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七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23)

1. 痢疾門(十二則)

治法必於補陰之中,佐以瀉熱濕之劑,則陰既不虧,陽亦無害。夫瀉之既能損傷陰陽,則補陰亦宜補陽矣,何僅補其陰,即能不傷其陽也?不知陰陽原兩相根也。瀉熱之藥,仍走於大腸之內,雖損其陽,仍損其陰也。今補其陰,則陰不傷矣,何害於陽乎?此補陰之所以不必再補陽耳。

方用滋陰止痢丹:

白芍(一兩),當歸(一兩),大黃(三錢),車前子(五錢),檳榔(二錢),蘿蔔子(三錢),水煎服。一劑膿血減,二劑懊憹除,三劑口渴解,而痢亦頓止矣。

此方奇在大黃與蘿蔔子並用,逐瘀穢實神,分清濁甚速,用之於白芍、當歸之內,補以行攻,有攻之益,無攻之失也。

此症用通快飲亦佳。

黃連,茯苓(各三錢),白芍(一兩),黃芩,車前子,枳殼(各二錢),厚朴(一錢),水煎服。

人有濕熱之極,腹痛作痢,上吐不食,下痢不止,至勺水難飲,胸中悶亂,人以為噤口之痢也,誰知是胃中濕熱之毒乎。夫痢宜下行,下利宜也,何以上吐而不能入乎?此蓋胃中之火,得濕而蘊結不宣,一旦作痢,本欲下行,乃投之以飲食,則火反上熾而不降,以致胃口閉塞,而成噤口也。

然而胃火之盛者,由於心火之旺,心火最惡濕,一得濕則火鬱而不通,則停住於胃口;胃中之火,愈增其熏蒸之氣,二火相合,則熱之勢固結而不散,濕亦停住於腸胃之內,胸中交戰,安得不悶亂乎?治法必須開鬱火之門,而門不能易開,必須引火開門之為捷耳。方用引胃湯:

人參(一錢),黃連(三錢),吳茱萸(三分),菖蒲(三分),各為細末,滾水調入於茯苓末中,大約茯苓須用五錢,一匙一匙調如稀糊者咽之。初時嚥下必吐,吐後仍咽,藥一受則不吐矣。即將前藥服完,上下俱開門矣。然後用靖亂湯:

白芍(一兩),車前子(五錢),黃連(一錢),甘草(一錢),枳殼(一錢),木通(一錢),廣木香(五分),茯苓(三錢),水煎服。二劑痢止,不必三服也。

前用引胃湯者,以心火喜燥。黃連雖寒,然其性正燥也。以燥投燥原非所惡。況吳茱萸性熱而燥,以火入火,同性豈有扞格之虞?況入之人參、菖蒲之中乎?蓋胃中之火,乃邪火,而心中之火實正火也。居於邪正之間、非得正人君子之藥,則邪不能散於頃刻,非得導引之使,則心火不能返於故宮。況胃氣之閉,正胃氣之虛也。

人參補胃氣之聖藥,胃虛逢補,不啻如飢者之得食,關一開而良將勇士奪門而入,邪自驚走矣。後用靖亂湯者,譬如以計奪門,若後無大兵相繼,則敵且欺寡不敵眾,未必不狹巷而戰,死鬥而不肯遁,今又以利水、逐穢、平肝之藥濟之,是前鋒既勇於斬關,而後隊又善於蕩寇,安得不成功哉。

白話文:

治療痢疾的方法,重點在於滋養陰液,同時輔助使用清除熱邪濕氣的藥物,這樣既不會損耗陰液,也不會傷害陽氣。既然瀉藥可能會損傷陰陽,那麼滋養陰液的時候也應該同時補養陽氣,為什麼只補陰液就能不傷害陽氣呢?這是因為陰陽本來就互相依存。瀉熱的藥物雖然會在大腸內作用,有可能損傷陽氣,但也同時會傷及陰液。現在我們滋補陰液,陰液就不會受損,又怎麼會傷害陽氣呢?這就是為什麼補陰液不需要再補陽氣的原因。

