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四 (17)
卷之四 (17)
1. 癲癇門(六則)
人有素常發癲,久而不效,口中喃喃不已,時時忽忽不知,時而叫罵,時而歌唱,吐痰如蜒蚰之涎,人皆謂痰病也。然以消痰化涎之藥與之,多不效。蓋此症乃胃中少有微熱而氣又甚衰,故症有似於狂而非狂,有似於癇而非癇也。治法宜補胃氣,而微用清火之藥,可以奏功。
然而胃土之衰,由於心火之弱,胃火之盛,由於心火之微,未可徒補胃土而清胃火也。方用助心平胃湯:
人參(五錢),茯神(一兩),貝母(三錢),神麯(一錢),肉桂(三分),甘草(一錢),甘菊(三錢),菖蒲(一錢),生棗仁(五錢)
水煎服。一劑而癲止半,再劑而癲盡除也。
此方補胃氣以生心氣,助心火而平胃火。故心既無傷,而胃又有益,不必治癲而癲自止矣。
此症用天半神丹亦神效。
巴戟天(三兩),半夏(三錢)
水煎服。一劑即止癲,十劑不再發。
人有壯年之人,痰氣太盛,一時跌僕,口作牛馬之鳴者,世人所謂牛馬之癲也。其實乃虛寒之症,痰入心包也。夫心屬火,而心包亦屬火也。心喜寒,而心包喜溫,所以寒氣一入包絡,即拂其性矣,況又有痰氣之侵乎。夫人身之痰,五臟六腑無不相入,安在犯包絡之即至於迷心乎?包絡為心君之相,凡有痰侵心,包絡先受之,包絡衛心,惟恐痰之相犯,故痰氣一入,即呼諸臟腑來相救援。作牛馬之聲者,所謂痛不擇聲也。
治法急救其心,不若急救其包絡。方用濟難湯:
白朮(五錢),人參(五錢),茯神(三錢),菖蒲(五分),遠志(一錢),柏子仁(三錢),半夏(三錢),天花粉(一錢),南星(一錢),附子(一錢),神麯(一錢)
水煎服。一劑而癲止,再劑全愈,連服八劑,此症永絕不再發。
方中雖是救包絡之藥,其實仍是救心之味也。心安而包絡更安,況附子、南星俱是斬關奪門之將,指揮如意,而外邪近賊掃蕩無遺,可慶敉寧之福也。
此症用菖薑湯亦神效。
人參(五錢),肉桂(二錢),半夏(三錢),白朮(一兩),茯神(五錢),菖蒲(一錢),良薑(五分)
水煎服。十劑愈。
小兒易於發癲癇者,雖因飲食失宜,亦由母腹之中先受驚恐之氣也。故一遇可驚之事,便跌僕吐涎,口作豬羊之聲,世醫謂是豬羊之癲。用祛痰搜風之藥而益甚,絕不悟其先天之虧損,而大補其命門、膻中之火,所以愈不能見效也。治法宜補其脾胃之土,而更補命門之火以生脾;復補膻中之火以生胃,不必治痰而痰自消化矣(癲癇成於多痰,而痰多成於胃寒與脾寒也,溫二經自然奏功)。方用四君子湯加減。
人參(一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甘草(一分),附子(一片),半夏(八分),白薇(三分)
白話文:
癲癇門(六則)
有些人經常發作癲癇,治療很久都沒效,口中喃喃自語,神志時而清醒時而模糊,有時大喊大叫,有時唱歌,吐出的痰液像蝸牛的涎液一樣,大家都認為是痰疾。但是,用消痰化涎的藥物治療,大多無效。這是因為胃中存在輕微的熱邪,而且氣血非常虛弱,所以症狀類似於狂症卻又不是狂症,類似於癇症卻又不是癇症。治療方法應該補益胃氣,並略用一些清熱的藥物,就能收到療效。
然而,胃氣虛弱是因心火不足所致,胃火旺盛則是因心火不足所致,不能單純地補益胃土而清瀉胃火。處方用助心平胃湯:
人參(五錢)、茯神(一兩)、貝母(三錢)、神麴(一錢)、肉桂(三分)、甘草(一錢)、甘菊(三錢)、菖蒲(一錢)、生棗仁(五錢)
水煎服。一劑就能使癲癇發作減少一半,再服一劑就能完全治癒。
此方補益胃氣以滋養心氣,增強心火以平伏胃火。所以,心臟沒有損傷,而胃氣得到滋補,不必專門治療癲癇,癲癇自然就會停止發作。
這種病症使用天半神丹也有神奇的療效。
巴戟天(三兩)、半夏(三錢)
水煎服。一劑就能止住癲癇,服用十劑就不會再發作。
有些人壯年發病,痰氣過盛,突然跌倒,口中發出像牛馬一樣的叫聲,世人稱之為「牛馬癲」。其實這是虛寒的症狀,痰邪侵入心包。心臟屬火,心包也屬火。心臟喜寒涼,而心包喜溫暖,所以寒邪一旦入侵包絡,就會違背其特性,況且還有痰氣的侵襲呢?人體的痰液,沒有哪個臟腑不受其影響,為什麼單單侵犯包絡就會迷亂心神呢?包絡是心臟的外圍保護層,凡是痰邪侵犯心臟,包絡都會首先受到影響,包絡保護著心臟,唯恐痰邪侵犯,所以痰氣一入侵,就會呼叫其他臟腑來相助。發出牛馬叫聲,是疼痛難忍,叫聲不由自主的表現。
治療方法應當緊急救治心臟,不如緊急救治心包。處方用濟難湯:
白朮(五錢)、人參(五錢)、茯神(三錢)、菖蒲(五分)、遠志(一錢)、柏子仁(三錢)、半夏(三錢)、天花粉(一錢)、南星(一錢)、附子(一錢)、神麴(一錢)
水煎服。一劑就能止住癲癇,再服一劑就能痊癒,連續服用八劑,這種病症就永遠不會再發作。
方中雖然是救治心包的藥物,但實際上還是救治心臟的藥物。心臟安定了,心包自然也就安定了,況且附子、南星都是攻邪逐邪的良藥,指揮如意,外邪入侵之賊很快就被清除乾淨,可以慶祝獲得安寧的福祉。
這種病症使用菖薑湯也有神奇的療效。
人參(五錢)、肉桂(二錢)、半夏(三錢)、白朮(一兩)、茯神(五錢)、菖蒲(一錢)、良薑(五分)
水煎服。十劑痊癒。
小兒容易發作癲癇,雖然是因為飲食不當,也是因為在母腹中就已經受到驚恐之氣的影響。所以,一旦遇到令人驚恐的事情,就會跌倒吐涎,口中發出像豬羊一樣的叫聲,世醫稱之為「豬羊癲」。使用祛痰搜風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完全沒有意識到是先天不足,而大力補益命門、膻中之火,所以療效越來越差。治療方法應該補益脾胃之土,並且更要補益命門之火以滋生脾氣;再補益膻中之火以滋生胃氣,不必專門治療痰邪,痰邪自然就會消散(癲癇是由於痰多引起的,而痰多是由於胃寒和脾寒引起的,溫補二經自然就能奏效)。處方用四君子湯加減:
人參(一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甘草(一分)、附子(一片)、半夏(八分)、白薇(三分)