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傷寒門(四十三則)
然而救脾則胃火愈熾,救胃則脾土立崩,此中之消息最難,惟當速救腎水之乾枯而已。方用:
玄參(三兩),甘菊花(一兩),熟地(一兩),麥冬(二兩),芡實(五錢),水煎服。
此方名為救枯丹。用玄參以散其脾胃浮游之火,甘菊以消其胃中之邪,麥冬以滋其肺中之液,助熟地以生腎水,庶幾滂沱大雨,自天而降,而大地焦枯,立時優渥,何旱魃之作祟乎。又恐過於汪洋,加入芡實以健其土氣,而仍是腎經之藥,則脾腎相宜,但得其灌溉之功,而絕無侵凌之患。故一劑而譫語定,再劑而口渴除,三劑而厥亦止,身亦涼也。
此症世人未知治法,即仲景張使君亦未嘗談及,天師因(士鐸)之請,特傳神奇治法,以為傷寒門中之活命丹也。
此症用清土散亦妙。
石膏(一兩),麥冬(一兩),生地(一兩),甘草(一錢),金銀花(五錢),白朮(三錢),水煎服。
冬月傷寒,大汗而熱未解,腹又痛不可按,人以為邪發於外未盡,而內結於腹中,乃陽症變陰之症也,余以為不然。夫傷寒而至汗大出,是邪隨汗解,宜無邪在其中,何至腹痛?此乃陽氣盡亡,陰亦盡泄,腹中無陰以相養,有似於邪之內結而作痛,蓋陰陽兩亡之急症也。
夫痛以可按為虛,不可按為實,何以此症不可按,而又以為虛乎?不知陰陽兩亡腹中,正在將絕之候,不按之已有疼痛難忍之時,況又按而傷其腸胃,安得不重增其苦,所以痛不可接也。如遇此症,急不可緩,方用急救陰陽湯。用:
人參(二兩),黃耆(三兩),當歸(一兩),熟地(二兩),甘草(三錢),白朮(二兩)
水煎服。一劑而腹痛頓止,身熱亦解,汗亦盡止矣。
此方用參、耆以補氣,使陽回於陰之內;用當歸、熟地以補血,使陰攝於陽之中;用白朮、甘草和其腸胃,而通其腰臍,使陰陽兩歸於氣海、關元,則亡者不亡,而絕者不絕也。倘認是陽症變陰,純用溫熱之劑,加入肉桂、乾薑、附子之類,雖亦能回陽於頃刻,然內無陰氣,陽回而陰不能攝,亦旋得而旋失矣。
此症用救亡散亦易奏功。
人參,當歸,熟地(各一兩),甘草(二錢),附子(一片),水煎服。
冬月傷寒,大汗熱解,腹微痛,腰不可俯仰。人以為邪在腎經未出,欲用豨薟丸加防己治之,非其治也,此乃發汗亡陽,陽虛而陰不能濟之故也。夫陰陽相根,此症因汗泄過多,陽氣無幾,而陰又自顧不遑,不敢引陽入室,而陽無所歸,故行於腹,孤陽無主而作痛;腎中之陰,又因陽氣不歸,而孤陰無伴,不敢上行於河車之路,故腰不可以俯仰。方用引陽湯治之。
杜仲(一錢),山藥(五錢),甘草(一錢),茯苓(二錢),芡實(三錢),人參(三錢),肉桂(三分),白朮(五錢),
白話文:
然而,如果過度補脾,會導致胃火更加旺盛;如果過度補胃,則脾土會立即崩潰。這其中的微妙平衡最難掌握,唯一的辦法是趕緊救治腎水的枯竭。藥方如下:
玄參(三兩),甘菊花(一兩),熟地(一兩),麥冬(二兩),芡實(五錢),用水煎服。