我開一個滋陰止痢丹的藥方:

白芍一兩、當歸一兩、大黃三錢、車前子五錢、檳榔二錢、蘿蔔子三錢,用水煎服。服用一劑,膿血就會減少;服用兩劑,胸悶煩躁的感覺就會消除;服用三劑,口渴的症狀就會解除,痢疾也會立刻停止。

這個藥方的奇妙之處在於同時使用大黃和蘿蔔子,它們能迅速清除積存的瘀血和污穢,使清濁分離。將它們與白芍、當歸一同使用,在補養的同時進行攻瀉,能夠發揮攻瀉的優點,而沒有攻瀉的弊端。

這個病症使用通快飲也很好。

黃連、茯苓各三錢,白芍一兩,黃芩、車前子、枳殼各二錢,厚朴一錢,用水煎服。

有些人體內濕熱嚴重,腹痛導致痢疾,還會嘔吐吃不下東西,腹瀉不止,甚至連水都難以喝下,胸口悶亂。人們認為這是因為痢疾導致食慾不振,但實際上,這是胃中濕熱之毒的表現。痢疾本來就應該向下排泄,腹瀉是正常的,為什麼還會嘔吐而且吃不下東西呢?這是因為胃中的火,因為濕氣的阻礙而無法宣洩,一旦發生痢疾,本來應該向下排泄,但如果又吃東西,反而會使火氣向上燃燒而無法下降,導致胃口堵塞,變成食慾不振的痢疾。

胃火旺盛的原因是因為心火旺盛,心火最厭惡濕氣,一旦遇到濕氣,火氣就會鬱結不通,停留在胃口。胃中的火氣就會更加旺盛,兩者結合,熱勢就會更加凝固而無法消散,濕氣也停留在腸胃中,胸中交戰,怎麼可能不悶亂呢?治療方法必須打開鬱結的火氣之門,但這個門不容易打開,必須要引導火氣才能快速打開。我開一個引胃湯的藥方:

人參一錢,黃連三錢,吳茱萸三分,菖蒲三分,將它們磨成細末,用滾水調入茯苓末中,茯苓大約要用五錢,一匙一匙地調成稀糊狀吞服。剛開始吞服可能會吐,吐完後繼續吞,藥效一旦發揮就不會吐了。將前面的藥服用完,上下氣機都打開了。然後再使用靖亂湯:

白芍一兩,車前子五錢,黃連一錢,甘草一錢,枳殼一錢,木通一錢,廣木香五分,茯苓三錢,用水煎服。服用兩劑痢疾就會停止,不需要服用第三劑。

之前使用引胃湯的原因,是因為心火喜歡乾燥。黃連雖然寒涼,但它的性質是燥的。用燥的藥物來治療燥熱的病症,本來就沒有什麼不妥。況且吳茱萸的性質熱而燥,用火熱的藥物來治療火熱的病症,同性質的藥物之間不會有衝突的顧慮。更何況還有加入人參、菖蒲呢?胃中的火是邪火,而心中的火才是正火。介於邪正之間,如果不用正人君子般的藥物,邪火就無法立刻消散,如果沒有引導,心火就無法回到原位。而且胃氣閉塞,正是胃氣虛弱的表現。

人參是補益胃氣的良藥,胃虛弱時得到補益,就好比飢餓的人得到食物,關卡一打開,英勇的將士就會衝入,邪氣自然會驚慌逃走。之後使用靖亂湯,就像是用計謀攻破城門,如果後方沒有大軍跟上,敵人可能會因為寡不敵眾,在狹窄的小巷內頑強抵抗,不肯逃跑。現在用利水、清除污穢、平肝的藥物來輔助,就像是前鋒勇猛地攻破城門,後隊又善於消滅敵人,怎麼可能不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