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十二 (15)
卷之十二 (15)
1. 產後諸病門(十一則)
肝火既旺,必克脾土,土衰不能制水,而浮腫之病出。然而肝火之旺,乃假旺,非真旺也。假旺者,氣若盛而實衰,故時熱時寒,往來無定,非真熱真寒,是以氣逆於胸膈而不舒。兩脅者,尤肝之部位也,酸乃肝木之味,吐酸脅痛,皆肝虛而腎不能榮之故也。治法補血養肝,更宜補其精以生血,精足而血亦足,血足而氣自順矣。
方用:
人參(三錢),熟地(一兩),山茱萸(三錢),白芍(五錢),當歸(五錢),破故紙,茯苓,芡實(各三錢),山藥(五錢),柴胡(五分),白朮(三錢),水煎服。
方名轉氣湯。方中多是補精補血之品,何名為轉氣耶?不知氣逆由於氣虛,氣虛者,腎肝之氣虛也。今補其腎肝之精血,即所以補其腎肝之氣也。氣虛則逆,氣旺有不順者乎,是補氣即轉氣也。氣轉而各症盡愈,陰入於陽,而陽無扞格之虞矣。
用歸氣救產湯亦效。
人參(三錢),熟地(五錢),白芍(二錢),茯苓(一錢),山藥(五錢),白朮(五錢),柴胡(三分),砂仁(一粒),水煎服。
婦人產後,水道中出肉線一條,長三、四尺,動之則痛欲絕,此帶脈之虛脫也。夫帶脈束於任、督之脈,任前而督後。兩脈有力,則帶脈堅牢;兩脈無力,則帶脈崩墮。產後亡血過多,無血以養任、督,而帶脈崩墮,力難升舉,故隨溺而隨下也。帶脈下垂,每作痛於腰臍,況下墮而出於產門,其失於關健也更甚,安得不疼痛欲絕哉。
治法大補其任、督之氣,則帶脈自升矣。方用兩收丹:
白朮(二兩),人參(一兩),川芎(三錢),巴戟天(三錢),山藥(一兩),芡實(一兩),白果(十枚),扁豆(五錢),杜仲(五錢),熟地(二兩),山茱萸(四錢),水煎服。一劑收半,再劑全收。
此方補任、督而仍補腰臍者,以任、督之脈聯於腰臍。補任、督而不補腰臍,則任、督無力,而帶脈何以升舉哉。惟兼補之,任、督得腰臍之助,則兩脈氣旺,何難收帶於頃刻乎。
用收帶湯亦效。
白朮,杜仲,人參(各一兩),荊芥(二錢),水煎服。一劑即收大半,二劑全收,亦不痛也。
婦人產後陰戶內一物垂下,其形如帕,或有角,或二岐,人以為產頹也,誰知肝痿之病乎。夫產後何以成肝痿也?蓋因產前勞役傷氣,又觸動惱怒,產後肝不藏血,血亡過多,故肝之脂膜隨血崩墮,其實非子宮也。若子宮下墮,狀如茄子,止到產門,不越出產門之外。肝之脂膜,往往出產門者至六、七寸許,且有黏席乾落者一片,如掌大,使子宮墮落,人且立死矣,安得重生乎。治法大補其氣血,而少用升提之法,則脾氣旺而易升,肝血旺而易養,脂膜不收而自收矣。
方用收脂湯:
白話文:
產後肝火旺盛,會反過來傷害脾胃,脾胃虛弱就無法控制體內的水分,進而產生水腫的現象。但這種肝火旺並非真正的旺盛,而是一種虛假的旺盛,表現為氣勢很強,但實際上很虛弱,所以會出現時冷時熱,忽冷忽熱,並非真熱或真寒,導致胸悶不舒服。兩脅是肝臟的部位,酸味是肝木的味道,所以出現吐酸水和脅肋疼痛,都是因為肝虛而腎臟無法滋養的緣故。治療方法應該補血養肝,更要補養腎精來生血,腎精充足,血液就會充足,血液充足,氣自然就順暢了。
藥方:
人參(三錢),熟地(一兩),山茱萸(三錢),白芍(五錢),當歸(五錢),破故紙,茯苓,芡實(各三錢),山藥(五錢),柴胡(五分),白朮(三錢),用水煎服。
這個藥方叫做轉氣湯。方中大多是補精血的藥物,為什麼叫轉氣呢?因為氣逆是氣虛引起的,而氣虛是指腎和肝的氣虛。現在補腎肝的精血,就是補腎肝的氣。氣虛才會逆,氣足了怎麼會不順呢?所以補氣就是轉氣。氣順了,各種症狀都會好轉,陰氣回到陽氣,就不會有阻礙的問題了。
用歸氣救產湯也有效果。
人參(三錢),熟地(五錢),白芍(二錢),茯苓(一錢),山藥(五錢),白朮(五錢),柴胡(三分),砂仁(一粒),用水煎服。
婦女產後,陰道內出現一條肉狀的線,長三四尺,稍微觸碰就會疼痛難忍,這是帶脈虛脫的表現。帶脈束縛著任脈和督脈,任脈在前,督脈在後。如果這兩條脈絡有力,帶脈就會堅固;如果這兩條脈絡虛弱,帶脈就會鬆弛下墜。產後失血過多,沒有足夠的血液來滋養任脈和督脈,導致帶脈鬆弛下墜,難以向上提升,所以會隨著小便排出。帶脈下垂,常常會引起腰部和肚臍疼痛,更何況是從產門垂下來,可見其關鍵之處失守更加嚴重,所以才會疼痛欲絕。
治療方法應該大力補養任脈和督脈的氣,這樣帶脈自然就會上升。藥方用兩收丹:
白朮(二兩),人參(一兩),川芎(三錢),巴戟天(三錢),山藥(一兩),芡實(一兩),白果(十枚),扁豆(五錢),杜仲(五錢),熟地(二兩),山茱萸(四錢),用水煎服。服用一劑可以收回一半,服用兩劑就能完全收回。
這個藥方補養任脈和督脈的同時,也補養腰部和肚臍,因為任脈和督脈都與腰部和肚臍相連。如果只補任脈和督脈而不補養腰部和肚臍,任脈和督脈就會虛弱,帶脈又怎麼能上升呢?只有同時補養,任脈和督脈才能得到腰部和肚臍的幫助,兩條脈絡的氣就會旺盛,收回帶脈自然指日可待。
用收帶湯也有效果。
白朮,杜仲,人參(各一兩),荊芥(二錢),用水煎服。服用一劑就能收回大半,服用兩劑就能完全收回,也不會再疼痛。
婦女產後,陰道內垂下一塊東西,形狀像手帕,有時候有角,有時候分成兩叉,人們以為是子宮下垂,卻不知道這是肝臟萎縮的疾病。為什麼產後會得肝萎縮呢?因為產前勞累傷氣,又因為惱怒動肝火,產後肝臟無法儲藏血液,失血過多,所以肝臟的脂肪膜就隨著血流而下墜,其實並不是子宮。如果子宮下垂,形狀像茄子,只會到產門,不會超出產門之外。而肝臟的脂肪膜,往往會超出產門六七寸,甚至會有黏在席子上乾掉的,像手掌那麼大,如果子宮下垂成這樣,人早就死了,怎麼可能還活著呢?治療方法應該大力補養氣血,同時稍微用一些升提的藥物,這樣脾氣就會旺盛而容易上升,肝血旺盛而容易滋養,脂肪膜不收也會自然收回。
藥方用收脂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