這個藥方叫做「救枯丹」。用玄參來散脾胃中浮動的虛火,用甘菊來消除胃中的邪氣,用麥冬來滋潤肺中的津液,並輔助熟地來生養腎水。這樣就能像天降大雨般,讓乾枯的大地立即得到滋潤,哪還會有旱魃作祟呢?又怕滋潤過度,加入芡實來健壯脾土,而且芡實仍然是屬於腎經的藥物,這樣就能使脾腎相互協調,只得到滋潤的好處,而沒有侵犯的禍患。因此,服用一劑,就能使胡言亂語停止;服用二劑,就能消除口渴;服用三劑,手腳冰冷的狀況也會停止,身體也會轉涼。
這個病症世人還不知道如何治療,即使是醫聖張仲景也沒有談論到。天師因為(士鐸)的請求,特別傳授這個神奇的治療方法,把它當作傷寒門中的救命丹。
這個病症使用清土散效果也很好。
石膏(一兩),麥冬(一兩),生地(一兩),甘草(一錢),金銀花(五錢),白朮(三錢),用水煎服。
冬天得了傷寒,雖然出了很多汗,但發熱卻沒有消退,而且肚子又痛得不能按壓。人們認為是病邪從體表發散還沒有完全清除,而內在又在腹部結聚,這是陽症轉變成陰症的表現。我認為不是這樣。傷寒導致大量出汗,這是病邪隨著汗液排出,應該不會有病邪殘留在體內,怎麼會導致腹痛呢?這其實是陽氣完全耗盡,陰液也大量流失,腹中沒有陰液來滋養,就像是邪氣結聚在內部而導致疼痛,這是陰陽兩亡的危急症狀。
通常來說,如果按壓肚子會更舒服,這種疼痛是虛證;如果按壓肚子會更痛,這種疼痛是實證。為什麼這種病症不能按壓,卻又被認為是虛證呢?那是因為陰陽兩亡,腹中正處於即將衰竭的時候,不按壓的時候就已經疼痛難忍了,更何況按壓還會傷害腸胃,怎麼能不加重痛苦呢?所以才痛得不能觸碰。如果遇到這種病症,絕對不能耽擱,要馬上使用急救陰陽湯。藥方如下:
人參(二兩),黃耆(三兩),當歸(一兩),熟地(二兩),甘草(三錢),白朮(二兩),用水煎服。服用一劑,腹痛就會立刻停止,發熱也會消退,汗也會停止。
這個藥方用人參、黃耆來補氣,使陽氣回到陰氣之中;用當歸、熟地來補血,使陰液被陽氣攝取。用白朮、甘草來調和腸胃,疏通腰部和肚臍,使陰陽兩氣都回到氣海穴和關元穴,這樣就能讓將要死亡的恢復生機,讓將要斷絕的重新延續。如果認為這是陽症轉變成陰症,單純使用溫熱的藥物,加入肉桂、乾薑、附子之類,雖然也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陽氣,但是體內沒有陰液,陽氣恢復了也無法被陰液攝取,也會很快再次消散。
這個病症用救亡散也容易見效。
人參、當歸、熟地(各一兩),甘草(二錢),附子(一片),用水煎服。
冬天得了傷寒,大量出汗後發熱消退,肚子稍微有點痛,腰部不能彎曲或後仰。人們認為是病邪在腎經還沒有排出,想要用豨薟丸加上防己來治療,這是不對的。這是因為發汗過多而導致陽氣耗損,陽氣虛弱而陰液無法滋養的緣故。陰陽相互依存,這個病症因為汗液流失過多,陽氣所剩無幾,而陰液又自顧不暇,不敢引導陽氣進入體內,導致陽氣無處可歸,所以在腹部遊走而引起疼痛。腎中的陰液,又因為陽氣不歸,孤陰無伴,不敢沿著經脈上行,所以腰部不能彎曲或後仰。藥方用引陽湯來治療。
杜仲(一錢),山藥(五錢),甘草(一錢),茯苓(二錢),芡實(三錢),人參(三錢),肉桂(三分),白朮(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