心無過燥之虞,而且腎有滋潤之樂,自不啻如夫婦同心,有魚水之歡,而無乖離之戚也,又何至喧闐於一室哉。
此症可用定喧湯。
玄參(三兩),生地(一兩),貝母(二錢),水煎服。一劑即止鳴。
人有不交感而兩耳無恙,一交接婦女,耳中作痛,或癢發不已,或流臭水,以涼物投之則快甚,人以為腎火之盛,誰知是腎火之虛乎。夫腎中之火,乃龍雷之火也,火旺則難動而易息,火衰則易動而難息,其故何哉?蓋火旺者水旺也,火衰者水衰也。水衰則不能制火,而火易動,水衰則不能養火,而火難息耳。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從十全大補湯變化而來的,對於氣血虛弱的人來說,確實很適合。但為什麼治療陽虛也適合呢?因為陽虛的人通常也伴隨陰虛,如果只補陽,可能會導致陽氣過旺而陰氣更衰弱,反而會引發虛火。不如同時補陰,讓陰氣足以制衡陽氣,陰陽調和,彼此氣機通暢,這樣耳鳴的聲音就能消除。
這個症狀可以使用開閉丹:
黃耆(37.5克)、當歸(18.75克)、肉桂、甘草(各1.875克)、菖蒲、遠志、柴胡、香附(各3.75克)、天花粉(7.5克),用水煎服。服用兩劑就能痊癒。
有些人雙耳失聰,即使聽到雷鳴般巨大的聲音也聽不見,但耳朵裡面不痛。這通常是生了大病之後,或是年紀大的人才會出現的情況,是因為腎火閉塞在內,導致氣機阻塞,這種情況很難治療。治療方法應該內外兼顧,內服藥物必須大補心腎,雖然耳朵屬於腎,但如果心氣不相通,就會導致心腎不交,反而更加阻塞。所以必須使用補腎的藥物,使腎的精液滋養心臟,同時也要用補心的藥物,使心氣下達腎臟,當心腎之氣能夠相交,自然就能向上通達耳朵。藥方可以使用啟竅湯:
熟地(75克)、山茱萸(37.5克)、麥冬(37.5克)、遠志(11.25克)、五味子(7.5克)、石菖蒲(3.75克)、炒棗仁(11.25克)、茯神(11.25克)、柏子仁(11.25克),用水煎服。連續服用四劑,耳朵裡面一定會出現聲音,這是耳聾要開始好轉的徵兆,再按照原方服用十劑。外用藥則是:
龍骨(0.375克)、雄鼠膽汁(一個)、麝香(0.0375克)、冰片(0.1125克),將其研磨成極細的粉末,製成藥丸,分成三份,用棉花包好塞入耳朵,不要取出,一天一夜後就能通暢,效果非常神奇。
耳朵通暢後,仍然使用之前的藥方繼續服用,一個月後服用大量六味丸來調理,作為後續的保養措施,否則恐怕聽力無法長久保持。
這個症狀也可以使用通耳湯,效果也很好。
熟地(112.5克)、麥冬(37.5克)、炒棗仁、茯神、玄參(各18.75克)、菖蒲(3.75克)、柏子仁、炒黑荊芥(各11.25克),用水煎服。服用十劑就能夠通暢。
有些人平時沒有任何問題,卻突然聽到耳朵裡面出現風雨聲,或是像鼓角一樣的聲音,一般人都認為是腎火旺盛的緣故,但其實是心火太過旺盛。正常情況下,心腎之間應該互相交通,才能使上下清明,負責聽覺功能。如果腎不能與心相交,或是心不能與腎相交,都會使聽力出現問題。然而腎要上交於心,心要下交於腎,必須要彼此能夠接受,才能和諧相安。如果腎火太過旺盛,心就會畏懼腎火的炎熱,而不敢下交;心火過於旺盛,腎就會畏懼心火的熾熱,而不敢上交。
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耳鳴,但心不交腎的耳鳴比較輕,腎不交心的耳鳴比較嚴重。現在出現像是風雨、鼓角一樣的聲音,表示耳鳴很嚴重。治療方法是要讓腎氣重新回到心臟,也必須讓心氣回到腎臟。藥方可以使用兩歸湯:
麥冬(37.5克)、黃連(7.5克)、生棗仁(18.75克)、熟地(37.5克)、丹參(11.25克)、茯神(11.25克),用水煎服。服用兩劑耳鳴就會停止,服用四劑就不會再復發。
這個藥方是清涼心火的。心火被清涼後,腎就不會畏懼心火的熱,而樂於與心相交,原本就不需要互相引導才能結合。而且藥方中的藥物全是益心滋腎的藥材,不僅心沒有過於燥熱的顧慮,而且腎也能得到滋潤的益處,就像夫妻同心,相處融洽,沒有任何隔閡,又怎麼會吵吵鬧鬧呢?
這個症狀可以使用定喧湯。
玄參(112.5克)、生地(37.5克)、貝母(7.5克),用水煎服。服用一劑耳鳴就能停止。
有些人沒有性行為時兩耳都正常,一旦與女性發生性行為,耳朵裡面就會出現疼痛,或是癢到不行,或是流出臭水,用涼的東西敷在耳朵上就會感覺舒服很多。一般人都認為是腎火太旺盛的緣故,但其實是腎火虛弱。腎中的火是龍雷之火,火旺的時候難以動搖但容易平息,火衰的時候容易動搖但難以平息,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火旺表示水也旺盛,火衰表示水也衰弱。水衰弱就不能制約火,所以火容易動搖,水衰弱就不能滋養火,所以火難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